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爸爸的启蒙书之一 引子 -- 加祺爸爸
你或许拥有无穷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Strickland Gillilan,《听妈妈读书》
两三岁甚至更小的孩子就可以开始进行中文启蒙的第一步——字音启蒙。父母为自家孩子准备的语言环境,包括口语交流,童谣和诗歌朗诵,听唱儿歌,讲故事,看电视,使用电脑软件,以及最为关键的亲子阅读,都属于字音启蒙的范围。
只要提到孩子的启蒙话题,我们心里都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孩子的启蒙需要父母的奉献,这种奉献非常珍贵,非常值得。零负担中文启蒙的目标定得是比较高的,零负担指的是让孩子在启蒙过程中始终饶有兴趣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下来的负担需要由父母用其它方式来承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是吗?
在字音启蒙阶段,孩子需要做的是象平常一样说话唱歌,听故事看电视,没有任何负担。我们做父母的则需要经常提醒自己,孩子将来要识字阅读,现在就得有所准备。
这种准备不是简单地父母为孩子代劳,而是父母发挥成年人的智慧,有计划地把孩子的语言环境安排妥当,保证这个环境包含更多的“字音”元素,作为将来“字形”启蒙、“字义”启蒙的基础。具体一点说,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关键的地方。
第一要注意的是坚持和孩子讲普通话。语言不仅仅是口头交流的工具,还是汉字音形义三要素之一,是文字学习的基础。在现有条件下,孩子要顺利完成中文启蒙,就必须接触视听材料,阅读注音书籍,使用电脑软件,将来还要学汉语拼音,学电脑打字,只有普通话才是这一切学习活动的公共语言。如果孩子开始识字阅读时还不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么整个字音启蒙几乎为零,音形义三要素全部得从头开始,孩子的学习负担就太重了。
第二要注意的是坚持引入书面语言。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识字阅读,针对的是书面语言,所以及时适量地为孩子的语言环境引入书面语言非常重要。平时说话、看电视、讲故事属于口头语言,朗诵童谣诗歌、开展亲子阅读则属于书面语言训练。让孩子逐步接触、熟悉、习惯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对孩子以后识字阅读大有帮助。
第三要注意的是坚持亲子阅读。亲子阅读是字音启蒙的核心环节,也是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最佳礼物。实际上,只要坚持用普通话进行包含部分文字内容的亲子阅读,已经包含了我想提醒的全部注意事项,字音启蒙就一定能够顺利进行。
把亲子阅读作为亲子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很多孩童家长的赞同和身体力行。家长和孩子在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选择最温馨的环境,共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阅读中交流亲情,是许多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我至今还记得儿子第一次亲子阅读的情景。那是一本图画书,有一点点文字,妻子才读到第二页“小鸟哭了”的时候,儿子就指着图画上小鸟的眼泪说“他哭啦!”,然后自己伤心地哭了起来。哭了很久,第一次亲子阅读就此结束。
我们家的亲子阅读时间安排在临睡前半小时,坐在床上,盖着毯子,非常轻松。大部分时候读书的使命由妻子执行,乐趣自然也多被她享受,我很难染指。幸亏女儿出世后,很快就开始眼馋这个游戏。每天哥哥听妈妈读书的时候,她就一口气搬出四五本甚至十多本属于她的书,往床上一扔,本本都要读。这个时候,我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我比较不那么认真,正读倒读、大声小声、是鹿是马都由着女儿来,最招她喜欢。
我们家书是到处都放的,桌子沙发、床铺餐桌、乃至卫生间都三三两两地摆着书。特别小的小孩对书其实没什么讲究,因为还不识字,实际上是把书当玩具使用。即便这样,我们也鼓励孩子们玩书。只有当书伸手可及,成为生活中一部分的时候,孩子才最容易对读书产生兴趣。爱整洁的父母们,千万别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把孩子读书的兴趣也收拾了!
亲子阅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中文启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自主阅读,中文启蒙的每一个步骤都和阅读分不开。所以,如果不在字音启蒙阶段用亲子阅读的办法养成孩子的阅读兴趣,中文启蒙将难以成功。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他的阅读史。在谈到中文启蒙的时候,阅读就是一切,而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是这一切的一切!如果你坚持亲子阅读,你的孩子因而爱上了读书,那么恭喜你,你孩子的中文启蒙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加祺:爸爸,我可以看西游记了吗?
爸爸:还不行,你还看不懂。你现在可以看小熊妹妹了。
加祺:那我什么时候开始看西游记?
爸爸:等你把爸爸的启蒙书全部学完就可以啦!
