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为什么说《金陵十三钗》是烂片 -- 九霄环珮

共:💬177 🌺1488 🌵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就是鲁迅犀利的地方

练了多年的军人,一声鼓响,突然都变了无抵抗主义者。于是远路的文人学士,便大谈什么“乞丐杀敌”,“屠夫成仁”,“奇女子救国”一流的传奇式古典,想一声锣响,出于意料之外的人物来“为国增光”。而同时,画报上也就出现了这些传奇的插画。但还没有提起剑仙的一道白光,总算还是切实的。

家园 说得到位——国军们都像是特种兵退伍后又二次出山的,

可共军不是像李云龙草莽英雄式的表演,就是为一个集结号扯不清。

服了这些导演了!

家园 同意!给国民党涂脂抹粉也要有限度!

难道那几十万的溃兵,那些混入难民中又被鬼子像宰鸡一样杀掉二不知反抗的国民党兵难道说幻觉?

家园 不是纪录片,也应当严肃。“严肃”, 你懂不懂?

是不是只能被煽情,压根不知道什么叫严肃?严肃题材要严肃对待,不是纪录片也要严肃。纪录片也有不严肃的。

中国人,最底层、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底层妇女都有情义有侠义,有舍己为人之心。

真的“都”吗?这种宣布有什么意思。是不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啊。

事实是南京破城之后人民四处奔逃,南京文理学院的女子们一听日军索要妇女都惊恐万分。事实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满城百姓个个惊恐,个个躲藏不及,这种行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既不崇高也不卑下,而是很正常的本能。对于南京大屠杀,我们不需要做作出一出妓女代替学生的虚假故事,我们需要的是基于事实的批判,批判日本侵略的残暴,批判国民政府的错误。幸好我们中国还是有人对此好好想一想的,也很好地去做的。

尊敬底层人民是好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体现优秀的方式不是这样宣布了事的,而是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我们民族的灾难何以发生,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灾难不再发生。就象南京每年冬天的那个纪念日都要敲醒警钟那样,我们这个民族需要在自己心里敲响警钟,而不是唱一出酥人骨头的《秦淮景》。

不会明白人因为本片中没有体现的其他惨绝人寰的事例而否认这些事实的存在。

好一个“不会明白人......”。问题是这个世界不明白的人太多了,特别是不明白历史的人就更多了。一代代地增加对历史的隔膜,一代代的人无意识中接受庸俗商业文化而不自知。

这时候,还能想到风尘女子,还能想到脱衣服,真真令人佩服。

明明就是脱衣并采用电影技术强化突出肉体上的视觉效果,只要不是闭目塞听,这就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什么叫“想到脱衣服”? 在这样的境地还来段也不知是表现性感还是唯美的镜头,只能体现编导轻浮的艺术风格,其它什么也说明不了。

她们明知送死还笑着闹着去装扮。

这些女子的不时而出的笑闹,只能反映编导没心没肺。只要任何正常的人设身处境地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就不会那样笑闹。这种叙事和编导都是极其轻佻的文风和艺术风格,不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现在文化很多都是商业化了,包括编剧,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提醒一下,南京大屠杀,日本人不是来开夜总会的。但是同样的场景,换一个地点和时间,就可以解释得通了,抗战八年中日本人也确实开过不少夜总会,里面自然少不了中国人和中国女人。但是南京大屠杀那个时间点和那个地点,出于种种原因日军那波人是真的丧失理智的。那会儿,没人笑得出来。只有那些以为日军只会杀掉不服从强奸的个别妇女的“不明白人”,才会以为“笑一笑”很艺术。

此片本质上是一个以民族灾难作为噱头却拒绝直面历史真实,在枪战、艳服、美女、洋人、小调、和性等一系列视觉和听觉的商业元素的包装下媚俗并企图媚外(媚俗是比较成功的,媚外估计是要泡汤了;要说张导无意奥斯卡,全球人都要笑了)的内容虚假、风格做作的四俗片。

家园 鲁迅还有更犀利的。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通宝推:watomi,天涯睡客,李根,南寒,
家园 看见妓女,看见妓女笑闹

看见妓女裹胸,就是不严肃的吗?与其说是深解世事,不如说是假道学。

反映南京大屠杀应该是多角度的,应该有更多的影片告诉世界小日本有多么的不是人。这部片子做到了,而大部分的片子没有做到。当年的《南京1937》多大的阵势,不也搞了个象征中日和解的结局?

你对此片的要求完全是纪录片的要求,必须每个情节都真实,完全罔顾它反映了当时的恐怖与真实。当然这部片子没有完全反映恐怖与真实,因为事实比影片残忍百倍。而只要它主要反映了这种惨绝人寰,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而那些带着一脑门子香艳、俗艳印象离开的人,真不知道他们的心是什么做的。这部片子里只有几分钟的所谓露肌肤,连裸露都算不上的,居然会有人认为情色,只能说这些人的心很情色。

有多少人不是带着对小日本人的恨离开电影院的?只要有,这部片子就不是烂片。

妓女们开始的笑闹是没心没肺,她们跑到教堂是因为里面一个杂役说能带她们离开。醉生梦死也是她们生活的常态。这里自然是有艺术加工,但正是这种加工,让后面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郁。她们在决定替学生去的时候穿学生的衣服太紧,才想到要裹胸,这时她们的笑闹又是笑中带泪的,因为明知是悲剧,这些大女孩也决定赴死了。

