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一首诗被翻成外文再翻回来,肯定面目全非。在没有其他佐证的情况下就是猜谜语一样。猜不出来很正常,何况是严谨性要求不高的网文。
这和常凯申,门修斯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错误。
成四 靠建设和贸易 把城市的文化搞上去,就可以生出 优秀的儿子
同时,在城市里录用,可以录用到优秀的武将(虚构人物)
此外,如果建成文化、战术之都,优秀的(同时下野或者刚成年的)史实武将会集中到那里去
三国九和天翔记都是可以边打仗边升的,而且三国九一旬就可以一个回合,成4要一个季度才一个回合,能长的几率太小了。
话说马林朝还有什么故事?
我下一个打算完成尼西亚帝国,有没什么支持材料?
第一,成4是一年六个回合,多了初春和盛夏
第二,成四的升级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城市文化水准高了之后,能够挖掘出水平更高的武将(生出更好的儿子),而且在某某之都,驻当地的武将有机会学习到一些新的技能。二是在战场上也能学习到相关的战斗技能
最后,成四的时间轴本身就比其它几个游戏长,再说人家都儿子八岁就出场打仗了,你还想咋滴
而且还有小兵提拔功能。
尼西亚帝国:东罗马帝国拉斯卡利斯王朝,因为首都在尼西亚,所以又称为尼西亚帝国(Empire of Nicaea)。拉斯卡利斯王朝是旧拜占庭势力建立起来的三个流亡政权之一。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在威尼斯的唆使下占领君士坦丁堡,给予拜占庭帝国以决定性打击。随后十字军建立了西方势力的拉丁帝国(Latin Empire);于是拜占庭皇族纷纷出逃,在帝国各地建立流亡政权,其中最强大的就是塞奥多利一世-拉斯卡利斯建立的尼西亚帝国。(1189剧本拜占庭将领狄奥德儒斯,拜占庭的圣斗士,整个游戏里拜占庭最厉害的将领)。除了尼西亚帝国外还有其他两个主要的流亡政权-特拉布松帝国(Empire of Trebizond)和伊庇鲁斯君主国(Despotate of Epirus)。这几家之间和东欧、小亚细亚、西欧十字军之间势力相互争斗。在这些争斗中,尼西亚帝国的皇帝因为其能力较高,勤于政事且能勇于改革。对内采用了比较有效的殖产兴业政策,对外则采用借力打力的办法,因此国力渐渐强盛。最后崛起为拜占庭复兴势力的旗手。最后一任尼西亚皇帝米哈伊尔八世(Michael VIII Palaiologos)最终于于1261年以奇袭战术夺回君士坦丁堡,开创了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巴列奥略王朝(Palaiologan dynasty),胜利重建了东罗马帝国。尼西亚帝国的时代也就此结束。尼西亚帝国一共存在了57年左右,有5任皇帝。
不过成4这里又犯了错误,他们把当时小亚细亚的鲁姆算端国和尼西亚帝国合二为一了,所以尼西亚帝国下面的将领是实际是鲁姆算端国的君主和封臣。鲁姆算端国和尼西亚帝国长期以来有合作亦有冲突,所以不能称为是一伙人。而鲁姆算端国(Sultanate of Rum,土耳其语写作Anadolu Seluklu Devleti)本意是“安纳托利亚塞尔柱国家”(Anatolian Seljuk State)。鲁姆(Rum)这个词来自于罗马(Roma),是波斯语中对于东罗马帝国的称呼。而鲁姆算端国其实是一个由安纳托利亚突厥部落建立起来的半突厥半波斯的游牧部落国家。首都是科尼亚(Konya,又叫做以哥念 Iconimum)。但是因为国家的游牧性,所以科尼亚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中心。鲁姆算端国的建立应该追溯到著名的1071年第二次曼齐克特战役(Battle of Manzikert)。这次战役后安纳托利亚高原永远脱离了东罗马帝国掌控并开始了突厥化,成为突厥游牧部落的天堂。在大塞尔柱帝国解体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塞尔柱突厥人就独立成为鲁姆算端国。鲁姆算端国传国230年,最后因末代算端梅苏德二世(Masud II, Ghiyāth ad-Dīn Mas'ūd bin Kaykāwūs)阴谋反抗伊尔汗国被发现,遭伊尔汗国合赞汗讨伐杀死,导致鲁姆算端国的彻底灭亡。其领地被安纳托利亚新崛起的突厥人国家所代替,在这些新崛起的突厥人国家里,就包含日后成为世界大国的奥斯曼帝国。鲁姆算端国受伊朗波斯文化很大影响,以至于国王的名字往往来源于伊朗的民族史诗《王书》。成4里的凯库巴德是王书里伊朗凯扬王朝的君主的名字。
约安尼斯五世:约翰三世-瓦塔基斯(John III Doukas Vatatzes,1193-1254,1222-1254在位)。他兼并领土,发展经济,并鼓励文化复兴,为从拉丁皇帝统治下收复君士坦丁堡,重建拜占庭帝国铺平了道路。
他是尼西亚皇帝塞奥多利一世 - 拉斯卡利斯的女婿。1222年1月继承帝位后,迫使拉丁帝国承认尼西亚帝国的存在合法。
1225年伊庇鲁斯君主国的塞奥多利-杜卡斯占领萨洛尼卡,自封拜占庭皇帝。1230年约翰三世-瓦塔基斯和保加利亚皇帝伊凡阿森二世结盟,打败塞奥多利-杜卡斯并俘虏了他。1235年约翰三世和保加利亚联兵包围君士坦丁堡,因保加利亚人反水而失败。1241年阿森死后,他兼并保加利亚的部分领土,同时进攻伊庇鲁斯,到1242年,他夺下伊庇鲁斯的部分领土,迫使其承认尼西亚的宗主权。从而使尼西亚成为拜占庭复兴的旗帜。
约翰三世与西方各国首脑订立条约,以孤立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约1250年,他愿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附庸,并娶了对方的女儿康斯坦丝为续弦,以换取对进攻君士坦丁堡之助;同时与教皇谈判,答应一旦拉丁帝国交还君士坦丁堡,他将协助终止东西方教会分裂状况,但均未能实现。
在内政上,他打击威尼斯共和国的海上贸易,使得尼西亚经济自立,趁着蒙古人1242年对罗姆算端国的打击造成的破坏,大力展开出口贸易,他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建立医院和济贫所,并鼓励尼西亚文化的发展。由于约翰三世的正确政策,尼西亚帝国经济繁荣,皇帝本人用开办养鸡场的收益为皇后置办了皇冠(这是个挺会过日子的皇帝)
由于他对拜占庭复兴的巨大贡献,死后被东正教会追赠为圣徒。
凯科巴德:阿拉丁-凯库巴德一世(Ala al-Din Kayqubad I,1188-1237):第11代鲁姆算端。他被公认是最后一位伟大的鲁姆算端。其父为凯库斯老一世(Kaykhusraw I)。父亲死后和兄长争位失败,被捕入狱。但是其兄长在1219年左右死掉后,他顺位继承鲁姆算端之位。
凯库巴德一世利用了当时花剌子模灭亡导致的扎兰丁西来,大闹“大伊朗”地区(包括现在的两伊、外高加索三国、阿富汗、中亚三个斯坦国和部分巴基斯坦,伊朗历史上曾经统治这些地区,因此称为大伊朗)造成政治混乱的机会,全力扩张自己的领土。他成功将基利家亚美尼亚王国纳为封臣,还在埃尔津詹战役(Battle of Yassemen,Yassemen在埃尔津詹西面)中借助扎兰丁生病的机会击败了花剌子模的残余力量。从而吞并了埃尔津詹的小土王蒙兀居兰朝(Mengujekids),顺利建立了自己在小亚细亚的统治。随后凯库巴德一世继续征伐,击败格鲁吉亚王国,把把自己的领土一直扩张到外高加索的凡湖,将整个小亚细亚和部分外高加索纳入辖下的鲁姆算端国进入全盛期。凯库巴德一世另一件最值得一提的功绩,是收纳了大量的因蒙古西征产生的突厥族难民,并把陶鲁斯山脉(Taurus Mountains)附近的地区封给了这些难民,利用这些难民作为自己的西部屏障。后来包括奥斯曼帝国的始祖埃尔图鲁尔在内的小亚细亚众多的突厥人国家,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形成的。所以凯库巴德一世被认为是日后小亚细亚突厥人国家之祖,这让他在土耳其的历史地位极高。凯库巴德一世在击败扎兰丁后,警于蒙古帝国的厉害,开始加固国内的防守,最后在安排防务时病逝。凯库巴德一世任内投入一定精力发展经济,设立了后来的土耳其名城阿兰雅(Alanya),现在阿兰雅的城市名胜,像红塔(Kzl Kule)和阿兰雅造船厂,都是凯库巴德一世的手笔。因此后人为了纪念他,在阿兰雅为他立像。
叶儿特鲁:埃尔图鲁尔-加齐(Erturul Gazi,土耳其语写作Erturul,约1191/1198年-1280/1281/1288),奥斯曼帝国的缔造者奥斯曼一世的父亲。
关于埃尔图鲁尔的生平资料是模糊的,(其生卒年不同记载差异很大,但他是个老寿星倒是无疑的),乌古思部族(Oghuz Turks)卡耶部落(Kay tribe)成员。
可能生于阿赫拉特(Ahlat)。本为当地土豪。蒙古人向安纳托利亚推进时,埃尔图鲁尔和他的兄弟丁达尔-贝伊率领下属440户部民为逃避兵灾,往安纳托利亚西部迁徙。在锡瓦斯,他们帮助塞尔柱军队对抗蒙古人。塞尔柱人的鲁姆苏丹阿拉丁-凯库巴德一世为了嘉奖埃尔图鲁尔的帮助,将安卡拉附近的卡拉贾达山(Karaca Da)和所在的行省赐予他。卡耶部落在卡拉贾达山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迁往与拜占庭帝国接壤的瑟于特地区,并与拜占庭边境村庄开战。
埃尔图鲁尔又帮助阿拉丁-凯库巴德一世攻打埃梅尼德尔本迪(今帕扎尔耶里与博聚于克之间的地区)的希腊人帝国,战后凯库巴德将埃斯基谢希尔及其所在的行省(今埃斯基谢希尔省)赐予埃尔图鲁尔以兹嘉奖。后来埃尔图鲁尔又多次侵扰拜占庭帝国边境,最终占领了瑟于特城。瑟于特成为卡耶部落的中心城市。之后埃尔图鲁尔仍常发动战争,扩大了版图。
埃尔图鲁尔于大约90岁时逝世,他的陵墓在今比莱吉克省瑟于特以东1公里处。埃尔图鲁尔之子奥斯曼继承父业,即奥斯曼帝国的缔造者奥斯曼一世。所以他在土耳其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奥斯曼帝国近代海军中就有一条“埃尔图鲁尔”号护卫舰(frigate Erturul),奥斯曼帝国海军曾使用此船远航过日本。而现在土耳其多次制作关于埃尔图鲁尔的历史剧,最新一部拍摄于2015年。目前正在热映