——父子对话,加祺近六岁
无论有没有“字音启蒙”的说法,孩子从出生起都生活在一种语言环境中,牙牙学语、哼曲唱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字音启蒙”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看待孩子的语言环境,我们更容易提前把握孩子的未来。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注意事项(普通话、书面语言、亲子阅读)外,孩子使用的所有语言材料(童书、视频节目和电脑软件)在选择上都有所讲究。为了中文启蒙这样一个长远目标,我们要从“字音”的角度来选择材料,保证足够多的材料能够与将要进行的字形启蒙、字义启蒙产生联系。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家有一套央视版的西游记动画片和一套海豚社绘本西游记,绘本的文字改编对孩子而言有一点半文半白,但图画非常优美。儿子通过自己看(当然是图画和动画片)、妈妈读,成了个孙悟空迷。我们鼓励他多识字,以便他自己能看懂这套漂亮的书,因为有好些书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但动画片里没有。儿子开始识字后,经常都会尝试去读西游记,不认识的字就问我们。我一直劝他先看更简单的书,等认识的字多了,才能读这套最难的。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起初天书一般的西游记已经变得没那么难啦,不认识的字要么跳过去(我要求他这么做),要么问爸爸妈妈(重复出现的字可以问),基本上能读出个故事情节来。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上图显示了孩子经过字音启蒙、字形启蒙后,随文识字,在阅读中认识“孙悟空”三个汉字、一个词语的全部过程。这是一个识字效率非常高的过程。按照这种模式,如果字形启蒙没有什么负担,如果在字义启蒙中我们总是可以为孩子提供熟悉的阅读材料,整个启蒙过程就没有什么负担。各位乡亲,是这样吗?
字形启蒙有一个批量指认的题目,字义启蒙有一个阅读材料设计的题目,汉字的一字多义可以留给孩子在未来的自主阅读中自行解决,这些都不细说。今天,先考虑字音启蒙材料如何选择的问题。
最佳的字音启蒙材料是象西游记这样,有故事情节,孩子特别喜欢看,既有书籍,又有动画片的系列材料。除西游记(其实有些难)外,还有猫和老鼠、加菲猫、天线宝宝、托马斯火车等许多选择。孩子在亲子阅读和电视娱乐中埋下字音启蒙的种子,将来进行字义启蒙时,使用相同的材料进行阅读,事半功倍,值得我们细心准备。这种以识字为目的的系列材料无须太多,只要精心挑选三四套就基本能够陪伴孩子完成分步启蒙。
孩子看动画片,玩简单的电脑游戏,除了注意用眼卫生外,最值得家长关注的是避免语言暴力。孩子都是模仿的天才,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尤其需要最纯净的语言环境。现在一些市场上畅销的动画片、动漫书充满了语言暴力,用来做字音启蒙和字义启蒙的桥梁读物,对孩子将会产生双倍的不良影响,一定要敬而远之。
还有一些经典的儿童读物,虽然没有配套的动画片,如果文字简单,图画特别优美,也可以用来作为字音、字义启蒙的桥梁读物。这方面的选择就非常多了,象我们家用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贝贝熊系列、神奇校车系列、青蛙弗洛格系列都非常适合亲子阅读。现在国内有许多有识之士正在进行亲子阅读、全民阅读的推广,由家长自发组成的亲子阅读会也蓬勃发展。我的新浪微博有一个公开的关注分组,名字叫“书之友”,(外链出处),里面就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名人,如:@一慢二看、@刘斌的好玩童话屋、@我绝对不吃番茄、@快乐小陶子、@悦绘季有子知言、@沈阳香香爸、@昨日红衣、@ourtime美好时光、@亲近母语徐冬梅、@海豚书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听听他(她)们的实时意见,一定能得到很大的帮助。
关于字音启蒙,最后要提醒的一点是,字音启蒙以亲子阅读为核心,父母选择的语言材料再好,没时间为孩子读,也是无济于事的。
(原创作品,欢迎分享,禁止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博客地址:外链出处,西西河家园: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蒙童识字 拍照闪存 直接记忆 特别专能
目见口诵 耳听念随 摇头摆脑 妙态纷陈
——《爸爸的启蒙书》第二部分蒙童识字
从昨天的中文分步启蒙示意图可以看出,字音启蒙和字义启蒙和孩子平常所做的听、说、阅读没什么两样,不存在特别的负担。唯一可能产生学习负担的环节在字形启蒙。
字形启蒙将汉字的音和形联系起来,使得孩子能够见字发音。显然,一个接一个地学习、记忆汉字的音形关系(指认汉字),仍然是比较费时的。如果不能在这个环节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文启蒙的零负担肯定成为无稽之谈。
