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明帝国海风云》(一) -- 碧血汗青

共:💬69 🌺1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明帝国海风云》(一)

《明帝国海风云》(一)

碧血汗青

第一部:它比烟花更寂寞

第一章 耀眼而短暂的中华最强海权

――世界最强之海军:明帝国的郑和舰队

世界最强最大的郑和舰队大航海,比之欧洲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早了整整将近一百年,可最后郑和舰队辉煌的航海成果,却以一种滑稽的形式被彻底毁灭了,中国和人类社会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擦身而过。

中国,也许因此失去的是一个世界。

1,历史记载中的郑和无敌舰队

一缕曙光透过厚重的云层,照亮了六百年前中国苏州的太仓刘家河港口。青灰色的天幕前,影影憧憧地显露出了一大片和小山一样庞然大物,连绵不绝地填满了整个港口和河道。

这片庞然大物,是一支由两百多艘海船组成的远洋舰队。船只上那些巨大的桅杆,象原始森林中的参天大树一样密密麻麻地矗立在港口中,无数尖利的桅顶直指微微泛着青光的天空。

这支庞大的舰队中最大的六十三艘海船,长达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是舰队的核心,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这些船只上,一共搭乘着约二万七千八百名大明海军的精锐将士,而在它们的船舱里,除了航海必需的补给物资外,还满载着各种中原特产,如丝绸、瓷器、茶叶、工艺品等等,更有无数的金银珠宝。

大明成祖皇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世界上最大的、掌握最好航海技术、拥有以最先进造船技术制造出来的最好战船的远洋舰队――郑和舰队,从中国苏州起航直抵福建,然后自福建五虎门迎着东升的太阳,驶进了茫茫太平洋的深处。

中国乃至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一次的大航海开始了。

中国,这个古老而庞大的东方陆地帝国,第一次将眼睛看向了海洋深处,海洋的另一边,那中国大陆以外的广阔新世界。

大明帝国派出的郑和舰队,在当时是一支真正的超级无敌舰队。它的总吨位超过了当时全世界海军力量的总和,单只是舰队中一艘船的吨位,就大约等于当时欧洲国家一支常规船队的总吨位。

根据《明史》和其他各种资料的记载,郑和舰队共有五种不同尺寸和功能的船只,最大的名叫“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按这个尺寸推测其载重量大约在八百吨左右,这样大小的海船大概可以装载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第二种则叫“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是“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是“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是“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但是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明史》记载里的这个宝船尺寸,是有问题的。

如果将记载中四十四丈长、十八丈宽的明尺尺寸折算成米,那么宝船的长度大约是125.65米,宽约为50.94米。以此计算其排水量,则宝船的排水量大约在一万六千吨到一万八千吨左右,是艘接近两万吨级的大木船。

但是,学者们提出的问题就在于如此大尺寸的木船龙骨以及其他建造材料,都将非常的成问题。因为以木材的长度和强度,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长度、宽度,而更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即使在目前的科技和工业水平下,也依然很难制造出如此巨大的纯木帆船。

在1999年,我国的金秋鹏研究员率先发现了刻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太上说天妃救苦灵应经》,也就是现在郑和研究中经常提起的《天妃经》。在《天妃经》的卷首,绘有郑和下西洋船队图,这幅图是由随郑和下西洋的僧人胜慧口述,由其弟子描绘而成的。

《天妃经》完成时,郑和船队正处于下西洋的高峰时期,因此这无疑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研究者发现图上的船型为船首及船尾上翘,属于尖底福船,船也没有出梢,和长期以来认为郑和宝船是有1/3船长出梢的北直隶平底沙船造型不同,同时图像表明其船上有六桅,和史料中记载的九桅、四桅也不一样。

与此相关的是,其他一部分学者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在近二十种明清时期的书籍里记载宝船四十四丈长、十八丈宽的尺寸,都是源自于明万历年间一位叫罗懋登的人所写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属于小说家杜撰,宝船的真实尺度和排水量,应该以《南京静海寺残碑》和祝允明《前闻记》记载中所说的两千料、一千五百料、大八橹和二八橹船为准。