哈夫斯朝(Hafsid dynasty):马格里布(Maghreb,绿教地政学概念,大概包括现代除埃及以外的全部北非地区。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意思是 “西方”或“日落之地”)诸王朝之一。最后一个统一的马格里布王朝木瓦希德朝解体后,北非地区很快就分离成为多个小王朝。其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王朝——马林朝(Marinid dynasty)、哈夫斯朝和阿卜德-瓦德朝(Abdal-wadid dynasty,又称作宰杨王朝Zayyanid dynasty)。这三个王朝成为现代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始祖。首都是突尼斯城(Tunis)。
1229年由叶海亚一世(Abu Zakariya Yahya I ben Abd al-Wahid)建立。但是名字用的是家祖哈夫斯(Muhammad bin Abu Hafs)的名字。所以又叫哈夫斯部落(Banu Hafs)。这个家族本是摩洛哥的柏柏尔人出身,来自马斯慕达部落(Masmuda tribe)。木瓦希德朝时期这个家族就已经是木瓦希德朝的名门了(其最早的先祖在木瓦希德朝创始人图马尔特时期就仕宦于木瓦希德朝了)。借助家传的关系,哈夫斯本人在纳赛尔时期出任木瓦希德朝的易弗里基叶(Ifrīqiyah,绿教地政学概念,泛指除埃及外的全部北非地区)总督。并将总督一职变为其家的私产。从而开创了自己的哈夫斯家族。总督位置到1229年传给叶海亚一世时正式宣布独立。然后哈夫斯朝和马林朝与阿卜德-瓦德朝之间展开北非争霸战。哈夫斯朝为应付包括马林朝、沙漠游牧部落和欧洲军队在内的各方军事压力中遭到了数次军事失败。而由于兵乱使得瘟疫在哈夫斯朝领内流行,瘟疫和军事失败给予哈夫斯朝以决定性打击。导致王朝渐渐衰弱。最后哈夫斯朝被奥斯曼帝国征服。随后沦为崛起中的北非海盗王国和西班牙帝国之间争夺的战场。1574年,西班牙将军唐璜(Don Juan de Austria)率军征服突尼斯,迫使哈夫斯朝成为西班牙的臣属。随后哈夫斯朝末代哈里发穆罕默德六世去君士坦丁堡向奥斯曼帝国求援时被斩首。哈夫斯朝彻底灭亡。但是哈夫斯朝的一个王室分支因为被西班牙利用而幸存了下来,最终终老于加纳利群岛。哈夫斯朝时期正逢西班牙“再征服”事业步入高峰期,因此安达卢西亚地区屡遭兵焚,使得人口大规模外逃,导致格拉纳达文化全面衰落和毁灭。但是哈夫斯朝借助这个机会大量吸收难民来突尼斯,同时哈夫斯朝和欧洲和非洲各国大搞贸易,这些措施使得原来贫瘠落后的突尼斯地区大为改观,国家繁盛一时。为现代突尼斯国家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雅夫亚一世:哈夫斯朝异密叶海亚一世(Abu Zakariya Yahya I ben Abd al-Wahid,1203-1249)。
生于加贝斯(Gabès),父辈本是加贝斯的城守。1229年他继承职位。这段时间内由于木瓦希德朝被阿拉贡-卡斯蒂利亚联合军打败,“再征服”事业兴起,加之木瓦希德朝的内讧,使得木瓦希德朝的权威一落千丈。各地诸侯叛乱频仍。叶海亚一世亦野心勃勃,因此他在收到木瓦希德朝哈里发马蒙(Idris al-Ma'mun)死于内讧的消息后,决定自立门户。哈夫斯朝正式独立。所以他是哈夫斯朝的首代君主。
叶海亚一世独立后致力于军事扩张,率军东征西讨,屡战屡胜。最大的战果是于1242年击败阿卜德-瓦德朝,迫使其称臣纳贡。随后又多次击败马林朝。成为马格里布三国中最强的国家。叶海亚一世时期,哈夫斯朝的领土包括现在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东利比亚地区全部的海岸地带。达到了领土的最大范围。
阿芭而:阿巴尔(Ibn al-Abbar 1199-1260),全名Abu Abd Allah Muhammad Ibn al-Abbar. 中世纪著名的绿教诗人、学者和外交家。安达卢西亚绿教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现在的瓦伦西亚,本是瓦伦西亚异密的秘书。因为“再征服”事业的兴起,十字军步步紧逼瓦伦西亚,而瓦伦西亚却无力抵抗。因此他受命书写文书向哈夫斯朝求援。由于行文报告里文笔流畅,诗意盎然。其意恳切,其心拳拳。因此文笔受到很高评价,因而声名鹊起,成为名噪一时的诗人。瓦伦西亚被攻克后,阿巴尔为瓦伦西亚而做的挽诗,被认为是他的水准最高的作品。随后阿巴尔作为外交官流亡到突尼斯定居,继续仕宦于哈夫斯朝。但是他因为行文不慎招致笔祸,结果触怒了穆罕默德一世,被判火刑处死。但是他的作品依然被保留下来,对研究那个时期的北非和安达卢西亚的历史情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孟塔西:穆罕默德一世(Muhammad I al-Mustansir,1249-1277),这里的穆斯坦绥尔是头衔,经常连接billah,即al-Mustansir billah,意思是神佑胜利者(he who seeks victory in God)
哈夫斯朝的二代目。早先曾经奉两西西里王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的曼弗雷德(Manfred, King of Sicily)为宗主(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国王和绿教徒关系非常好,曼弗雷德的父亲腓特烈二世,因为行为品味很像绿教徒,甚至被称为“西西里的受洗算端”,结果晚年时被教皇破门出教)。这样穆罕默德一世可以保障哈夫斯朝对欧贸易的利益。而曼弗雷德则可以对付他在意大利的敌人(两西西里王国和教皇国关系恶劣)。但是随后因为法国派系的查理一世夺取了两西西里王国的权力,使得穆罕默德一世和两西西里王国断绝了来往。在掌握了两西西里王国的治权的法国派系的势力深入了地中海。在种种利益的驱动下(有一批法国商人无法收回哈夫斯朝商人对他们的欠款,所以鼓吹远征。另外路易九世收到消息说穆罕默德一世可能脱教变为极毒徒)。法国派系领袖法王路易九世率领以法军为主的部队开始了第八次十字军。目标是先征服哈夫斯朝,随后以哈夫斯朝为基地去进攻埃及(因为埃及此时的算端拜伯尔斯不在埃及)。但是路易九世率领的法军因预期过于美好,实际准备不足。在登陆北非后方才发现此地环境的恶劣远超想象。面对十字军的进攻,穆罕默德一世在集结了兵力后笼城死守,同时命部队破坏水井。围城的法军发现除了突尼斯城之外找不到清洁的饮用水。由于喝了肮脏的饮用水,导致法军痢疾大面积流行。连路易九世本人都死于痢疾。一团乱的法军随后在腓力三世带领下和穆罕默德一世谈判。最后两家签订和约,两西西里王国恢复了战前的贸易关系,而法军则寸土寸金未得的回到了欧洲。因此穆罕默德一世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为自己加上了billah的名号。然后穆罕默德一世又借机自称为算端,抛弃了之前使用的副哈里发名号(amīr al-Muslimīn,字面意思是“绿教徒的长官”。这是绿教世界里仅仅比哈里发低一级的正式头衔,因为哈里发的正式头衔叫信士们的长官amīr al-mu’- minīn)。因此他也是哈夫斯朝的第一位算端。随后哈夫斯朝加大了和两西西里王国的贸易,使得经济大为繁荣。1277年穆罕默德一世死去后,哈夫斯朝陷入继承权争斗而大乱。从而一路衰落下去。
伊文塞德:赛义德-马格里比(Ibn Said al-Maghribi,1213-1286),一般被称作安达卢西亚的赛义德(Saīd al-Andalusī)因为他是安达卢西亚地区出身。他是格拉纳达文化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以其文学、史学和科学研究而闻名于世,他和鲁世德、赫勒敦、拉齐、伊本西那等人并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引进的绿教贤人之一,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
生于格拉纳达附近的阿尔卡拉-拉-雷亚尔(Alcalá la Real)的一个富裕的商贾人家。因纳瓦斯-德托罗莎会战导致控制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穆瓦希德朝逐渐走向解体,故家里人开始向北非迁移。因此他的幼年是在马拉喀什长大的。成人后他出门游学,在塞维利亚受教育。在赛维利亚迷上旅游。因此开始自己行游的历程。大概在1240年左右踏上朝觐之旅,1241年到达埃及亚历山大港。随后因家族生意扩展到此处,他在完成朝觐后留在埃及经商。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写作,在1243年左右,马格里比因为和人打赌(埃及当地人称安达卢西亚地区人不可能有可以和埃及文学相提并论的文学作品,而马格里比则不同意,于是两人赌赛),从而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作品《文豪说》(直译为《杰出者的旗帜和杰出者的目标》,Rāyāt al-mubarrizīn wa-ghāyāt al-mumayyazīn)。这部书收集和刊录了历史上大量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出身的文人的文学作品(大部为诗作,因此亦有人认为这是诗集),并对作者和作品予以立传和评论。这部《文豪说》是首部详尽刊录安达卢西亚文学的文选集。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穆瓦希德朝崩溃后,安达卢西亚地区因“再征服”事业兴起而迅速陷入乱战,导致很多文学作品湮没。而正是因为《文豪说》的收集和编录,当代研究学者才能一窥安达卢西亚地区文学鼎盛期的辉煌情形。《文豪说》收录的作品文笔优美,考证翔实。因此出版后轰动埃及。(在现代西班牙阿拉伯语翻译家戈麦斯教授Emilio García Gómez在1942年翻译此书为西班牙语后,在当代西班牙文坛引起震动,促进了西班牙现代诗作的发展)马格里比亦因此成名。
