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求医记(一)去哪儿看病 -- 芷蘅
真实的事情,一朋友在阿根廷,上火,牙肉肿,去医院(私人的),检查,说是做个小手术,ok,把肿的那片肉切掉。
老婆也因为这个掉了两个,第三个的时候才注意的
究竟是医院会善待病历,还是病人自己收藏得留心----看看各地规定病历保存年限就明白。
某医院,只保留3年。
当年我在澳洲,一刻蛀牙,做了杜根手术,足足花了我两千多澳币。。。。。。
但我印象中,牙医说,根清起码要做3次,分3个月做,不然神经还有可能长出来,不知道是否现在技术进步,不用这么做了?
我的牙有大问题都在国内看。在外面费钱还费时间。但补个小洞还是快的,洗牙的时候牙医就能给做好。
根管治疗是需要3次,不过每次间隔是7~10天,三周左右能搞定了。
只是牙髓炎,也可以一次完成的。如果根尖有炎症,一般就不敢一次做完,怕炎症激化引起疼痛。
割后消炎,肯定就没事了,上火嘛,肯定后来就没事得了,只是消肿以后发现那里少了一片肉 —— 凹进去了!
如若不是,按照现行的惯例,肯定是先让你做检查,查完再说,医院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是检查来的,而且,一般情况下,会在初诊科室查个遍,一般是不想把病人让给其他科室的,除非明确不是本专科的。这跟诊断水平没有关系。
人体的动态除错技术(DEBUG)恐怕还有赖于相关科技的突破性发展了,粗粗想一下要包括:
1. 人体分子或原子级别的动态情报收集技术。目前的CT、磁共振、B超等诊断技术基本上是器官、组织级别的。这个或许有赖于基础物理或其应用的突破性的进展。或许会有某种机制,能像CT或磁共振一样,能把人体内的分子和原子运动,动态和实时的采集并镜像到电脑系统中,以便仿真、检测和除错(DEBUG)。
2. 足够先进的电脑系统,以便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人体分子或原子级别的超大量的实时信息。
3. 足够先进的知识和软件体系以分析错误,找到解决办法。
4. 基因、分子、原子级别的介入治疗手段。
河里不知有没有从事分子生物学或基因治疗的大牛给科普一下目前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