谁会认为日本人只会杀掉服从强奸的个别妇女?这种脑袋是什么花岗岩长的?难道强奸服从的妇女就不是该死的罪?难道轮奸服从的妇女就是人干得出来的事?如果有人如此可耻的认为,也没有说服的必要,这种人回到以前也是汉奸的材料。

看到华服美人洋人妓女,就觉得四俗,觉得现实没有例子,全然不顾影片对小日本禽兽不如本质的揭露,全然不顾影片对有情有义的底层女性的赞美----那才叫真的俗。

家园 文艺作品常常讲求“艺术真实”

文艺作品常常讲求“艺术真实”,特别是特定历史题材,要求更高的艺术真实。即使是指环王这样的幻想类作品,虽然侧重点不同,也有一定的艺术真实的。我们对《金陵十三钗》的要求,并非每个情节都必须是历史事实,而是要符合“艺术的真实”。

摘一段“艺术真实”的名词解释吧。

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是艺术家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真实辩证统一的结晶。它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它可以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也可以以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和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达到艺术的真实。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搬生活现象,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它的真谛在于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的艺术吻合。在艺术创作中,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其共同的原则和要求。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看见妓女,看见妓女笑闹 [ 飞马萧 ] 于:2011-12-29 04:38:40 复:3637080

看见妓女裹胸,就是不严肃的吗?与其说是深解世事,不如说是假道学。

我这里批评的并非针对观众,而是针对制片方和编导,针对的是作品的制作者不严肃。

作为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历史、世事、文艺不甚了解,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因为如此,大范围流通的文艺作品才需要严肃自律,因为文艺作品总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象“润物细无声”那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也正因如此,对文艺作品要提倡多批评多讨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显然抄袭的呗,你还以为他首创?
家园 不同意!国民党溃败看的太多了,教导队只是一种回归。
家园 抄自何处?我看看谁是我的同道
家园 看过电影的,正常的理解就是和你的是一样的。这片对老百姓来

说是明显有正面意义的。

家园 教导总队确是精兵,但将熊熊一窝,而且片子也有所反应

就是这样的精兵遇到坦克居然要把被子浸湿排成人列冲上去自杀爆炸,如果你看了这个片子,我想不会没看过这个情节。国民党的无能是有所反映的。但这片子的主旨不是讲这个的。真要说硬伤,那电线杆子是一个。

说老实话,这种题材可能拍成电视剧更好一些,电影太短。

家园 同样的影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很正常的。

在此片中,就象是日军只强奸了个别人,而且还是真正的妓女,只要塞几个妓女就蒙混过去的,就好象没有屠杀一样,别说30万了。

我认为片头人物(学生、妓女、老外)在硝烟中惊恐地奔跑、片中街头稀少的(中国)人迹都在暗示城里发生了什么。这不正是你所说的:

事实是南京破城之后人民四处奔逃......事实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满城百姓个个惊恐,个个躲藏不及
吗?

在此片中,完全就象一个普通的战争、一个普通的城市,只不过发生了一点失控的强奸,对方要求的好象并不多....?

从下级士兵“失控”到教堂施暴,到长谷川出场的道貌岸然,似乎日本人只是“下级失控”。对于长谷川开始的表现,我观影时并没有被这种电影技巧所欺骗。我一开始就觉得这人是只黄鼠狼。事实上也是,从故事发展到长谷川后来的人面兽行来看,日本人不但是“下级失控”,而且是“上下整体失控”。------与你不同,这是我对电影的具体理解。

在《十三钗》里的确没有那么多像《南京 南京》里那样直接展现日本人施暴的镜头,毕竟这片子名叫《金陵十三钗》,南京大屠杀只是故事的背景。展现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还有如《南京1937》、《屠城血证》和各种纪录片等可供选择。《十三钗》没有把直接的血腥作为重点,我认为应该有这一类电影的存在。----这也是我对该片表达方式的理解。

或许在你看来,我这种样解读是在给电影洗白;而在我看来你这样解读是在给电影抹黑。其实都不是,只是我们之间的态度不同。我是从欣赏电影的角度,而你是从批判电影的角度。

对一件事,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很好。

家园 非常赞同。张导的确有些用力过度,但基本面是有的

基本思路是展现那种美(秦淮女),那种纯(女学生),然后被残酷的破坏掉。那些军人的表现我想张导是想说明连教导总队这种虎贲之师也是残酷的结局,但确实拿捏得有些不足。总之,对中国人来说,展现的是民族的悲剧,对外国人来说,是用感性调动让他们知道(对,是知道)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某些人看了是什么感受,反正我看了很有感触,觉得明天就要去把那个科研项目做做好,不然太羞耻了……这样的片子我看不但要拍,还要多拍,有缺点不奇怪,我们总共拍了几部这种片子?《集结号》《色戒》才是真正的毒草。

家园 我刚刚看完,放映过程中有时有人在笑,但放映完之后

几乎没有人说话,就那样离开,表情都很严肃,包括小姑娘。有两个老外女的坐在位子上没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