值得庆幸的是,通过分步启蒙,我们已经将中文启蒙的识字负担缩小为字形启蒙的负担。字形启蒙并不需要孩子识别汉字字义,这就为高效率地批量指认汉字提供了充足的想像空间。
“不识其义、不求甚解”地诵读、指认汉字,是字形启蒙的主要内容,正是四到六岁孩子特别擅长的一项本领。这一点和孩子们的记忆模式密切相关。孩子的年纪越小,其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越占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小学以后,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逐步占据优势。在幼儿期,孩子们通常并不理解识记材料的内容,只是死记硬背,将识记材料像照相机拍照一样全部印刻在头脑之中。这种记忆特点在拼图游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成年人玩拼图游戏,往往会尝试从拼图边缘的形状和颜色上找特点,从局部着手,一块接一块地拼图。幼儿则是随手拿起一块拼图部件就直接放到相应的部位,因为他(她)们能够将整块拼图像拍照一样记下来,然后凭记忆直接复原。
汉字是方块图形文字,孩子们在诵读、指认识字过程中,将每一个汉字当一幅图形处理,以直接记忆的方式储存在脑海里,简洁高效,是一种天赋才能。这种汉字学习的天赋,到小学以后,会受到增强的意义记忆所干扰抑制,如果不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利用,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不识其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批量集中识字方式,正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蒙学的主要质疑,不由得令我重新检视在中国流传千年长盛不衰的传统蒙学理念。我高兴地发现,隐现于传统蒙学理念之下的,不正是一个标准的中文音形义分步启蒙流程吗?
传统蒙学采用的韵语教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加之篇幅紧凑、知识集约,特别适合于作为字音、字形、字义三步启蒙的桥梁教材。拿最著盛名的《千字文》为例,孩童读一遍只需不到5分钟,假设每天只读一遍,一年下来可以毫不费力地读三百多遍。前一百遍主要由老师带读、孩童跟读,体会汉语汉字的语音之美,属于字音启蒙;中间一百遍由孩童朗读直至“熟读成诵”,逐步将字音和字形结合起来,属于字形启蒙;后一百遍在“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基础上由老师出面点拨,孩童逐渐开始学习理解汉字的含义,属于字义启蒙。
传统蒙学充分发挥了孩童“乐记善记不善思”的身心发育特点,其“熟读成诵、不求甚解”的教学方式,恰巧把握住孩童经字形启蒙“见字发音”后,获得的以“随文识字、其义自现”为特征的强大学习能力。传统启蒙当然不止学习一年,读《千字文》之类的韵文教材恐怕也远远不止三百遍,但其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确可以作为“分步启蒙、批量识字”的重要依据。
时代在进步,传统启蒙教材由于内容陈旧并不适合照搬过来作为基本识字教材。文化产业的发达使得我们可以在品种繁多、图画优美、多种媒体的儿童书籍、动画视频、电脑软件中尽情选择合适的字音、字义启蒙教材。但是,传统蒙学的方法理念并不过时,按照传统蒙学的教材风格,设计创作一套用于字音、字形、字义启蒙全过程的桥梁教材,是实现零负担中文启蒙的唯一选择。因为,至少在字形启蒙阶段,传统蒙学形式教材的优越性无可替代。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南朝梁 周兴嗣《千字文》
尽管人在海外,选购中文书不方便,妻子和我还是买了许多幼儿识字课本,打算多花时间教儿子识字。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些课本使用起来不方便,不符合我们的情况和要求。这些课本基本都是看图识字书,一个汉字配一幅彩色图画,加上汉语拼音和应用词组,适合于零碎地教孩子认字,但单本生字量太小,课本和课本之间不成体系,很难搞清楚到底教了多少字,应该要教多少字。另外,这些课本大量选用的“幼儿用字”,很多都不属最常用汉字,比如大量动植物名称、食物名称、人物称谓等等。这些字虽然很方便搭配图像照片,但由于不是最常用汉字,对中文启蒙的根本目的——阅读没有显著的帮助。
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们身在海外,没有小学中文教育可供依赖,只能靠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孩子安排整套中文启蒙。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教起来感觉有疑惑,孩子学起来一定会加倍困难。
