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只对恩主本人,恩主的儿子孙子旁支就两说了。
据说后来桑伽英雄末路,被古尔人俘虏后日夜带镣铐,白天坐宝座,晚上睡笼子。叹英雄一世,落得这么个下场
和王子讨论,长知识。我查了一下,迪尔汗(Dirham)约重3.5克-4克,和第纳尔的比价标准的是20:1,折算过来是金:银=16:1。
其实在整个中世纪,中国的银价一直偏高,但朱元璋的规定是最高的,之前的北宋大约是10:1-8:1,之后的明代隆庆年间是8:1,再往后,海外白银涌入,银价就越来越低,和国际接轨了(在工业化时代之前,西方银价16:1-14:1是常态,15:1是最常用的估计值),我很怀疑朱元璋规定的意义,因为那只会使持有黄金者把金子藏起来。
顺便复习了阿拉伯通史,750-850年间的阿巴斯帝国,岁入在3-5亿迪尔汗(Dirham),基本和北宋持平。阿巴斯帝国比北宋大,但是1 北宋占据着中国最富裕的部分(明比北宋大,但大的部分都在边疆,靠吃中央补贴活着),其岁入不会比历代中原王朝少
2 北宋是现代以前中央财政最集权的政权,由中央支付全部常备军(多达百万)和公务员的薪资,所以中央岁入显得多(明代中央不养常备军,所以明的岁入-货币税加实物税,在3000万两银,大约北宋的一半)
塞尔柱克帝国时期,帝国的集权能力比之阿巴斯帝国,又大大下降,全球通史里提到,尼扎米穆尔克的重大制度改革,就是把采邑制度化,从此地方军头和士兵都成了大小封建主,则政府的货币岁入,肯定大大下降。我估摸着能赶上白衣大食的1亿2千万迪尔汗(Dirham)就很不容易了
不怪菲尔多西喊价太高
按《高级印度史》,“穆斯林编年史家列举马哈茂德所发动的这种远征共有17次,这些作家以欣喜的笔触描写了马哈茂德进行的大规模的肆意破坏和屠杀,以及每次远征之后被他劫往加兹尼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他在纳捷尔科特一地抢到现金70万金第纳尔,金银片700曼(一曼80磅),纯金锭200曼,碎银2000曼,各类珠宝20曼,仅金银部分就至少500万第纳尔。
最狠的一次是他捣毁印度西海岸苏姆纳特最著名的湿婆神庙,劫得金银财宝总价2000万第纳尔。
“哪一个宫廷拥有更多著名的诗人和文人墨客,那么该宫廷就较诸其他宫廷更有地位.....只要他得知哪儿有诗人和文人墨客的存在,便以众多的允诺把他们弄到加兹尼来”
我也搞到那本《伊朗通史》上面这段就是从中摘出来的(不知怎么发私人信息,您能不能给我一份您校正过的word版?)