成名后的马格里比继续他的旅行,他先后去了叙利亚和亚美尼亚,在旅行中对地理学发生了兴趣。因此一边旅行一边收集地理学信息。大概在1250年左右,马格里比创作了两本极其重要的地理学著作《陆地经纬度测定法》(Kitab bast al- ard fi 't -t ul wa-'l-'ard,The Book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Land on Longitudes and Latitudes)和《地理学》(Kitab al-Jughrafiya)。马格里比的地理学创作,结合了自己的经验和收集到的前人的记录,并对这些前人的记录进行了思辩和考虑。因此他的书去芜存菁,堪称是中世纪绿教地理学研究承前启后之作。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除文学和地理学外,马格里比亦对史学有研究,他著有一部《马格里布之书》(Al-Mugrib fī ulā al-Magrib)。此书以刊录马格里布地区的诗人为脉络,通过对这些诗人出生地的风土人情的描述,记叙了当时马格里布地区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此书因为是当时人的考证,历史准确度较好,为后世北非社会历史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254年左右,已经声名大成的马格里比来到突尼斯,被穆罕默德一世录用为官。但他性好冶游,于1267年再次出游伊朗等地。最后于1276年左右才回到突尼斯,最后终老于此。
塞意狄:哈散-沙德希里(Abul Hasan ash-Shadhili,1196 - 1258),绰号谢赫沙兹里(Sheikh Shazly),是绿教苏菲派沙德希里教团(Shadhili Sufi order,又叫 Shadhili Tariqa)的创始人。沙德希里教团是苏菲派著名的隐修团体之一。旗下分支非常之多,可考证的至少有72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支派有六个,影响力遍布整个绿教世界。在南亚和北非等地势力尤为强盛。其中不少支派一直延续至今,是绿教世界中极为有影响力的大派别和最有代表性的隐修团体。
1196年生于摩洛哥的休达附近。戈马拉族(Ghomaras)雅法拉部落(Bani Yafrah)出身。其家出自一个“圣裔”望族,据说缘起可追溯到伊德里斯王朝时期。其父经商有成。因此其家家室显赫,家境富裕。哈散本人自幼聪明好学,以个性好奇,善于思辩而闻名。在受马利克派教法学教育期间就多次和老师辩论。以观点出众,能言善辩而颇有名气。长大后更是执迷于思辩,曾多次离城索居,寻静寂以利冥思。后在家庭支持下游学。先至菲斯求学,后不满所学而前往埃及求学。随后又在现今伊拉克地区求师访友。和伊拉克地区的苏菲派名家瓦西提(al-Wasiti)结为师友。在瓦希提的指导下,他返回北非,师从另一位苏菲派名家,摩洛哥出身的谢赫马西什(Sheikh Abd as-Salam ibn Mashish al-Alami)。马西什绰号“西擎天柱”("the Pole of the West"),是当时苏菲派中首屈一指的名家。因此哈散拜在马西什门下后很快就深为折服,于是用心学习并协助老师传播他的思想。因学习努力深得他老师的赏识。因此马西什将他的四大根本信条(as-Salat al-Mashishiya)传授于哈散。后来哈散在他老师的要求下,来到突尼斯的沙德希拉地区(Shadhila)。在当地的岩洞中修行体悟。很快他因修行出名,身边聚集起一个小的修行团体。他老师得知后授予他教师身份,同意他可以自立门户开派收徒。于是于1227年左右,哈散自立门户,以体悟之地来命名,创立了他的沙德希里教团。起先有弟子40余人,号为40友伴(al-awliya al-arba'un)。随后信众逐渐扩大。影响力开始遍及北非各地。随后于1244年左右他迁往埃及,在亚历山大港定居,并开派收徒,使沙德希里教团传入埃及。随后他的教团在埃及大获成功。1258年,因蒙古军灭亡阿巴斯王朝,导致哈里发播难。哈散鼓动其弟子参加驱逐蒙古军队的活动。在鼓动期间病死于埃及东部的胡卖萨拉(Humaithara),死后由他的弟子穆尔西(Abu al-Abbas al-Mursi)继承。
沙德希里教团在教法上持马利克派观点,其教团特点是强调日常生活甚于崇拜。认为重在人心,而不是重在膜拜。认同如果一个人心中有真猪,应在日常生活里能体现出来最为重要。而膜拜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观点。哈散本人重视教众的日常生活,他认为真猪是遍在的,因此日常生活的点滴里面都必然有真猪。所以教众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过好日常生活,后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会真猪的伟大。为了表达他的态度,哈散甚至规定教团吸纳新成员时,必须确定新成员有工作可以养家糊口。而无业者和游手好闲者则一律不得吸收进入教团。由于强调日常生活和在生活中体悟的重要性,使得该教团十分亲民,因而极受欢迎。影响迅速扩大,很短时间里就成为埃及最主要的宗教教团之一。并向四海扩散,影响力远及各地。为了纪念这位成功的宗教家,埃及政府将胡卖萨拉改名为沙兹里谢赫镇(Sheikh Shazily),其名延续至今依然使用。而胡卖萨拉的哈散墓也成为圣迹,受到埃及人的瞻仰。每年埃及苏菲派的乌尔节(Urs),都有大批信众到此敬拜。
哈尔顿:这位就是中世纪史上著名的哲学和史学大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1322-1406)。由于他的思想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多个学派都起到了极大的启示作用,所以他又被奉为历史哲学的先驱。赫勒敦一生著述甚丰,对唯心主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均有涉猎,且成果丰硕。其思想泽被后世,影响深远,因此他又被奉为现代社会学、历史编纂法(Historiography)和经济学之父。成4里提到了他的两部最主要的作品《世界史绪论》(Muqaddimah of Ibn Khaldun, 简称Muqaddimah)和《殷鉴书》(简称为Kitābu l-ibar,全称为Kitābu l-ibar wa Diwānu l-Mubtada' wa l-abar fī tarikhi l-arab wa l-Barbar wa man sarahum min awī Ash-Sha'n l-Akbār,意思是“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的古今历史大纲”或“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历史的殷鉴和原委”,成4里取音译叫做《伊拜儿之书》)
生于突尼斯,赫勒敦部落出身,因此他本名拉赫曼一般不被人知,史家亦多以赫勒敦称之。生于上流家庭之家,家世十分尊荣。祖先来自也门,属于阿拉伯人中的南人系。家祖乃是后倭马亚王朝时期的将军。后来因后倭马亚朝衰退而迁回北非。但家业依然繁兴,历代均有仕宦。赫勒敦幼时受良好教育,自幼学习经学和诗歌,颇有文名。且受家风影响,对史学颇有兴趣(拉赫曼-赫勒敦的亲兄弟叶海亚-赫勒敦也是当时很有名的史学家,他的关于阿卜德-瓦德朝的历史著述被奉为阿卜德-瓦德朝的官方历史,是现代阿尔及利亚官修史的前身)。后师从当时马格里布的著名学者阿比里(Al-Abili of Tlemcen),学习数学、逻辑学和哲学。又借此进而钻研了人物史,例如图希,伊本-西那,伊本-鲁世德和拉齐的生平。
18岁时因为家乡瘟疫流行,赫勒敦父母双亡,因此不得不出仕。首先侍奉哈夫斯朝维齐尔伊本-塔菲拉肯(Ibn Tafrakin),当了哈夫斯朝的侍诏(Kātib al-'Alāmah),负责起草哈里发的正式诏书。随后因觉得干的没意思,又加之伊本-塔菲拉肯随后倒台,哈夫斯朝改朝换代。所以赫勒敦决定离开哈夫斯朝,和老师阿比里前往马林朝。在菲斯,他受到了马林朝维齐尔奥马尔(al-Hasān ibn-Umar)的赏识。被推荐给马林朝的法叶斯一世(Abū Inan Fares I)。法叶斯一世让赫勒敦做了他的侍诏,负责书写法令。但是赫勒敦为人热衷事功,看重权力甚于地位。因此对职位很不满意,所以就秘密结连各种反对法叶斯一世的势力,想通过当个劝进功臣的方法来上位。1357年,赫勒敦结连被监禁在菲斯的前贝贾亚异密穆罕默德,企图让他重返贝贾亚。结果事情败露,赫勒敦被捕入狱。但在次年因为法叶斯一世死掉。赫勒敦被他的恩主奥马尔释放并复位。随后赫勒敦又结连王叔萨勒姆(Abū Salem)反对法叶斯一世的继承人易卜拉欣三世(Abū Salem Ibrahim III)。结果这次赫勒敦押注成功,萨勒姆夺位后,提拔赫勒敦为负责司法的大臣。但赫勒敦仍不满足,随后勾结另一个大臣欧麦尔(Ibn-Amar Abdullah),参与了废立萨勒姆的阴谋。阴谋成功后欧麦尔对赫勒敦起了警惕心,以一批财宝酬谢的同时剥夺了赫勒敦的权位。赫勒敦一怒之下欲结连阿卜德-瓦德朝,但是被欧麦尔侦知。于是赫勒敦只能离开菲斯。他下一个出仕的地方是格拉纳达的纳斯尔朝。
