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随笔:那些洋教授和他们的历史课 (更新中) -- 五藤高庆
而是那帮怂恿袁世凯称帝的人把他拉出来,为复辟背书.
Goodnow本人呢,也不是说贪图荣华富贵什么的,而是真心的认为,中国人还不够成熟,不能搞民主制度.
由于之前进度落后,所以这个星期实际上是混着上星期的课程讲的。讲的内容是英国在印度的扩张和印度的早期改革。
本星期放宝莱坞电影一部,名叫棋手《Chess Players》。如果有人想了解印度人传统的那种听天由命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我强烈推荐看一下这个。另外你管子上能看整部。
下面是上课,一如既往的大白式的偷懒耍滑,要我们讨论材料,自己出小考的问题。这教授当得可真舒服啊,连出题都不用干。而且一节课一小时她讨论半个小时材料和问题。剩下的时间就是放电影,然后这个内容就过去了,真佩服她。
大白:以上就是你们小考要用的问题啊,就像这个问题要说的,这个殖民时期的性关系是很重要的啊。它是后来的印度“身体象征式政治”(body politic:政治运动要反映到人的身体上,身体和身体变化是政治的象征)的最早起源。之所以英国人要干涉萨蒂(跳火殉夫)的问题,并不是因为英国人真的同情印度妇女,是因为英国人要借助这个由头来干涉印度人的行政。而印度人反对英国人干涉萨蒂呢,并不是因为他们残忍或者喜欢活烤人肉BBQ,拉莫汉-罗伊罗阇就证明过实际上萨蒂也是被《梨俱吠陀》这些印度教经典所否定的,萨蒂并不是一种什么神圣的事情。所以印度人他们反对英国人干涉寡妇跳火葬堆活烧死这种事儿的本质实际上是反对英国人借机会干涉他们的传统权力。实际上呢,在英国人干涉之前,萨蒂这种事情在印度也是比较少的。但是自打英国人干涉后呢,就有不少人强迫印度寡妇跳火去了,因为这个时候呢这个活烤人肉BBQ就变成了一种身体象征式政治,只有让寡妇跟着丈夫的遗体一起烧了,才能显示出印度和印度教的神圣性。这样印度本土精英对于印度社会的传统权力才能保持住,因为他们鼓吹印度社会是神圣的,而他们的权力是附于这种神圣性上的。所以萨蒂就成了一种表现神圣性,证明神圣性的仪式。这就是英国人和印度人讨论萨蒂的根本意义。关于这个时期英国人对于印度社会的逐步干涉啊,你们可以从今天这部电影里看出来,这个电影叫棋手,你们可以看看这个印度人和英国人之间的这个异同和冲突,这个冲突最后呢会导致后来的印度土兵起义。所以看这个电影,然后我们讨论这个土兵起义的背景。
放电影中——————
然后我们要开始讨论的是18世纪英国人在印度的扩张啊,18世纪在很多历史学家的眼里就是一部印度逐渐被英国控制的历史。一般也被认为是英帝国史的一个重要起点。不过我们今儿主要讨论的呢是印度的平民,例如印度的农民是怎么在英国的早期改革中逐渐融入英国治下的新秩序里,怎么成了中国人口中的阿三,怎么成了土兵,然后下节课我们讨论土兵又是怎么被融入到一系列英国对外战争包括鸦片战争,英阿战争(英国VS阿富汗),英锡战争(英国VS锡克),等等等等。这些战争呢我们也都要简单说一下,它们对于之后印度土兵大起义是非常重要的。这段时间里的印度和英国殖民者之间既有对抗又有合作。不过今天课的主流还是对抗。 这些我以下都会讲讲。
我们先从迈索尔邦国(prince state of Mysore)讲起。你们还记得之前我讲的英国在孟加拉的扩张吧。英国的早期扩张呢往往是注重建立经济上的霸权,力图控制各个邦国的经济大权而并不想直接接手印度的行政管理。所以他们往往用些傀儡土邦主帮他们管辖当地。一般的模式呢是英国人支付给这些土邦主薪金,让他们帮着看场子,具体经济事务则归英国人管。后来也有一些土邦主主动要求加入英国殖民秩序里的。英国享受了好处,就到处游说各个邦国,力劝他们加入英国殖民秩序里。不少邦国都先后从了,不过在印度的这些邦国里面颇有几个刺头。英国人怎么说他都当耳旁风。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迈索尔。这个邦国不从呢是因为这么几个原因,首先迈索尔是个很富的邦国,其次迈索尔跟法国关系很好,手下不少法国雇佣兵。全副欧洲武装。迈索尔甚至在法国本土还有个游说集团帮忙游说法国给他撑腰,所以这时候的迈索尔在印度是一等一的邦国,信心那是相当的满满,对于英国人是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这就让约翰牛很是不爽了,于是牛牛就有动用武力剃了这个刺头的想法。