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姥姥的一些回忆 -- wolfstein
一样。
我听来的故事是,爷爷父兄几人远走绥远。爷爷的哥哥(老三)被日本人砍头。太奶奶病死后,被爷爷的弟弟(老五,十几岁,当时唯一在家的男丁)草草埋葬,后去绥远找到太爷爷。太爷爷因为没有再最后看到自己的老伴一眼就让五爷爷给埋了,痛心之下,将老五赶出家门,从此不再认这个儿子。
三爷爷被砍头,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理想和使命,就是要赶走那些给小朋友们送糖的日本人,如果可能,他也希望能有机会给象你姥姥那样的小朋友们几粒糖果。可惜他就是被那些日本老兵抓住的,他们给他的不是糖果,是煤油辣椒水。这也不是最坏的,后来,三奶奶丢下他唯一的女儿而走,其实并不是她忍心,而是人要活着,总得有个期盼,总得吃口饭。可是,那时自己的丈夫被砍了头,婆婆死了,公公,叔伯又不知在那里,一个女人这样的选择有错吗?不幸中的万幸,是三爷爷的女儿后来还是有机会被他的同志找到,才算留下了自己唯一的骨血。
太爷爷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小儿子。他之所以将小儿子赶出家门,其实不正是对日本人的一种愤恨和无奈吗?生于当世,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想是注定不会有的了。
其实,对于象您姥姥那样的老百姓不喜欢民兵游击队也是可以理解的。三爷爷们的理想和抱负那是三爷爷们的事,自己的理想是糖果,是自己的老婆,孩子和热炕头。生活对于老百姓来说总是直接和现实的。同样的感觉,我当年在吉林靖宇县和当地人聊起杨靖宇将军的时候也曾有过。
最后,我想说说我的奶奶对三爷爷命运的看法,那就是三爷爷杀人太多,包括自己村子里那个和日本人睡觉的女人。在奶奶看来,那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女人总是容易同情女人,但想奶奶这样的普通妇女,有时会忽视日本人的这只黑手。
无论是谁,无论当时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无论他们的命运如何,他们都是那个悲壮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的一部分,他们都是我们的先人。
鬼子军官讲话,给小孩糖吃是有的.
我爷爷那时候还学了点日语数数.从1到10.
最初鬼子进村,年轻的都跑了,年老的,和小孩不好跑的,被要求都坐在自家门口.一个军官挨家走过,看一个老太太不顺眼,用指挥刀敲在脑袋上,当场鲜血流了满眼.后边汉奸或翻译跟上来给太太上了点药止血.我姥姥当时六岁,吓得躲进她奶奶怀里不敢看.
有个年轻媳妇行动慢,被鬼子在窑洞上面看到,她藏进窑洞的水缸里,鬼子进来找的时候,她突然站出来把鬼子推到案板上,鬼子闪了腰没追上她,才免于一难.
后来鬼子扫荡的时候,全村都去山沟山洞里藏,鸡装进笼里,牛也牵走.
游击队也听说过,领队的是从浙江过来的,人称"老候".
当时农村也很乱,有人趁兵荒马乱,组织了队伍,叫暗杀团,又叫"黑猫",收人钱财替人杀仇家.
非常同样仙八的观点,屁股决定脑袋,处在什么阶层就有什么政治观点。
我的老家也在山西,属当时的太岳根据地,鬼子去扫荡过好几次,小时候据老年人讲,日本鬼子烧杀抢夺,无所不为。离我家四五里地的一个村庄,几十口人被关在屋里活活烧死了,这是在我们那里有名的“圪坨惨案”,上网可以搜到。我家族的一个长辈,那是候应该比较年轻,平素喜欢练武,日本人来扫荡,不肯出去躲,日本要拿他家粮食,他不让拿,与日本人打斗起来,在杀死两个日本人后被日本人捆起来一刀刀给剐了,惨哪!当然按照某些人的理论,日本人也不是无缘无故杀人,只不过我要拿你的东西你不给我,那我就杀人而已。
我自己的亲舅舅,刚出生没多久,鬼子来扫荡,外公外婆带着一家大小躲在窑洞里,没想鬼子一来就是半个月。一家子在窑洞里足足呆了半个月,由于窑洞里潮湿,小孩子出来就不行了,家里都准备处理后事了,有个赤脚医生给扎了几针,命虽然保住了,当耳朵确聋了,从此一辈子聋哑!
一个民族要有血性,更不能忘本,不能有奶便是娘,有几块糖吃便喊爹!
