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商酌王沪宁关于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 辛酉

共:💬2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商酌王沪宁关于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王沪宁关于儒家的主要观点:对孔子的思想,青年人不太理解,不知道在中国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内,儒家的思想有它存在的理由,不是人为力量可以清除。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反映。在中国社会中,人们一直强调从人的内心世界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外部世界。所有的秩序,政治的也好,经济的也好,社会的也好,最终是一种精神上的秩序。在一种精神上的秩序没有形成之前,任何外在的秩序均不牢固。这就是儒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一个世界不能没有秩序,也不能没有伦理秩序,儒家比较强调这一点。问题不在于用什么样的内容来构筑秩序,而在于需要秩序本身。内容总是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王沪宁认为儒家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能够构筑一种精神上的秩序,所谓纲举目张,儒家秩序是纲,而内容只不过是目,要根据当时社会实际情况的需要来确定内容实质。只要这个内容能够构筑秩序本身,那么孔子的思想就是有价值的!

而我以为所谓的精神秩序、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也就是说,决定秩序的不是人的主观性,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落足点。

什么是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实事求是,把握具体的、现实的真理;而检验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政策决定之是否符合真理、是否真正有效,其唯一的标准归根到底在于实践,即历史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实事求是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具体对象、内容和意义就是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历史经验证明,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思想问题上,是否自觉地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是能否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其影响划清界限的标志所在,这是使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而追求秩序就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必将导致脱离群众路线。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任何动摇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路线的思想必将严重破坏秩序!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指出:为了向新的和更有效率的生产结构释放资源,必须摧毁老的生产结构—即创造性毁灭!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即创造性破坏。资本主义不仅包括成功的创新,也包括打破旧的、低效的工艺与产品。这种替代过程使资本主义处于动态过程,并刺激收入迅速增长。即资本主义的成功不是主观追求秩序的结果,而是创造性破坏——主动性破坏旧的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狼图腾》这本书总结出一个规律:5000年中国古代历史基本上是西北游牧文明与东南农耕文明博弈的历史!来至西、北的游牧文明,无论被战乱破坏得多么严重,但大多可以灭掉或者收降东南中国农耕文明政权,而东南中国农耕文明最后的政权则无一例外都被西北游牧文明国家轻易的灭掉!华夏先圣,怀着善良朴素的愿望,受到历史发展阶段的限制,力图实现克己复礼,仁爱无敌的大同理想,以为只要铲除人性中的狼性就能逐步实现这一理想。因此,在性格教化方面,儒家孔学千年淳淳教导:“其为人也,温柔敦厚”,然而,普天之下牛羊的性格最“温柔敦厚”,儒家教义具有鲜明崇羊灭狼的农耕性质。到后来的宋明理学那就更极端了,大力鼓吹“存天理,灭人欲”,连正常的人欲都要灭,就不要说消灭人性中存留的兽性狼性了。在农耕民族存在的基础上,经过千年的教化驯牧,华夏的知识层充满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华夏下层布满了软弱可欺的良民顺民,羊性几乎成了华夏的国民性。这条道路走得太极端,后来敦厚的羊群一旦遇上了凶悍的草原狼群,其结果,二十四史早已记录得血流成河。再后来,世界变小,敦厚的华夏“文明羊”遇上了凶悍的西方“文明狼”,两种文明相撞,撞翻的当然是羊。所以,古老的华夏道路必然被西方道路打垮,最后打成了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历史规律告诉我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明缺乏一种精神即大游牧文明精神——敢于自我否定,打破秩序、勇于竞争!大游牧精神,不仅包括草原游牧精神,包括海洋“游牧”精神,而且还包括太空“游牧”精神。这是一种在世界历史上从古至今不停奋进,并仍在现代世界高歌猛进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历史上,这种大游牧精神不仅摧毁了野蛮的罗马奴隶制度和中世纪黑暗专制的封建制度,开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和“牧场”,而且在当前还正在向宇宙奋勇进取,去开拓更巨大更富饶的“太空牧场”,为人类争取更辽阔的生存空间。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儒家文化有其合理性。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文化要比儒家出现的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道德经其实是最早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道德经三要素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说明了小政府、大市场,一切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加干预。但是统治阶级选择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就说明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生产关系于中国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生产力是相适应、相协调的!

人类文明已经从陆地农耕跨过了海洋资本主义,即将奔向太空新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告诉我们,儒家文化已经不适应人类文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易经指出:变易是绝对的,要不断打破秩序才能发展!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熵就是描述一个多体系统的混乱程度即有序走向无序,一个系统越混乱,它包含的微观态就越多,熵就越大,且熵过程是不可逆的!

打破秩序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一旦生产关系阻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勇于改变生产关系,使之能够解放生产力,迎接新的文明!

家园 儒家的秩序倒是与封建制度配合的很好,现在还想捡起来。。。

只能说是还有迷思,未能透视和缺乏展望。

关于“熵”其实现在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读解,曾有河友认为熵的必然增加而必须做的一些事情。借本帖歪楼多说几句,以下是我对于熵及其社会应用的观点:

1. “熵”作为物理概念,本身在物理领域还有待研究和认识。把“熵”纳入现代社会、政治研究来使用,只能说在初步阶段,远未有足够的可信度,只能说是尝试的一家之言而已。

2. 从人类目前可以看到的全宇宙的角度来说,存在着宇宙是变冷还是变热的两种判断。

宇宙变冷是说宇宙的扩张而引起的温度下降大于能量无序耗散而引起的温度上升的趋势。至于为什么宇宙扩张会引起温度下降大家只要想一下气体膨胀而引起的温度下降就容易明白了。而宇宙变冷即意味着某些意义上的“熵”的降低。即扩张带来的能量差距的拉开大于能量流动而带来的均衡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目前人类所见的全宇宙范围内,宇宙扩张带来的熵减低的趋势大于能量无序耗散带来的熵的增加趋势。而所谓的熵的单调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有限制条件的,更适用于小尺度限定系统的描述。

宇宙变热的判定则是基于宇宙将来可能会缩小和能量的耗散。目前观测到的事实是宇宙还在扩张,该扩张的源动力来自传说中的宇宙起点的大爆炸。宇宙未来收缩说认为宇宙内部物质的引力大于大爆炸产生的离心力,宇宙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开始收缩,最后回到一个质点的阶段。

目前的学说认为判定宇宙是永久扩张下去还是将来会收缩要看宇宙物质的密度和分布,当小于某个临界值,将永久扩张下去,当超过某个临界值,将在未来引起收缩。

从上面看,全宇宙的熵的增减还在未定之天,我们用熵来看待人类社会规律就还很不准确。退一步说,即使宇宙最终会收缩,那也是几百亿年后的事了。起码现在宇宙还在扩张,还看不出宇宙温度是增加还是降低,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另外,单就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历史而言,人类社会其实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即熵是降低的。即使人类所处的物理环境的熵是增加的,而人类社会自身确实是日趋有序的。我们可以看做是人类在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的使用能源来创造有利于人类的负熵环境。人类越发展,人类自身体系的熵值越低,而周围环境的熵值增加。好在人类目前开发的宇宙是相当小的,整个宇宙还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等待我们去开发,去在增加环境熵值的同时获得人类的负熵。这也将是数百亿年的事情。

至于如果宇宙终将无尽的扩张和变冷,那我们应该担心的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即人类将在越来越有秩序中行动的越来越缓慢,最终凝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