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春运轶事(26)故障 -- 忘情
翻译成普通话就好玩了,哈哈
06年我在南昌做工程,08年、09年在新余,那时候坐火车往返武汉、南昌坐的4小时的特快车,上面的广播就经常播放2种小食品,一种是兰花豆,一种是叫月亮巴的膨化食品。当然,车上还有不少卖袜子牙刷牙膏验钞钥匙扣小孩玩具之类的。
在铁路上卖这些小玩意的人真的是挺辛苦的。
如果是一般的熔断,即还能看到一端的残余的,临时换上铜丝一般问题不大。如果是整段保险丝汽化了在玻璃壳上镀了一层金属膜就要特别小心,如果是整个玻璃壳一片漆黑,那就别干这种活了。对于广播扩音器来说,如果保险丝不保险的话下一个烧的多半是喇叭。
当时我最恨的是那些用不透明的陶瓷做外壳的保险丝!
老家是永新的,人生中能记得起来的第一次坐火车,就是在分宜站。
不是还有个分文线么,就是连接永新和分宜的
我一个姨父就在分宜站做搬运工,很辛苦。
分文线的某个小到连站台都木有的小站,大概类似公交的招呼站吧,距离外婆家不到6公里,上学的时候坐过,只记得火车吭哧吭哧冒着白烟喘着粗气过来,线两边乌央央一片,出门务工的和出门上学的,慢跑着抓门把手,车门大开,还没停稳就往上冲,等停稳,人也上得差不多了。没座位,两边各横一个长条板凳,先上的能坐,后上的就站着,到分宜再转过路车。
最近2年回去,线还在,但没看到火车,不知道还跑不跑了。
保险丝管里的应该也是铜丝,因这需要在过电流时快速熔断,导电体的热容量就得尽量小,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可以做得尽量细,热容量小。
不过我用铜丝代是它焊在坏的保险管里面,有时图省事也会焊在外面,忘情不是干这个的,手头没工具细线装不上去。
真心劝你一句,此公的事情还是不写为好。在K256事件后,我局又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路风事件,此公处理手段虽然情有可原,但理无可恕,人品恐怕是跨越的N次幂了。
春运了,在完成规定动作同时,多写写一线职工吧!预祝春节愉快!
有次从武汉坐车去上海,途经上饶,印象中是夜里。过来个卖烧鸡的售货员,嘴特溜。我心想这人不去说相声,真是浪费了。也许是烧鸡确实不错,也许是这哥们的嘴功力太猛,不到一会功夫就卖完了。
冒昧提个建议,楼主以后可以多写写南昌的风土人情。以后可以和老光叔并称西河的两大乡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