1761年,迈索尔新王公海达尔-阿里(Haidar Ali)上台。这位新王公上任之后为了显示手段,从法国请教官,购军火,大肆编练欧式新军。虽说当时印度各土邦或多或少也都从欧洲进口军火或者请人来训练自己军队。但是迈索尔王公的步子迈的比其他王公大得多的多。他的部队都是按照法军标准以法式步兵操典训练的。1769年,迈索尔觉得自家翅膀硬了,加上英国的代表老来迈索尔聒噪,于是乎迈索尔打算动用武力对付英国人的扩张,希望能用武力迫使英国人不再打迈索尔的主意。于是乎第一次英迈战争(1st Anglo-Mysorean war)爆发。第一次英迈战争并不激烈,以当时的观点,也最多只能算是个冲突。迈索尔的武力相当强,逼得英军站不住脚被迫撤退。于是乎迈索尔周边的英国控制区都落进了海达尔的手里。第一次英迈战争以迈索尔胜利告终。
英国当然不会就此罢手,1782年,英国经过充分准备,出动大兵来围攻迈索尔。第二次英迈战争爆发。海达尔这回也是信心满满,因为他手下不乏法军军官,还有不少雇佣兵给他打仗。但是这把牛牛决心要剃了海达尔这个刺头,于是乎两边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最后牛牛被整的直吐血,而迈索尔也吃不消了。第二次英迈战争最后以迈索尔的胜利告终,但是这是一个“皮洛士的胜利”。迈索尔击退了英军,但是之前夺到的地盘全部丧失,而且这一仗打得迈索尔民穷财尽,海达尔被迫下课,把权力交给他儿子蒂普算端(Tipu Sultan)。
迈索尔邦国旗
迈索尔王公,一代明君海达尔-阿里
蒂普苏丹或者蒂普算端。鄙人采用赫克托尔王子殿下的标准译名
蒂普算端即位时相当年轻,能说会道野心勃勃,在之前的战争中他就已经是迈索尔军的高级指挥官了。不过这个人是一标准的印度愤青,他不仅对于当下迈索尔的实力认识不清,又对英国的实力认识不足。所以上任后就策划战争夺回失地。蒂普算端先出兵探了一下英国的虚实,英国吃了场大败,正是要修养的时候,于是迈索尔军的试探迫使英军从一些地盘里撤了出去。这就是第三次英迈战争。到了1799年,英国恢复了实力之后,再次出动大军进攻迈索尔,这就是第四次英迈战争。蒂普算端抵挡不住英军的攻势,英勇战死。迈索尔最终被英国吞并了。
蒂普算端力战至死
虽然最终战败,但是蒂普算端和迈索尔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气大大激励了后人,这使得蒂普算端成为后世印度反抗殖民统治的人的偶像。特别是迈索尔是一个印度教的土邦,这使得迈索尔这个地方在后世反抗殖民统治的印度教派系内非常有声望,被视为是印度教国家繁荣的象征和印度教徒的希望。又因为迈索尔曾经成功反抗英国,战功赫赫,因此迈索尔这个地方也逐渐笼罩上一层传奇,被视为印度教尚武精神的象征。所以现在的迈索尔是一个印度的瑜伽和武术的胜地。
虽说迈索尔给剃了,可是新的刺头马上就冒了出来。这一回的刺头是马拉塔(Marathas)邦国。迈索尔是一个没什么历史记载所以起源不甚了了的国家,但是马拉塔相对在这一点上就比迈索尔强得多。根据马拉塔的民间传奇,马拉塔是一个存在于16世纪的名叫湿婆吉(Shivaji,Shiva就是湿婆)的大英雄的族人。这个大英雄富于反叛精神,在他的带领下马拉塔人四处征战,夺了西印度地区做家园。这个湿婆吉呢现代历史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扯淡,但是也有人认为确实存在,但是可能是更早时期的一个印度教的英雄人物。也有人认为是马拉塔人觉得湿婆吉厉害,就玩了个拉郎配说自己是湿婆吉的族人。受这个风潮影响,很多的印度教的武士氏族,例如拉吉普特人(Rajput)和贾特人(Jat)都供奉这个湿婆吉。也有很多印度教的王公(Raja)称自己是湿婆吉的后人。这个湿婆吉现在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因为当代的印度教右翼分子将他崇奉为印度教的传奇英雄,是印度教尚武精神和英雄精神的象征。