我开始还不信那个一行一个金币的传说,看了这段倒是信了三分。马哈茂德的御用诗人,少不了吹嘘他远征的战果;中东诗人的笔法,本来又夸张,结果菲尔杜西自己也迷糊了。(阿巴斯帝国鼎盛时期,据说哈仑、艾敏、马蒙等哈里发,给诗人歌手的赏赐,最多有达到几十万第纳尔的)诗人吗,本来对数字就不那么认真,其实哈仑的宠妾卖身的价钱也就7000-10000第纳尔,一般身体强壮、能力突出的古拉姆,才卖几百到1000第纳尔
所以还是老朋友的交往厚道,欧马尔海亚姆得到一份可靠的生活保障(是从内沙布尔的官库里定期拨出的,不知道尼扎米死了以后还给不给),后来还编了一部优秀的历法献上,也不算白吃白喝——欧马尔海亚姆虽然也是诗人,但是他更是优秀的数学家
菲尔杜西的要价,大约是欧马尔海亚姆半生的年金。考虑到王书是世界级的名著,又很长,少不得也要批阅十载,删改五次之类的,这个要价也不算太高;可惜,马哈茂德是突厥人,估计波斯语懂是懂,但精辟微妙之处肯定是理解不了,所以只给50000迪尔汗的辛苦费。
由于桑伽之前,没有其他人占领过加兹尼,所以马哈茂德留下的遗产应当还不少,经过16年的压榨,基本上都到桑伽手里了。
怪的是哈里发的岁币,40万第纳尔!据说阿巴斯帝国盛期,一个步兵的本俸48第纳尔,骑兵加倍;40万第纳尔至少可以养3000精兵,他要是有这个钱,肯定不会投降,没钱干吗答应呢,反正对手又不会把他当众砍了
dirham来自于希腊的drachma,这drachma重量是4.3克,后来逐渐也作为银的重量单位,越变越轻,到奥斯曼时期,降到3.2克。
dinar辞源来自于罗马的Denarius,但Denarius 是银币,dinar却是金的,估计是仿拜占庭的Solidus,而略轻(Solidus4.56克,72个一个罗马磅329克),一般仿制的铸币都大小接近而略轻(美国最开始铸的美元就是仿西班牙银元而略轻)
金比银重,dinar和dirham的大小和现在的新版1角硬币差不多,作为铸币,不适合作得再小了
拜拜最高级的军官,安纳托利亚和亚美尼亚军区司令(职官表4-5位),年薪40金磅,大约是2900Denarius或3100dinar,和中国的宰相(3600贯)差不多。所以尼扎米穆尔克对海亚姆确实不错,而菲尔多西要价高了点
我认为应该是4.3马苏德担心4.2乘胜灭了自己。
能分析一下吗?
现在阿富汗的领地也是乱拼成的,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普什图人只占一半左右,而且分布在国家的东南部(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
阿富汗的西北部,以赫拉特和马扎里沙里夫为中心,是传统伊朗呼罗珊的辖区,人种以塔吉克人为主,说达里波斯语的阿富汗方言,信哪个派我没查到。总之和中央政府肯定不合,以前有过一个什么北方联盟,现在不怎么听见相关消息了
现代意义上的阿富汗,形成于18世纪初,当时沙法维王朝建国200多年,濒于灭亡,受波斯人欺压的阿富汗人起兵造反,席卷了西伊朗。阿富汗人原来是沙法维伊朗的臣民,造反有2个后果,一是沙法维王朝灭亡,二是纳迪尔沙崛起。纳迪尔沙一面平定阿富汗人,一面招安剽悍善战的阿富汗人当兵。
纳迪尔沙的统治期不长,他死后他的阿夫沙尔王朝事实灭亡,伊朗再度天下大乱,他的阿富汗人部将返回家乡,拥立艾哈迈德-杜兰尼(Ahmad Shah Durrani,1722-1747-1772)为阿富汗皇帝(Shah),现代意义的阿富汗建立。艾哈迈德与乾隆同时代,文治武功不输于后者,东征西讨建立起强大的帝国,最辉煌的一刻,是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粉碎莫卧儿帝国。
此后,阿富汗也有王朝更替,民族成分也很复杂,但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别是对英国的几次抗战胜利。阿富汗人利用伊朗恺加王朝的衰落和英俄希望削弱伊朗的心理,从伊朗手中夺走呼罗珊赫拉特南郡赫拉特、西南部重镇坎大哈。