目前一般研究者普遍认可的是明代的两千料船总长大约为60米,宽15米,排水量约为1500吨,而部分学者们认为这才是当时郑和下西洋中最大的“宝船”尺寸,国内郑和研究权威学者之一的杨?┫壬?也持此见,他在2002年的《现实地和科学地探讨“郑和宝船”》一文中认为:“郑和远航用的船舶的尺度不大于12丈长,3――4桅,可载200――300吨货物和200余人。”

但是由于原始资料的缺乏,目前郑和宝船的尺寸问题远没有到定论的时候,即使是苏州的宝船制造基地遗址,也没能发掘出能确定宝船尺寸的实物,所以如果要想有定论,则唯有寄希望于发掘出新的史料和实物了,而现在只能是各种观点并存。

但是,不管最后事实的真相会是什么,退一步说,即便郑和宝船确实是排水量1500吨的两千料船,那也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由两百多艘如此吨位海船组成的郑和舰队,依然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远洋舰队。

除了舰队的船只规模和数量外,在先后四次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所著之《瀛涯胜览》一书中,则记叙了郑和舰队的人员规模。根据此书记载,在第四次下西洋时郑和舰队共拥有“官校、旗军、勇士、通事、民梢、买办、书手通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其中官八百六十八员,军二万六千八百名,指挥九十三员,都指挥二员,千户一百四十员,百户一百零三员,户部郎中一员,阴阳官一员,教谕一员,舍人二员,医官医士一百八十员名,余丁二名,正使太监七名,监承五员,少监十员内官、内使五十三员。”另据明人祝允明的《前闻记》所言,郑和舰队中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各类军、工专业人员。

谈论郑和,有一部描写郑和事迹的明代小说是不可不提的,那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这部小说是万历年间人罗懋登有感东南沿海的倭患,根据郑和的随从马欢、费信两人的《瀛涯胜览》、《星搓胜览》,还有巩珍的《西洋蕃国志》等笔记资料创作的神魔小说,习惯上简称为《西洋记》(2)。

一直以来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这部小说对考证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向达和赵景深先生等人。还有部分意见是认为《明史》中“宝船”的尺寸,便是来自这部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对郑和舰队的航行队形有过这样的描写:

每日行船,以四帅字号船为中军帐;以宝船三十二只为中军营,环绕帐外;以坐船三百号,分前后左右四营环绕中军营外。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前哨,出前营之前,以马船一百号实其后,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左哨,列于左,人字一撇撇开去,如鸟舒左翼;以粮船六十号,从前哨尾起,斜曳开列到左哨头止;又以马船一百号副于中;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右哨,列于右,人字一捺捺开去,如鸟舒右翼。以粮船六十号从前哨尾起,斜曳开到右哨头止;又以马船一百二十号实于中;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后哨,留后分二队,如燕尾形;马船一百号当其当;以粮船六十号从左哨头起,斜曳收到后哨头止,如人有左肋;又以马船一百二十号实于中,以粮船六十叼从右哨头起,斜曳收到后哨头止,如人有右肋;又以马船一百二十号实于中。

在舰队的数量上,罗懋登显然是在完全自由发挥了。因为在他笔下,郑和舰队的规模竟然达到了1400余艘,此实不足为凭。不过,书中关于航行队形的描写,倒确实颇有点实战风范,按照他的描写,整个舰队有着规范的人字形前卫、两翼卫队、后卫战斗编队以及指挥中心和主力战舰集群,各个战斗编队的方向转动、作战、护卫救助等功能都相当完善。无论这是小说还是纪实,作为一名小说家写出了这样的军事部署,似乎应该可以说在明朝时期的海军的作战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常识,并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因此小说家才能将其写入自己的作品中。

撇开《西洋记》的可信度不说,只凭前面所述的船只规模和人员配备的郑和舰队,哪怕放在二十一世纪来看,也是相当庞大的,其规模几乎和一支配备了海军陆战队的航母特混舰队编制相差无几。

郑和的首次航行,历时约两年零三个月,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结束,整个舰队回到了中国大陆。其后,郑和又率领着这支无敌舰队六次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九年,合计七次,时间分别是:

第一次: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

第二次: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夏

第三次: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十一月――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六月

第四次: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十一月――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七月

第五次: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月――永乐十七(公元1419年)年七月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秋――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八月

第七次: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十二月――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七月

郑和在最后一次航行中,由于积劳成疾,病逝于印度古里(卡利卡特),终年六十二岁。归国后被明宣宗赐葬在南京牛首山麓。

郑和舰队的七次出航,先后到达了亚、非大陆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如红海口的阿丹(今亚丁)和东非洲的麻林、木骨都束、剌撒,阿拉伯海的祖法儿,红海内的天方(麦加)圣地等,这些足迹使得郑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程走完自亚洲大陆到红海、东非航线的人。

而在郑和首次下西洋将近一百年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才开始了他们对茫茫大海的征途。

公元1492年,哥伦布的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公元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的葡萄牙船队越过非洲好望角,于公元1498年到达了印度西海岸。

公元1519年,由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绕过南美洲驶入了广阔的太平洋,并于第三年到达菲律宾群岛,由于他开辟了这一航线,因此美洲南端的海峡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这些世界航海史上豪杰们的船队,其规模一般为三、四艘,最大载重量大约一百二十吨,船员不过二百人。和郑和舰队相比,整个舰队的吨位和人数甚至连一只《明史》记载中的“宝船”都及不上,即使是公元1502年瓦斯科?达?伽马在印度进行大规模武装侵略的第二次航行,其舰队也不过拥有二十艘战船,总载重量不超过三千吨而已,和郑和远洋舰队两百多艘的规模完全无法抗衡。

毫无疑问,即使和一个世纪后世界各国的远洋舰队相比,郑和舰队也依然是辽阔的海洋中无可匹敌的巨无霸,真正的海上霸主。

六百年前的明帝国,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无敌海军,以及中国史上最强盛的海权。

可是,明帝国为什么要成立一支如此庞大的远洋舰队呢?

元宝推荐:铁手,香山居士, 通宝推:然后203,玉垒关2,上古神兵,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种高深莫测的文章,不顶没人性
家园 实际上即使明朝先发现了美洲也没有用,主要是当时已经失去了进取心

实际上即使明朝先发现了美洲也没有用,主要是当时中国已经失去了开疆拓土的进取心

要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根深蒂固的认为中华中土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背井离乡不符合我们的传统,叶落归根什么的乡土情怀束缚了我们每一个人,而皇帝已经有了那么大的地盘作福作威,也已经够了.即使外面的世界再怎么精彩,也没有人想到去远方实行种族清洗和殖民,没有这个动力,有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用.

假如真的有这个不断开拓的思想,即使没有海上的舰队,路上一门心思地向外开拓,至少也不至于被俄国占领那么大的地方.再看看地图,好象通过缅甸离开印度洋也不远,那时候也根本没有想到再努力一把在西部再搞个出海口.

家园 船大等于海军强大?

明海军的船也许确实比较大,但这不能说明其海军实力强。西班牙无敌舰队就是败在英国的小船手中,而且败的毫无脾气。

如果没记错,郑和只和海盗打过几仗,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明的海军具有较强大的战斗力。对照明末明军与日军海军的交锋,似乎战绩也只是一般。

另外,这句话也太过头了:“六百年前的明帝国,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无敌海军,以及中国史上最强盛的海权。”。

强大、无敌上面已经说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至于海权,就更无从说起了,郑和组建舰队的目的是和南洋诸国交往,并非控制海权。实际上,也不能说当时中国掌握了郑和航海路线上的所有海权。

家园 呵呵,高兄的这几个问题,俺在后面会说到的。

在海外势力最悬殊的一次应该是五万敌军对郑和部队,不过还是打赢,规模不算小了。

海权问题,郑和曾经有过明确的表述,俺也会讲到的,请高兄稍等:)

家园 花哥大驾光临,赶紧奉上好茶请先用

俺这就接着说书给花司令听的说~~~

家园 【原创】《明帝国海风云》(二)

《明帝国海风云》(二)

碧血汗青

2,永乐大帝战略和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何以要建设如此庞大的舰队,并屡屡派遣郑和远航,而远航活动几乎贯穿了他整个在位期间,这一直以来都是个疑问。

在《明史?郑和传》中,倒是对其中原因说得相当明确: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然而,郑和真的是为追杀建文帝而七下西洋吗?

