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正德五年:明武宗的失败之年。 -- 天煞穆珏
[IMGA][/IMGA]正德五年,有一个人死了,是被凌迟处死的。这个人就是被后世称为‘祸国专权’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
如果正德五年真的只死了刘瑾一个人,倒还勉强可以说正德二年至五年间,确实是刘瑾专权,一应决策皆是他所做,武宗并不知道。
但是,其实这一年,还有一个人死了,这个人就是户部尚书张綵。后世基本上没有人提到过张綵这个人,即使是极少数为刘瑾翻案的人,也没有提到过这个人。
正德五年八月十一日,刘瑾因谋反被下狱。
正德五年八月十五日,吏部尚书张綵下狱。
《明史》记录得很有意思,说是:惩治刘瑾同伙。然后才有‘张綵下狱’一句。
张綵为什么会下狱?
清朝张廷玉所撰之《明史》只记录了张綵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发生在正德四年三月十七日的事情。
那一天,时任吏部侍郎的张綵上书请求不定期考察在京官员。这件事据《明史》所记,是武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由此可见,说武宗朱厚照不理朝政,至少在这件事上是站不住脚的。
而张廷玉的《明史》会记载这件事,很明显说明,在张廷玉看来张綵的死,与他提出这个建议有直接的关系。
而张綵这个建议,是一个会得罪朝廷所有官员的建议。
八月二十五日,刘瑾被凌迟处死。
而张綵的下场则是:十月十六日,杀,丢尸弃市示众。
正德五年,曾经在正德二年之后提拔上来的内阁重臣基本上都倒掉了:
五月二十九日,焦芳辞官退职。
六月二十二日,刘宇停职。
八月十六日,曹元停职。
能说这些人的上台,武宗朱厚照都不知道吗?没有他的允许,刘瑾再怎么专权,这几个人也一样进不了内阁。
刘瑾倒台之后,朝廷政局的走向是这样的:释放了所有贬官戍边的大臣,下诏从正德二年以后所更改的政策法令全部按原来的执行。
正德二年到五年,到底有什么新政出台?说实话,俺也不知道。不过张廷玉的《明史》有记载几件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来看一看:
正德三年正月十三日,全面登记外官。
正德三年二月一日,下令凡是在京官员休假超期及病满一年的全部退休。
正德四年三月十七日,吏部侍郎张綵请求不定期考察在京官员。
这三件事都对当时的官僚体系有极大的冲击。而从张綵提出考察官员这个建议竟导致他日后被杀的后果来看,可以看出他的建议令朝中的官员多么的对他恨之入骨,而这种恨之入骨又可以反推出当时官僚集团腐朽没落得可怕。
这些事情,武宗真的都不知道吗?就算真的不知道,刘瑾,张綵做得不对吗?
《明史》明确的说:庆幸武宗的用人之权始终亲自掌握。
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并不存在武宗朱厚照荒废政事的事情,说明正德二年到五年的所谓‘刘瑾新政’有武宗的影子。但是随着正德五年刘瑾和张綵的死亡,武宗朱厚照针对官僚体系的改革失败了。
赢得胜利的大臣们把罪责都推到刘瑾身上,把他说成是引诱武宗成为一个享乐荒淫,不理朝政的君主的奸侫,这间接不也就是在攻击武宗吗?为何要这样做?因为他们不能向天下人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对抗皇帝的新政!
正德五年新政的失败,对于明武宗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导致了他其后四年的蛰伏退守,最终放弃内政转向武功,一不小心还让他成功了。
据说,后世很多人认为清朝所编的《明史》有很多‘失实,抹黑明朝’之处。那么在这样一部‘失实’的正史里,却能看到一个曾经想要改革朝政,却最终在朝中大臣疯狂反扑之下,遭遇失败的年轻君王身影,只能说张廷玉可能对明武宗朱厚照这个人有偏爱,有同情吧。
[IMGA][/IMGA]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但是他以帝王至尊亲临战场手刃敌人,历史上不多见,为吗康熙这样就受夸奖,明武宗就被抹黑成这样呢?