于是决定自己动手,为儿子编写识字教材——《爸爸的启蒙书》。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识字教材具备三个特点:第一,高效性,就是只用一本教材,包含扫盲线以下全部汉字,只要完成这本教材的学习,孩子就可以开始早期阅读;第二,紧凑性,就是这本教材的篇幅越小越好,既可以将幼儿的负担降至最小,又可以让父母感到使用方便;第三,内容健康,文字优美。虽然识字教育以识字为主,但毕竟要编的是儿子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教材,我希望他能够在启蒙书的潜移默化中认识汉字,热爱和汉字相关的中国文化,对自己的民族产生最早期的认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当我思考清楚英文启蒙的过程和中国传统蒙学的优势所在,特别是这两者之间隐藏的共同之处后,我意识到按照《千字文》那样用韵文写作,一字不重,是一个最佳选择。虽然《千字文》在内容和选字上不符合现代中文启蒙的要求,但依照它的体裁、加入现代内容,就可以满足我心目中理想幼儿识字教材的全部条件。
在汉字选择方面,我定的目标是直接对应“汉字关”,就是采用1500左右个最常用汉字,和国务院扫盲条例规定的扫盲线以及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一二年级识字目标相近。也就是说,《爸爸的启蒙书》将是一篇1500字左右的新千字文,四言古风体裁,一字不重,全部选用最常用汉字。一旦儿子学完启蒙书,就可以开始自主阅读。
《爸爸的启蒙书》在我所倡导的中文分步启蒙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字形启蒙步骤的唯一教材,也是贯通字音、字形、字义启蒙全过程的核心桥梁教材。
在中文分步启蒙过程中,字音启蒙和字义启蒙实际上和孩子们的日常游戏/学习生活相融合,听故事、看卡通、亲子阅读、带兴趣的自主阅读,等等等等,主要靠父母为孩子做计划,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中文启蒙的负担几乎全部集中在字形启蒙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也采用象小学语文课本那样丰富多彩的教材,就无法避免分散识字、课堂教学产生的负担。既然采用了分步启蒙的思路,就有必要在字形启蒙阶段收拢教材,用传统蒙学的理念和方法集中批量识字。
如上图所示,在字音、字义启蒙阶段,我们采用现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材料,为孩子提供辨音、阅读的语言、文字环境;而在两者之间,采用紧凑集中的韵文教材,吸取传统蒙学的全部优点,帮助孩子迅速完成字音/字形相结合的字形启蒙。不同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音形义结合分散识字法,以诵读、指认、游戏为主的字形启蒙,是五六岁孩子饶有兴趣、力所能及的活动。只要父母的激励措施、引导方法得当,整个过程都不会让孩子感到无聊乏味。这样一来,传统和现代的方式相结合,中国和外国的经验相结合,使得零负担中文启蒙成为可能。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以识字为目标的分级阅读书籍和作为字形启蒙核心教材的《爸爸的启蒙书》需要从零开始编写。
曾经存在 一块石头 天真地秀 日精月华 吞吐灵气 孕育仙胞 终于乃至 见风化猴
智勇双全 随机应变 天涯海角 降龙伏虎 灵台方寸 斜月三星 呼风唤雨 点石成金
——失败的启蒙书:孙悟空的故事
按照《千字文》的形式编写《爸爸的启蒙书》,最重要的特征是一字不重。编写过程相当于玩一个由1500个最常用汉字组成的大型连词游戏。
起初,我既没有考虑平仄押韵,也没有考虑什么主题。作为第一次尝试,先从两两组词开始,就是把1500个汉字组合成750个词组。
这个两两组词的游戏很费时间,不是非常难,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前面1000字左右是非常容易的,越到后面越难,直到剩下三四百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汉字。这个时候,只能倒回去,把已经用过的词组拆掉重来。每拆一个词,必须保证可以组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词,否则拆词就没意义。
再往后,拆一个词已经不能保证组出两个新词,只能顺着字和字之间的关系回溯过去,一次拆两个词,保证组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新词。这个过程不断持续下去,到剩最后几十个汉字的时候,“消灭”每一个汉字都需要拆掉好几个已经组好的词组。
玩出两两组词的游戏后,下一个目标是四字成句,继续向《千字文》靠拢。四字成句,就不是散乱的词组了,最好能表达一个或几个主题,读起来才象一本真正的启蒙书。
儿子是个孙悟空迷,我估摸着这个主题一定对他的胃口,就选择孙悟空的故事开始编写启蒙书。
四字成句的玩法比两两组词难多啦!如果从一开始就限定一字不重和字字高频,想表达一个特定主题,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只能先把要求降低一些,允许少量用字重复和极少数非高频汉字。把初稿编制出来后,再按两两组词的回溯法“消灭”不合格用字。
最原始的一段是下面这个样子:
智勇双全 随机应变 天涯海角 降龙伏虎 灵台方寸 斜月三星 呼风唤雨 点石成金
龙宫取宝 地府除名 二闹天廷 大圣威扬 金刚不坏 百毒勿侵 金睛火眼 洞察秋毫
