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 -- diamond
intel是业内的行业领头羊,同样的公司我们还看到TSMC, Samsung...etc
半导体行业一年的销售额在3000亿美元左右,而半导体行业的3000亿盘子支持着大约14000亿美元的应用市场。
如同diamond所说,IC集成电路是压箱底的手艺,我们国家现在还是落后的,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其实也早就这么做了)
过10年再看。
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就叫做“中国期刊网”,对内还有一个名称叫做“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国家级别的信息建设项目。
还要完善数据库的内容及结构,但已经做得很好了。毕竟这个数据库是从头做起的。可惜必须是付费用户才能全文浏览。
另外还可以试试这个:外链出处,也是国家级的期刊数据库,比较侧重于学术期刊的检索
那些一直攻击TG的宵小应该看看,别一天到晚就盯着阴暗面。
当时我们的电视企业都没有做研发是必须的这种思想。也是,当时CRT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了。正好赶上电视技术换代。你看现在照相技术换代,连柯达都死掉了。话说影印照相业已经发达了很久了。当初柯达甚至还是数码相机的先锋。可还是想脚踩两只船,不能全心全意地发展数码相机。最后下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经过了抓大放小和几次市场优胜劣汰后,现在的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明显比以前强了很多。
读德先生的东西学了很多知识。下面是我的一些见解,请德先生和诸位指教:
老兄不必这么客气,叫我“德老弟”就可以了。
核大战已经在科技发展面前不再那么可怕——更恐怖的手段已经呼之欲出。而这些更恐怖的手段,当使用时,有可能只消灭目标,而不是使用者与目标同归于尽。
这可能导致科技先进国家对其他国家输出自己的危机。
这些更恐怖的手段中,比较温和的,比如美国正在研发的一两个小时内精确地打到全球任何地方的常规打击方式。
所以,所谓资本主义国家会更加倾向于自行缓和内在矛盾而非向外转嫁危机的说法,很可能在现代和不远的将来不太会出现。
这里没有【所谓资本主义国家会更加倾向于自行缓和内在矛盾而非向外转嫁危机的说法】,TOPGUN老兄大概是把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说法和我的说法混在一起了。
我在楼上的文字中,只是感慨了一下历史和现实的一些现象,并非下一个结论如何如何。具体感慨的内容,还请老兄自己看一遍原文,这里就不再拷贝一份了。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矛盾和危机是对外转嫁,还是憋在内部消化,恐怕仍然是“形势比人强”:主观努力无法取代客观现实;客观条件不成熟不能支撑时,当年共产国际企图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达到却无法实现的目标,恐怕以后仍然是无法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来达到;而客观条件变化后,大家不得不憋着就是不得不憋着。当然,当客观条件进一步变化后,也就是老兄你在这里罗嗦了一大堆想讲的,其实就是你认为新的军事技术下,转嫁危机又成为可以的了——当然,到底这些技术够不够这样的分量,是另外一回事——当客观条件再次发生了变化,不排除转嫁危机的传统路径会再次成为有效路径。
实际上,我觉得目前中东的乱局,就是一些国家转嫁危机的手段之一。
“中东乱局很可能是一些国家在转嫁危机”,的确如此!具体的,2008年以来,这些地区的战争会带给相关国家多少利益?目前尚无从知晓,这是有关职能部门的事情,我等平头百姓有戏看就已经很好玩了,犯不着自己给自己添累。不过从和平时期,卡扎菲这样的强人,尚要给萨科齐的竞选活动进贡的巨额资金,来判断的话,中东北非这些国家2008年被吸血的数量……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我目前看到的也只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到所谓基尼系数甚至高于美国之类的。这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自行缓和内部矛盾的路数。倒是本论坛的一个大牛葡萄说过,中国的一个方向,就是向帝国发展。这是输出危机的路子。好像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阶段要发展成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经过多年的两大模式相互学习和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已经把对方的模式的很多成分内化为自己的模式中的组成部分的时代背景下,这种“A主义还是B主义”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概念游戏。对这个问题的阐述,这座楼里相邻的这几篇我的回复文里,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大家相互知道对方的态度就好,没有必要在这种概念游戏上反复纠缠。