首先来看一下《明实录》关于应州大捷的记载,其实记录已经相当详细。
这一段是一个总结,下面所讲的就是详细经过。
蒙古小王子带着五万兵马从玉林进犯。
正德当时在阳和调兵遣将。
当时调动军队守卫的地方分别是大同城,聚落堡,天城,杨和,平虏,威远。
这里承接上句,因为有了部署,蒙古小王子找不到便宜,就分道南下了。
在这里要注意两个时间,一个是九月戊戌,一个是十月甲辰。是小王子从玉林进犯到与大同总兵官王勋于绣女村相遇交战的总时间。交战后小王子奔窜到应州。绣女村之战应该算是应州大捷的前哨战。如果以严肃的态度研究应州大捷的始末,应该从小王子从玉林进犯开始。
这里的明日,是指绣女村之战后的第二天。明军在应州城北五里寨再遇小王子,这里用了一句话:颇有杀伤。一直到傍晚,小王子依东山而退,但是仍分兵围困明军。
又明日,是指绣女村之战的第三天,明军在于涧子村再次与小王子相遇,大战。结果这一次小王子大发神威,将明军各个击破,使明军不能合围。武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亲自带着兵马从阳和来救。这里用的话是:众殊死战,虏稍欲,诸军乃合会。皇帝亲征,自然兵将死战啊。
这里的明日,很明显就是指绣女村之战的第四天。
这里的明日,很明显就是指绣女村之战的第五天。这里的字,首先要注意‘引’‘且战且退’‘追’这几个字都说明了武宗不是在玩力战,而是在用计谋,想诱敌深入将小王子全歼。一直追到平虏朔州的方向武宗再次进兵,但是因为再次遇到黑雾天气,明军也疲困,就停止追击回来了。
然后,奇葩来了,《明实录》记载的是: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者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舆几陷。
这是不是史实?个人认为是的。但这是个‘真话不全说’,用了春秋笔法的史实。实际上,小王子经过前期四天与明军的交战,已经可说是损兵折将。因为这样,武宗才敢于决定引兵深入,以求全歼。但是因为遇到大黑雾,双方停兵。一个回师,一个撤退。
到此还是很正常的。但后来是不是没有发生什么事?我认为不是的,个人认为漏掉了很重要的一节:
武宗血气方刚的毛病上来了,在明军停止追击之后,武宗带着自己的亲信卫队追上去。或许正好是追至榆河,又或许他的亲信卫队就是五六百人。他们在榆河与小王子相遇。那个时候小王子应该已经是在撤退途中,突然又被追击,愤怒可想而知,或许根本就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思杀了个回马枪。
结果就出来了。当时武宗就冲在前面,猝不及防的被小王子杀了个回马枪,在激战中,他亲自斩杀了虏首一级。但是他自己的亲兵卫队在斩杀十六虏之后,自己这边也死了五十二人。这五十二人是不是全是对阵死的?我认为不是,他们多半是在一开始受到伏击而死。五六百人拼死护着武宗回来,而小王子那边也不敢再追击,因为本来就是在撤退过程中打了个愤怒的回马枪而已。自然最后就各自回家了。
初看《明实录》,也能看出来应州大捷最起码应该从绣女村之战算起为五天。如果仅以最后一天来算,研究历史的人就太过儿戏了。‘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居然也误导读者,以他熟读明史十几年的阅历来看,实在不该。
应州大捷在《明实录》记载的已经相当详细,有时间有地理有人物还有天气。搞历史的人一定要懂得地理,如果有地理学高人能整理一份当时的战争地图来分析可以看到应州之战的大概,另外一个研究方向就是研究地方志,不能光埋首于最高机构编写的史书,要与地方志互补,这样或许能多少还原应州大捷的真相。后来清朝张廷玉修《明史》,不过短短几句话而言。但是《明史》短短几句话,就抓住了此战精髓之处:
——明史(清张廷玉)
张廷玉还知道是‘战五日’,当年明月洋洋洒洒写了万言,居然还误导读者,其价值竟不如张廷玉这三个字。做历史学问的,真是半点马虎不得!