明太祖朱元璋自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起事,在江南和元朝政府军以及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武装势力鏖战十六年后,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在南京即皇帝位,国号曰“明”,建元洪武。之后他又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奋战,才逐渐消灭了全部对手,并将元军逐出中原肃清了边疆,奠定了明帝国基业。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十日,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病故,由死去的懿文太子第二子朱允?杉涛唬?这就是明惠帝,因其年号为建文,故又称建文帝。

据说建文帝生性仁厚,史称其自小“颍慧好学,性至孝”,又说其“宽大”、“天资仁厚”,所以甚得朱元璋欢心,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九月被立为皇太孙(1)。

然而这位“宽大”、“天资仁厚”的建文帝继位后,他爷爷派出去守边的那些叔伯们的藩王势力,却马上开始让他感得寝食难安。

在和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人商议后,年少气盛的建文帝决定削藩。

仅仅在其继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各地藩王中被削废、问死者就有五人:燕王朱棣之弟周王朱??以谋反罪被监禁,随后“湘王柏自焚死。齐王?_、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岷王?F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紧接着“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2),准备对长期驻扎在北方、防备蒙古的燕王朱棣下手。

朱棣见势不妙,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起兵反叛。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攻下南京,建文帝生死不明或者说不知所终,朱棣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随即他迁都北京,改年号为永乐,故史称“永乐大帝”。

由于在此次夺位之战中,朱棣的大军号称“靖难之师”,因此这场夺位之战又叫“靖难之役”。

然而,建文帝年纪既小,从他先前贸然削藩的举动,还有他在四年的战争过程中的表现,都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缺乏出色的军事、政治才能,再加上他的得力部下又已在“靖难之役”中和之后被全部消灭,所以虽然他本人于大火中“不知所终”生死不明,但政治上极成熟而又生性强悍的明成祖,是否仅因此便会孜孜不倦地追杀他近二十年,甚至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派遣出一支无比庞大的舰队,远至海外万里的不毛之地,去查访这个显然已是孤家寡人的建文帝踪迹呢?

由于没有其他直接资料的反证,我们目前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可能。但是,仅以这个理由,或者炫耀武力、宣示中国富强等等,显然都是不足以解释在永乐时期持续近二十年的庞大而又频繁的郑和下西洋行动,这两条理由肯定是让人难以完全信服的。

那么,其他还可能有些什么原因呢?

近年来有些学者们提出了一个新推测,认为永乐大帝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从侧翼包抄对明朝构成威胁的由帖木儿所建之蒙兀儿帝国。

蒙兀儿帝国也就是《明史》记载中的撒马尔罕国。要讨论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必须从蒙古人成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说起。

在朱元璋消灭了位于中原的蒙古宗主国元朝后,中亚细亚的蒙古察合台汗国也陷入了分裂状态,但随即那里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蒙古领袖帖木儿。

这个帖木儿的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国合赞汗的女儿,因此《明史》称帖木儿为元驸马,其国则为撒马尔罕国。但是,帖木儿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并且自认是个“拼图者”,意思是说他要把已经支离破碎的蒙古成吉思汗帝国,再一块块地重新拼回去,同时,他还是个狂热的回教穆斯林。

帖木儿于十四世纪末期先统一了西察合台汗国,然后远征俄罗斯,在十五世纪初又并吞了位于今阿富汗所在的蒙古伊儿汗国,并击败了印度和周边国家拥有象兵的联军,南下攻入了印度北方的德里(公元1526年,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建立了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莫卧儿王朝,一个蒙古人统治的印度帝国)。

曾经打败了蒙古西征大军的马木路克王朝,也遭到了帖木儿的无情打击,叙利亚被占领,历史名城大马士革被帖木儿焚毁。

公元1402年7月20日,正处于全盛时期,击败了欧洲不可一世的法兰西―勃艮第十字军骑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皇帝“雷电”巴耶塞特(巴叶济德?伊尔迪里姆),和西进的“跛子”帖木儿在小亚细亚的安卡拉平原相遇,爆发了一场参战人数多达百万的大决战。

