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五十九:下届美国总统 -- 本嘉明
这篇演讲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内部,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奥巴马在为自己对叙政策辩护时,公然喊出了“美式韬光养晦”的口号,激怒了美国国内一大批“美国核心价值”的原教旨主义者,也激怒了力图拉美国落水的中东要角(以色列,沙特等),最后还惊动了中南海。
惊动中南海的原因,十分简单。中国的羽翼日渐丰满,舆论上尝试扭转国内的主流心态,并在对外部世界的很多打交道实务上,开始把脚伸进河里试水,为将来全面告别“韬光养晦”做准备。而这样有序调整的前提,就是美国继续高调。如果美国公然“韬光养晦”,那中国就要被迫刹车,再回去“夹着尾巴”,这种急促地180度逆转,是相当难受的。
但奥巴马不管是出于软弱,还是出于大智若愚,总之,就像司马懿一样,即便诸葛亮把女人衣服送给他,他还是无动于衷,打落牙齿自己咽。这份联大演讲,以高高在上的美国总统的地位而言,可以说到了斯文扫地恬不知耻的程度,难怪被美国国内的理想主义者痛骂。
但这种缩头乌龟的战法,令中国无隙可钻,双方无疑进入了僵持阶段。
这一阶段,中美间能争夺的重点地区,就是东盟。但中国目前在东盟没有明显的上风。
出现背叛本阶级的吹哨人
由一名澳大利亚刑侦专家所主导拍摄的纪录片《JFK:The Smoking Gun》,是基于1990年代在美国出版的一本书《Mortal Error》。
在这个纪录片里,最后的结论是这样的:
1)奥斯瓦尔德在大厦的6楼窗口,对楼下肯尼迪的座车开了2枪。他用的是一支二战中用的步枪,需要打一枪拉一下拴,这点时间只够开2枪。
2)第一枪打在路面,溅起的水泥碎片崩到了总统,肯尼迪说了一句:“老天,我被打中了。”他身后的麻匪听见了。
3)第二枪击中总统的后颈,穿出后又击中了坐在前排的州长。这种敞篷车的前排是临时椅,比后排要低得多,而且州长觉得有异正左顾右盼,身体扭动,所以后来有很多持异议的人士认为这颗子弹的弹道不可能这么拐弯,是一种误解。这颗子弹是6.5MM的传统步枪弹,类似于三八大盖的子弹,创口弹孔小,很容易穿过身体。
4)总统车后面跟了一辆麻匪敞篷车。车上的麻匪,大多数在昨夜偷偷溜出去泡酒吧直到凌晨5点,然后7点出队,大家以为就是走走台而已。其中后排有个麻匪,当年是40岁,叫George Hickey,前晚没有去泡吧,所以负责全车唯一一件重武器:一把AR-15卡宾枪(麻匪一般只配手枪),这支枪子弹上膛,扣了保险搁在地板上。
看到总统座车出状况,同时听到枪声,George Hickey立刻捡起卡宾枪,并转头向后张望(此时奥斯瓦尔德的位置在车队右后方的大楼6楼)。可能是由于车辆晃动,而George Hickey已经条件反射地打开了保险,身体一个不平衡,枪就走火了,而枪此时是平端向前,正好就打在总统的后脑。这支枪的子弹,口径比奥斯瓦尔德的老式步枪小,但是是达姆弹,进口小出口大,崩掉总统半边脸。肯尼迪脖子中的一枪,只是重伤,这一枪直接毙命。
5)其他麻匪当场发现真相,但为了麻匪局的面子,一起遮掩。这乌龙要传出去,美国太丢人了。事后BOBBY曾代表肯尼迪家族,要求验尸后提供肯尼迪的大脑组织,但被拒绝,因为根据脑组织里的残留弹片,立刻可以辨别出跟奥斯瓦尔德的老式步枪无关。
6)此后所有的侦查,全部是演戏。
以上这个推测,最大的软肋,是概率。怎么就这么巧,就走火一枪,正好打死总统?是Kamar吗?但致命一枪不是来自6楼,而是来自总统身后街面某处,是无疑问的。
George Hickey平平安安,到2005年老死。
附带说一句:维基百科的更新,实在是快。
但是为什么中南海要看美国的动作调整自己的计划?老大没人愿意做,这年头。
那块抹布东抹抹西抹抹又抹掉了美国四年。下一届美国总统,应该就是你说的那位黔驴技穷的疯婆子了。我怀疑这可能是因为找别人的风险太大(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报,资本是不喜欢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