由于这位传奇领袖的影响,马拉塔人生来好祸乐乱,个性尚武好战。在莫卧尔帝国时期就常年是帝国一个大麻烦。特别是因为莫卧尔帝国奉伊斯兰为国教,而马拉塔人多信奉印度教。这就给马拉塔和莫卧尔之间的冲突添上了宗教色彩。到了莫卧尔帝国晚期,马拉塔叛乱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一般。莫卧尔和马拉塔之间的战斗是你来我往小仗天天有大仗三六九。所以马拉塔一开始对于英国人是抱有欢迎态度的,因为他们是恨莫卧尔帝国入骨。当莫卧尔帝国颓势尽显的时候。马拉塔也开始扩张兼并周围的小土邦。这个时候呢马拉塔对于实力越来越强的英国感到压力,从而开始考虑英国问题。1772年左右马拉塔的地盘和英国的孟买地区接壤了。随后马拉塔人和英国人签了一个互助性的和平条约,两家约定不互相攻打,改做起了生意。不过马上问题就出现了,马拉塔人不善经商,虽然也有好商人,但是大部分人不热衷商贾之事。所以英国在马拉塔的地盘里赚不到什么钱,这就让加尔各答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很不高兴。而当时在加尔各答的英国人下属的印度人对马拉塔多怀恶感,因为马拉塔强横好战,热衷扩张攻打别的地方。于是这些印度人借着机会向英国人大进谗言,把马拉塔说成是一股穷乡僻壤出来的热衷劫掠的愚昧的刁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虽是牛牛,不能免俗。谗言很快就飞进了伦敦来的东印度公司专员的耳朵里。这使得东印度公司开始嫌恶马拉塔人。不过这个时候东印度公司的头号麻烦是迈索尔。而马拉塔人很善战,于是东印度公司就跟马拉塔签了个新条约即萨拜条约(treaty of Salbai)。雇佣马拉塔当自己的下手帮忙去打迈索尔。马拉塔和迈索尔之间一贯不睦,自己又好战,于是英国人一怂恿,就开片打起来了。
夜路走多了总会撞到鬼,到了1802年或03年的时候,马拉塔遇见了一个强敌,印多尔邦国(State of Indore),这个邦国打得马拉塔很是手忙脚乱,于是马拉塔开始向英国求助,要求借师助剿。英国人马上借机会打压马拉塔,要求马拉塔割让德里地区为酬谢。马拉塔实难抵御印多尔的猛攻,结果被迫同意,于是乎英国军进入马拉塔地区,接管了德里。也就是从1802-03年左右,德里成为英国的地盘。不过这个时候的德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德里自12世纪起,在历史上是印度帝国的首都。莫卧尔帝国也用德里当过一段时间的首都。不过到了1803年,德里成了英国人的地盘后,英国人就考虑是不是把行政中心搬到德里去。这个时候英国的行政中心在加尔各答,另外在孟买和古吉拉特还有分部。所以德里的重要性就不是那么高了,德里作为贸易都市来说并不是很好,他的贸易线路大部依靠河运,但是河运在德里并不发达。所以英国人最后没有选择德里,但是英国人决定继续控制着德里,把德里改造成一个据点,作为下一步进攻马拉塔和印多尔的出发地。再铲平了迈索尔之后,英国人已经看马拉塔很是不顺眼了。决心趁着灭了迈索尔的东风一举把这个刺头也剃了。
1817年,马拉塔认为自己之前割让德里的决定是错误的,于是乎他们就准备夺回德里。如果可能,连孟买也一并收了。不过英国人早就等着马拉塔挑事儿呢,借着马拉塔人闹事儿的由头,英军大举进攻马拉塔,经过激烈的战斗,英军攻克马哈拉施特拉,一击歼灭马拉塔邦国。1818年,马拉塔被英国吞并,从此大规模武装挑战英国殖民秩序的事情基本消弭。所以当代的历史学者认为1818年是英国殖民秩序真正建立起来的年份。现在整个南亚归英国人话事了。
马拉塔邦国旗
现代人画的湿婆吉的像
英马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阿塞耶战役(Battle of Assaye)绘图。其实英国人跟马拉塔之间打了三场战争。在第三次英马战争中才彻底夷平马拉塔。
Ok,以上我讲的这个社会的和政治上的冲突呢是18世纪英属印度的大背景,也是历史学研究的主流,但是有些问题,比如殖民统治下的日常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殖民前和殖民后有什么改变?这些问题讨论就非常少,而且第一手的资料也是非常少的。因为这些东西以前的历史学者往往不予重视,不过现在时代变了,当时人生活如何,吃啥喝啥,怎么种地,怎么搞同性恋的历史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了,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人们接受殖民统治又为什么之后把它抛弃了。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多多讨论研究这个。
某生:您意思要我们以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历史是吗?