赫勒敦抵达格拉纳达后受到穆罕默德五世的欢迎和款待。因为两人在菲斯时就相互认识和结交,所以穆罕默德五世立即录用了赫勒敦并且着意提拔。1364年,赫勒敦作为穆罕默德五世的使臣,到塞维利亚拜会卡斯蒂利亚王彼得(Peter of Castile,西班牙语里称彼得为佩德罗,所以也叫佩德罗一世Pedro I de Castilla),彼得国王敬佩他的学识和才能,希望以官职相赠而让他留下来,并许诺发还他祖先在塞维利亚的领地。结果赫勒敦因君命在身而一一谢绝。因出使友邦不辱君命,赫勒敦受到穆罕默德五世的重赏,仕途青云直上,很快就成为足以和穆罕默德五世的维齐尔卡提布(Ibn al-Khatib)相提并论的人物。于是乎赫勒敦和卡提布开始权争。赫勒敦本人希望能辅佐穆罕默德五世努力进取,重现后倭马亚朝的辉煌。而卡提布本人则认定纳斯尔朝在“再征服”事业中能够保住现有疆域就该谢天谢地了,而任何进取不但徒然无功,而且还容易把十字军的火力吸引到力量很弱,无力抵抗的纳斯尔朝上。于是权争引发了各种阴谋。最后穆罕默德五世决定选择卡提布的路线,将赫勒敦解除职务后撵走。于是赫勒敦再次回到北非,而此时一份新工作正等着他——贝贾亚算端阿卜杜拉听说赫勒敦下岗后立即组织招聘工作,请他去贝贾亚工作。于是赫勒敦来到了贝贾亚,成了贝贾亚算端的维齐尔,负责收取牧民的税负。阿卜杜拉死后,他又投奔阿卜德-瓦德朝算端阿巴斯(Abū l-Abbas),阿巴斯被马林朝算端阿济兹击败后,他随之下野。以在北非各地从事教育和讲学活动为生。直到1370年,他再次到阿卜德-瓦德朝任职。但是阿卜德-瓦德朝国家衰落,政治混乱的现实使得他对在阿卜德-瓦德朝的任职感到意兴阑珊。1375年,阿卜德-瓦德朝算端阿布-哈木派赫勒敦向比斯克拉的游牧部落(Dawadida Arabs tribes of Biskra)通款,赫勒敦在完成任务后决定不回国,反而投奔了其他沙漠游牧的柏柏尔部落寻求庇护。最后他接收了阿里夫部落的庇护。随后隐居在萨拉麦城堡(Qalat ibn Salama,在现在的阿尔及利亚的提亚雷特附近)中,从事写作。当时他已42岁,他在这里安静地度过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完成了巨著《世界史绪论》的初稿。1378年左右,他结束隐居生活,返回突尼斯。被当时突尼斯的统治者阿巴斯看中,录用为官员。他在这段时间里潜心于学术,努力完善他的著作。最后他完成了《世界史绪论》,并将抄本献给阿巴斯。阿巴斯起初很高兴,但是后来因小人中伤,赫勒敦本人也在过往也确实有朝秦暮楚的行为,故疑心他。赫勒敦察觉到了阿巴斯的疑虑,于是主动申请去麦加朝觐,得到了阿巴斯的批准。1382年左右,赫勒敦来到埃及,在当地讲学为生,受到热烈欢迎。随后被埃及马木留克碉楼王朝太祖贝尔孤格得知。将其录用,委以美职。起先录用为爱资哈尔大学的讲师,随后任命为马利克派教法学专职法官和负责司法解释的学者。但是随后因为其他教法学者的反对,仅做了一年就被迫离职。1384年,赫勒敦的家小因海难事故死亡,他本人又被迫辞职,因此遭到沉重打击的他决定完成朝觐。1388年,赫勒敦完成朝觐后返回埃及,在乡下隐居,继续以从事教育事业为生。后来他被迫参与到开罗教法学者反对贝尔孤格的叛乱里。但是贝尔孤格平叛后原谅了他,再次提名他为法官。但是他又因为受到他人排挤,所以最后被迫辞职(赫勒敦先后曾六次任公职,但每次都被迫草草辞职)。
1401年,由于帖木儿帝国的侵攻,贝尔孤格的继承者,算端法拉吉需要出征去叙利亚抗击帖木儿。根据传统,这种远征时都要带上学者随行。因此法拉吉征召赫勒敦随行。赫勒敦十分不看好这次远征,但是不得不随行。结果法拉吉在离开埃及后,埃及果然爆发叛乱,法拉吉匆匆返回去平叛。而赫勒敦则留在了被围困的大马士革城里。赫勒敦出于未知目的(有谈判说和逃亡说),连夜以绳索坠城而下离开大马士革,结果被帖木儿所获。帖木儿对其十分尊敬,亲自接见他并与他促膝长谈。在帖木儿的要求下,赫勒敦写了一部关于马格里布的长篇报告给了帖木儿。同时赫勒敦向帖木儿送了一套书写工整、装潢精美的《古兰经》和蒲绥里的《斗篷颂》长诗及其他珍贵文化礼品。随后他被释放,回到了埃及。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赫勒敦继续他的教书生涯,或出任马利克派法官公职。最后他因为参加了一个秘密的地下改革团体被当地政府侦知,将其逮捕入狱。随后被释放。最后于1406年3月19日逝世。
赫勒敦一生善于著述,但其作品多宗教学论述,仅有《世界史绪论》和《殷鉴书》影响深远,因此多为人研究和引用,亦因此闻名。其中《殷鉴书》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结束了“北非(马格里布)无历史”的史学书籍。当代北非地区的历史,可以说是由《殷鉴书》奠基的。而柏柏尔人游牧部落无信史的局面,也是由赫勒敦结束的。后世北非国家的建立时所依赖的历史,无不与赫勒敦的著作有关。而赫勒敦在《殷鉴书》中的思想论述,超越了传统的史学范畴,首先将史学升级到了哲学层次,将史学和哲学进行了结合。从而为史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赫勒敦之前的史学范畴,主要指人物传记、旅行记和年代志记叙。而哲学则因源于宗教学推理,而属于宗教家的范畴。两者在理论上互不相干。赫勒敦是首个提出历史有哲学,历史是一种可以使用哲学工具,进行哲学推论的科学的理论的史学家。在赫勒敦的理论框架下,历史不止是对一人,一派,一个群体,一个王朝的记叙,亦不止是此人,此派,此群体,此王朝对外在社会有何影响的讨论,而是一种研究大地理范围,长时间跨度里的人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其对后世和对其他因素影响的学术。赫勒敦秉持现代称之为的“大史学”观念(他也因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大史学”的创建者)。他认为尽管个人会生死,王朝会更替。但是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经济规律这些不受生死更替所累的的历史影响因素,都是真实存在的。因而人类文明,并不像“小史学”理解的那样,仅以人的活动为主题,仅由人的活动来改变。而是会受各种人之外的可能因素影响。所以作为总成各种各种因素,通过研究因素而推导规律的一种科学。历史学必须使用哲学和哲学工具来分析。而历史如是一种科学,那么必有其定律。因此赫勒敦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思考和研究来进行推论后,得出了史学研究中著名的赫勒敦四定律。即因果律(一个历史事件必有因果,不可能是有果而无因)、相似率(人性是恒定的,所以即便时期不同,同样的问题前人也必然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因此历史是可以一再重演的)、可能律(对于传说、神话等史料,在没有其他可信材料对证下,应该将史料中人物默认为鲜活的人,并从人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其行为,而不是把史料人物想象成非人类或者超人类)和变化率(人类历史必然是变化而不是不变的,变化是常态,而不变是特例。而发展是变化的目标)。赫勒敦肯定世界的中心是人,因而推导出四定律。从此历史学成为对于人的研究,而不再是对于人的记叙。赫勒敦的理论亦首创了“大史学”的观念。因为赫勒敦认为史学是有定律的科学,因此必然是超脱于个体的。从此“大史学”和“小史学”的分野就被赫勒敦划开了。因此后世的各种“大史学”流派观念,例如地理决定论(史学理论,认为地理环境对于人的身体发育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决定了其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气候论(认为气候变化是历史演变的主要动力)等理论,都是基于赫勒敦的理论框架而衍生的。而他的四定律,则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发展,从此历史成为哲学家和思想家的一件最有力的兵器。而在这柄武器的打击下,人的发展,进而社会的发展,日益成为哲学的主要研究议题,而经院哲学式的或者玄学式的对虚无的讨论则再也无法抵抗这种锤打,逐渐退出哲学思考范围内,并和各种迷信结合,日益成为惑众的工具。后世欧洲哲学的大爆发盖源于此。
赫勒敦一生比较专注于史学理论的发展,并集中论述史学的原理而没有进一步进行探讨。所以他在严格意义上不是历史哲学的创始人。但是他的史学四定律,为历史哲学的形成奠定了根本。而正因为历史哲学的出现,自此之后,历史从单纯的记事,狭隘的笑谈,苍白的吹捧和愚昧的迷信等种种角色中摆脱出来,变成了一门真正意义上的,鲜活的科学,既成为了一个对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有机体,又被认可为社会发展是有机的,多方面的,需要进行多角度考虑的证明。而成为科学的历史学,真正的担起了“诸学之母”的担子,衍生出了我们现代人所信奉的种种学术、思想和思潮。比如社会学就是从历史哲学的逻辑推导中诞生的(所以赫勒敦经常被认为是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尽管赫勒敦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历史哲学的创始人,但毫无疑问历史哲学开始于他。正因为赫勒敦的思考,为后世历史哲学家和使用历史哲学的哲学家有了一个基本的思想框架。那些思想史上最显赫的姓名,如孔德、斯宾塞、马基亚维利、孟德斯鸠、维科,黑格尔等等,无不受赫勒敦的影响,无不修习赫勒敦的历史哲学世界观,无不用赫勒敦创造的方法论来研究他们的学术。而这些显赫者的学术成果,构成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现代社会的种种思潮的根本。赫勒敦的伟大思考,让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人和学者之一。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盛赞赫勒敦“他在作为一个成年人的54年工作生涯中,用不到4年的‘隐居’就完成了一部著作,从而达到了毕生事业的顶峰。这部著作在视野广阔和深度方面,在聪明才智方面,都可以与修昔底德或马基亚维里的作品相媲美……他精心构思和明确表述了一种历史哲学,这无疑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任何心灵所曾经构想过的这类著作中最伟大的一部。”由于他如此伟大的功绩,赫勒敦亦被称作是61位人类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阿夫摩特二世:阿黑麻二世(Abu al-Abbas Ahmad II),哈夫斯朝第19代君主。哈夫斯朝的守成之君。1357年,马林朝的算端法里斯(Abu Inan Faris)入侵并攻克了突尼斯,导致哈夫斯朝一度灭亡。但是随后法里斯因为后方造反,被迫撤退。哈夫斯朝复兴成功。由阿黑麻二世执掌。他执掌期间哈夫斯朝国力贫弱,但因外敌如马林朝等都陷入内乱。所以他可以平稳建设一度混乱的国家。他任内清理沙漠强盗,从强盗集团手中夺回已经沦陷多年的贝贾亚地区。随后对外加强国防,抵抗逐渐崛起的西方人的侵袭。为了对抗西方人在海上咄咄逼人的态势。阿黑麻二世请来地中海的海盗集团为其保镖,划贝贾亚给他们。这就是后世北非海盗集团以及北非海盗国家的缘起。由于阿黑麻二世的奋力治理,突尼斯进入了一个近一个世纪的繁荣稳定的时期。
或者宋一直延续到碰上白人更好吗?