至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发展路径。窃以为,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因为它引用了马克思关于发展阶段的经典论述),然而,实际上这种说法几乎把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变革都一网打尽、全部无视了。那么这种视角,就必然不是“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
老马虽然提出了对立统一律和否定之否定等规律(不喜欢老马的人,被政治课折腾的极端厌恶的童鞋,可以称之为假说等比较中性的字眼,乃至用贬义的字眼也无所谓),但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上,并没有具体应用这些规律去预测局面的演化;换言之,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资本主义发展走向的预测,差不多类似于认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会一根筋的一条道走到黑。然而,事实上,观察这一百多年的世界发展,我们却看到,这对矛盾真的按照老马的这些“假说”去演化了。这方面展开讲的话,又是一大堆,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垄断和帝国主义,然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自己提出并坚决执行了反垄断法。
这种矛盾的对立面向对方的转化(主动的或被迫的,自觉的不自觉的),也构成了矛盾双方的对抗缓和的基础,也极大的消除和减少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释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及全球化这些年带来的繁荣、生产力的发展(尤其突出的就是中国的发展),或曰红利。
再说埃及。
埃及实际是大国和资本的一个棋子。埃及被用来点炮,导致中东诸如利比亚卡扎菲被侮辱性折磨死、叙利亚的人间地狱、等等,并不是以埃及自己利益和中东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的。并不能用埃及没有自己输出危机来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在核时代更倾向于内部消化危机而非输出危机。
我并没有用埃及作为巴拉拉巴拉啦的证明的意思,这里你误会了。原文是以“无法对外输出危机”这个相似点作为过渡,引入埃及这个苦逼,来批评一些“急躁冒进幼稚病”的错误思想,会导致我们像埃及一样陷入某某陷阱,巴拉巴拉……如此等等。
CRT在当时并未走上技术的穷途末路,相反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应该对当时企业的判断产生了重大影响。我看过一些后期未能面世的短管CRT产品,从产品指标上看优于2010年的液晶电视。听显像管厂的技术人员讲未来还能如何如何,就属于自我慰籍了。
另外当时还有液晶等离子之争,当时的液晶的机会可不如习总上位586机会大。当时三星等放话液晶是未来,一方面是给自己打气,另一方面是诱导公众选择液晶。就好比奥观海在竞选时要演讲要许诺一样,成王败寇而已。
挺难的?出来的都是广告。难道跟以前yahoo什么的收索引擎被更新换代一样?又需要新公司出来一桶江湖了?
80年代的老国企是带有生产能力的行政和福利机构,其实不是企业,从一开始设计这个机构的时候就只有生产和福利目标而没有盈利目标。这种机构是整个计划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一环,相当于生产线上的一个工人,不需要在这个小机构内部决策自己的未来走向。
这种机构不能参与市场竞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本来设计的时候就由政府承包了管理、策划、公关部门,国家一旦不管就相当于一家现代大型企业突然丢掉了大部分上层决策机构和跟客户打交道的渠道。
想像一下,苹果一夜之间突然失去了CEO、CFO、各种CxO和广告、营销部门以及所有的连锁店,只剩下R&D、生产车间和发放员工福利的工会,这样的苹果即便还能生产iphone、还能研发,又算是个什么东西?没有客户经理的引导和用户的反馈,研发部门再积极又如何知道自己该研发什么呢?一个不完整的机构,思想再先进也无法运行,这就是80年代突然放手的现实。
父母宠大的孩子,一旦突然放手都会有习惯和人格上的缺陷,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跟孩子是否聪明无关。但只要能熬过去,原来的经历总会成为未来的财富,原来的潜质终将发扬光大。
目的是破坏中国商业卫星发射的信誉
计划经济时代,整个中国,才是一个完整的企业,一机部到七机部是几大分厂,各个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国企,扮演的仅仅是车间的角色。当年的国企,不负责研发决策,不需要负责营销,甚至不需要负责采购,营销采购都是国家计委的事,决策直接就是中央负责。让国企直接去面对市场竞争,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一个车间,没有决策,没有市场,甚至没有采购,怎么面对市场?所以转型期是痛苦的,但一旦转型成功,国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我承认我把918忘记了:(
