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谈谈资产阶级野心家 -- 再闻鸡起舞
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当爹的可以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当他去爱别人的孩子超过孩子的父亲时,即使出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愿望,对于另一个家庭也是一种僭越。按照现在的说法,就叫侵犯了他人的监护权。
想起了美国的人权报告
我怀疑脑子进水了吧,他的所作所为还没有看清吗?
这里只谈平西王,不谈王;
平西王受到很多群众的欢迎和爱戴,这没有问题。
本文是分析平西王受到很多群众欢饮和爱戴的方法、在TG组织原则下对这些方法的评价、以及这种方法可能产生后果。
Alarm最先讲过,平西王做的最好有两点:打黑和宣传。在下没有异议。经济上还是主要靠中央的政策。这一点恐怕有异议的人不会太多吧?
可是,文章的核心是讨论“平西王的所作所为是否违反了TG的组织原则?”这个问题,可很多回复似乎同这个问题不在一个频率上:例如,很少ID从TG的组织原则入手去分析此问题,却有河友在问候本人的阶级、良知、道德感,有河友认为举的例子是封建的就有些武断的得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能类推出”礼乐征伐自党中央出”,有河友以主观感受和“受到部分群众欢迎和爱戴”的事实来论证没有违反组织原则,有的河友还武断的得出结论:TG的旗帜已经变色了,所以组织原则也要让位。等等,让人有些遗憾。
日本的每个市政府,每年都要公布经过议会审核的预算决算细节,精确到纳税人缴纳的每一日元。
本年度收入多少(大体是税收,国家拨款,公有事业收入),支出多少,如果有借贷,必须市议会通过,而且要公布还债对全市的影响。
收入从哪里来,有多少,支出从哪里来,有多少。
给下一年度留下多少黑字或赤字。
所以,寅吃卯粮的事情肯定会被市民否决,哪怕你是为人民做好事也不行。因为市长走了,留下一屁股债大家将来吃不消。
请教我国目前是否也采用同样的或更加严格的财政监督政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yMTM3NDcy.html
在这时,还在这里,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君不见,这已成了西有之乡。
我们以前的西西河在哪里?
以预算公开走在前列的广州为例:2009年网上公开了114个部门的预算,可是市民们纷纷反映:看不懂。外链出处
除了共产党执政的地方,日本的地方政府就没有不负债的
另外中国的地方债主要存在于一个叫地方融资平台的地方,这东西是个独立法人,理论上可以毫无负担的破产
影帝演技这么好,做外围的你就没学点?
对于“资产阶级野心家”,和资产阶级的其他东西一样,有来自两个方向的批评。一个是从进步的方向,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批评,这是成立的;另一个是从落后的方向,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来批评,这是荒谬的。
而再闻鸡起舞的《谈谈资产阶级野心家》,就是一篇封建卫道士批评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荒谬作品。我这里不谈论某人是不是资产阶级野心家,我不知道;但是我要说,即便他是,也轮不到封建卫道士来批评。因为封建卫道士是比资产阶级野心家更落后更反动的。
再闻鸡起舞一上来引用孔子和子路的例子,然后引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但是那一套是封建时代的东西,而且是封建早期的东西。即便是在孔子那个时代,韩赵魏、田氏、三桓这些“封建阶级野心家”,也都是不鸟这一套的,大搞收买人心,孔老夫子除了骂骂他们,一点着也没有。所以,即便是“封建阶级野心家”,对于封建卫道士,也是具有力量上的优势的。
而资产阶级就更不用说了。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对于资产阶级推翻封建阶级,都是大声赞美的,认为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因此,站在马恩列斯毛的立场,资产阶级野心家对封建卫道士,不仅具有力量的优势,还具有天然的道义优势。而封建卫道士要骂资产阶级野心家,在马恩列斯毛看来,是复辟不成的哀鸣,不值得任何同情。
站在毛泽东的立场,是根本不承认孔老夫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的。因此,我就搞不明白,再闻鸡起舞怎么就能把孔子那一套和共产党的组织原则生生给扯到一起去。共产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按照老毛的看法,那是无产阶级的,比资产阶级的先进,所以指责一个人是“资产阶级野心家”,既包含着是非判断,更包含着先进对落后这一判断。所以“资产阶级野心家”这个负面头衔,就隐含着批评者自命无产阶级了。
但是,再闻鸡起舞在说“资产阶级野心家”的时候,有没有自命无产阶级呢?我看是没有的,否则也就不用拿孔子来说事了。所以大家投草投得他被短封,我一点都不同情,封建卫道士居然批评资产阶级野心家,这属于活该。
中国政府发行的国债比日本少得多。另外规定央行不得向财政透支,不得包销政府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甚至没有发债权,要委托中央代发。
中国政府的财政原则是平衡,量入为出,从多年数据来看,基本不错。中央政府的报告,每年审核,财政状况相当不错。
所以,看上去也是有比较严格的财政监督政策。
但是,政府开办的公司,就绕开了这些严格的财政监督。公司向银行借钱,公司发债,这就不属于财政监管,而是要上升到银监会或者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的层面来监管。
最后,讨论政府财政监督,就变成了讨论整个宏观经济。最后甚至变成了全球经济,因为这些政府背景的公司,折腾到了全球。
体制的力量确实是重庆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不能说重庆书记由谁来做,恐怕重庆的经济发展都差不多的。你的帖子里也提到了2007年314规划是由胡总亲自布置,2008年YD亲自督办,但是当时的重庆书记好像是大海吧?同样的体制,大海和西来谁做得比较好呢?
往前走写的“【讨论】为什么薄去职=重庆模式的终结?”链接出处
提到薄对重庆发展的三条,我觉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