那恐怕就要彻底亡了
平泉政权:指奥州藤原氏政权。因为首府在平泉,所以也有学者称之为平泉藤原氏。奥州是日本地政学名词,又称作叫“奥羽地方”或者“东北地方”。包括现在整个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含现代的青森、岩手、宫城、秋田、山形和福岛六县。奥州藤原氏是日本最古老的地方政权之一。传国约102年(1087-1189)。因古日本史缺乏记载,故起源说法众多。现在最流行的说法为虾夷归化说。即奥州藤原氏原来可能是虾夷人中的贵族,后来归化为大和族。奥州藤原氏本姓清原,和另一家安倍氏大概于897年左右被大和朝廷封为“俘囚主”。负责管理迁回奥羽地区的“俘囚”。所谓俘囚是公元7世纪到9世纪以来虾夷人和大和人之间进行的不断战争中被俘的虾夷人。因大和朝廷决定采用同化这些人,并任用其为边防的羁縻政策,所以这些俘囚逐渐成为类似后世乌克兰哥萨克那种耕战结合的半武装团体。这种半武装团体为大和朝廷的扩张,并最终统一本州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他们也为后世武士阶级的形成和崛起提供了范例。清原家在任俘囚主后通过依靠内外支持,逐渐崛起成为奥州地区的霸主,最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仅和中央朝廷保持朝贡关系。后来在“后三年之战”中(後三年の役),由著名的四大姓(橘、藤原、源、平)藤原家出身的清原清衡继承家业,并改回原名,从此奥州藤原氏政权就正式创立。奥州藤原氏创立后,一方面借助辖区内有沙金,另一方面赶上中央政局混乱(源平内斗),通过各种贸易大发横财,再通过吸收躲避战乱的难民,一时文武兴盛,到三代家主藤原秀衡时已经成为本州岛一大势力。但是因为藤原秀衡晚年时目光短浅,未能制约崛起的源氏,使得源氏在源赖朝的带领下崛起成为本州岛第一势力。藤原秀衡死后,其子藤原泰衡因争权夺利而引发内乱,使得源氏得以侵攻奥州。最后于1189年8月22日左右源氏大军攻入平泉。奥州藤原氏政权彻底灭亡。
藤原泰衡(1155-1165):藤原陆奥使泰衡,奥州藤原氏政权的第四代,也是末代家主。
幼名母太郎,本是三代家主藤原秀衡的次子,但因为是正室所出,所以叫做母太郎。其兄国衡被称作父太郎。因为这个血统关系问题,在其父藤原秀衡死掉后,奥州藤原氏家中开始分派。虽然按照父亲遗愿立泰衡为家主,但作为次子的泰衡派面临着以“长幼有序”为口号的国衡派和“既然长幼无序,更应能者上位”的藤原赖衡派等几个派系。各派并立严重分裂了奥州藤原氏政权,大大削弱了其实力。而源义经投奔奥州,为藤原家的内部争斗增添了更多的变数。藤原秀衡时期,源义经就曾经来投奔藤原家。而秀衡对其武勇非常看重,更因为其身份而将他视为可与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相斗的一件奇货。不仅要求自己的儿子和义经做拜把兄弟,临死前还封源义经为大将,并遗嘱泰衡要“忠于”源义经。这让泰衡对义经非常不爽。而义经本人又因为勇武英俊,在平泉人气极高,有尾大不掉之势,使得泰衡对其越加嫉恨和担忧。因此在藤原氏的内部派系斗争加剧,发展到派系火并阶段时,泰衡更加畏忌义经。在杀害弟弟赖衡后他就决心进行内部整肃,消灭以义经为代表的各路政敌。源赖朝瞧准机会,在后白河法皇处求得讨伐义经的圣旨后,开始向奥州藤原氏政权施压以求加剧其内部分裂。泰衡在获得圣旨后,利用了奥州藤原氏长期以来对朝廷恭顺的态度,向家臣施压出卖义经。1189年4月30日,藤原泰衡派出500余人袭击义经居住的衣川馆,逼得义经自杀身亡。随后泰衡又设计杀害了和义经同气连枝的弟弟忠衡。义经派虽然被铲除,但是奥州藤原氏亦四分五裂。在收到泰衡送来的义经头颅后,阴谋得逞的源赖朝立即起兵,以奥州藤原氏窝藏钦犯为理由讨伐。泰衡虽致书抗辩,但是源赖朝毫不在乎。最后镰仓军队在阿津贺志山战役中以派出别动队迂回奇袭的战术夹击奥州军,将其彻底歼灭。泰衡闻讯后丧失战斗意志,放弃根据地平泉向北逃亡,在逃亡途中被家臣河田次郎出卖和杀害。河田次郎将首级送到源赖朝处后,源赖朝大怒,以事主不忠,卖君无义的罪名将河田次郎斩首。随后将泰衡埋葬在他父亲建设的著名的中尊寺金色堂内。后来在1950年左右,考古学者发掘泰衡墓,在其棺木中发现古代残留的莲花种子。这些种子之后被日本近代著名植物学者学者大贺一郎进行复活培育成功。现在以“中尊寺莲花”而名闻花卉界。
藤原国衡:藤原泰衡之兄。幼名父太郎。本是三代家主藤原秀衡的长子。由于他生来颇受秀衡喜爱,在弟弟泰衡出生前就隐隐有被立为下任家督之势。所以他从小积极努力,勤于习武。颇有勇名。史载他身材壮大,胯下骑名马“高楯黑”,被当时人目为豪杰。但因为母亲是虾夷人出身的妾,地位卑贱。而弟弟藤原泰衡的母亲则是京都的公家出身,身份尊贵。所以其父秀衡传位于泰衡,他没有被立为下任家督。这个结果导致他非常不满。他的不满之意被有心人利用,因此在平泉政权内部迅速形成一个派系,导致了平泉政权的分裂。其父藤原秀衡在时,已经预见到派系形成,故让国衡,泰衡和义经三人宣誓相互忠诚。企图在其死后维持平泉政权的稳定,但这个苦心未被理解。所以秀衡死后泰衡就对政权内进行政治清洗。因为忌惮国衡的实力,藤原泰衡以娶了国衡的女儿来拉拢国衡。在团结了国衡派系后他动手清洗了弟弟忠衡的派系,将忠衡和义经杀死。国衡因为和泰衡结盟,所以违背誓言,旁观泰衡杀害了义经。泰衡在杀死义经后,准备算计国衡时,正逢源赖朝开始奥州征伐,不得不依靠善于武力的藤原国衡。于是任命其为将军,率军和镰仓幕府远征军交战。率军在阿津贺志山和幕府军交战,在战斗中中了幕府军的夹击战术,战败身死,首级被大串重亲斩下。
源义经:源左卫门尉义经是日本历史上著名人物和传奇英雄。源平争乱时期的主角之一。因为其悲剧般的经历和结局,所以他的经历极受喜好悲剧的日本人喜爱。在后世屡屡被改编为文学作品的主角。
源义经出自日本著名的贵族家庭清和源氏。父为源义朝,母为常盘夫人(常盤御前),幼名牛若丸,家中排行第九(源赖朝是他的三哥)。所以又称他为九郎。又因为他官职为左卫门尉,这个职务俗称判官。所以后世文人多以九郎判官来指代他。源义经诞生后不久,父亲源义朝在平治之乱中为平清盛所败逃亡,逃亡途中被人出卖而死。平治之乱后源氏一族非死即逃。常盘夫人带着牛若丸和他的兄弟逃往大和山中。后来常盘夫人的生母被平家逮捕,以此要挟,所以常盘夫人只好携子自首。常盘夫人是当时著名的美人,而平清盛为人好色,故贪恋常盘夫人的美色。常盘夫人又谎称所生者为女孩,又让牛若的兄弟出家。故平清盛赦免常盘生母及牛若兄弟等4人。数年后,常盘夫人又被嫁给公家出身的一条长成,而牛若在7岁时被送到鞍马寺学习。民间传说他在鞍马寺时,由一位称为圣门坊的僧侣处得知自己的身世。于是立志报仇,随后他在僧正谷(僧正ヶ谷)遇到一个武艺高强的“乌天狗”。向他拜师学艺。而鞍马寺住持东光坊某日发现牛若知晓身世,夜遁习艺,而且图谋报仇后大惊失色,虽欲强迫牛若出家,但牛若不肯,最后姑且先起法名为“遮那王”,命牛若静心学习,忘却俗世。但是牛若不能忘却家仇,依然四处习武,颇有所成,甚至以勇武降服了著名的“恶僧”武藏坊弁庆。最终牛若于16岁左右,借助一位奥州商人的帮助,离开鞍马寺逃亡奥州投奔奥州领袖藤原秀衡。逃亡途中牛若为自己元服(即中国的加冠礼,意为该男子已经成人),自名义经。
藤原秀衡对于投奔来的源义经大为欣赏,将其视为参与源平争乱的一件奇货。民间传说源义经到达之前,藤原秀衡做梦梦见黄金鸽子飞临本城,他认为这是吉兆,应在义经身上。于是藤原秀衡不但三日大宴五日小宴的招待源义经,还对他视之为心腹而大力提拔,让自己的儿子和他成为拜把兄弟,还要求三人约定必须相互忠诚。这为源义经参与到奥州内政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义经迅速成为奥州内部中某些派系的同盟者。义经成为到奥州的派系政治的讨论主题之一,为他后来起兵反平家的战争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作为外人而参与他家内事,引发了一定的不满。这为后世义经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180年,源赖朝在日本关东起兵倒平,拉开了源平争乱的最后一战“寿永,治承之乱”的序幕。闻之此事的义经马上要求率领自己的部下去关东帮助兄长。藤原秀衡见机会来了,对义经大加资助。于是义经率领本部几百人马去投奔源赖朝。义经到时恰逢源赖朝取得对平家军队的第一场胜利,大胜之喜加之兄弟团聚让源赖朝非常激动,兄弟二人抱头痛哭。随后源义经呆在镰仓,协助兄长建立军队。
由于源氏是一个大姓,因此下面支系众多。随着讨平战争的开始,源氏各派系也纷纷出现。1183年,源氏军队中的另一派系,源义贤之子木曾义仲起兵成功,在俱利伽罗峠战役(峠是山顶、山路的顶点)中击败平氏军队,成功入京。但因为当年源义贤和源义朝两人因政争而相互残杀,所以木曾义仲和源赖朝相互憎恶。后又因为木曾义仲的军队因缺乏粮食和物资,劫掠京师,大失京畿地带之人心。又因为后白河法皇(天皇退位后出家,称为法皇)想引源赖朝和木曾义仲相互斗争,故挑拨两者关系,于是引发了源氏的内战。源赖朝命令源义经为大将,率领关东源氏军队前往京城攻杀木曾义仲。木曾义仲因和平氏多次征战,虽互有胜败,但是实力已经被大为削弱。已经难以抵抗义经的进攻。两家开战后木曾义仲先在法住寺战斗中获胜,后在宇治川之战中被源义经以高速急袭的方法击败,最后在粟津之战中被杀死,源氏自此统一在源赖朝的旗下。而源义经也因为宇治川之战的胜利而被公认为是源氏的左膀右臂。
借助源氏内战之利,平氏招兵买马,迅速恢复实力。在木曾义仲败亡后,平氏在赞岐屋岛建立行宫,并控制了山阳道(日本古地名,差不多涵盖全濑户内海北岸,西至山口县,东至兵库县)。因此濑户内海大半落入平家之手。源平征战的前线重回京城附近的摄津福原(今日本神户市),京城有陷落之危。于是源义经受命率军前往摄津,开始征讨死敌平氏。源义经和源赖朝的另一个兄弟源范赖联手,在一之谷地区进攻平家军。源义经先率军以夜袭战术击破三草山的平氏军队。重挫平氏锐气,随后义经将大部队交给源范赖,自己点出70名勇士组成奇袭队,等平氏大部队离开本营去迎战源范赖后,率队越过人迹罕至的悬崖陡路,突然奇袭平氏本营,几乎将此战中的平氏指挥官一网打尽,平氏军队闻讯大败,平家遭到决定性的打击。