“杀良民无非是怀疑其私通八路”
当年秦桧杀岳飞也用了这句话:莫须有
人家可能也是被迫的……
奶奶可能也是有同样的想法。那个女子据说是个寡妇,和汉奸,日本人睡觉,我个人认为一定有迫不得已的原因:被逼迫?为生存?为吃口饭?不知道。当初年轻,也没有和奶奶深入了解。我当初印象比较深的是奶奶说此女子是被活埋的。而且,从爷爷的态度来看,他是赞成当时的处理方式。
在普通人眼里,尤其是和平时代的人们眼里,其实是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的。敌人有没有从那个女子(可怜的女人)那里获得对我们不利的情报,现在是无从得知了。即使仅仅为了将这种可能扼杀掉,也许就得执行上述的行动。我
其实,晚年的爷爷,在一定程度上也理解(?)了日本人的残暴(我这里不好措词)。作为一个几乎经历了上个世纪发生在中国的所有大的磨难的爷爷,在他的晚年,似乎从根本上理解了人性(包括中国人和日本人)中那善与恶的模糊的界线,至少,他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谅解了)那曾给他的家族带来无比创伤的日本人。
其实,那场战争带来的遗憾,几乎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一代。爷爷的晚年,一直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可惜当年因为身体的原因,生前一直未能如愿。即使现在,我们也还未曾达成老人生前的遗愿。我现在年龄渐长,每每想起,心中也总是酸痛。
还有那个三爷爷的女儿,算是我的堂姑,据说六零年代初的时候,曾和爷爷取得联系。想那时全国人民都比较困难,她作为当初的革命干部,生活条件可能相对较好,可能想接济一下老人。但那时太爷爷也早已去世,另外,最主要的,我个人猜测,是爷爷对她一直怀有的愧疚的心情(其实,要算账,还是要算到日本人头上),似乎并没有接受堂姑的接济。这也是我知道的关于堂姑的最后的消息。
不值一驳。
不过还是稍微给个当年对类似问题的回答吧——
没错,长征的确始于一场溃败或逃亡。可逃亡也好,求生也好,就很丢人么?难道坐以待毙或苟且偷生,才是正确的?长征是战争运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进进退退乃兵家之常,而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历史都是成功者的历史,谁要能在退一步后还能进两步,那就是谁的成功,谁的本事。在绝境中寻得生路,在绝境中反败为胜,在绝境中千锤百炼,由悲而壮,由绝境步入辉煌,难道不是更值得人们赞誉?!
以溃败和逃亡开始的长征,最终成为了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一次重新聚集和整合,散布在中国东南、西南、西北的各路红军主力,是经过长征完成了这个重新聚集和整合的。这个过程源于被迫始于被动,但却在历时两年的千万里转战中逐渐完成了向主动进取的转变——到北方去,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领导责任,从而使山头各异的各路革命武装力量的千万里转战最终形成了一个胜利的汇合。而且的的确确实实在在,也在随之而来的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成为了全民族的中流砥柱!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共产党人切切实实地践行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更何况,早在长征之前,共产党人就已经站在了抗日斗争的最前线,从东北义勇军、察北同盟军,直到东北抗日联军,共产党人难道没有以自己的牺牲,践行自己“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九一八之后,七七之前,中国大地的各路诸侯中,还有谁,先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民主政府”,亮出了对日宣战的鲜明旗帜?
从“为什么不去这儿不去那儿”的说道,可以看出你在这方面……,这么说吧:知道得太少!
关于你姥姥的回忆一段,不予置评!也许历史的某一剖面有过这种印记。
不过,你姥姥的回忆肯定与彼时彼地乃至整个北中国的大多数人的感受不一样——俺岳父也是山西滴,也是从那里当八路滴!如果俺对他说道“第一批鬼子纪律好不扰民”一类话,当场吃嘴巴那是肯定滴!
撤到昆明,后来一直驾车跑滇缅线,奶奶则带着孩子或住昆明或住下关。
武汉老家还留着一大家子人,其中爷爷的小妹妹嫁给一个日本医生,抗战结束后一道回了日本!
老爷子一辈子没原谅这个小妹子。中日邦交正常化,小姑婆回国探亲,到了武汉,托姑妈(爷爷最疼的独女)带话,想来成都见大哥,爷爷:不准来,来了也打出去!
小姑婆抱憾而归!
伤害老百姓也变得正义了.
老百姓被伤害了,这个帐不应该记在抗击侵略者的做为和做为人头上。
其实要指责也许可以说是中国抗日能力不够强组织不够有效等等等等以至于有老百姓被伤害,但是如果鬼子一进来咱就能像碾死个臭虫一样容易地消灭他们,鬼子就不会来打中国了。
抗日者也绝不是如你所说的高喊爱国就为了伤害老百姓。
你可以假设和想象下去,如果中国没有人抵抗,乖乖地接受皇军的占领,就没有老百姓被伤害么?
下面的照片我从前贴过一次,是为了说明“屁股”决定脑袋。链接出处
今天再贴一次,不只是给你看。
说明:俺投草只对贴,不对人,我与你远日无怨近日无仇,我完全不了解你这个人。针对你的发言内容投草,是因为读的时候发生了比较强烈的情绪需要如此表达。写这个说明,是为了交流讨论。
见识的小脚老太太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四个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可耻的是不懂装懂。
日本人也是不允许的。
确实是好汉。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