阿富汗的北界是阿姆河,几千年来都是中亚和西亚的天然分界线,巴里黑或阿姆河南岸的塔吉克人再怎么闹,也无法跨过阿姆河。比较要命的是赫拉特和坎大哈,距离伊朗过近,划归阿富汗不到200年,很可能被伊朗弄走,或者事实独立。
阿富汗本身不会解体,他四周有山,有很强的自闭性。甚至有可能利用巴基斯坦的虚弱,把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山区抢过来,因为这些地盘,正是英国为了保证印度河流域的地缘安全,而从阿富汗手里抢走的。
伊朗位于欧亚非大陆的中心,理论上向各个方向都可以扩张。不过各个方向都有各自的问题,相对来说,难度最小的是向东--阿富汗方向,夺回赫拉特和坎大哈。难度稍大的是东北土库曼,土库曼是个内陆国,与毛子、中国都不接壤,中俄美都难以或不愿干预。再次是向西北,兼并阿塞拜疆,缺点是伊朗和俄国会直接接壤,失去缓冲,导致伊朗和毛子反目。再次是向南,兼并巴林、卡塔尔,这俩小国都是什叶派新月的一部分,有第五纵队,缺点是要跨海,更是美国和全体阿拉伯世界不能答应的。
向西最难,渗透伊拉克,拿回泰西封、巴格达、巴比伦,重建波斯帝国,好处是伊拉克有60%什叶派,缺点是伊拉克地大人多盛产石油,兼并伊拉克等于伊朗成为法国级别的准霸权,中美俄都不会答应。
按领导指示删邮箱。
莫卧儿帝国的奠基、定鼎和粉碎居然都在这发生
古尔人入侵印度的最关键一战——Taraori战役离帕尼帕特大约也只有30公里
类似的战场还有法国的普瓦提埃还有塞尔维亚的科索沃
当年班超用不到1千人马,就把所谓世界四大帝国之一的贵霜副王率领的7万大军牢牢的堵在了帕米尔的孔道里。贵霜原先只是也想求个公主吧了,结果班超一点面子都不给,上报都不上报就给拒了,搞怒了贵霜。战斗结果充分证明谁控制了帕米尔咽喉,谁就能左右中亚的局势。你贵霜实力强大怎么样,你想往北,往东,葱岭的控制权就绕不开。《穆天子传》就反复提到椿山(葱岭),周穆王西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葱岭的作用了。
从贰师将军远征大宛后7,8百年,波斯人貌似就从没动过向东越过阿姆河扩张的年头。波斯人心目中,过了阿姆河就是中国领土的观念很深,直到阿拉伯世界向东和大唐交手。
这应该和地理状况也有关。如果控制了喀什,比什凯克等几个葱岭附近的要点,西边的力量想突破帕米尔高原的防御太难了。而从东往西,情况就好很多。控制了山口的力量,想什么时候向西攻击就可以攻击,即使失利,退回来一守山口,你千军万马,也不顶用。
当年西域都护干预中亚事务,非常顺利。而阿拉伯在宋代攻打李圣天只有2万军队的于阗国,付出的伤亡就异常巨大,战局反复多年。
今天虽然现代化了很多,但地理的作用还是很大。伊朗自西向东争夺中亚,估计还是很难的。当然,现在中国也好,俄罗斯也好,包括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没有一个像当年西汉或者班超那样,完全控制了帕米尔的孔道和战略要点。能够进退自如。
我提出一个文化向心力的概念,伊朗作为葱岭以西的文明,他的主要发展方向还是向西的,在东方以防御为主。萨珊波斯的首都在巴格达附近,大塞尔柱帝国的首都,通常在西伊朗(伊拉克阿只迷)的哈马丹,伊儿汗国、两羊王朝、沙法维王朝的首都设在西北方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士或附近的马腊阁(蔑剌哈)、加兹温(可疾云),直到阿巴斯大王时期,为了国防需要才迁都到中部偏西的伊斯法罕。首都设在德黑兰是更晚近的事情,主要原因还是俄国和奥斯曼从西北方的威胁。
伊朗要东扩,最多是收复呼罗珊,包括土库曼和阿富汗西部,推进到阿姆河算到头了。向西边的小亚细亚、伊拉克、叙利亚、埃及,才是伊朗真正的发展方向。无论是萨珊波斯还是纳迪尔沙,对东方的土库曼、乌兹别克、印度的用兵,本质上是掠夺和防御性的。
如果能兼并伊拉克,伊朗至少能成为法国级别的准超级大国,中东所有国家都比不上她。兼并阿富汗和土库曼,只能做个地区性大国,差异还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