这次决战的结果是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巴耶塞特和他的儿子被俘虏。帖木儿善待了他们,后来他们因试图逃跑而被关入有围栏的轿子里,由于巴耶塞特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屈辱,所以在几个月后郁闷地死去了。而正在遭受巴耶塞特进攻的拜占庭帝国,也因此侥幸地多活了一段时间。

帖木儿最后建立了一个横跨中亚、西亚,几乎囊括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庞大军事帝国。

然而,这位让欧亚无数英雄豪杰和辉煌帝国遭受了屈辱与毁灭的“跛子”、“毁灭王子”帖木儿,却在他开始向西方世界挺进时,三次(公元1387、1392、1397年)派遣使者向明太祖朱元璋赠送了大批马驼和礼品。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这位狂热的穆斯林统治者,除了会打仗之外还“有足够的政治精明,知道该什么时候停下来等待时机”(3)。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天才,帖木儿并不想在东西两面同时开战,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大后方暴露在处在上升时期的明帝国火力之下。同时,他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对消灭了蒙古宗主国元朝,并迫使中亚察合台汗国的艾米儿们向自己朝贡的朱元璋感到莫测高深,不知道这个明朝皇帝拥有什么样的实力。因此在没有把握之前,他是不会向这个处于全面上升时期的中原帝国宣战的。

但是,帖木儿派遣使者来北京向明朝朝贡,却未必是真正友好的表示。如果我们结合他西进过程中他的使团到过的地方,以及这些地方在其后的遭遇来看,那么就可以发现,他的这些所谓的使团与其说是友好外交使团,还不如说是军事侦察团来得更确切些。

终于,机会来了。

帖木儿在公元1402年七月击败了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惊喜地知道东方那个消灭了蒙古宗主国元朝的汉人帝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

公元1404年,也就是明永乐二年,帖木儿扬言要让中国皈依伊斯兰教,集结了多达四、五十万人的大军,由他亲自率领开始东征明朝。

望不见尽头的蒙古部队又一次向中原开来。

法国学者勒内?格鲁塞对帖木儿的这次东征行动以及永乐大帝可能的表现,曾有过这样的评论:

无疑,这是中国文明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因为,现在入侵的已经不是尊重佛教和儒学,并希望成为中国天子的某个忽必烈,而是一位狂热的穆斯林。……当然,明朝最强悍的皇帝永乐大帝并不是轻易就会被击败的,他很可能成为帖木儿最难对付的对手(4)。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呵呵,确实如此,鲈鱼兄一语中的

我也认为是“我们根深蒂固的认为中华中土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这个真是 有好有不好,就是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了:P

实际上我也一样觉得不能肯定说是郑和发现美洲,真要是现在就把这个当真事来说,不免有点好大喜功了,孟菲斯也始终只能是推测,而没有直接的证据。猜测只要符合逻辑,有一定基础,当然是可以的,不过猜测毕竟还是猜测。

家园 虽然已经知道历史。如此惊心动魄,还是侯着下文。
家园 明朝的战船可能还是比不过西方

以Mary Rose为例:

1509-1511建造,1545年沉没,1982打捞出水.

龙骨长32米,吃水线长度38米,总长45米,宽11.66米,龙骨到船舷上缘8.1米,吃水线到船舷上缘3.5米,估计排水量727.5吨.沉没时载人约600-700.载有重型铜炮15门,最重可达2.5吨,射程1英里(但此时准确度不足).重型铁炮24门,小型铁炮52门,发射石弹,铁弹.火枪50只,长弓250只,标枪480只,战斧300枚.

家园 俺觉得海权最强盛时应该为南宋,呵呵
家园 碧血兄能否单独与我联系一下?

[email protected] 我无法发短信给你。发了email请在版面告知我一下。多谢!