实际上光从应州大捷来看,武宗这个皇帝的职业做得是相当优秀。但是如果对照他在豹房的表现,优秀就要降到合格了。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玩女人不算事,但是不按规矩玩女人,在当时也是个事,最起码会受到大臣们的非议。
豹房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我看了好多现代人的说法,就发现很有些人喜欢取自己所需来分割解读。喜欢的就说这不过是武宗另建的办公之地。不喜欢的就说这是武宗无法无天的荒淫之所。
为什么要把一个人,人为的分成两半呢?一个人如果像宇文成都那样被李元霸撕成两半,是活不成的。
要合而为一。
豹房就是武宗用来办公,居住,学习,秘戏之所。公私兼顾,公私两不误。
正德二年,武宗就开始营造豹房。从盖造豹房到武宗驾崩,他都住在这里来看,武宗当初盖造豹房,就不是单纯为了荒淫游戏。就算真是为一已之荒淫,但史官说他受群奸蛊惑,这种言论也太过主观。史官写史,最忌用主观态度参与其中。若是直接引用太监刘瑾的言论,然后说:上许之,从此不复入大内也。这就比较客观,是否奸侫,是由读者来论断,史家要做的是呈现客观事实。其实史家呈现客观事实,是不是就没办法指出谁是奸侫?当然不是啊,史书不是向来有什么侫臣传,二臣传之类的传记吗?把刘瑾写入这些另册中,自然就会令读者引发联想,何必赤祼祼以主观态度污染读者眼睛?
武宗自入豹房之后,被史官记录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生在当年十二月份的事情:
这件事发生在正德二年十二月份。说色目人善阴道秘戏。当时武宗多大?虚岁应该是十八,十八岁的少年,受性引诱的还少吗?更何况他还是皇帝。当时有一个色目人名永,吹嘘回女美丽胜中国女子,这小子先是把别家回女进贡给武宗,然后又故意请求让候伯之家的色目妇人进入豹房教授歌舞,时人恨得要死。但后来武宗决定召他的女儿入豹房,把他吓得用邻居家的白回子女冒充入豹房,后来害怕事发,就求退休避祸去了。这件事算是私事了。
这是杨一清的奏折所说的话,从这里可以看出武宗还在豹房练训兵戎鼓炮之声震骇城市。在那帮正统文臣眼中,武宗当然只是在玩。但从后来武宗所做的事情来看,很明显在武宗心里不是玩。如果回到紫禁城,他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别说回女玩不着,练兵这种事会让一个皇帝亲自做吗?所以他才会在即位第二年就搬到豹房来,可见是个独立意志相当强大的人。
这件事发生于正德八年。四川的番僧,很明显是四川的藏族僧人,被召到豹房做事。
‘好一棚大烟火也’这是乾清宫大火,武宗退避豹房,回望乾清宫时对左右所说的一句戏言。对这样的一句戏言,应该怎么评价?此次大火并无伤亡记录,可见人是安全的。春节到了,在宫里张灯结彩来贺岁,结果却引发大火,看到大火烧了自己住的地方,然后武宗说了一句戏言,能怎么评价?难道要武宗大哭一场? 这里提到宁王以奇巧献,看来不是传统的灯烛。宁王搞了个新发明,但是这个新发明显然不过关,引发了乾清宫大火。而且我个人猜测武宗看到乾清宫大火,说不定心中真的有一种恶气得出的感受,这个宫殿,束缚了他的父亲,父亲死后又束缚了他。
正德十一年,又发生了一件让武宗倍受非议的事情,之所以受争议,是因为这次武宗的女人是个有孕女子,而且是别人的妻子。
马昂妹妹虽然嫁为人妻,但她入豹房之后,马家获得富贵,内庭皆呼马昂为舅。看起来富贵至极,但问题是,马昂的妹妹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封号,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武宗相当清楚进入豹房的这些女人到底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他是爱女色,但他也知道界限在那里。而马昂的妹妹看来并没有因被武宗看上,要离别夫婿而痛哭流涕。武宗在马昂家所做的事,如果与上面那个色目人永的事合起来看,似乎可以看出武宗心中所想是什么。他向色目人永要其女,向马昂要其妾,旁人可以说他荒淫,就是想要玩女人。但也可以说他玩世不恭,只是拿这些人开玩笑。而他之所以开玩笑,是因为他看到色目人永,马昂这些人的贪婪和荒淫。既然你们可以把别人家的女人送给朕,那朕就看看你会不会把自己的女儿也给朕。既然你可以把怀了孕的妹妹送给朕,那朕玩你的妾应该也无所谓。好在马昂还是有些羞耻心的,拒绝了武宗荒唐要求,虽然史官说他怒而起,也不过是把马昂的妹妹送回家,并没有杀人。
