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抗美援朝期间中美两军消耗部分弹药数量对比 -- flyingcatgm
实际上轻机枪的轻就是为这个目的造出来的!
突击队先直线向山头掘进,到距离环形阵地前沿30米投弹距离上下转向左右掘进,成环形包抄山头,然后从这个距离环形阵地30米左右的大圆周上投弹。模型可简化为一个大圆周向小圆周(环形阵地)逼近的问题,环形阵地的敌人应该大多呆在小圆周上。
若这个山头环形阵地半径小于27米,缩小进攻者间距往前进一些就行,比如环形阵地半径为20米,则30米投弹距离每个人最多间隔0.87米左右,也还行。
考虑到日军人数不可能太少,环形阵地的大小过小是不太可能的,依然用你的1人1米间隔,那么日军兵力若为一个小队约60人,则环形阵地周长至少有60米左右,相当于半径10米左右。对此阵地规模,30米投弹距离下突击队人均间距约为0.7米,不算太离谱。况且日军一个小队的兵力恐怕火力不会太大,实际上阵地只会更大。
关家垴战斗中也许因为别的原因最后没有这样做,但不等于不可行
但这个恐怕不可能有太大发挥,本来拍敌人进攻动作就少,何况近景?其他国家拍敌人进攻动作就多了?美国人拍越战,有多少镜头真正从越共一方反映了越共的进攻战术的?
一米都够呛。你做个挥臂的动作试试?
而且360人当中总有几十个左撇子。两下就乱套了。
原来小说说是掘进五十米就够了。实际上要展开兵力抡手榴弹。非再挖几百米不可。工程量大了七八倍不止。
王外马甲的“蒲公英”就说过“亮剑”是纸上谈兵了。你距离敌人30米挖沟几百米,鬼子会没反应吗?手榴弹掷弹筒等等早就砸过来了,再简单点,直接一个反冲锋,30米距离一下就冲过去了。趁你人在沟里,兵力火力都没法展开时把你打懵。
包括山头的大小等等。
你前面的质疑还是从科学角度来质疑的,现在这个基本建立在猜测和强假设条件上,比如左撇子之类(左撇子可以临时踢出去)。没有从本质上论证说我提到的进攻模式为何不可行。至于说什么反冲锋,如果那个山头真那么小,连展开的空间都欠缺,那他们一反冲锋可不就把自己暴露在共军火力下了?至于手榴弹对付掘进什么的也都是强假设,你讨论的是那部片子,那编导可以说此时日军手榴弹用完了,或者不方便扔,你怎么说?
这些继续讨论下去没什么意义,关键是你一开始想讨论的是亮剑那种情况是不是可能出现,如果你的否定都是建立在那么多强假设上,是不能完全否定其可能性的。
这个李家坡战斗的原型就是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战斗。日军在山头上就有这么一个环形阵地。日军在阵地上挖了猫耳洞等等。八路虽然有一个山炮连和迫击炮,但是没法有效地压制日军。最后要挖暗道。
“那他们一反冲锋可不就把自己暴露在共军火力下了”?
八路军不占制高点,没办法观察。哪个年代也没什么步炮协同的训练。相隔30米。打炮的话根本就没个准。有什么火力可以压制日军?真有这个能力。早就不用挖沟了。
小说当然可以随便YY,你说鬼子早饿昏头,傻了。连手榴弹都不会扔。那不更省事?实际战斗中什么时候有这种事?
你的强假设太多了,只讨论可能性的话亮剑没什么大问题。如果你要讨论可能性大小的话,我赞同,这个可能性不会大
你大概连亮剑小说也没看过吧?
就给你贴一段:
“毕业於帝国陆军大学的山崎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他指挥构筑的野战工事很是别出心裁。李家坡高地顶端是平面圆台,按常规,守备一方的工事位置。应构筑在山坡平台的棱线部,这样可以对进攻一方的动态一览无余,也便於居高临下发扬火力。可山崎偏偏把环形工事构筑在高地的平面圆台中心位置,攻击部队在坡下看不见守军,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击炮之类的曲射火力又极少。攻击部队刚刚冲上陡坡,只要一露头,马上就被日军的狙击手打倒。”
在机枪步枪没有作用,迫击炮之类的曲射火力极少的情况下,要在敌人阵地30米前挖几百米的壕沟。你说靠什么火力掩护?
亮剑的作者根本就没想到如何展开兵力的问题,大概以为掘进五十米就完事了。
你上土豆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