当时的国内八大彩管企业本身绝大部分并不是国企,除了彩虹,其余都是当地省级主管部门及企业或者央企与国外的合资企业,三星、日立、松下、飞利浦、LG、汤姆逊、康宁,等等。这些企业有些是中方控股,有些还不是,只不过对于外资而言,这些企业原本就是用来转移低利润或淘汰产能的,属于它们自身产业链的边缘,随时可以放弃,所以乐得让中方进行日常管理(欧美企业很明显,日韩企业又有所不同,但大体如此)。所以即使业内也觉得这八大企业就是国企作风,何况彩虹集团在里面属于产能最大,又是央企,有旗帜效应。不过作风是一回事,实际的资本组成是不能混淆的。因为这关系到如何解释八大彩管企业大多数会尸骨无存。
这些彩管企业据我所知,除了西安的彩虹,都是由跨国外企的淘汰产能与当地的土地人力等资产结合,加上当地金融机构的资金共同组成的,没有多少根基,更加谈不上什么积累,中外股东都是以短平快的心态经营企业,赚了钱就分了,没有给企业本身留多少钱,事实上从CRT到LED的升级换代也不是靠企业自身技术资金能够完成的;加上对CRT的升级换代判断失误,没想到会这么快,一两年就天翻地覆了。真到了不升级就死的时候,因为原有技术资产不能过渡,企业背后的资本力量一合计,干脆就让它死吧,于是就死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这些企业的退市就会发现彼此之间的雷同:上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中方负责处理人员,外方搭上一笔遣散费,厂房设备按材料计算残值拍卖;关键是土地,基本都是政府特批,工业用地低成本转成商业或者住宅用地,拍卖出去,资金用于债务清偿;然后,企业就渣都不剩,从此消失人间。再然后,北京松下没了,当地又冒出京东方BOT;上海永新没了,连带着真空电子也没了,现在出头露面的企业叫上电电子SVA;南京华飞没了,华东电子此后的企业简介里好像就从来就没生产过CRT显像管;赛格日立没了,赛格依然做着华强北的大房东,又有新的电子器件工厂顶着“赛格”的名头出现。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要替那些企业管理层说句话,虽说确实有自作孽不可活的因素在里面,多吃多占的骂名也绝对不冤枉。但面对资本的意志,有时候真是“不是兄弟无能,实在是资本意志太强大了”,不是个人能够改变的。
就说彩虹吧,为什么八大厂就彩虹活着,因为它本身就是国资委直属的工业企业,八大厂中任何一项资产指标都排名第一,自身属于工业型经济实体,血统纯正,有根基,不是简单的车间工厂。破产清算的话,牵扯太多,影响太大,是很坏的选择,劣于最不坏的选择。套用08华尔街危机时的经典名词,真是大而不能倒。所以别的企业可以清盘,彩虹就只能自己动手,淘汰CRT产能,扩大LED产能,这背后也少不了资本的意志和资金支持。它现在的处境有点类似于几年前的京东方,爬在LED产业的坡上,有资金输血,但这时候能不能挺过去,就是打铁还靠自身硬的问题。我想很有可能会有新的重组,因为今年彩虹的资产已经并入中电集团CEC,而CEC在央企里是出了名的“架子大,肚里垃圾多”企业。它一大功能就是要替中央处理一批原电子工业部系统下的企业资产,比较出名的企业就包括长城、桑达、爱华、振华、熊猫、华虹、华大、中软等等,又多又杂,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不良资产,分门别类打包处理是其可选择方式。
最后还提一句,对于国企合适的生存领域,我觉得完全能够另贴讨论。我只是觉得在你的帖子里关于国企不合适竞争的领域更合适用在大企业上面。在变化多端的民用产品领域,那些资产规模大人员规模更大的企业确实不适宜在竞争中胜出,这和它是不是国企没有直接的联系。国外大企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3com、柯达等等,都是因为规模大,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而失败,它们都不算国企吧
曾经是全球液晶显示器(LCD)市场二流厂商的中国平板显示器制造商,如今让LG显示器和三星等大厂投来羡慕的目光。
在这些韩国巨头正忙于开发下一代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LED)电视时,默默无闻的中国厂商开始出售一种显示器。这种显示器比标准LCD更清晰,也比OLED更便宜。
这就是(UHD)超高清显示器。
直到去年,UHD市场几乎不存在,在规模为2亿台的LCD电视市场仅售出3.3万台。根据研究公司IHS的数据显示,自此之后,UHD显示器出货量飙升约20倍,得益于中国。
中国消费者想拥有更亮更清晰的画面,但承担不起LG和三星电子旗下Samsung Display生产的OLED,于是转向UHD显示器。
分析师表示,OLED面临的风险是UHD可能成为主流,而且期待已久的更廉价OLED来得太晚,或无法取代UHD。
OLED的长期潜力庞大:超高解析度,萤幕轻薄到或许可以弯曲甚至卷起。
但该技术引进市场的进程缓慢,再加上价格高昂,反而给UHD厂商带来了契机,这些厂商包括中国的京东方以及TCL集团旗下LCD部门华星光电。
在中国,55寸UHD机型售价约1,800美元。相较之下,三星出售的类似尺寸的OLED电视价格约10,000美元。
在截止6月的第二季,深圳上市的京东方科技公布营业利润率为8.9%,而中国最大电视制造商TCL集团旗下的深圳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CSOT)则宣布营业利润率为9.6%。
相比之下,日本的平板先驱夏普利润率仅为微薄的0.5%。而世界最大的LCD制造商--LG显示器,其利润率为5.6%。
三星电子的子公司--三星显示器利润率为13%,为行业中最大。但是扣除其新发展的OLED业务后,其LCD业务的利润率在3%到7%之间。
正如韩国在二十世纪之初超越平板显示器先驱日本一样,中国平板显示器制造商突然发动攻势,可能预示着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