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西辽直到灭亡前夕,依然是个军事强国,从阿即思到摩诃末,花花对西辽称臣了半个多世纪。西辽的对外政策很成问题,不仅坐视花花日益强大,还多次出兵帮助花花对付各路对手,虚耗了大量国力,感觉像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纵容。
马哈茂德对北印度,除了旁遮普,其余地方只限于掠夺,抢一把就走。马哈茂德刚死,伽兹尼王朝就败给塞尔柱,萎缩成地方小王朝,对北印度的影响有限。马哈茂距离古尔王朝的征服也太远,古尔人很难借到伽兹尼的光。
辽国被金砍瓜切菜般灭了,残部跑到中亚去还称王称霸。契丹,蒙古,女真,这些后来控制中亚的势力,都发源于亚洲极东处。西蒙古准噶尔称雄一时,最终不能和东来的满洲人抗衡。
从东亚向西打,打透了中亚西亚,打进欧洲的,有匈奴,安瓦尔,突厥,蒙古,江山代有猛人出。而西边来的,打进东亚的,就没有过。
中国的力量中心,也在十世纪之后向东迁移,从西安,而洛阳,而开封,而北京。
从这个推断,帖木儿八成不是朱棣的对手。
原因大概跟气候变化有关,西部处在大陆的腹心,越来越干燥。东部水草较丰美,所以人强马壮。战国要是搬到十世纪之后,估计秦国要吃瘪了。
一直对这个很好奇,只是不知道在哪能有这方面资料
朱棣建都北京也就是因为北方(三北)崛起后,对中原汉文明威胁最大。
虽然面对帖木儿,以朱棣之能,中华文明应无碍,但其后的皇帝老儿估计就差强人意了。
有money还是买书吧!
这书有3个问题:
1 译名前后不统一,同一个人名地名,书中有多个译法,显然这书有几波人同时翻译,彼此沟通不畅。例如书中出现过这样几个地名:纳骚厄、纳邵、纳少,经过我的核对,原来都是安息帝国古都尼萨(Nisa),中文版《世界征服者史》做奈撒。一名多译比比皆是,给阅读带来无穷的烦恼。
2 译名古怪,不合常规。例如把恺加王朝称为【高乔尔王朝】,纳迪尔沙译作【瑙迪尔】等等。
3 译名不合常见典籍,令人莫名其妙、摸不到头绪。例如书中提到个地方,先后叫做 居尔江、居尔姜、居勒江等等,从三个译法不难看出是一个地方,但这地方是哪里就看不出来了。经过查找,我断定是 Jurjan,即伊朗东北部的戈尔甘(Gorgan),《元史》做【朱里章】。又如中亚城市姜德、江德,其实都是《元史》中的【毡的】(Jand)城
4 译者的文史功底不够,一些名词不知所云,直接给个音译拉倒。例如书中提到塞尔柱桑伽苏丹的继承者,是他的外甥 郝冈·马哈茂德,我看来看去,断定 【郝冈】 是 可汗(Khagan)。
我把这本书,从 pdf 转成 word 了,尽可能做了校对,有需要的留下邮箱,我发给他。
听人劝,得一半,删掉。
因为牵涉到中国人少,所以没有出现孟修斯基;但常凯申的错误是比比皆是。
翻译这职业还是需要很深的文化背景认识的。
大兴安岭东麓西麓很奇葩,几个倒海翻江的真流氓,契丹蒙古女真,都发端自此。
李自成也是东进到一片石才遇到他真正的对手。
我的邮箱是 [email protected]。
另外,我一般是在天涯看大象你的帖子的,这个帖子是不是会贴到天涯去?
话说“布韦希”、“萨曼”、“伽兹尼” 和“塞尔柱”是指开国皇帝的名姓(例如凯嘉皇朝太祖阿加-穆罕默德,奥斯曼土耳其的奥斯曼),还是有什么特别意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