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英国人自豪的茶 -- 燕人
chips 英式英语
fries 美式英语
我一个北佬,哪里懂得什么茶。糊糊英国人也就罢了。
不如你来叹叹老广的饮茶?
提到欧洲的吃喝,谁总会想到巴黎,伦敦是算不上的。不用说别的,就说煎山药蛋吧。
法国的切成小骨牌块儿,黄争争的,油汪汪的,香喷喷的;英国的“条儿”(chips)
却半黄半黑,不冷不热,干干儿的什么味也没有,只可以当饱罢了。再说英国饭吃来吃去,
主菜无非是煎炸牛肉排羊排骨,配上两样素菜;记得在一个人家住过四个月,只吃过一回煎
小牛肝儿,算是新花样。可是菜做得简单,也有好处;材料坏容易见出,像大陆上厨子将坏
东西做成好样子,在英国是不会的。大约他们自己也觉着腻味,所以一九二六那一年有一位
华衣脱女士(E.White)组织了一个英国民间烹调社,搜求各市各乡的食谱,想给英
国菜换点儿花样,让它好吃些。一九三一年十二月烹调社开了一回晚餐会,从十八世纪以来
的食谱中选了五样菜(汤和点心在内),据说是又好吃,又不费事。这时候正是英国的国货
年,所以报纸上颇为榆扬一番。可是,现在欧洲的风气,吃饭要少要快,那些陈年的老古
董,怕总有些不合时宜吧。
吃饭要快,为的忙,欧洲人不能像咱们那样慢条斯理儿的,大家知道。干吗要少呢?为
的卫生,固然不错,还有别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胖了难看;男的也爱那股标劲
儿,要像个运动家。这个自然说的是中年人少年人;老头子挺着个大肚子的却有的是。欧洲
人一日三餐,分量颇不一样。像德国,早晨只有咖啡面包,晚间常冷食,只有午饭重些。法
国早晨是咖啡,月芽饼,午饭晚饭似乎一般分量。英国却早晚饭并重,午饭轻些。英国讲究
早饭,和我国成都等处一样。有麦粥,火腿蛋,面包,茶,有时还有薰咸鱼,果子。午饭顶
简单的,可以只吃一块烤面包,一杯咖啡;有些小饭店里出卖午饭盒子,是些冷鱼冷肉之
类,却没有卖晚饭盒子的。
伦敦头等饭店总是法国菜,二等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瑞士菜之分;旧城馆子和茶饭
店等才是本国味道。茶饭店与煎炸店其实都是小饭店的别称。茶饭店的“饭”原指的午饭,
可是卖的东西并不简单,吃晚饭满成;煎炸店除了煎炸牛肉排羊排骨之外,也卖别的。头等
饭店没去过,意大利的馆子却去过两家。一家在牛津街,规模很不小,晚饭时有女杂耍和跳
舞。只记得那回第一道菜是生蚝之类;一种特制的盘子,边上围着七八个圆格子,每格放半
个生蚝,吃起来很雅相。另一家在由斯敦路,也是个热闹地方。这家却小小的,通心细粉做
得最好;将粉切成半分来长的小圈儿,用黄油煎熟了,平铺在盘儿里,洒上干酪(计司)
粉,轻松鲜美,妙不可言。还有炸“搦气蚝”,鲜嫩清香,蝤蛑,瑶柱,都不能及;只有宁
波的蛎黄仿佛近之。
茶饭店便宜的有三家:拉衣恩司(Lyons),快车奶房,ABC面包房。每家都开
了许多店子,遍布市内外;ABC比较少些,也贵些,拉衣恩司最多。快车奶房炸小牛肉小
牛肝和红烧鸭块都还可口;他们烧鸭块用木炭火,所以颇有中国风味。ABC炸牛肝也可
吃,但火急肝老,总差点儿事;点心烤得却好,有几件比得上北平法国面包房。拉衣恩司似
乎没甚么出色的东西;但他家有两处“角店”,都在闹市转角处,那里却有好吃的。角店一
是上下两大间,一是三层三大间,都可容一千五百人左右;晚上有乐队奏乐。一进去只见黑
压压的坐满了人,过道处窄得可以,但是气象颇为阔大(有个英国学生讥为“穷人的宫
殿”,也许不错);在那里往往找了半天站了半天才等着空位子。这三家所有的店子都用女
侍者,只有两处角店里却用了些男侍者——男侍者工钱贵些。男女侍者都穿了黑制服,女的
更戴上白帽子,分层招待客人。也只有在角店里才要给点小费(虽然门上标明“无小费”字
样),别处这三家开的铺子里都不用给的。曾去过一处角店,烤鸡做得还入味;但是一只鸡
腿就合中国一元五角,若吃鸡翅还要贵点儿。茶饭店有时备着骨牌等等,供客人消遣,可是
向侍者要了玩的极少;客人多的地方,老是有人等位子,干脆就用不着备了。此外还有一些