七十二变 神通广大 毫毛一把 化身亿万 驾斤斗云 挥如意棒 上天入地 所向无敌
难逃佛掌 镇压五行 渴饮铜汁 饿吃铁丸 杨枝玉露 观音点拨 西天取经 普渡众生
师傅唐僧 糊涂软弱 两次三番 误解驱徒 八戒贪欲 意志薄弱 挑拨离间 亲痛仇快
唯沙和尚 沉默奉献 身挑重担 毫无怨言 惩恶扬善 全始全终 八十一难 大功告成
爱恨分明 忠诚善良 正义不阿 横空出世 妖魔鬼怪 美女画皮 刀山火海 陷阱诡计
万难不屈 百折不回 顽强奋战 除恶务尽 灵山宝卷 修得正果 斗战胜佛 超凡入圣
吃人参果 打白骨精 收红孩儿 战牛魔王 困火焰山 烧盘丝洞 偷桃窃丹 屡犯天条
当我尝试用回溯法消灭重复用字和非高频汉字时,发现根本就做不到。编到这个时候只能承认失败了。孙悟空的故事具有非常特殊的情节,要以此为题材,不重复使用诸如“天”、“空”、“神”、“一”等字,不使用诸如“僧”、“魔”、“菩萨”、“丹”等非最高频汉字,比登天还难!
这一次的失败,让我意识到想要成功,首先必须精心规划《启蒙书的主题思想。
也许愿意是减少孩子的负担。但是常用字多出现几次对孩子没有坏处吧。执著于一字不重似乎有点本末倒置。
咱看热闹的眼高手低,看人挑担不吃力,纯瞎扯。楼主千万莫介意。请继续这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梁武帝集王右军千字,使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为文。读之称善,赐金帛。即今千字文也。王鳯洲称为绝妙文章。政谓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固自难展技耳!
——(清)褚人获 《坚瓠五集》
“孙悟空故事”编写的失败,让我意识到有必要先确定创作主题,不能单纯地玩文字游戏。有了明确的主题,既可以提升启蒙书的价值,又可以事先规划好用字的大致去向,避免费尽精力后前功尽弃的情况再次发生。
经过仔细的推敲考虑,我选定了“中华文明”、“幼儿教育”、“传统美德”、“百科知识”等四个主题,决定给予每个主题相等的篇幅。这样一来,1500个字调整为1536个汉字,四字成句,四句成行,每二十四行(384字)为一部。为了不产生任何重复用字,主题名也直接从相应部分既有句子中摘取,改为“中华文明”、“蒙童识字”、“丽宪被德”和“六际针锋”。
启蒙书的层次结构和各部分主题一旦确定,我马上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使用既定的1536个汉字,编排成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每个部分都要反映具体的主题思想,难度之高,非亲身尝试不能想像。清代褚人获评价《千字文》时说其编纂困难有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我的体会则象一个新司机开车,不小心开上了题图中这座迷人的立交桥,左上角最下层那个有车的出口怎么去?
《千字文》最重要的特征是既言之有物、又一字不重。因为这个一字不重,《千字文》的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都得到了后人的加倍称赞;因为这个一字不重,《千字文》受历代书法家所钟爱,留下不少名作传世;因为这个一字不重,《千字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多年经久不衰,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并称传统蒙学经典。
据唐代李绰的《尚书故实》记载,周兴嗣作《千字文》“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我为儿子编启蒙书,纯属爱心泛滥,理科男倔强思维膨胀,没有完不成皇帝任务就丢官招贬的后顾之忧,所以还不至于一夜白头。我有妻子提供营养保证,有儿女在膝边承欢鼓励,有互联网提供任何所需资料,有各类计算机软件作为强力工具,但整个创作过程对人的煎熬至今仍令我心有余悸。那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完全入迷,是我一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其中的收获彻底地改变了我对传统中华文化的态度,彻底地改变了我自己的人生。
我没有从事中文、教育专业工作的经验,之所以殚精竭虑创作启蒙书,一方面是出自一个父亲鼓励儿子学习中文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是出自对本民族语言文字无限的热爱。特别是当我开始创作后,需要查阅学习海量的中文文献,越是学习,就越是被传统中文典籍的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的卓越伟大所震惊。每一个汉字都有故事,每一个词语都有出处,每一个语意都有千变万化的表达方式。数不清的经史子集,诗词文赋,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文字优美。无数位前贤大家风华绝代,继往开来,为我们留下这世界上最博大精深、寓意传神的语言文字。我对自己说,将如此卓越、如此伟大的文明传承给自己的后代,是一项多么重要的事业!能够有机会在如此重要的事业当中贡献一份力量,又是多么的荣幸!