西番得幸豹房。
俳优得幸于豹房。
上于宣府治行宫…所收妇女实其中/上甚乐焉每称曰家里/上厌大内/初以豹房为家/至是更以宣府为家矣。
上于西内营治豹房新寺进乐人臧贤回子于永并番僧之属杂陈伎术以取悦固宠宁朝。
这些都是说明武宗真的非常讨厌在紫禁城居住,他登基之初常以豹房为家,后来在正德十二年击败蒙古小王子之后,就经常去宣府行宫居住。当然他在宣府行宫居住的时候不会当和尚,女人还是很多的。《明实录》里记载了一个很神奇的女人,这个女人叫王满堂,实录是这样说她的:
这个王姑娘长得非常美艳,曾经入选过大内,但是很快就又被送回去了。她感到非常羞耻,不肯嫁人。总是说一定要等到一个令她贵不可言的人才嫁,有一个和尚知道她的志向就跟别人说了。其中一个道士,因为会妖术,可能那时就被官府通缉,就改名换姓又贿赂和尚,结果和尚和道士合起来骗王姑娘,王家和王姑娘都当了真,还真与道士结了婚,结婚之后的道士干起了‘轮子功’,很快就从之者日众了。道士害怕事情败露,带着老婆逃跑,但是依从他的信徒还真做起了皇帝梦,后来自然是被捕了。被捕之后,这件案是怎么处理的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抚按官以闻诏释愚民之从者。初始查案的人,肯定是将这个案子以谋逆定罪,但这么重要的案件是要过皇帝的眼睛才可以。审案的时候王满堂应该会说出自己身世的来龙去脉。而当案件摆在武宗面前,以武宗的个性,看了王满堂的述状,或许会觉得这个王姑娘很有意思,很可爱,就特别下令保全她。而对于那些因盲从而迷信的百姓,武宗也并没有怪罪,都释放了,只杀了为首的三个家伙:道士鋹,潘依道、孙爵。由此案可见武宗真是个很善良的人。但是善良并不是武宗可以将那些迷信民众尽数释放的唯一原因。武宗从正德九年开始微服私访,其后基本上都在民间行走,比起那些一辈子可能就只待在北京城的大臣们来说,他更清楚大明百姓的民心,所以也能分辨出真正的是与非。面对谋逆案件只斩首犯三人,做皇帝做成他这样,诚可赞叹。
在马昂妹之后,王满堂之前,武宗算是有一个真爱。但神奇的是,这个武宗的真爱连个名字都没有。而武宗死后这个人去了何处,也无人得知,真是很古怪的一件事。
《明实录》记在正德十三年。
《明实录》记在正德十四年。这里既记载了武宗的痴情,也记载了他手下的人蛮横无理:道遇湖广参议林文缵/入其舟夺一妾而去。
武宗驾崩之后,是这样处理豹房中人的:
哈哈,在这里看到少林寺和尚这五个字,是不是很奇妙?其实从上面所记载的那些人物已经能够说明所谓的豹房确实更像后世所言的艺术技术中心。这些人放在现代,都是技术人才,专业人才,演艺偶像等等,但是在那个时代,这些人全部都是下九流的低贱之人,武宗终其一生都跟这些人混在一起,被那些士大夫贵族所不待见,算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而终其一生武宗都不改其志,看来确实是乐在其中。
而《明史》(清张廷玉)只用一句话就说完了:
武宗精通梵语,四书五经应该都比较精通,毕竟从小就受太子的教育。但他避居豹房,很明显是不想再受那些正统士大夫的管束。或许他的梵语是到了豹房之后跟随那些番僧才学到的。杨廷和应该是不会教他梵语的。世俗的音乐戏曲他应该也会不少。很可能他还精通蒙古语和藏语,会不会葡萄牙就不清楚。实际上,武宗登基之后花了九年时间学习。如果他真的只是一个荒淫君王,那么他在登基之后,以他的个性,随时都可以跑出去玩,何必一定要等到正德九年,才第一次微服出访?如果他出访只是为了求美女,他应该像乾隆一样七下江南,而不是数次前往大同,宣府,居庸关这些地方。为何要去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经常被一个蒙古小王子侵扰。
如果仔细看《明实录》,就会发现这个小王子是经常性的到明朝边关来打秋风,但是纵观武宗一朝的那些名臣,有没有出过对策把小王子彻底扫平?武宗对这些天天只会讲正统的名臣有没有失望?可能对于大臣们来说,小王子只是扰边,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皇帝来说,小王子一日不除,这个皇朝就不稳。明英宗当蒙古人俘虏的时候,留守北京的大臣里,消极怠工的人依然不少。所以在武宗心里,他是比那些大臣们更想把小王子干掉。
明朝内政在孝宗治理下,已经算是很不错,那么到了武宗手上,只要延用父亲用过的那些大臣继续处理内政就可以了。但外政武功呢?英宗被俘的耻辱呢?怎么建立,怎么洗刷?