家园 【原创】《明帝国海风云》(三)

《明帝国海风云》(二)

碧血汗青

然而在公元1405年,帖木儿却于东进途中因病去世了,于是这次庞大的军事行动就此夭折,帖木儿的帝国陷入了夺位的纷争之中。

同年六月,明帝国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永乐大帝下令建造的远洋舰队业已全部建成,并完成了编组工作。郑和,这位永乐大帝的亲信,善于征战的总兵级太监,率领着这支当时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最强大的舰队,开出了中国港口,驶向南中国海和西方的亚非大陆。

永乐大帝朱棣,确实是明朝最强悍的皇帝,也的确可能是帖木儿最难对付的对手。他甚至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不多的几个最具备军事天赋的皇帝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在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后,便马上派出了他的儿子们去镇守边疆。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镇守的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他在这个据点上屡屡发起对漠北蒙古残元势力的打击,战功累累。对此,朱元璋曾经称赞他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在夺位成功成为明朝皇帝后,永乐大帝和他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行动是,他的父亲试图在自己家乡――中国腹地安徽建造首都,并实行了“诸王守边”、 “海禁”等一系列本土防御战略,而他却立刻放弃了建造完善、富庶而美丽的南京城,把帝国首都迁到了北方的边镇北京,以一位堂堂天子和帝国的首都去镇守明帝国的北方边疆。

永乐大帝显然不想实行自汉代以后中原帝国沿长城进行防御的边塞战略。

他在二十二年的皇帝生涯中,向着中国版图的各个方向全线出击,重点则是西北的蒙古人。所以他自己大多时间驻扎在北京,并五次亲自率领明军深入荒漠,攻击距离最远的一次战役――忽兰忽失温会战,就爆发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乌兰巴托附近。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明成祖朱棣正在试图彻底消灭一千年多来来自中国西北的游牧民族威胁。

而已经被消灭的蒙元王朝在其统治中原期间,曾经数次自中国大陆向海外用兵,动用兵力数以十万计,战船多达千艘,征途甚至远抵印尼群岛,这导致了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产生了敌意。而素来与中国交好、奉中国为宗主国的日本更由于遭到了大规模的元军攻击,自此开始对中国大陆戒心重重,终元一朝双方不曾有官方来往,倭寇、各国海盗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的现象亦自此始。在明朝立国后的宰相胡惟庸谋反一案中,胡惟庸除了被指控暗中勾结蒙古势力外,还有联络日本的罪状,甚至还牵连到了当时南洋的三佛齐国(今苏门答腊巨港)(5)。

而位于中亚、西亚的回教世界,则素来精通航海之术,自印度洋到远东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此刻明帝国眼中的元朝“驸马”帖木儿,这个类似“什叶派”的穆斯林统治者(6),却正好统治着这片拥有纯熟航海技术的回教世界。

这一切,再加上永乐二年传来帖木儿在讹答刺(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尔克斯坦南帖木儿车站东北)组织了五十万大军准备远征中国的消息,无疑会使任何一位清醒的统治者都明白自己正处于一个由不友好势力组成的庞大包围圈内。

强悍的永乐大帝面对这样的局面,舍弃了中原帝国一直以来以长城和高山、海洋为界线的固守本土战略,采取了四面出击的主动出击策略,把战火烧到了明帝国境外。

他一方面试图从根本上消灭威胁中国的各方势力,以破除自蒙元之后形成的异族势力对中国大陆的海陆包围,巩固帝国版图,另一方面显然还有着极强烈的拓边扩张意图,以期有超越其父的建树。

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篡位者”或者叫“夺位者”,通常而言,其心态总是会与一般的正常继位者有些不一样的。以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几位“篡位”、“夺位”皇帝为例子进行比照的话,就会发现永乐和他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篡位”、“夺位”手段坐上皇位的皇帝,大约要算隋炀帝、唐太宗和永乐大帝这三位了。

无论最后的成败如何,这三人都是无一例外地一登上皇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拓边和讨伐行动,同时也都有修史和修典籍的强烈愿望及举动,并且对此格外关心,因为这项文治工作关系到他们在后世的名声。另外,他们也都对大规模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很感兴趣,尤其是水利和交通等,只要这些工程一旦成功,那将会让后人们永远对他们感恩戴德并牢牢记住他们。