生蚝店,专吃生蚝,不便宜;一位房东太太告诉我说“不卫生”,但是吃的人也不见少。吃
生蚝却不宜在夏天,所以英国人说月名中没有“R”(五六七八月),生蚝就不当令了。伦
敦中国饭店也有七八家,贵贱差得很大,看地方而定。菜虽也有些高低,可都是变相的广东
味儿,远不如上海新雅好。在一家广东楼要过一碗鸡肉馄饨,合中国一元六角,也够贵了。
茶饭店里可以吃到一种甜烧饼(muffin)和窝儿饼(crumDpet)。甜烧饼
仿佛我们的火烧,但是没馅儿,软软的,略有甜味,好像掺了米粉做的。窝儿饼面上有好些
小窝窝儿,像蜂房,比较地薄,也像参了米粉。这两样大约都是法国来的;但甜烧饼来的
早,至少二百年前就有了。厨师多住在祝来巷(Drury Lane),就是那著名的戏
园子的地方;从前用盘子顶在头上卖,手里摇着铃子。那时节人家都爱吃,买了来,多多抹
上黄油,在客厅或饭厅壁炉上烤得热辣辣的,让油都浸进去,一口咬下来,要不沾到两边口
角上。这种偷闲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后来的窝儿饼浸油更容易,更香,又不太厚,太
软,有咬嚼些,样式也波俏;人们渐渐地喜欢它,就少买那甜烧饼了。一位女士看了这种光
景,心下难过;便写信给《泰晤士报》,为甜烧饼抱不平。《泰晤士报》特地做了一篇小社
论,劝人吃甜烧饼以存古风;但对于那位女士所说的窝儿饼的坏话,却宁愿存而不论,大约
那论者也是爱吃窝儿饼的。
复活节(三月)时候,人家吃煎饼(pancake),茶饭店里也卖;这原是忏悔节
(二月底)忏悔人晚饭后去教堂之前吃了好熬饿的,现在却在早晨吃了。饼薄而脆,微甜。
北平中原公司卖的“胖开克”(煎饼的音译)却未免太“胖”,而且软了。——说到煎饼,
想起一件事来:美国麻省勃克夏地方(Berkshire Country)有“吃煎饼
竞争”的风俗,据《泰晤士报》说,一九三二的优胜者一气吃下四十二张饼,还有腊肠热咖
啡。这可算“真正大肚皮”了。
英国人每日下午四时半左右要喝一回茶,就着烤面包黄油。请茶会时,自然还有别的,
如火腿夹面包,生豌豆苗夹面包,茶馒头(tea scone)等等。他们很看重下午
茶,几乎必不可少。又可乘此请客,比请晚饭简便省钱得多。英国人喜欢喝茶,对于喝咖
啡,和法国人相反;他们也煮不好咖啡。喝的茶现在多半是印度茶;茶饭店里虽卖中国茶,
但是主顾寥寥。不让利权外溢固然也有关系,可是不利于中国茶的宣传(如说制时不干净)
和茶味太淡才是主要原因。印度茶色浓味苦,加上牛奶和糖正合式;中国红茶不够劲儿,可
是香气好。奇怪的是茶饭店里卖的,色香味都淡得没影子。那样茶怎么会运出去,真莫名其
妙。
街上偶然会碰着提着筐子卖落花生的(巴黎也有),推着四轮车卖炒栗子的,教人有故
国之思。花生栗子都装好一小口袋一小口袋的,栗子车上有炭炉子,一面炒,一面装,一面
卖。这些小本经纪在伦敦街上也颇古色古香,点缀一气。栗子是干炒,与我们“糖炒”的差
得太多了。——英国人吃饭时也有干果,如核桃,榛子,榧子,还有巴西乌菱(原名Bra
zilDs,巴西出产,中国通称“美国乌菱”),乌菱实大而肥,香脆爽口,运到中国的
太干,便不大好。他们专有一种干果夹,像钳子,将干果夹进去,使劲一握夹子柄,“格”
的一声,皮壳碎裂,有些蹦到远处,也好玩儿的。苏州有瓜子夹,像剪刀,却只透着玲珑小
巧,用不上劲儿去。
1935年2月4日作。
(原载1935年3月1日《中学生》第53号)
英国从未以美食见闻于世。他们是大自然的探险者和开拓者,资本主义的先锋和帝国主义分子。吃苦耐劳,生活俭朴是这类人的本色。像法国意大利人这类讲究生活情趣的家伙搞不成真正的帝国。
所以朱先生文章开头就用法国的土豆把英国先贬下去了。像华衣脱女士(E.White)组织民间烹调社之类的事情也无济于事。因为历代传下来的菜谱,还是以法语的为主。这也没办法。谁叫法国人是英国最后一次的入侵者呢。
朱先生说英国人重早饭,与成都一样。可见他还没有去过广州。成都自古是天府之国。早饭丰盛也是有基础的。不过我是少见多怪了。英国人早饭中的麦粥,即是水或者奶煮的燕麦片。薰咸鱼是整条的鲱鱼,从中间剖开腌过后用烟熏,味道不错。
薰咸鱼