李国文先生在评价《千字文》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很钦佩梁武帝时的周兴嗣,用了实际不足一千汉字,写成这样一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缩微版中国小百科全书。自问世以来,一千多年间,还没有第二个才子,尝试另编一本《千字文》。这足以说明其编纂难度以及其权威性质。《千字文》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词句和成语,不但字数有限制,内容也有要求,概括中华文化的精髓,负担薪火相传的使命。不光识字,更要明理。因此,这是一本煞费工夫的教科书,难度是很大的。谓予不信,你不妨试试,任你挑选一千个常用汉字,能将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变迁、社会伦常、自然现象、道德修养统统囊括其中吗?”
我不仅完成了李国文先生提出的上述挑战,而且还从几个方面超越了《千字文》的局限。
首先,《千字文》的结构排序不是非常清晰,后人虽然将其分为四章零两句(1-36句为第一章、37-102句为第二章、103-162句为第三章、163-248句为第四章、最后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单列),但划分方式显得比较凌乱。《爸爸的启蒙书》主题更加明确,按照相等篇幅被划分为中华文明、蒙童识字、丽宪被德、六际针锋等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单独成篇,作为启蒙教材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
其次,《千字文》成于1500年前的南朝梁时期,其对中国历史变迁的描述非常有限。《爸爸的启蒙书》第一部分“中华文明”则从中华民族远古传说开始,以重要历史人物作为、历史朝代特点、重大历史事件为视角,简要概括了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为止的中华文明发展史,是一篇全面的中华文明赞美长诗。
第三,《千字文》用字实际上并不以汉字使用频率为标准,许多在任何时代使用频率都应该很高的汉字,如数字“三”、“六”、“七”、“十”,方位字“北”、“前”、“后”,季节“春”都没有被《千字文》采用,不利于启蒙识字教学。《爸爸的启蒙书》则严格按高频原则选字。全文1536个汉字,根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数据统计(2009-07-20更新),累计字频达到94.328%。也就是说,如果掌握这1536个汉字,在日常中文报刊书籍中,平均每十万字只出现5672个生字,基本能保证阅读的通顺。
实际上,和直接发布“超越千字文”这样的骇人宣言相比,我更愿意回答全天下的华人父母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到底有多强大?我的回答是:父爱可以强大到令一个物理系毕业生按照科研课题的思路,创作出超越蒙学经典《千字文》的启蒙教材来!
土鳖扛铁牛。
就象一套识字卡片,常用字也不会多印几张。
当然,识字教材只要注意尽量使用最常用字,篇幅紧凑,读起来朗朗上口,效果上也差不多,但仍然和阅读教材是两码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诚哉斯言!
从开始琢磨加拿大幼儿园的英语启蒙起,我就断断续续地有过将这种按时间统一规划、音形义分步启蒙的方法运用到为儿子进行中文启蒙的念头。当我想清楚对于中文来说,要过汉字关,字形启蒙是关键,只要完成了字形启蒙,中国孩子就有可能象外国孩子一样,见字发音,随文识字后,我就产生了为儿子编写启蒙书的想法。而当我意识到,象《千字文》这样的传统蒙学教材,是最合适的字形启蒙工具时,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完成启蒙书的编写。我们身在海外,没有中文小学语文教育可供依赖,要想为儿子中文启蒙,只能靠自己努力。
经过将近半年的日思夜想,百分之百全身心投入,我终于完成了启蒙书的创作。从今天开始,我将在新浪博客、百度爱乐活、西西河、儿童教育论坛等网站上陆续连载启蒙书正文。启蒙书完成后,我对其进行了逐字逐句的释义,限于博客篇幅,只能刊登逐句简单介绍,字词的出处留作今后再补充。在启蒙书编写过程中,我用儿女的名字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祺妮经”。等启蒙书全部编完、回国进行版权登记之前,又取了个正式的名字,叫“中文阅读字经”,表示这是一本为实现“中文阅读”这一特定目的而编写的识字教材。
【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 丰烈伟绩 初祖炎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至少200万年前,中国大地上就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从那时起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的漫长年代,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靠神话传说来口头传递历史,被称为中国历史的史前社会阶段,对应考古学的石器时代。后人对这一时期的描述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彩,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猛志舞干戚,精彩的神话故事令人心驰神往;燧人氏钻木取火、结绳记事,伏羲氏发明八卦、结绳为网,神农氏教耕生谷、尝遍百草,炎黄二帝与蚩尤决战涿鹿,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纪实性的英雄史诗向后人展示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史前文明阶段的后期,是中国历史的三皇五帝时代。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中国大地上活跃着的一些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部族联盟首领或英雄人物代表,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发祥者。三皇五帝具体指谁,历来争论不休,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三皇包括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五帝包括黄帝轩辕氏、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三皇五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带领所在的部落联盟发明创造,不断改善生存条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三皇五帝中期,居住在中原黄河流域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带领的黄帝族与炎帝族,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在相互征战中逐渐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祖先——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族,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唐人的始祖,华夏族后人都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他们的丰烈伟绩功在千秋、造福万代,中华民族在他们的肤功厚泽下繁衍生息,开拓创造出一个疆域辽阔、屹立至今的统一大国和持续不断、一脉相承、对世界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中华文明。正是:
三皇五帝奠中华
夏商西周先三代
春秋战国统归秦
西东汉后分三国
两晋南北朝同兴
隋唐五代及十国
辽金二宋元明清
中华文明千秋耀
中华民族万世兴
【农耕医药 弓阵车船 纺织算术 筑屋盖房】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所以能够在数目众多的氏族部落中脱颖而出,强强联合形成后来统治中华大地的华夏族,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因为这两个部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在那个时代最高。传说中,历代神农氏、轩辕氏首领,他们的亲戚、臣子和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相传炎帝神农氏率领其部落制造农具,耕种五谷,奠定了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基础;遍尝百草,发明医药,被后世尊为“药王”、医馆药行的守护神;发明陶器、麻布、五弦琴,开辟集市交易,极大地改善部落生活;发明弓箭,倡导教育,逐渐将炎帝部落发展壮大成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之一。
黄帝则率领其部落种植果蔬、牧养兽禽,修城建堡、筑屋盖房,发明舟车、制造兵器,创造出高度发达的部落文明。黄帝的妻子嫘祖种桑养蚕,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被后世尊为“蚕神”、“行神”(旅游之神);黄帝的臣子仓颉创制象形文字,使先民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被后世尊为“仓圣”、“造字圣人”;黄帝的另一个臣子隶首发明算数和算盘,制定最早的度量衡系统;黄帝的宰相风后著《握奇经》,发明指南车,推演阵法,为黄帝部落征战立下汗马功劳;黄帝的乐官伶伦发明箫管,定五音十二律,是中华民族的音乐始祖。黄帝部落还在历法、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一系列精神文明领域获得辉煌的成就,继炎帝兴起农耕之后,将中华原始文明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
【青铜甲骨 干支阴阳 小康社会 继夏乃商】
三皇五帝后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位被后世儒学备加推崇的贤圣君主尧、舜、禹,在他们的治理下,社会祥和,百姓安康,老有所终,幼有所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被儒家称为“大同社会”。在大同社会里,最高王位实行禅让制度,尧将自己的位置禅让给贤德的舜,舜也效法尧将权力禅让给治理洪水有功的禹。
禹老年时,推荐皋陶为继承人。皋陶虽有威望,但还没来得及禅让就死了。禹死以后,各氏族部落推荐他的儿子启做了王位继承人。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夏朝和随后的商朝、西周合称先秦三代。在儒学经典《礼记·礼运》篇中,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代表的六君子所统治的三代被称为“小康社会”,既区别于三皇五帝时期的“大同社会”,也区别于《礼运》篇主人公孔仲尼老师所处的“礼崩乐坏”时代——东周(又称春秋战国)。
夏商朝留给现代最灿烂的文化遗产有青铜器、陶器、甲骨文和金文,商朝的历法采用阴阳合历、干支纪日,延续使用至今,是世界上使用最长久的纪日方法。
【武王讨纣 封建诸侯 周公制礼 宗法典章】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建立周王朝,开始采用封建制度,通过诸侯国进行统治。周公旦制礼作乐,整理规范出一整套宗法典章制度,为后代万世所仿效。
周公旦,姓姬,名旦,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为品高德贤被儒学尊为“元圣”,是圣人心目中的圣人。历史上,周公吐哺、梦见周公、周公之礼、周公解梦等典故都源自周公旦。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连横合纵 结派拉帮】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专宠褒姒,政治昏乱,在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闹剧后,遭西戎攻杀,诸侯都不来救。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东周,周王室日益衰微,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各诸侯国采用连横合纵、拉帮结派的谋略手段,不断进行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诸侯国数目由春秋初期的数百个减少至战国时期的七大国,国家逐步由分裂走向统一。
【攻交予取 秦皇统一 标控货币 厘订度量】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率领强大的秦军,在十年内扫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结束春秋战国以来近五百年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嬴政废除封建制度,自称“始皇帝”,是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帝国体制的创立者。秦始皇在位期间,进行了包括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改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也是中国两千多年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体制的创立者。在他的统治之下,“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思想影响了自秦以后的所有朝代。由于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中国国土疆域的拓展、中国的国家形态、中国的语言文字从秦开始全部都是在秦朝所奠定的基础上进行,秦始皇和秦帝国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秦始皇史称“祖龙”。
【缺谋唯暴 楚伯项羽 知臣择任 高帝刘邦】
秦朝仅历二代而亡,西楚霸(伯)王项羽、汉王刘邦为争夺统治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武功卓著但犹柔寡断的项羽最终败于知人善任、目光远大的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史称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