从客观上说,这些除军事行动外的建设工作一旦成功的话,确实对整个帝国的建设有极大好处,同时如果其军事行动规划得当,也并不是全无益处的。

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心态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必须证明自己要比原来指定的继承者或前任统治者更优秀,这样才能让人们承认他们的“篡位”和“夺位”行动是正确而必要的。

这些举动不但可以证明他们比原来的统治者更适合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他们掩盖继承皇位的程序的不合法性,因为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大家就会称赞他们是明主、雄主,说他们是如何的英明神武,再不会有人提起他们继位的程序合法问题,人们会因为他们带来的利益,而忘却或原谅他们继位的不合法性,甚至会主动去帮助他们寻找其行动在道德和制度上的合理性,以证明他们的“篡位”和“夺位”是必须的、正确的。

而倘若他们碌碌无为,那恐怕除了“篡位”、“夺位”这些恶劣的名声外,他们将什么也不会留下,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问题,可怕的是这极可能引发其他宗室和贵族中的野心者对皇位的觊觎,因此而动摇他们的统治者地位。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所有主动的“篡位”和“夺位”者,首先肯定是一个具有极强政治野心和进取意识,又不因循守旧的人,不然的话,他们是不会有“篡位”、“夺位”这些在道德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现实中将会导致灭九族的举动的。

野心和征服欲,始终是促使他们“篡位”“夺位”最初始的动力。

也因此他们的侵略性和进攻性,也多半要比一般正常继位的皇帝们来得大,甚至于还可能更胜过那些开国皇帝们。

然而要证明自己比原来指定的继承者和前任统治者更优秀,是困难的,尤其是面对开国皇帝们,他们必须要做出比前任更为巨大的成就来。

因此,他们一登位就会无一例外地去进行如开拓疆域,远征异国,宣谕远方确立自己宗主国的地位,修建内河疏浚航道,开垦田地减轻赋税,并按照符合他们利益的准则去编修史书和典籍等等举动。这些行动,是最符合他们需求的。

永乐大帝在夺取了他侄儿的皇位后,首先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他向各方派出了使者,《明史》载曰:“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永乐元年,内官监李兴奉敕往劳暹罗国王”,“(侯)显有才辨,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

这个几乎和郑和一样的侯显“五使绝域”,不太为人所知,但是从其行动来看,他并不比郑和差,只不过他的行程不如郑和远。侯显曾经两度奔赴西藏,三次下西洋,率领部队出使到印度半岛的孟加拉邦一带,几乎就到达了帖木儿统治圈的边缘:“帝欲通榜葛剌诸国,复命显率舟师以行,其国即东印度之地,去中国绝远。其王赛佛丁遣使贡麒麟及诸方物。……榜葛剌之西,有国曰沼纳朴儿者,地居五印度中,古佛国也,侵榜葛剌。赛佛丁告于朝。十八年九月命显往宣谕,赐金币,遂罢兵”(7),南亚――西藏――西亚――中亚,从这些半军事化外交使团的行动轨迹中可以看出,永乐大帝的拓边愿望非常强烈。

同样的拓边愿望也体现在了军事上。

永乐大帝登基后,除了马上把首都迁移到北方军事重镇北京,以便从那里聚集重兵主动出击打击西北的蒙古残元势力,打算解除这个中华帝国的千年之痒外,建立了哈密卫,制造了一个缓冲带以阻止西方帖木儿等蒙古帝国的侵略企图。

同时对来自南方陆地的威胁,他也一样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战略。

自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起,他数次派大军出征安南(越南)、老挝等地,甚至远达泰国,对南方邻国及附属国的敌对势力穷追不舍,以稳定南方的陆地疆土。永乐时期,明帝国南方的大规模战事至少持续了十年以上,甚至有部队的主帅病死在征途中。最后,来自南方陆地边疆的威胁基本得以解除,越南也一度被并入了中国版图。

结合这样的战略部署和当时亚洲大陆的军事背景,永乐大帝一上台就立刻偏离了他父亲的全面“海禁”政策,派出一位具有回教徒和佛教徒双重身份且能征善战的亲信,率领一支极其庞大的舰队去远航南洋和南亚、西亚地区,显然不只是为了追杀建文帝这么简单。而《明史》记载的郑和下西洋的原因,除了“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外,也确实尚有“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之语。

