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专注→坚韧不拔 -- 我们的田野
刚看了一个孙杨妈妈的采访,孙杨训练很辛苦妈妈让他偷懒,结果小朋友不高兴。后来他肩痛,妈妈又让他偷懒。小朋友直接怒了。给妈妈发了一个短信,大意是,别人都在认真训练,你叫我偷懒!你教书也是这样的吗,杨老师?(孙杨的妈妈姓杨)
五名队员都出身于八、九十年代城市普通家庭(详细如下)。这样家庭出生的独生子女无需依靠体操谋生,这与举重运动员多来自农村不同。他们或者由于淘气,或者由于天赋,从很早就开始体操生涯,其后又依靠个人的坚持和毅力一步一步攀登上了高峰,而这又依靠中国体操制度所提供给他们的机会。
看过小体操运动员的艰苦训练,说实话,我也不考虑把孩子送去学体操。不过如果我的孩子真的很淘气或者及有运动天分,我想我会像下面五位的父母那样把他们送去练体操的。
体操天才可遇不可求,之所以你不愿送孩子学体操,还是由于你的孩子没有体操天赋。如果你孩子从小表现出体操天赋,我想你也会改变看法的。
其实,体操选拨制度和理科奥赛一样,都是给具有特殊才能孩子的特殊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达到普通孩子无法达到的高度,当然,也需要付出普通孩子无法想象的辛苦。
陈一冰出生在天津市河西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九岁开始他的体操职业生涯。
冯喆小时候淘气被送进体操队。父母去伦敦看奥运会。
邹凯出身工人家庭,小时候淘气被送进体操队。
滕海滨出身北京普通家庭。
张成龙出身普通工人家庭,6岁从学校被选入淄博体操队。
你容不得别人看问题的角度和你不一样,这是讨论问题?
如果太祖和周公看到你这段话,首先就会批判你这种文化课高于其他课的思想。在太祖和周公眼里,运动员和知识分子只有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运动员为国争光同样是为人民服务,文化课水平不高,并不意味着运动员就不如知识分子。太祖和周公根本不赞同学生一天到晚就坐在教室里学文化课。
还有,以太祖和周公的境界,早就跳出知识分子范畴了,别拿太祖和周公的名头给知识分子贴金,更何况文化水平不等于知识水平。
当然在金牌通胀的现实下这种苦逼运动也不一定真的脱得了贫,参见财力的结局。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什么的。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顶多只能当个三流运动员,要当一流运动员必须智商过得去。
就我这个跆拳道而言,要打的好,光听教练话艰苦训练肯定是不行的。看书,看资料录像,分析战术,调整身体状态,这些都要脑子好使;进了运动队要会沟通会做人,成名之后面对记者和媒体,还得会说话。
脑袋不行的真玩不转。
大学时成绩不错,没有任何照顾。
我曾经在体校练游泳近十年,应该有一定发言权。
就我周围的环境而言,没有文化课是不可能的。体校只是练习游泳的地方,其他时候是在游泳传统小学、游泳传统中学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上学。
平均而言,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其实不差,给人的印象不好我觉得一部分是偏见,另一部分是有筛选的原因。
对普通学生来说,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是在以学习成绩进行筛选,好的留下,差的淘汰;对运动员来说,筛选标准是运动成绩,留下的未必是学习成绩好的。另外还有很多学习成绩好的运动员中途放弃,成为普通学生(成绩差的没这个选择,只能接着练下去)。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运动员群体一直是在逆向选择。层层筛选之后,最后留下的运动员平均学习成绩不如最后留下的普通学生非常正常。
我本人就是中途放弃游泳的。一个原因是我初中时数学竞赛拿了一等奖,另一个原因是游泳成绩始终拿不到第一,教练也让我考虑转项目练长距离(父母认为练长距离更苦),在家里的压力下放弃游泳,高中去了一所著名中学的理科班。在高中班里,我也不是特例,二十多人的班里,除了我之外还有人在体校练过田径和篮球。
我退出之后还在继续的队友也有学习成绩不错的,有两个后来上医学院,现在当了医生,还有一个大学读了应用数学系,现在在华尔街的一家大投行。当然了,你要找学习成绩差的,肯定也能找出一大把。
脑子好使,进了运动队要会沟通会做人,成名之后面对记者和媒体,还得会说话 ~~ 贝克汉姆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 重量级拳手泰森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是相对而言,不是说聪明人就做不出傻事,“聪明”也是有个术业专攻问题的。
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
歪一下,我有时候纳闷,既然专注对于个体成功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就没进化出这个属性呢?是不是我们此刻正处于这个进化过程呢?
以前人类社会组织松弛,各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刨饭吃的时候,可能兴趣广泛的才能生存下来。而现在社会的组织性越来越强,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改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每个人越来越像其中的一个细胞,这种时候就要求人减少乱七八糟的兴趣而提高专注性。(类似于细胞分化?)可能这就是我们人类个体的行为模式未来的进化方向吧。谁的专注性高,谁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就大,谁得到的奖励也多。
再歪一下,那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连“茴”字都知道四种写法的“士大夫”、“读书人”、“公知”们真的要没有前途了。还是听毛主席的话,老老实实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有前途。
成才的未必是从小有多高尚目标的。桑普拉斯,阿加西,库里埃和张德培他们四个6,7岁就开始一起训练比赛,有他们四个小孩的合影。当初也未必有什么了不起的目标。最初张德培转职业选手的目的是给自己上大学挣学费,他自己说过的,结果第二年就拿了法网冠军,这才坚定地走了职业网坛的道路。张德培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我夺冠的那时就知道这三个一定在说,嘿,你看他行,我们肯定也行。后来这三个后来接二连三地拿大满贯,而且除张德培外都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一(张一度也只差一场比赛)。他们四个中只有阿加西的父亲是从小就希望阿加西成为好手而严格训练(乃至一度父子关系破裂),其他三个都是自己爱好而坚持下来的。阿加西后来说过他在网坛上的成就是小时候从来不敢指望的。另外,澳大利亚双打好手伍德布里奇参加职业网坛的初衷你猜是什么?挣钱给妈妈买个洗碗机,结果一下子打出了一大堆双打大满贯。
不过倒过来,这几个接受的训练强度一点不差。80年代美国网球教练运动员访华训练国内的运动员,短短35分钟的训练花样百出,没有一个中国运动员能坚持下来,不少人当场呕吐。这个强度在当时的职业网坛很正常。
回复你的问题,成功的未必少年时有多少大话和梦想,但少年时都少不了努力和汗水。菲尔普斯对游泳的态度就是一个喜欢,他顶峰时每年不泡在泳池里的日子平均不到一天,好像是7年只有四天没下水。也就是说,即使圣诞节这种西方的重大节日他也不会完全放弃训练。我高考前那个寒假春节还休息了两天半呢,比比看......惭愧。这种态度真不是所谓奥运冠军的梦想能支撑下来的。
他当年是冰雪项目运动员,教练说你的生活太单调了,应该去上学充实一下,结果一下子搞了个地学博士出来。在日本只要季节允许,每周都去滑雪。这家伙的确了得,他毕业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到处转,我们这行几个最牛的老板手下他都去过。因为过去是运动员的关系,这家伙的“狐朋狗友”来源也很广泛。老婆是个模特,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