大白: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比如说我搞的那些研究,你必须先详细研究这个两性关系的历史,你才能明白这个“身体象征式政治”的来龙去脉。你也才能明白为什么女性总是被这些政治运动运用,又为什么女性积极参加这些政治运动。所以只有从大角度来观察历史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反殖民统治可以激起人们的激情。你必须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殖民统治在这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例如殖民时期的印度传统经济模式的破产和殖民者错误的经济政策等等,印度的历史学者就非常重视这一点,因为他们往往用这一点来注释殖民主义对印度的伤害。
然后还有一点要讲的是“舞台变幻”的观念(Arenas of Change)。 这个主要指由于新兴制度或者势力给传统社会带来的新变革,这个理论你们不用详细理解,因为这个理论大概在2006年才出来。不过这个词在这里用来指英国人殖民秩序给印度传统社会带来的变化。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土兵。原来土兵只是属于各邦国的私兵,并无土邦之外的认同,然而这些人随着他们加入英国军队转战印度乃至世界各地,他们的认同也发生很大变化。也就是说英国的新式军队给印度的传统社会带来了新的“干涉”。随后英国的新经济制度也给印度的传统社会带来了变革。印度人突然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乎邦国间的,种姓间的隔离就被打破了,“固化”的印度传统社会开始“流动”了。随着英国逐步在印度建立经济霸权,印度头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当然这个“无产阶级”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产阶级还应该考虑,但是即便是半无产阶级,那也是印度历史上所没有的,随后像游行抗议啊这些事情也头一把在印度历史上出现了,这些东西都随着英国殖民制度一起传入,并且开始逐渐渗入到印度人的日常生活里。这就是为什么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史成为当代历史学的新课题。
Ok,在1818年啊,英国殖民秩序最终在印度建立起来,那么一个问题就摆在新的征服者面前——如何以几万不到的英国人来统治数百万的印度人呢?于是英国人开始了后世称为“印度探索”(“Knowing India”)的工程。英国人着手成立专门的研究组织来研究印度。在1781年,英国成立了皇家亚洲学会(Royal Asiatic Society)。这个学会的研究目的是记录和研究印度的方方面面,包括日常生活、管理、信仰习俗和社会等等等等好给英国殖民当局提供各方面的建议。例如如何利用传统习俗来管理土兵等等。这个智库致力于在印度建立一种殖民文化以给印度人洗脑,与此同时他们也确实试图了解印度传统文化。当然了,这个英国智库也有为英国殖民制度建立正义性和洗地的任务。不过公允的说,这个智库确实对印度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为了更好的研究目标,这个组织收集了大量的古印度文献并且雇人将其翻译,修正和总结了出来。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促使了古印度史的“出现”并使之成为了全球历史的一部分,各种关于古代印度的内容被英国专家们找出和总结出来,使得印度的历史第一次在世人面前丰满了起来。而这些事情则是之前的印度人未曾做过的。印度人没有总结历史的习惯。古代印度对印度人来说是一个浪漫主义式的神话般的印度教的黄金年代。 是这个学会让印度真正有了历史。所有的印度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印度教的法律体系,印度教的权力体系都逐步被英国人总结出来。这个智库最早的领袖是约翰-肖博士(Dr.John Shore)。在他的领导下,这个智库出版了自己的学刊叫做《印度探索》(India research)。这个学刊对于殖民时期的印度史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人问这个学会是不是东方学谬论的起源?很难说是不是。毫无疑问这个学会对于东方学相当有影响,有些人甚至是后来东方学的伪专家。但是这个学会主要的任务还是编纂各种文献使其成为集子。发展东方学并非是其主要任务。毫无疑问他们的编纂给东方学谬论提供了不少炮弹,但是对于学会本身来说,他们还是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记录和编纂,他们会根据历史的发展做一定的分析。但是这种分析和东方学严格意义上还是两码事。这个学会的工作主要是告诉人们印度是怎样的和印度文明是怎样的,并不负责道德评论之类的东西。不过要把这个学会和东方学完全分离还是做不到的。