英国饭店的头等至今还是法国菜。意大利餐馆的档次可高可低。低档次的意大利店遍布全国。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意大利菜,印度菜和中餐三分天下。朱先生吃用黄油煎熟的意大利细粉不大可能。估计是新鲜手制的意粉,煮过,加黄油调味,再撒奶酪粉。炸“搦气蚝”却不知何物。大概把生蚝油炸了吧。我认为熟蚝味道远远好过生蚝,特别是油炸的。朱先生说这菜"鲜嫩清香,蝤蛑,瑶柱,都不能及;只有宁波的蛎黄仿佛近之"。不知宁波是否有炸蚝吃法。
朱先生说到伦敦的茶饭店,还提了三家最有名的。茶饭店英文写作Tea Shop,后来演化成了Tea Room。在朱先生经历的茶饭店时期,店里除了茶及茶点外,还销售其他冷热饮食。1980年代后餐饮服务业功能进一步细分。茶饭店的业务功能大不如以往,所以名字也从整间店Shop缩成单个室Room。
“角店”一景,女侍者
朱先生提到这三家店中,拉衣恩司(Lyons)和ABC面包房的资料网上都找得到。他们起先都是面包糕点制品生产商,后来索性开办茶饭店自产自销。拉衣恩司比ABC面包房的档次高,因为ABC面包房是自助服务。这是英国开风气之先的。朱先生说那里"点心烤得却好,有几件比得上北平法国面包房"。这话有两说。一是国人的西点制作水平可以。二是朱先生意在挖苦英国人做西点水准之低,只能和中国人水平相仿。
建筑在街角的“角店”
拉衣恩司的“角店”,英文写作Corner House,朱先生忠实原文直译过来了。这种“角店”在当时属于大型餐饮娱乐中心。楼下销售各类自产自销的食品茶点小吃,鲜花糖果等,楼上是各类风格的餐厅。每个餐厅都有自己的音乐演艺人员。“角店”里面还有美发室,电话亭,剧票销售代理等等服务项目。“角店”的服务人员并非是全是男的。这一点朱先生记错了。
“角店”的演出广告
相对于普通的茶饭店要更吸引顾客,但是出于同样原因到1977年全部停业了。伦敦闹市中唐人街附近不远有一座大型建筑物Trocadero,现在是游戏中心。当年也是拉衣恩司的角店风格的场所。
English muffin
朱先生写在茶饭店吃到一种甜烧饼(muffin)和窝儿饼(crumpet)。这两种吃食都可能是英国原产。从19世纪起成为喝茶时的配餐品种。甜烧饼和窝儿饼个头厚度差不多,都是利用酵母发酵的。但是甜烧饼本质上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面包,不过个头比较小。英国之外的朋友注意了,朱先生写的这个甜烧饼是一种形状很规矩的小圆面包,与更常见的美国式甜点muffin不是一样东西。。
美国式muffin
crumpet和黄油
制作窝儿饼用的是稀面浆,需要用器皿帮助成型。在成熟过程中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从面浆中逃逸,留下许多小细孔保持在窝儿饼中。这是它的特色。通常都是把窝儿饼加热后抹上黄油吃。因为小细孔的关系它比普通面包如甜烧饼吸收了更多的脂肪。所以朱先生说它浸油更容易,更香。
在英国叫做crisps.
日本草场更少,苏格兰牛肉比得了神户牛肉吗
俺在伦敦,佛罗伦萨吃的牛排看起来做法差不多,要说区别就是英国用纯牛排,佛罗伦萨的里面有块十字骨,原料档次还低点,不过,佛罗伦萨的牛排真好吃,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俺以前对牛排感觉一般,平时宁可买便宜一点的牛肉按中餐做法卤或者炖,现在基本就是卖牛排自己钻研火候的把握。英国菜和意大利那是没得比的,这也不是俺个人的感觉,至少同在欧洲的德国人肯定也是这么想的。英菜唯一强项就是早餐,意大利人就没早餐的概念,一个面包一杯咖啡就对付了。
朱老先生口味偏重啊,可能他那个时代吃饭用油少且用的油比现在更天然更绿色,所以炸制的东西不像现在那么油腻。黄油,奶酪拌面俺肯定吃几口就够了。
是坐办公室的,而且有人送茶给他的。还有是那些走南闯北的人。我不过是个做篮领的美国乡巴佬,国内十大名茶如果不古狗的话,都说不出名称来,哪敢出来献世,谈饮茶。格雷伯爵茶倒是喝了十年八年。
花花你,顺顺条气。
仔细一看原来是朱自清
有点酥,比cookie口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