获知此大胜的源赖朝又喜又忧,喜是仇雠大败,忧是自己的兄弟如此能干,使得他的妒忌之心开始上升。同时当年源氏兄弟间大搞派系相争,导致为平氏所灭的前车之鉴,使得源赖朝对自己的兄弟颇为防范。于是源赖朝召回义经,让他守卫京城,而命源范赖去继续进攻平氏的屋岛基地。源范赖虽有才能,但不如义经。因此在藤户和苇屋浦两战取得小胜之后,无法发展为大胜,反而导致自己的粮道被平氏切断。陷入极大的困窘中。于是源赖朝不得不再次起用义经。义经决定率领约150名骑兵的少数部队,渡海前往四国岛,从后背袭击平氏的屋岛基地。战前源氏军队的军监梶原景时提议在船只上装逆橹(海船上的桨,用于使船只倒退)。义经痛斥此为“胆小”之举动,坚定了全体参战人员的信心。随后源氏军队在义经的指挥下前往四国岛,在海上漂了4天后成功登陆,然后源氏军队开始向平氏屋岛基地前进。源氏军队到达屋岛附近时,因敌众我寡,义经便使出空城计,先率军纵火焚烧附近民宅,又大量树立源氏的白色龙胆旗。结果平氏军队以为源氏大军来到,又未能料到顿时丧胆。义经借机率寡兵向屋岛基地猛烈突袭。平氏军队大败,虽然兵力依然占优,但锐气已失。而义经虽然取胜,但兵力远不如平氏,于是乎两军陷入胶着状态。平氏为了展现出己方游刃有余的实力,打击源氏的士气,故意派出一艘小船,载着花样年华的美少女,立起红底金箔的日之丸小扇,前往源氏阵地挑衅。称源氏武士无勇,不能抵少女。义经则派出军中的弓箭名手那须与一接战。小船停在箭程边线左右,船上小扇随着波浪起伏而摇摆不定,那须与一纵马入海,高呼“南无八幡大菩萨”,一箭射中70余米外的小扇。随后平军又派出一个舞者,再乘船出击,于箭程边线舞蹈,结果又被那须与一射中。源军闻见皆猛拍自己的箭囊,欢声雷动,士气大振。而平军越加气沮。随后平军闻之源范赖可能正在率军赶来夹击他们的消息后丧失战斗意志,全军放弃屋岛基地逃跑。义经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此战造成源氏一举夺取濑户内海制海权。濑户内海的河野水军等海盗势力及山阳道和四国岛的武士集团也一一向源氏输诚,平家山穷水尽。
走到绝路的平家决心拼死一搏,自杀也要来个华丽的。所以随后平家集中了所有的残余兵力于长门国彦岛,而追击而来的源义经和源范赖的部队,借助海盗势力的帮助,也建立起强大的水军。源平争乱的最后一战坛之浦战役于1185年4月25日在关门海峡开战。在这次战斗中义经是水军总指挥。义经在战前又拿出身先士卒的气概,不顾梶原景时的劝阻,决心以自己的旗舰打头阵。开战后,首先平氏军队占优,因为平氏军队精于水战,懂得利用海潮,所以虽然船数不如对方,但却将逆流的源氏军队被压得死死的。义经为了夺回上风,违反当时的战争道德,命令弓手尽力射杀对方的桨手(当时认为桨手是非武装平民,不应攻击)。结果成功使得两方相持不下而陷入僵持,僵持战中平家猛将平教经冲上义经所在船只,追杀义经,逼得义经连换八次座船,史称“八艘飞”。两军一直激战到下午,潮流开始改变,变为顺流的源氏军队开始猛攻平氏,平家见大势已去,纷纷战死或者自杀。平氏一族从此覆灭。源氏报仇成功,结束了源平争乱。
结束了源平争乱的义经,迅速上升为源赖朝需要肃清的对象。首先源赖朝鉴于过去源氏一族内乱,相互厮杀导致平氏趁虚而入,几乎灭族的结果,对于自己的兄弟十分防范,到战后就准备动手肃清。义经在坛之浦战役中未能缉拿到平氏拥立的安德天皇,和象征天皇权力的镜剑玉三神器。这对于源赖朝想要构建的战后幕府政治造成很大损害。而最让源赖朝不可接受的是,义经在坛之浦战役中为了便于水战,大量任用来自西日本的武士。而源赖朝所依赖的关东武士在战斗中表现并不出色。这使得西日本的武士群体对义经非常支持,而关东武士希望通过这次战斗获取恩赏的希望也落空了。特别是义经不通过赖朝就接收朝廷的官职,而这个官职还是当年平氏院政时期的重要职务御厩司,而且义经还娶了平氏的孤女,平时忠的女儿蕨姬。这让源赖朝认定义经想要靠新平定的西日本地区另立中央,为了不发生新的东西战争,赖朝必须肃清义经。对主子的意思心领神会的梶原景时立即看到了报仇的好机会,于是他反复在赖朝面前说义经的坏话,诬告其要谋反。于是在梶原景时的谗言下,赖朝决心肃清义经,于是他派心腹土佐坊昌来京都谋杀义经。土佐坊昌到达后,纠合60余名刺客来刺杀义经,结果被发现,随后义经集合起忠于自己的部队打败刺客,抓获土佐坊昌。获悉赖朝的阴谋后的义经决定率军造反,而听说事情失败的赖朝立即动员大军去讨伐义经。义经本想去西日本另立中央,但是因为走海路碰上暴风,未能成行。而赖朝的军队高速进入京都,抢先获得天皇诏书,指义经为“朝敌”。使得义经不得不在京都附近搜寻可用的势力来抵抗赖朝。而赖朝则命源有纲和北条时政全力消灭京都地区的义经部下和反镰仓的势力。义经被迫改名换姓多次逃亡,而他的部下也多惨遭杀害。最后在京都地区呆不下的义经开始再次逃往奥州地区。经过多次惊险的逃亡(例如后世日本文学经典题目《劝进帐》),义经成功突破赖朝的封锁线,逃入奥州。藤原秀衡见到义经归来,十分高兴,打算把义经当做自己的首席大将来抵抗源赖朝对奥州将来的侵攻。义经感念藤原秀衡的赏识,率领奥州军在边境线上和镰仓幕府军多次冲突。坐立不安的源赖朝开始通过朝廷向奥州施压,而此时正逢藤原秀衡病死,其子藤原泰衡接位。藤原泰衡对义经在自家国内尾大不掉形成派系的事实坐立不安,而源赖朝也借机加大了压力,声称如果不交出义经,幕府将自行讨伐。而如果交出,幕府可概不追究。于是乎最后藤原泰衡决定出卖义经,1189年4月30日,藤原泰衡派家臣长崎太郎率500人突袭居住在衣川馆的义经。义经因受出卖,深以死于泰衡手下为耻。于是再杀死妻儿之后自杀身亡。享年31岁,其随从8人也都战死或自杀。
义经一生是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他为人勇猛,战斗中多用身先士卒的奇袭战术来获胜,最终结束了源平之乱。而其身世悲凉,早年丧父,最后被哥哥逼杀。在他死后奥州藤原氏政权被源赖朝消灭,这又让他的故事添上了宿命意味。他又多次娶妻,生涯浪漫。因此极其对喜好悲剧,偏好宿命,而又重视一时浪漫元素的日本人的胃口。故他死后,他的故事成为日本文学的一个固定主题,是日本戏剧、影视、电子游戏中经久不衰的热门主角。久而久之被美化为日本的阿多尼斯式的悲剧美男子样的人物,历代传扬不衰。到了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自我美化,靠一些生搬硬套,荒诞不经的所谓证据,称义经没有死,而是逃亡大陆,最后改名为成吉思汗,一统欧亚云云。贻害后世甚深。在当代,义经的故事仍是日本人影视和艺术中常用的一个主题,最新的舞台剧《义经秘传》作于2012年。
武藏坊牟庆:武藏坊弁庆是平安时期末期的僧兵,源义经的随从。是日本文学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勇者。他和源义经之间君臣相知的故事,是日本文艺史上的不朽题材。以此主题而做成的作品汗牛充栋。也让他成为了日本史上的一个经典人物
实际生平不详,因其人故事皆来自后世的文学作品,因此此人是否存在亦有疑问。正统史料仅能证明源义经确有四名随从,其中包括一人,叫武藏坊弁庆。其为人事迹经后来的历史学者考证,多来自日后著名的比睿山恶僧千光房七郎而不是他。因此弁庆这个人物只能依靠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来勾画此人。据文学作品记载,武藏坊弁庆是一位名叫湛増的寺院住持,强夺某大纳言的女儿为妻,怀胎18个月而生的(也有3年说)。弁庆出生时就有两三岁小孩的大小,发长及肩,牙齿齐全。湛増视之为妖孽,本欲杀之,但被其叔母所阻止,带到京都抚养,命名为“鬼若”(如鬼一般)。随后弁庆去比睿山落发出家,从此改名为“武藏坊弁庆”。但因为脾气暴烈,屡犯清规,结果被寺院逐出。于是之后四处游历,游历时脾气不改,四处行凶,甚至火焚圆教寺宝塔。于是成为出名的“恶僧”。后来弁庆来到京都,在五条大桥进行“刀狩”。只要看上往来武士身上的太刀,便要求与之比武。赢则夺取其刀。弁庆力大无穷,号称有七武器(薙刀,熊手,大锤,铁锯,刺叉,突棒和袖搦),大多都是都是力量型的长柄兵器,因此屡战屡胜。而在遇到源义经之前他已经收集了999把太刀。又看上了源义经的黄金宝刀。要求与之比武,源义经武艺高强、身轻如燕,在比武中成功击败了弁庆,让只知道刚力的弁庆输得心服口服。从此弁庆便跟随在义经左右,成为义经最忠诚的家臣。随之四处征战,屡立战功。到了源义经被源赖朝追杀,逃往奥州时,为经过通关守卫的查验,弁庆急中生智,先奉上假冒的文书,后又以棒击源义经的办法骗过守卫,成功通过关口逃往奥州。这就是日本文艺史上的经典戏剧《劝进帐》的故事。最后源义经在奥州被叛卖,受到藤原泰衡派出的奥州军袭击时,弁庆决心殉主,因而死守衣川馆大门。有鬼神之勇的弁庆挥舞兵器,使奥州军人数虽多,却难以近身。奥州军调来弓手,万箭齐发,刹那间弁庆身上插满羽箭。但只见弁庆仍不见死态,长刀乱斩,状貌骇人。突然,弁庆大刀一收,宛如佛教的仁王(护法金刚)塑像一般傲然而立,嘴角似笑未笑,身躯不动如山。敌军未知弁庆生死,一时间亦无人敢上前探查。后来弁庆被一匹马撞倒,众人方知弁庆早已身亡。这就是著名的“弁庆立往生”的故事。武藏坊弁庆的勇武和他与义经的悲剧性结局,深受偏爱悲剧的日本人的喜爱。对后世日本文艺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小说,能剧,猿乐,歌舞伎等辈出。日本文学作品中的豪杰形象,就多取材于弁庆。民间对弁庆亦长久传诵,多有弁庆石,弁庆塚等景观。现在也是日本人旅游常去的景点。到了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鼓动国民,对弁庆大加神话和鼓吹,将其升为国民偶像,为军国主义扩张事业添砖加瓦。到了当代日本的各种文艺作品中,弁庆仍然是日本作家最主要的创作题材。
所以要警惕回族的所谓“经堂语”(其实就是阿拉伯语)
若是藏传佛教,应该不会卖麻辣烫,少不了有很多杀生的东西。只要看看他们的祭品就知道了,若有血食肉食,那一定是萨满教。蒙古的萨满教自从佛教传入就分为两派,一派要融入佛教,一派则暴力抗佛。至于麻辣烫,也许男的是四川或者重庆人?