在这项“印度探索”的工作中,为了翻译像《梨俱吠陀》这样的文献,英国人雇佣了不少印度人当他们的翻译,结果造成了一桩麻烦。在印度传统中翻译甚至诵读吠陀这样的经书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往往只是那么一小群印度教的教士或者土邦里的少数文士有权做这种事情。这些人呢很不配合英国人干这个工作,他们往往随便雇些人来替他们讲,而他们雇来的人一般没有他们那样的水准(因为那个工作是世袭的)。结果就是早期翻译的文献错漏极多,有的时候甚至离题万里。不过这些人中也有异类的存在,例如拉莫汉-罗伊。他就是一个相当开明的人,并不拒绝做这件工作而且做得很不错,他的开明态度使他在印度文化史上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比如之前我们说过的那个印度教要求寡妇去做人肉BBQ问题的讨论,这位罗阇就引用了一部17世纪的文献,证明了这其实并非是印度教的一种传统而只是特例,而印度教也并不鼓励这种事情。这对于后来英国人以法律禁止萨蒂有一定作用。不过大体上来说这个时期的翻译过来的印度文献其可信度相当之低,任何引用者均须仔细。有何问题?
某生B:是不是说拉莫汉-罗伊在这个时期的翻译工作对于启发大众、传播印度文化、废除印度的传统陋俗和将口传历史转为文献都有着重要意义?
大白:完全正确。正是因为他的翻译,英国的殖民制度才获得了准确语言工具,要不然英国人根本没有办法对印度实行管理。因为有了他的帮助,英国人现在可以大展拳脚对印度实行变革了,于是英国人做了很多很重要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大大影响了后世。我认为最重要的几个改变排第一的是环境改变。英国人带来的新经济系统大大改变了印度的自然环境。当时在孟加拉的各项产业中,木材买卖是一大头。印度东部地区多蓄茂密的森林,可以提供廉价木材。所以英国人就一方面跟当地的林中居民做买卖。一方面组织人手去伐木。到了1807年左右,孟加拉的大宗木材交易达到了顶峰。木材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孟加拉的市场上。英国人获利甚丰,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滥砍滥伐,印度东部地区森林大片消失,而当地的林中居民在失去了林地后生活无着。英国人害怕他们作乱,就开始想办法限制他们的人口数量。这里插一句你们应该听说过福寇教授的新权力论吧。就是权力是可以通过异性啊交易啊等等活动发出来的而不是只通过政府。所以妇女啊性啊土著啊等等也是权力的一环,所以他们的历史也应该被仔细研究。根据他的理论呢,政府不是万能的,甚至很多时候根本控制不了很多事情。政府最多也只是社会的一个有力玩家而已,只能通过施加影响来让社会跟着政府走。所以每当政府施加一种影响,到了社会上就很可能会变异,最后变成超出政府控制和想象的东西,甚至很可能反过来成了反政府的东西,等于是自己做套子把自己套里面。所以英国殖民政府在对印度殖民地施加西式的变革的时候呢,日后埋葬英殖民帝国的种子也跟着种下了。改革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一件惹麻烦的事,因为传统必然是一件能带来某种好处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人民习惯了它。所以说利不百不变法,改革往往是被一种激进的目标驱动着的,而它既有可能改善也有可能改恶。但往往改革一动,传统上带来的好处首先就跟着消失了。所以总的来说人民其实并不喜欢改革,而在印度尤甚。英国人这个控制林中居民数量的想法就很激进,尽管但是他们只是想避免造反,但是实际上这个思维已经有点人口论的意思,即多余人口是国家的负担。所以从这时候开始,某个特定人群是国家的负担的想法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于是英国就开始用“罪犯”来称呼这些林中居民。他们认为林中居民其实都是从英国治下逃出来意图逃避王法的犯人。于是乎英国就开始动用武力来清剿这些林中居民。实际上讲呢英国人这么干也不是全无道理,这个被印度人称为中部地区的地方长期以来是个三不管地带。盛产马帮盗匪什么的。此地流行一种被后人称做卡利或者瑟吉(Thuggee)的信仰。这个信仰要求信者去杀人越货,然后以赃物献祭。后来英语里thug(暴徒)这个词就来自这里。很快这个词就被英国人用来称呼这个地区的居民,因为这样英国人的清剿就变得名正言顺了。于是乎这个地区的居民阿迪瓦西斯人(Adivasis)和瑟吉人在殖民制度下成了英国实验各种新科技的对象。导致上百万人丧生。所以18世纪这个英国的在印度的扩张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暴力蔓延的年代。它为了接下来的大动荡也就是印度土兵起义做了一个铺垫。至于土兵为什么起义,我们下节课讲。
