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专注→坚韧不拔 -- 我们的田野

共:💬53 🌺537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法拉第一生有编号的实验就有三万多个

意味着他从出生到去世,平均每天一个实验。

呵呵,任何事情,要做到超越常人,都需要强大的意志,持续学习,不断试错纠错,

何止体育如此。

家园 谢回复!

其实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我对那些成功的体育明星没有看不起,不然我也不会去看体育比赛了。偶尔会有,那也是对那些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类型。

我提出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学体育(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果孩子坚持,我也很难坚持),主要是看到那些在体育方面失败的例子。一将功成万古枯,这个在别的领域没有那么明显,而在体育方面就是典型了。这成千上万的枯骨,使我觉得在这方面成功(或者至少是能做到养活自己)可能性比别的行业更低,所以作为父母,我会尽量引导孩子去选择一些成功可能性高的行业。

当然,我一开始的问题是关于体操的,我的愿意其实是,我觉得中国的一些训练不太人性化。我觉得有些方面是在摧残孩子。这一点可能也跟中国传统有关,比如说看到霸王别姬里学京剧的孩子的的训练,估计不会有太多人认为这不是摧残孩子。而中国体操运动员的训练,估计也有一点那方面的影子。可能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训练方式在进步,而这所谓的进步,很重要的就是在学习西方。关于训练方式,欢迎专家来反驳我,因为我是标准的外行。

还是那句话,认真讨论的欢迎,说漂亮话的请免了吧!

------------------

发现后面你的帖子里有关于训练强度的话,我一开始没注意。说句狡辩的话,训练强度是一个,训练方式是一个,我个人意见是更倾向于国外的更科学的训练方式(同样,我是外行)。

我猜也许这个时候会有人提那些在国外教练那些烂事.这个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家园 现在有很多的体育兴趣班

有时候家长只是因为孩子的同学报了名,就也帮自己孩子报名。

练着练着,很多孩子放弃了,但是有些就坚持下去了。

我同学小时候就是和陈露一起训练,都是业余兴趣,后来太辛苦就放弃了。陈露因为坚持和喜爱,加上教练觉得是个苗子,就转专业了。

家园 说说我的西班牙博士同学吧

当然人家不是什么运动员,普通的足球爱好者而已。有次我们几个留学生一起去踢五人制足球,是那种当天出冠军的小型杯赛。比赛是有输有赢,但进球的四分之三以上都是他的。有一场我们进了日本人队11个球,他一人就包办9个。让人不得不感叹:毕竟是西班牙人啊!

研究上更是不含糊。他的研究基于江户时代的资料,这里面有汉文,也有半汉字半片假名的江户时代日语书面语,与今天的日语差异极大,也硬是给他啃下来了

家园 每次说到这样的话题,钟南山就是典型

大学快毕业时候还要选择转专业运动员还是做医生,人家大学时候是110米栏全国冠军。

家园 清华施一公,以前本科时,也是体育健将,破过校记录。
家园 引用河里一个老贴子。

蜜饯:【原创】摸虎屁股,运动员选拔和养蛊毒--------回京虎子

家园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