因此,有相当的理由让人相信,庞大的郑和舰队远航南洋、南亚、西亚乃至红海等地,并不仅仅是为了探察建文帝下落,甚至可能这个理由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可能是永乐大帝在陆地开拓疆域的同时,已经把眼睛注视到了广阔无边的海上,准备对“不服则以武慑之”,永乐大帝也许只是以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为借口,来堵住那些固执地坚守以农为本思想的大臣们的嘴。

事实上,他也的确不仅仅只是对“不服则以武慑之”而已,他已经用这支庞大的舰队,去安抚、震慑甚至消灭了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统治者,使它们不能威胁中国,彻底破除了来自海上的威胁,让他们承认了中国的宗主国地位,甚至或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如果在条件允许可能的情况下,他当然可以直接派遣大规模的远洋舰队远征南洋、南亚、西亚地区,建立一个拥有强大海权的东方帝国。

但是,话说回来了,要说永乐大帝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包抄帖木儿帝国,则似乎可能性不大。

因为永乐大帝虽然会知道帖木儿帝国试图对明朝发起战争,但目前还没有资料表明以当时对世界的认知,可以知道自南洋迂回到西亚能对中亚形成包围,目前可以证实的是明人能自海路到达麦加,也就是《明史》中所说的天方,还知道在当地有传说可以自麦加走陆路到中原,其路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而对于其他情况,则不甚了了。

如由供职行人司的严从简所作,成书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的《殊域周咨录》中道:“天方国与默德那接壤,古筠冲之地,旧名天堂。自忽鲁谟斯四十昼夜可达其国。乃西洋之极尽处也。有言陆路一年可达中国。用回回历,比中国历前后差三日(或云天方回回祖国也)”,而在《卷十六?撒马儿罕》中则道:“撒马儿罕不知古何国,或云汉■宾地。东西相距三千余里,地势宽衍,土田膏腴,为诸番胜。元驸马帖木儿者主其国。东有养夷城、沙鹿海牙、塞蓝城、达失午诸城;西有渴石、失里迷诸城,皆隶焉。本朝洪武二十年,帖木儿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二人开通道路,贡驼马。二十七年,帖木儿遣酋长迭力失等奉表来朝,贡马二百匹。”

由此可见,即使在万历二年,明人也还不是很清楚位于中亚的“撒马儿罕国”的确切状况,也不知道西亚和中亚之间是否存在通道,同时即使他们能从方位上判断出帖木儿帝国和南亚、西亚之间的地理关系,也无法知道由南亚和西亚可以迂回到中亚。

因此,虽然永乐大帝对西方的帖木儿帝国存有相当的戒备之心,并设立了哈密卫等等战略防御和缓冲地带,但要由此推论说他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形成对帖木儿帝国的包抄,这一假说的证据并不是太充分,成立的基础不够。

不管怎么样,幸运的是那位号称“毁灭王子”的帖木儿在东征行动发起之时病故,亚洲的这两大帝国之间最终没有爆发战争。不然的话,恐怕永乐大帝将无法从容地实施他的扩张战略,并且会马上面对一个和当年元朝入侵时一样危险的战局。

无论战事胜负如何,我们都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中原地区届时将要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庞大的。

不过帖木儿死后其帝国内部虽然处于分裂状态,可帖木儿帝国和中亚、西亚的亲蒙古回教世界以及其他汗国,对明帝国依然存在敌意,有重新控制东亚中心的企图,因此不但郑和在永乐年间自海路六下西洋,明帝国在陆路通使西域的举动,也始终没有停止过。

目前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的是,永乐大帝试图在构筑一个中国历史上没出现过的,除陆地外兼具海洋霸主地位的东方新帝国。

能够证明他这个企图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舰队司令官郑和及他的一些重要助手,还有他特意寻觅来的一些舰队特殊成员的身份,以及远洋舰队在海外的军事行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呵呵,MAIL已发,请兄台查收的说:P
家园 惭愧,铁手兄过奖了:P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