汉朝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汉朝既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汉朝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统一进一步完成,从此称为汉族,中国人从此称为汉人,中国语言称为汉语,中国文字称为汉字,中国服饰称为汉服,中国文化称为汉文化。从汉朝开始,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过。
【三分归晋 南北比争 群英竞起 马乱兵慌】
汉朝分西汉、东汉,西汉历时210年后被王莽所灭。短暂的十四年后,光武帝刘秀复国,建立东汉,延续统治约195年。东汉末年,中国分裂为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历经近百年(公元220年~280年),被司马炎统一为西晋。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五胡十六国,史称“五胡乱华”。公元317年,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
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长期维持对峙,史称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 —589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从曹丕建魏(220年)到隋朝立国(589年),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国,中国一直处于国家大分裂、豪强大混战、民族大迁徙的时期。在客观上,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江南大发展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群英竞起”指这一时期尤其是三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英雄豪杰,记述于史迹演义,为后世广为传诵。
【除奸反正 再造仪刑 杨坚即位 征服八方】
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华夏汉族在政权、人口、文化各方面遭受毁灭性打击,汉民族被迫向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迁徙,北方地区被形形色色的游牧民族占领。人口大量死亡,文化濒临灭绝,城市建筑成为灰烬。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结束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混乱局面,重新统一中国。他即位以后,恢复汉姓,恢复汉朝和魏晋时期的文化和制度,征服八方各族,促进汉胡融合,使中国又回到了经济繁荣的和平年代。
“再造仪刑”指文帝恢复华夏文明。仪刑,本意为人的仪容、风范,在这里引申为“文化、制度”,即国家的仪容、风范。
【设科举士 凭试授职 圣君辈出 李氏振唐】
隋文帝废除荐举制,开创分设科目、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隋朝统治时间很短(不到四十年),科举制度在随后的唐代得到发展并成熟。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不含恭宗),共289年,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等多位唐代帝皇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圣明君主。
【林花几谢 无奈太匆 后主时代 朝雨晚风】
林子里的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美好的事物总是匆忙消逝,令人无可奈何。南唐李后主所在的五代十国时期,强豪割据中国,政权更迭频繁,战火纷飞,风雨飘摇。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干政,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在历经“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后,辉煌的唐朝终于灭亡,享国祚290年。
唐灭之后,中国进入短暂的分裂局面,史称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
本句改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全词为:“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除“后主代”三字外,余字全部出自此词。
【辽金狠壮 赵宋宽忍 粮贸技艺 酒绿灯红】
公元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北宋王朝逐步消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从岭南至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与北宋并存的还有几个地方民族政权,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随后相继攻灭辽和北宋,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北宋灭亡后,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与金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辽金二朝崇尚武力,积极扩张疆域,在与宋朝的攻防争斗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辽迫北宋签下“澶渊之盟”;金攻占北宋都城,俘虏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又逼南宋签下投降条约“绍兴和议”。
与辽金相比,赵宋政权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一直采取重内轻外和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导致一方面宋朝内部安定而少有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另一方面也因武力积弱而不敌北方外敌。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贸易尤其发达,国民安居乐业,首都开封和临安号称“不夜之都”,达到当时世界生产力与文化发展的顶峰。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原创作品,欢迎分享,禁止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博客地址:外链出处,西西河家园:链接出处)
母亲节礼物,My Mom。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力总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把妈妈高兴坏啦。
物理系出人才啊,呵呵,握手。
孩子学习这个新千字文的兴趣如何?
尤其是很多东西他还不懂。
个人觉得,不一定要都是四个字一句,也许可以三,四个字夹杂,可能更灵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