堪称印度的魏源的拉莫汉-罗伊(Rammohan Roy),当代印度的第一位开眼看世界者。此人是孟加拉的拉德哈纳格尔(Radhanagore)地区的罗阇(或译拉贾Raja,意为王公,此处采取王子殿下标准译名)。婆罗门种姓,父母皆来自圣裔,地位非常尊崇,在印度种姓制度里也属于婆罗门中的第一等。然而他本人和同时期同种姓的那些混吃等死的人截然不同,他热爱求知,十分开明,为印度和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当代印度历史提到印度向西方进行学习时,一般都从他开始算起。
米歇尔-福寇(Michel Foucault),当代著名历史学者,法国人,不知为什么很多教授非常推崇他的新权力论。这论点我听了无非就是女人也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弄权所以女性也是有权力的,而不是像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女性完全无权。按说这在中国历史上一点也不罕见的东西,到了西方就成了时尚流行观点。无以置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简短精干,但却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核。
他连史记和战国策都没看过呢
不过人家这点好,自己承认没看过。而且不发表意见
论语和西方柏拉图的那种对话体著作很相似,属于问答式的哲学阐释,反映的其实就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国。
老大看看我新更新的印度史部分如何?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701849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不仅限制了你这辈子的职业高度,而且连你的子孙后代都得维系这种地位,不仅仅是农转非户口的障碍,这种环境下能人要出人头地极为困难,而且也使得下层没有努力向上爬的动力,这是印度社会发展迟缓的最核心原因。
那是19世纪的事情了,18世纪时候法国最大的殖民地在北美,从16世纪开始开发,后来的路易斯安那以及加拿大的一部分都是法国的,七年战争的海外主战场就在那里,而且法国还得应付欧洲大陆的战事,七年战争中陆军被腓特烈打的落花流水,实在无法抽调兵力支援印度了。
那个法国殖民地就是嘴上跑火车的结果。
引用老马的那段话:
第三次帕尼帕特战争让马拉特人元气大伤,诸雄分立,战斗力进一步打了折扣。
另外英国在民族大起义前在印度可是目中无人,不但传教士公然强行传教,而且土邦的领地只要约翰牛想要,就会用各种借口随意没收,詹西就是这样被逼反的。农民更是受灾惨重,光孟加拉1770年一次大饥荒就饿死了一千万人,约翰牛在这种情况下还在增加税额,完全无视农民死活。殖民总督本丁克自己也承认英国产品的输入让印度棉纺工业陷入毁灭,唯因如此才使得起义的规模如此之大,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参加了。那批侵略印度的家伙也是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家伙,这些远不是一句文化碰撞就可以轻飘飘的涵盖的。这位老师的观点和美国在49年出版的白皮书声称美国对华开化有功是一个模子的:
灾难都是意外的,剥削都是轻描淡写的。至于人家对此非常愤怒,那是你们国家资助的历史学者的观点,不是俺们的观点。
所以民族独立的意义,并非是仅仅建立了属于自己民族的国家,最关键的意义就是对于自己家里的一切事务,包括历史和文化,谁有发言权和定义权。 独立就是自己对自己家的事物有发言权和定义权。
求材料出处
农民更是受灾惨重,光孟加拉1770年一次大饥荒就饿死了一千万人,约翰牛在这种情况下还在增加税额,完全无视农民死活。
此人英文名是啥?
被剃发移服的印奸帽子,老印带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谓的东方学就是被修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