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南京,又是南京,再次丢中国人脸压 -- foursea
”一遇风浪,他们的立场,比起工人和大多数农民来,就显得大不相同。前者动摇,后者坚定,前者暧昧,后者明朗。“
但远远不到要用剖腹自杀来处分的地步。
要说起来,这不是团长一人的责任。
第一,到日本这样的国家出访前,市政府就应该先做足功课。要把可能会面的人政治倾向摸清,分析他可能会说些什么话,怎么应对,做好预案。如果是公开发表过反华言论的人,不管它是什么地位,都可以拒绝会面。
第二,所带翻译要精通日语,并且要有极高的政治敏感度,要能听出对方说话的含义,而且敢于指出。
以上是南京市政府的责任。
第三,团长,或至少团里的高级成员,在会面时有权插话的人中,至少要有一人要有极高的政治敏感度。这个人要专注分析对方话的含义,只要牵涉到有政治敏感度的话题,不管用什么语气都要追问清楚,以免对方做手脚。
这是代表团成员的责任。
另外,这种会谈要全程录音,如果录像不方便的话。
我参加过的因公出国都是对方配翻译的,不过,我们级别太低,和这个没有可比性
如果他没有听到这句话,回应什么?看看新闻报道的南京官方的第二份说明
按照中方的官方说法,刘不仅听到了,还当场做了回应。而这个回应可以说是乱绵绵,甚至是回避。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刘的做法是给中国人抹黑,而后来的声明都是亡羊补牢
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没有半天可以逃避的。
所以说这次面对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官员,尤其是南京的领导应对是非常错误的。给国人抹黑
如果刘说的是洗地版的话,南京市政府再为他洗地的话,应该说是"当场进行了驳斥",至少也要拔高到"严正指出",他们用"回应"这种打马虎眼的话,恐怕正说明了刘的"回应"连软绵绵的反驳也是没有的。
日本否认侵华罪行,也是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就算刘再脑残,不会连这点也不知道吧。我们关于这个问题有的是八股,随便拿出一段来,对他这种官僚应该不是难事。
----
还有一点,事后日本人连连道歉,刘没有任何反应,也很不正常。如果有翻译随行的话,刘这时候肯定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不可能不做点为自己补台的事,(从南京市政府的洗地看)可他偏偏就什么也没做,这就实在太不正常了。
我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刘没带翻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但是中央政府在对日外事方面没有对干部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规定。那就是中央政府的失职,以致泱及池鱼。
这就足够了。翻译的问题可以不用考虑了。
事实上,我们注意一下南京官方的第一份比较强硬的声明的时间点,是当天晚上12点发出的。也就是说代表团在当时根本不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考虑过,何必晚上12点发声明?如果当场没有发作,活动结束也要马上发声明。根本是国内向他通报情况后开始的补救措施。
所以说他的行为无可原谅就在这里,作为南京的领导居然不认为日方否认南京大屠杀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个先河就是:当着中国官方代表团的面,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否认或至少是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这样的事情,的确是过去哪怕是石原慎太郎这样的铁杆右翼也没干过的。
两市之间的狗屁友好关系是1982年确立的,请注意这个时间。
中方在包括大屠杀问题在内的所有中日问题上的底线是:这些问题不能影响中日“正常”的交往,特别是经贸交往。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刘志伟的做法就容易理解了。
这个时间以及你上面的论述跟我的说法有关系吗?如果1982年南京市和名古屋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时小日本的名古屋市长明确否认南京大屠杀,我就不信这个友好关系能建立起来。和承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件事相比,和小日本的友好城市关系就是狗屁。
洗地不是这样洗的。这个底线是你自己定的吧。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中国领导集团对日本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幻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期望通过包括在历史问题上的单方面让步在内的诸多单方面让步,来换取日方对华更紧密的合作,最好是能够建立类似欧洲的法德轴心那样的亚洲中日轴心,如果这个做不到,那么尽可能的争取日本的投资和技术转移也是好的。其他的一切,南京大屠杀、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等等问题,都必须服从于这个“大局”。南京市和名古屋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从属于“中日世代友好”大局,因此它的优先级要高于南京大屠杀。从1982年起的几代南京市领导人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