西北和华北回回的父系远祖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中亚,被蒙古人抓壮丁过来帮助统治汉人的军户。加上后来很多父系汉人为了免受蒙古人等级制度的压迫而改信回教的人的后代。而回回的所有母系传承是汉族和其他中华本土的民族。但无论是来自于中亚还是本土,都与阿拉伯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有南方经海路而来的回回有一些阿拉伯的血缘。相反,中亚人的远祖大部分是波斯语系的民族,其直系近亲是伊朗。而另有一部分则是早期散落中亚的华夏苗裔或混血后代。而波斯人与阿拉伯人是几千年的世仇,远古时代波斯帝国曾经统治阿拉伯人,中古时代阿拉伯人灭亡了波斯地区的王朝,并长期进行残酷统治,特别是进行文化灭绝,主要就是强迫使用阿拉伯语。但波斯为了不数典忘祖就表面使用阿拉伯文字,但实际用其表述波斯人自己的语法和词汇。所以现在的伊朗文字与阿拉伯文字表面看上去类似,但实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需要翻译才能理解。为了抵御阿拉伯人的宗教入侵,伊朗人虽然也信YSL教,但后来发展了自己不同的教派-什叶派,即YSL教中的造反派。所以直到现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是极端敌对的两个国家。
回回的很多古老用语中保留了大量来自中亚波斯语系的词汇,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教派长老叫'阿訇',而不叫YSL教里长老的通称:伊玛目。经堂语也不是完全的阿拉伯语,而是一个以汉语为主干,夹杂波斯语、阿拉伯语词汇,结合YSL教、儒家思想、原始基督教思想(景教)、摩尼教等思想哲学的大杂烩。而且是具有明显的明朝官方编订的背景,相当于明朝文化部的统一教材,用建立统一而和谐的YSL爱国宗教的方式来驯化来自中亚的、军户出身的、具有造反精神的各地的回回。说白了,让回回信YSL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个'大阴谋'。是朱元璋靠明教徒(摩尼教徒-很多是回回)造反起家,而怕别人再次借此造反而灭绝明教的一种系统性的和谐手段。与当时的造反思潮-摩尼教、白莲教等相比,朱元璋借助自己的官办YSL教创造了一个相对和谐,结合儒家思想而成的教派:明朝官传爱国YSL教,既YSL'老教'。这是龙眼的猜测,以后会另开文章专门讨论,这里转贴一些关于'阿訇'和'经堂语'来源的研究资料。
词源及演变[编辑]
汉语“阿訇”是对古波斯语的音译。[1]古波斯语该词意为“老师”或“学者”。[2]
回族学者杨志玖指出,1930年版斯坦嘎斯(Steingass)编的波斯语-英语词典《A Comprehensive Persian-English Dictionary》中所收的波斯语AYKhun一词,便是汉语“阿訇”所翻译的本字,该词典对AYKhun的解释是:“东方基督教主教。”此处的所谓“东方基督教”指中国明朝之前存在的“景教”,又作“大秦景教”(大秦即为古波斯)、“波斯教”、“波斯景教”。[1]
431年,景教的前身“东方亚述教会聂斯脱利派”在今叙利亚发源。后来,该派在全基督教宗教会议上遭裁定为异端,该教派创始人聂斯脱利(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与追随者被逐出,不得不流亡波斯,在波斯获国王支持,乃建立教会。后来,该派有成员经过丝绸之路抵达中国,在中国唐朝贞观九年(635年)于长安城中兴建了景教的大秦寺,景教在中国发展兴盛起来,“法流十道、寺满百城”。景教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夷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之一,曾经是在中国的胡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1]
清朝学者魏源在《元史语解略》中称:“答失蛮、耶里可温者,本纪免租税皆有此二等人,在增道之外盖回教之师也。《元典章》称先生曰耶里可温,盖可温即今之所谓阿浑也”。 文中的“耶里可温”即“也里可温”,是蒙古语的汉语音译,蒙古语意思是“有福缘之人”,“也里可温”是元朝对景教信众的统称。文中的“阿浑”即“阿訇”的另一种译法。此外,在西里亚语中,景教的掌教被称为Mar(汉语音译为“马儿”)。[1]
除了景教使用该词以外,其他源自古波斯的宗教也使用该词。唐朝宝应元年(762年),牟羽可汗帮助唐朝军队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翌年自洛阳北归回鹘汗国时带走四位回回摩尼教僧人,这些僧人在回鹘汗国的汗廷鄂而朵巴里赫向当地胡人传播摩尼教时也使用Ahund一词作为自身的称谓。1999年,在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发现一座古墓,墓主虞弘(碑文写作“鱼弘”)是鱼国人(该国位于中亚粟特一带),曾任“检校萨保府”,负责祆寺以及西域诸国事宜,隋朝开皇十三年(592年)逝世。虞弘一名中的“弘”与“衡”、“訇”相同。虞弘是当时粟特地区(位于中亚地区)的神主阿訇、国君。可见“阿訇”这一称谓当时并不限于景教使用,而是摩尼教、祆教、景教都在使用。这“三夷教”均来自古波斯,信奉者也都是回回人,故用相似词语称呼宗教人士。[1]
中国宋朝前后,又有从波斯来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及苏非派回回人,他们可能也沿用了该词。此后该词逐渐经过发展演变,成为如今中国回族对本民族中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首领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称。[1]
-----------------------------
经堂语
编辑
十五世纪中叶在中国回族穆斯林中流行的伊斯兰教专用语言,或在寺院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伊斯兰教宗教术语。其基本语法结构和一般词汇属汉语,只是夹杂有大量的伊斯兰教语词。
中文名 经堂语 外文名 Jingtang language 所属民族 回族 年 代 十五世纪
目录
1 历史渊源
2 相似性
3 语气与风格
4 事实分析
5 词汇构成
6 注意要点
历史渊源 编辑
经堂语依附于经堂教育。经堂语的历史也至少应该和经堂教育一样古老。然而,“明代以前,清真寺有无回文大学之设,无从查考”①,有文献资料可以证明的经堂教育创立时间是16世纪末。这个时间的确定完全依赖于中国回族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始祖胡登洲(公元1522~1597年)的生平资料。胡登洲,字明普,陕西咸阳市渭城人。据说他年近五句时曾客居北京,拜位来华的阿拉伯缠头叟为师,学习《母噶麻特》等经典。既而归故里设帐讲学,是为回族经堂教育之溯。依此推论,则回族经堂教育的创立时间大约在16世纪70年代以后。经堂语的时间上限最晚也不会迟于这个时间。
相似性 编辑
如果单纯从语言特征的相似性角度来考察的话,回族经堂语的形成年代还应提前一步,进而与元代白话与明初语体文搭上界。为此,我们可以各选择一段经堂语和元明白话进行比较:“我凭着普慈今世、独慈后世的主的尊名起,感赞调养普世界的主,好结末是在一些行计较的人上。主的慈们与安宁,降在他的钦差穆罕默德与他的家眷一总上。在赞主、赞圣之后,祈望主在两世里边给你吉庆者。你知道这件事情者,这本其他布,是解明修伊斯俩目的根脚。包含五个模干狄卖,作为五门十四篇。”(私刻《尔图德汉译精华全册》,以下简称《尔》)。
至元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中书省奏过事内一件:“系官的库里仓里钱物,偷了来的,少了来的,拿着底人多有。钱赔不起呵,他底田产、人口、头匹的,不拣甚么,准折属官。地不勾呵,保人根底交赂者。更不匀呵,本人根底交配役,他每工钱算着,那钱数到呵,放呵。怎生?”么道来,奏呵。“交保人每赔底,知它怎生有?然那般,依着您的言语者。偷了钱物来的贼每根底不合放”②。
语气与风格 编辑
这两段话的语言风格十分相似。比如,其中的祈使句均用语气词“者”(又作“着”,宋元.通用)字来煞尾。所不同的是前者译自阿拉伯语经典,其中夹杂着阿拉伯语的语汇,如“克伊塔布”(经典)、“伊斯拉目”(伊斯兰教)等,后者却是蒙古语的直译休,其中出现了“么道”(“说着,这样说着”的意思,用于句末,略如古代汉语的“云”)这样的蒙古语词。如果详加分析前段经堂语的词汇,就可以发现除语气词“者”以外,还有好几个词都与元明语汇大有干系,如:
结末:结果。《刘知远诸宫调》十一“四方国柄我权握……有印后为安抚,无印后怎结末?”