武宗在男女之情上确实很放浪。但在国事上他从来不糊涂,而且他也做到了,他没有把为英宗雪耻的责任推给下一代。对他的定位,《明史》其实是相当中肯的:
张廷玉倒是把武宗当成一代明君来惋惜。但这世间没有‘假如’。而且武宗自小看到父亲过着那样谨慎节制的生活,相信他不会想过那样的日子,要不然不会那么绝决的住进豹房。孝宗的人生,就像被困在金丝笼中的鸟。这样的人生,想必孝宗自己也不想儿子再过一遍吧?
至于武宗到底有没有后代,正史说是没有的。而民间则有京剧《梅龙镇》,给了他一个儿子。这样的传说也可以看出民间对武宗的喜爱。当然,民间的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能当正史来引用。私心觉得,武宗要是真有儿子,说不定他真的不会带回紫禁城,如果是女儿,肯定就更加不会带回皇宫了。
康熙好像没这个纪录吧。康老三对付三藩都是遣将征伐,亲征只有噶尔丹,但是三次出战都没有亲临战场,第一次是临阵生病;第二次是噶尔丹发觉中计逃走,败在西路费扬古手里;第三次大军刚刚出动,噶尔丹自己就挂了
你想想有明英宗亲征叫瓦剌给逮住这么个大坑在前面,有几个大臣愿意皇帝亲征冒那么大危险啊
小王子的级数和对大明的挑战应该是不如也先的。更加不像康师傅那样,面对的是可能会灭国的三王叛乱。对北京的内阁大臣来说,小王子不过是侵边而已,属于可打可不打的仗,边关百姓的安危在北京的大臣眼里,并不算什么。
武宗亲征是在正德十二年,他在之前已经听话听了十二年了,先前应该是有不少大臣都拿英宗的事情劝谏他的。
这件事情,他不做就没人做。这一点他没有像康师傅那样得到大臣的支持。你看他带的人就知道了,从北京带去的人,基本是太监,将领全是边军,没有京军。
他做为皇帝完全可以不做这件事,但他还是选择了去做。边关的百姓也是大明的百姓,边关的土地也是大明的土地,难道一定要等到小王子打到北京城,皇帝才能亲征吗?
