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马克思论异化劳动及私有财产 -- fride

共:💬73 🌺1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产生了异化作用,但本质上不是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本质上来说这个“为他”的实现是在交换中的实现,劳动交换来了工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利润,才直接到消费者那里消费,所以是属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

只是我不清楚到底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老是纠结原始社会条件下的“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可以自成一体,无需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也可以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实你纠结于原始社会跟“异化劳动”这个概念本身没有根本性的关联。

家园 有些人在胡编各种经济数据

如果常识多一些,一般能发现各种不合理。8%其实很容易发现是胡编,验算下就知道了。

GDP约40万亿人民币,8%是3.2万亿。领工资的人口假定是3.2亿,肯定是低估。每人年工资1万元。这显然是错的。

根据我的经验,估计是有人看到“中国职工工资收入2万亿”这样的数据,就算出8%来了。而“职工”的定义是严格的,农民工、外企员工都不算。而且也是早年的数据。

家园 应该有很多限定词的八

无产阶级的,工人的,资本主义关系下的劳动,等等,无产阶级的最初含义应当是最下阶级吧。

说实话,看西方的哲学经典,特别是翻译的,最头大的就是主体性,对象化,外在化,他者,这类名词,完全天书一样,只能一边看一边找原词的词源来弄清楚什么意思,就像Citizen和bourgeoisie的区别都很大,这种名词和动词,主语和谓语的实际意义上的不明确是很难让中国人理解的原因吧。

家园 按照我的总结,要理解马克思的概念范式

一个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传统。归结为一句话,S是P到底是什么意思。二个是康德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对了还有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唯心论”或者说观念论(绝对不是政治教科书里的那个意思;唯心论和形式科学,例如数学和逻辑学有怎样的关系?其实数学就是一种观念论)。

其实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这些语词上的区分就不那么重要了。

家园 等下文

不过我感觉,关于劳动异化的讨论过于哲学化和感情化。所谓哲学化,就是太抽象,看起来很累,还不知道有什么用。所谓感情化,就是被赋予了太多道德价值判断,而忽略了这不过是劳动社会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当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不过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很多人落入了封建的社会主义的窠臼。

理论文章很不好写,不着急,你慢慢写,我慢慢看。

家园 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弄清楚什么是S,什么是P,才能讨论S是P到底是什么意思吧,很多情况下都是脑补。

家园 我找到一个数据,工资占GDP10%,郎咸平并不离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想想拖欠工资都成了社会问题了,这个10%还会有水分的。

那么再看看蓝色曲线,可以推导出占人口<1%的群体收入如何?

基尼指数0.46是有道理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是,S是什么,P是什么

而是,S是P这个结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搞懂了,西学大部分的东西就能进入了。

S是P这个结构隐含了三个方向的问题(形而上学,逻辑学和区域本质论)。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后抽空专门另写一篇文章吧,所有西学的堂奥都在这个里边。

家园 上帖说过了,这个“职工”是有严格定义的

http://www.stats.gov.cn/tjzd/tjzbjs/t20020327_14287.htm

它是“职工工资总额”。农民工就不是“职工”。“职工”以外,还有“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 就不说私营和个体户了,“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这里有多少人,都不在职工里面。

现在年头长了,情况越来越糊涂。这个“工资总额”的统计,它是中国特色的,瞒报、胡报是常态,和GDP的胡说八道有得一拼。

魔鬼在细节,中国的统计数据非常容易糊涂,一般人简直不可能搞懂。然后再拿这些数据往外推,最后就不知成啥样了。

你拿数据来推东西是可以的,但总要理解它背后的定义。我的建议是要小心,太容易犯错了。

家园 概念,因果,范畴?

理解这些并不难,问题是特定状况下的理解。

家园 再给你查一个数据,2010年全国“职工”总数2.25亿

所以,职工工资总额,就只是全国少部分人的收入。再考虑到大规模的收入瞒报,“职工工资总额”只占GDP的10%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实际上我认为光这2.25亿人的收入,也不止GDP的10%,除非GDP往高里调。

但如果一个搞经济的人,拿“职工工资总额”来替换“全社会工资总额”,那就是蒙人了。

家园 慢慢来吧

有些东西我会慢慢说的,西学这个系统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理解的。马克思解释中的一些谬误就在于自以为理解了,但是实际上却是没有理解。这就涉及了一个理论本身的解释学境遇的问题,总之是一个多面向的事态。

不过是题外话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今后慢慢交流,也不是一句话说得清的。

家园 花,您一定要填坑啊

花,您一定要填坑啊

家园 自由必须有个范围,没有在非社会条件下的“自由”

单个人的自由是没有边界的,其社会约束条件是平等,具体表现是个人自由服从全体社会成员无条件承认共同制定的规章制度,保证这个规章制度不受破坏又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为依据,这样我们就形成一个控制闭环,这个反馈控制系统使得一个社会的自由,平等,秩序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样的社会应该是博爱的。

这个系统状态不以圣人或某个虚幻的神来制定。

由于全体成员一致是个理想状态值,我们不得不采用多数成员这个近似值,通过实际验证,我们采用简单多数,2/3多数,在某些临界点(比如战争),我们不得不采用必须社会全体成员高比例通过,极端情况导致否决权的出现。

维纳(控制论创始人)在这个方面是这样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就是最大限度自由地发展体现在他身上的种种可能性;平等就是当甲、乙二人交换地位时,原来对二人公平合理的东西现在仍然公平合理,除了人性本身带来的限制外,。。。。。“

从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自由是人类个体本身的特性所赋予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即最大限度发挥的种种可能性);个人无法单独在自然界生存,所以必须同别人打交道共同生活,所以每个人的自由必须同他人的自由等同,这将表现在他们的地位必须平等,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可以互换(除了人性本身的限制)并不由此发生不平等现象。为了保证这样的安排不发生混乱,平等的社会成员必须接受某种安排(规章制度)使得自由和平等之间不发生冲突;而一旦外界情况出现变化导致冲突,则以个人发展最大自由,不以非平等现象出现为原则,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以适应新的情况。

这里我们看出在这个系统里,每个社会成员有权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又要考虑不伤害其它社会成员,在自由和平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又必将由全体成员共同利益来决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决策民主。

有人说过:”既要有个人心情舒畅,又要有集中统一。”就是这个状态。

奴隶制,分封制,官僚制,代议制都不是一个自由平等社会的特征,在这些制度里,人们有意识无意识追求自己的自由而牺牲他人的自由,不可能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决策,从而导致不平等。这种没有反馈的系统是不稳定的,经常出现死机(崩溃),关机(革命), 重启(改朝换代),周而往复,出现我们经常唠叨的历史周期性。

如何消除此系统不稳定性的关键是赋予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挥的最大化,以至于社会地位互换再也不会造成差别。

如果人们被局限在特定的分工条件下的生产方式中生活,个人自由的最大发挥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首先要消除社会分工,在生产地位上出现的变化必然最终会反映到社会地位上去。

一种近似的消灭社会分工的方法是急剧减低人类的必要劳动时间,取而代之的是自动机器。人类将来的自由发展的特征就是处心积虑地为了减轻自己的必要劳动时间而活动,给自己腾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做”最大限度自由地发展体现在他身上的种种可能性“的事情。

以前写的东西做参考。

消除人类异化的前提是人类手的功能被自动机器取代或解放

手和脚出现了分工,演化成为机器

个体的差异或工作性质的差异的存在不会造成不平等

家园 引用郎咸平关于宏观问题的观点一定要小心

自以为是:郎咸平又来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