一总:总共,所有的。《薛仁贵》一折:“当日三箭定了天山,杀退摩利支,都是我薛仁贵的功劳也。则不这件,一总过海平辽,有四十五件大功,都被张士贵赖了。”
根脚:基础、底子。又引申为出身。《朱子语类辑略》:“贾谊之学杂……然终是有纵横之习。缘他根脚只是从战国中来故也。”《元朝秘史》:“拾得个小儿,鼻上带一个金圈子……何颜会说:‘必是个好根脚人的儿子。’”
但是,有几种因素使我们不能够遽下断语,认定经堂语的形成年代在元末明初。一是语言的渐变性。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语言的发展变化却是渐进的,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从元末明初至文献资料可以证明的经堂语形成年代约有不足200年的历史,要在这不足200年的历史中给语言划一个比较严格的分水线这是很困难的。其次,是汉语发展史中始终存在的文言与白话的对立。《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和《水浒传》的作者都与罗贯中有关,但其语言风格歧有不同。《水浒传》是明快流利的明初口语,而《三国演义》中却夹杂着大量的文言成分。二者所反映的口语成分比例不可同日而语。一般来说,这时的白话文作品更多保留了宋元白话的语言成分。经堂语是一种讲经语言,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道地的口语。因而,我们在论述经堂语直接发端于元代或明初口语,但也不能仅仅由此而排除它或者是在保留元明语言成分的后来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这一可能。
这样的论述并非毫无意义。以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考虑语言的渐变性特点,还是口语文保留更多宋元语言成分的因素,经堂语的语言年代可以有约200年这样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这一结论对考察经堂教育的起源将不无裨益。如果我们有办法证明经堂教育起源于元或明初,进而推断经堂语的源头是元末明初口语,在经堂语的语言特征上,这是可以允许的。
事实分析 编辑
事实上,有很多迹象表明,胡登洲并不是经堂教育的创始者,而是经堂教育的承继者和集大成者。刘迎胜先生分析了元明回回语言文字学后认为:“从目前的资料分析,中国的穆斯林语言文字学兴起于元代,明代胡登洲的经堂教育应该是明初官办穆斯林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展。”③他用这样的图式来表示这种继承关系:唐代,波斯移民和中国摩尼教教徒中的中古伊朗语、波斯语教育一元代,“回回国子学”和“回回国子监”的回回语文教习一明代,“四夷馆”和“会同馆”中的“回回馆”的波斯语教明末胡登洲开始的经堂教育④。
除了文献资料外,我们可以从经堂语本身再提出两点证据,来支持回族经堂教育发源于元明穆斯林语言文字之学的推断。其一,是经堂语的“通语”或“准通语”性质。众所周知,汉语的基本特点是地异言殊。依照方言的内部特点可以将全国的汉语方言划分为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属七大方言区。方言区之下又有次方言区,如官话方言又可划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区。虽然如此,各次方言区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回族居住大分散、小集中,遍布全国,其交际语言也与当地方言大略一致。经堂语言随回族的居住特点而存在于各个方言区内,但除了各方言区经堂语在语音上的差别以外,其词汇、语法结构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说明经堂语在回族经堂教育中具有某种“通语”或“准通语”的性质。 经堂语的创始人如果是胡登洲,我们很难设想这种相沿已久的经堂语只是由于他个人的努力提倡而通行全国,这是很难理解的。
仔细分析经堂语的译文风格,就会发现它与元明时期的译文风格十分相近。元明时期的翻译作品我们可以翻检其内容大都是译自元代蒙古语的公牍的《元代白话碑》碑文、元贯云石所作《新刊全相成斋孝经直解》以及明初洪武年间译成汉语的《元朝秘史》等语言材料来加以研究。如《孝经直解》:原文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直解孔子说在先的圣人有至好的德、紧要的道理。你再坐地,我说与你身体、头发、皮肤,从父母生的,好生爱惜者,休教伤损者,么道。阿的是孝道的为头儿合行的勾当有。 再来看一下经堂语的语言:
“圣人每一位是本光阴至贵的,至有智慧的,禀性至好的。”
“归信好与歹的定夺一总是主的造化与板代的营干。”
“你们的每一位可亦喜这件事。”
“他吃他的死弟兄的肉,既然如此,你们僧恶他者。”
元明两代的政府机构中都设有从事包括回回语言文字学教习、研究的机构。元代有“回回国子学”和“回回国子监”;明代在“四夷馆”和“会同馆”中专设“回回馆”,流传至今的《回回馆译语》和《回回馆杂字》即其成果之一。考虑到回族经堂教育与元明官办穆斯林语文教学的继承关系,揆诸经堂语的语言实际,我们可以推断:中国回族经堂教育中使用的这种经堂语,其实发源于当时通用的翻译语言——无论是外种语言(如蒙古语)还是古代汉语经籍,在翻译成白话文时均采用的一种较统一的语体。回族的先民在译解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经典时,也概不例外地仿效、采用了这种口语文。这种翻译语言人所共用,具有“权威性”或“通用”的地位。因此才很容易为全国教胞所接受。当然,在其流行过程中,或许有胡氏的提倡之力。
词汇构成 编辑
语言的构成成分是语音、语法和词汇三要素,我们这里只选择其中最后的一项进行探讨,并非经堂语音的语言和语法没有研究的价值,而是因为:(一)关于经堂语的语音。正如上言,经堂语的语音是与全国各方言区的语音特点相一致的。一个北京牛街的阿訇和一个银川的阿訇讲同一部经典,前者使用道地的北京方言,而后者却操兰银官话的腔调。各地经堂教育中曾使用过一种叫叫“小儿经”(“消经”)的拼音文字,即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但这种拼音文字却按照各自的方音各自为政地拼写,未能象汉语拼音那样全国统一,正是这种南北音殊所造成的直接后果;而关于经堂语由大量借用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而吸收了阿拉伯语、波斯语语音这一特点,我们在下面的讨论中将有论述。(二)关于经学语的语法特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是经堂语由于借用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以及受阿拉伯语语法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语法现象,如“汉语动词十阿拉伯语/波斯语名词”的动宾结构(做乃麻子、做都瓦)、“汉语修饰语十阿拉伯语/波斯语被修饰语”的偏正结构(汉克伊他布)等。对于这一问题近人已多有涉及,故在此不再作更多的论述。其次是经堂语的语法还保留了元明白话的语法特点,如:
(l)“他命一个押,到在某一棵树的跟前……”(《尔》)25页)。
(2)“一日圣人过在一个坟茔里边,站在两个坟头上……”(《尔》41页)。
(3)“嗣后给衙埋台的日子有了,命令到在天堂的人上”(《尔))78页)。
(4)“牛羊驼雀鸦鸽白翎斑鸠等,从器皿上议了,不把水转的秽污……大小净皆使的”(《尔》41页)。
(1)(2)(3)例中“趋向动词/移动动词十‘在’字构成的处所补语”和例(a)“否定词十‘把’字结构十‘得’字补语”(“的”、“得”近代汉语通用),这都是显明的宋元明语言特点,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一定会给本文第一部分的结论提供佐证。由于语言材料不足的限制,我们拟在以后专文讨论。
我们在此重点讨论经堂语的词汇构成。经堂语词汇的主要特点是汉语词汇中夹杂着数量不少的外来词。外来词的主要来源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形成这一特点的因素主要是经堂语的宗教语言性质,另外,还有可能是回族先民所操母语(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的底层遗留。比如:
阿拉伯语: 克若买特(奇迹)、阿黑惹特(后世)、古若阿尼(《古兰经》)、尼卡豪(婚礼)、格阿麦特(后世)、沙黑德(殉教者)、色瓦布(感谢)、而来麻伊(学者)。
波斯语:
阿布德斯(小净)、得斯塔日(缠头巾)、朵斯塔尼(教友)、朱子德(犹太教)、阿訇(教师)、杜什蛮(敌人)、阿斯麻尼(天空)、邦达(晨礼)。
这种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有十分广泛的文化学研究角度。比如,可以用语言统计学的方法测算出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百分比,以此给回族族源、回族伊斯兰教的传播来源提出语言学上的证据。其次是可以通过词汇的分类研究,探讨隐于其后的文化、历史内涵。象借用波斯语的“阿斯麻尼”来表示“天”,这并不是平凡而随意的举措。汉文化中常用“天”来对译伊斯兰教的“真主”,唐杜环《经行记》:“其大食法者,不食猪、狗、驴、马等内,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而已。”这一理解是不能够被伊斯兰教所接受的。明詹应鹏《群书汇辑释疑跋》:“其教专以事天为本,而无像。无像诚是也,第以为天则非也。盖所事者宰乎天地万物之主,惟古故无像也。若日天,天即有像矣。有像者,皆真主之所造,吾教事主之外,凡一切所造之物,俱不事焉。故日事主非事天也。”这一段话对“天”与“真主”的本质区别辨析甚明。为避兔混同,对汉语一般意义上的“天”也采取了摒弃的方法。
从纯语言学的角度昏,值得认真分析的是这种对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的借用方式。汉语借用外来词的方式一般有三种,(1)译音: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一并接受过来,如:坦克<英语tank,苏打<英语soda,弥撒<拉丁语。issa;(2)仿译(或日“摹借”):保留外语词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形式,用自己语言的材料逐词(词素)翻译过来。如:马力<英语horse—Power(horse:马,Power:力),蜜月<英语honeymoon(honey:蜜,moon:月)(3)形译:这是汉语借用日语词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日语常采用汉字来书写词语,并且经常用汉语词素来构成新词,汉语借用这些词时就连形带义搬过来,如“破产”(basan)、“手续”(tetsuzuki)等。
经堂语中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可以和前(1)(2)种借用方式相比较。汉语借用外来词时,受制于汉语词汇的音节特点(还可能有汉字的特性)、尽量采用优译的方法,比如英语。比。地传到法语基原封不动,仍是football,传到俄语中一依其旧,是¢yT6O。,只不过改用了斯拉夫字母。而汉语却仿译成“足球”(fOOt:足或脚,ball:球)。对于译音词,也尽量调整其音节结构,如romantic,旧译“罗曼谛克”,现通译“浪漫”,个别地方作“罗曼”,如“罗曼史”,指“恋爱史”。只有这样,才能从音节构造、词形方面显出“象”汉语来,达到与汉语完全同化的效果。
经堂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看来是完全采用原来的音节构造,而不考虑汉语音节的特点。换言之,经堂语在借用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时,首先考虑的是它象不象原语言的形式,至于它是否象汉语,那是非常次要的。甚而,在用汉字译写借词时,还努力保留原有的发音,比如,在笔者所研究的私刻《尔图德汉译精华全册》中,译者用给汉字加“口”字部的办法来译写阿拉伯话的语音。这种译借方式的形成,没有语言规划所施加的影响因素,因而反映了译借者心理上对阿拉伯语、波斯语的亲近感及其力图保持其宗教不被汉化的强烈愿望。 保持借词原有语音,无可避免地带来经堂语中存在着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语音的情况。这一特点颇类于东干语,东干语中由于借用俄语词汇而出现了俄语的/p/音。经堂语中有阿拉伯语的la音,这是很容易发现阶事实。
注意要点 编辑
经堂语的汉语词汇构成值得注意的是:
(一)宋元明口语,例举如下。
但:凡,所有的。《尔》17页:“知道一吗尼的规矩断法是至关紧要的。要是一个人,他不知道,但是他干的乃吗子、掳则、在卡台、汗折.一总使不的。”——《玉镜台》一折:“则见脂粉馨香,环佩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
使不得:不能,不可以。《尔》65页:“假若把一处宅子或十个银钱在两个富贵的人上散了甩得盖他使不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断然使不得!”
总然:纵然,即使。《尔》18页:“有阿各立的妇人……人断她从丈夫上离开,临近在她上是哈啦木,总然她的尼卡哈在这个之前凭着已思俩木明显的塞拜布是真正的罢。”——《风光好》三折:“总然你富才华,高名分,谁不爱翠袖红裙。”又《快嘴李翠莲记》;“待我留些整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