在这一点上,他甚至是诚可赞叹的。是一个勇敢的皇帝,不是仅仅说他对小王子做战勇敢,更是说他面对那黑压压的反对他的内阁大臣来说,他是勇敢的。
而且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上阵杀敌的,也是在后面调兵遣将而已,但明军后来被围困,他如果不亲征,说不定就打不下来。
其实这里面可以看到,他真正能调动的兵力也不多,北京的那帮大臣和京军,都在坐壁上观。甚至可以说是在等他闹笑话。
他偏一口气做下去,胜了,所以才觉得他难得。
不少呢。武宗皇帝这里面还是有点被后人冤枉的很惨,其实前年找到了一份吴总的诏书,里面居然是谈百官的道德问题,可见武宗并不是很荒淫的人,很多野史荒诞不经。另外帝王的私德和治理天下无关,不好色的皇帝恐怕也真就武宗的父亲罢了。用这个来指责他是不公道的。说来说去他死得早,没有后代,再加上一个强悍的嘉靖皇帝,为了自己的权力,抹黑武宗也是有的。就说喜欢有妇之夫这个事,狸猫换太子的那个刘皇后,我看比这个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啊
能人、肯负责的不是没有,但是太少了;连太监都跟着叹息,(或言帝任(于)谦太过,(兴)安曰:“为国分忧如于公者,宁有二人!” )
大部分士大夫总是琢磨着把皇帝管得牢牢地,圈在宫里不出来,可这么一来这皇帝的决策要是不出问题才怪了;武宗呢,就是给憋坏了,想尽办法给士大夫们捣乱。但是,亲临前敌还是不可取的,他毕竟不象永乐帝那样打仗出身啊;我最喜欢的段子是他逗大臣们在雪地泥地里跪拜,再一个是把宴席的菜肴卖给地方官收钱
可是小王子其人就是著名的达延汉。黄金家族的最后一位一统蒙古草原的大汉。这样的人比也先可是强多了,比葛尔丹也不逊色,终武宗朝没有大的边患,不能不说武宗在这方面是很优秀的。
最后谥号武宗也有这个意思吧,其实武宗不是坏谥号。不要忘了诸葛武侯,汉武帝和魏武帝。其实好像唐高祖最早也是谥号大武。我宁愿这是对朱厚照的褒奖啊
噶尔丹一见康老三的帝王伞,知道中计,转头就逃了;康老三的部队基本上没来得及和噶尔丹交手。可惜噶尔丹虽然逃离了中路军的攻击范围,但正好被西路的费扬古、孙思克部截击,还是大败而走。
终其一生,康熙除了打猎的时候显显威风,基本上没到过真正的前线作战。不过,真正的帝王,是毫无疑问的最高统帅,根本没必要亲自上阵;热衷于亲自上阵,是不够成熟的表现,比如永乐帝,年近六旬还要出去逞能。李世民年轻的时候多次冲锋在前,登基以后就基本上不亲征了,即使亲征,也不会亲临前线冲杀了,这才是成熟的统帅应有的作风,(和年龄无关)而且李二这最后一次亲征还无功而还,结果远不如贞观年间其它几次派将出征
文帝、武帝都是顶级谥号
武宗、文宗却都是一般庙号
这里有一个特点,就是谥号是形容、庙号是排序,所以庙号里面比较牛的:1 是祖是开创者,宗是收成者,祖基本上都是牛人
2 是庙号既是排序,所以牛的庙号基本上是太、高、世,本来中宗也是很牛的,后来出了个唐中宗这么个废柴,没人用了,其它用形容词的宗都不是很牛了,仁宗勉强吧,其它××宗都是没事找个字自娱自乐罢了,其实早期只有少数皇帝才有庙号的
城外三军见到黄罗盖,山呼万岁声闻几十里。其实如果不算洪武,明朝亲临对异族战场的皇帝至少有四位,成祖,宣德帝,英宗和武宗。这个也是少有的。明朝皇帝更加尚武啊
没道理武帝就是顶级,武宗就是不行,只不过后来慢慢越重文轻武,贬低了武这个谥号罢了。谥号武的最早几个都是牛人,好像陈庆之就是这个谥号。
文宗也不是好庙号啊,虽然中国宋以后完全崇文
1 庙号只有皇帝才有,而且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要死了之后立庙才会有庙号。谥号是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可以有的,陈庆之是将军,他可以有谥号,但绝不会有庙号。(汉代只有有大功劳的皇帝才有庙号,唐以后差不多所有的皇帝都有,但末代皇帝就都没有,因为宗庙已经被另一个王朝取代了)
2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庙号的作用是排序,所以牛逼的皇帝,都是太祖、太宗,高祖、高宗,太、高、世这几个字你见过有用作谥号上的吗?
谥号的特点是形容,所以才会用上文、武,到后来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时候,排序的字不够用了,才用了和谥号类似的字。但是在庙号里面,文宗、武宗都不算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