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抛个砖,胡侃一下大型弹道导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constant
本人痴迷军事好多年,最近刚入河成为一名新兵,在晨大一篇介绍俄亥俄级替代者的帖子里讨论弹道导弹上了瘾;无奈新兵回帖限制太多,只好老老实实回新兵营开个帖子,希望能吸引到对弹道导弹感兴趣的同好一并讨论。
下面开始抛砖,纯属业余爱好,荒谬之处请多包涵。
何谓“大型弹道导弹”?嗯,这个称呼就是我胡诌的,因为我想不出专业术语来描述射程在1500Km以上、再入飞行器重量1吨以上并以执行战略打击为主业的弹道导弹,这里面实际包含了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及洲际导弹。为什么要以中程导弹作为大型的起点呢,因为射程1500Km以上的弹道导弹必然要采用两级发动机,有了级间分离这个过程,再加上头体分离,其整个飞行期间实际动作流程和远程、洲际导弹是一致的,区别只在身材大小;理论上说给中程弹装上小型化的第三级发动机和小型化热核弹头,只多了一次级间分离和三级点火,就能成为洲际弹了。
市面上实际拥有这类导弹的国家按专业内能力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美国、俄国、TG、法国、英国、朝鲜、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只有潜力没有产品的国家是日本、以色列和巴西。排在法国后面的国家明显不用参加讨论了,要么产品是买的、要么还未实现热核武器小型化,算不上拥有独立的战略打击力量。
TG的大型弹道导弹种类齐全、数量繁多,堪称弹道导弹界的百科全书。可惜我身在铁幕下不好乱抬头,就不在此讨论了。其他三个常委国的现役大型弹道导弹分布如下:
美国:陆基有民兵3型洲际导弹,海基有三叉戟D5型洲际导弹。
俄国:陆基有白杨、白杨M、亚而斯型洲际导弹,海基有SS-N-23洲际导弹。
法国:陆基没有,海基有M51洲际导弹。
可以看出,不管在哪个方面,世界缺了TG都是如此的乏味,连个像样的中远程弹道导弹都没有。其实美俄以前都有很优秀的中程导弹,例如潘兴2和SS-20,可惜都被里根和戈败家签个条约就销毁了。
现役的这7种洲际导弹全部采用热核弹头,但执行的任务有很大区别。三叉戟D5搭载最多15枚小当量弹头,用以摧毁敌对方战争能力;其他6种搭载大当量单弹头或少量中等当量多弹头,用以摧毁敌方战争潜力。相对来看,摧毁战争能力比摧毁战争潜力在使用上要灵活很多,将来热核去裂变化真正实现后还容易做到人畜无害,杀红眼了把十几个小头往一块儿扔也能摧毁潜力;所以老美在使用战略核武器方面依托搭载D5的俄亥俄级远远走在了前面。
首先要说明,受个人能力所限,2011年才开始装备的亚而斯资料还基本没看到,先厚着脸皮选择性无视吧(要不是“潮起潮落”回帖提醒我就把这个新兵完全忘了)。
那剩下这6种现役导弹的生存性如何?要分射前和射后来讨论。射前生存性由高到低排列为D5、M51、SS-N-23、白杨、白杨M、民兵3。射后生存性暂时看还不用讨论;因为即便美国和TG都已进行了中段反导试验,洲际弹头依然有足够的优势进行突防,毕竟矛已操练了50年、盾才刚刚开始铸。
那么打击精度呢,我认为由高到低依次是D5、民兵3、白杨M、白杨、SS-N-23、M51。
D5得到精度第一当之无愧:发射平台借助GPS可在射前精确定位,飞出大气层后可以依靠星光制导和GPS信号进行主动段修正,再入后还有变质心控制的独门秘笈做最后的修正;最关键是做为一个弹道飞行的武器,其147次成功试射积累了上千个分导弹头的射击散布数据,对诸元计算方法的改进作用明显,从而显著降低CEP数值。
民兵3排第二首先是因为固定井发射,有利于射击诸元的准确计算;其次是美国的惯性器件制造水平明显领先其他国家,做为最传统的纯惯性制导固定阵地发射洲际导弹,自然有更高的精度水平;最后民兵3是入役很久的老兵了,长年的试射也积累了可观的散布数据,一样对精度提升有很大贡献。
据可靠消息现在的白杨M都呆在原来撒旦用的井里服战备役,只在阅兵时才放车上展览一下,这么做肯定是为了追求高精度;那为什么新研制的白杨M精度不如老民兵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一,俄国惯性器件制造水平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白杨M承载了俄国太多的期望,决不能被拦下来,所以中段一定要采用大幅机动变轨,即便借助星光、GPS斯基修正也会影响精度;而民兵3属于欺负弱小专用型,爱拦不拦,坚持纯惯性飞行,精度自然要更高一点。三,白杨M射击子样还是太少,不足以改进诸元计算方法,还没做到射久自然精。
白杨由于没有采用中段机动变轨,精度按理说该比改进型好一点的。可惜俄军要保持一定的陆地机动发射力量,野外发射点的大地测量结果肯定比不上固定井,精度就这么被影响了;这就叫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
SS-N-23轻舟部署在德尔塔4上,从其能淘汰台风级所载SS-N-20上看就知道这是一款很成功的潜射导弹。我认为其精度比M51高是因为潜射导弹射前定位很重要,俄军好歹有个GPS斯基,法军总不能用伽里略吧,根本就不是军用级的。再说除了美国外,惯性器件生产水平就属俄国高了,蜘蛛能做到纯惯性500Km飞行后CEP30m,法国肯定差的还远。
---------------------------------------
写了大半天一翻才这么一点,胡侃也是个技术活啊,我还得多练练。
先歇一歇,未完待续。
---------------------------------------
才几天时间就连升了好几级,实在不敢直面各位的抬举,再次深表感谢!
别的没啥拿得出手,能多写我就多写点;可惜谬误繁多,各位权当八卦日报看吧。
---------------------------------------
没想到一篇胡诌吸引到不少真正的高人前来献玉,再加上我是随性胡侃、好多内容都写在回帖里了;所以还请列位看官多翻看一下回帖,一同探讨。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新人的沙发就不坐了?献花
1、印象俄罗斯新的陆基洲际弹道弹有“亚尔斯”与白杨/白杨M,是不是品种多了点?够耗费军费资源的。
2、SS-20弹头为何像花骨朵似的没加个整体导流罩?
信仰发生了问题的,就是朴正熙蒋经国的和苏联解体+俄罗斯放烟花的下场.
等咱钱多烧得慌时,一定去买套SS-20的实物回来摆着玩,当然,潘兴2要是能卖我也要,呵呵。
说回您的问题,对我来说都挺难的,瞎说一下:
一,白杨/白杨M/亚而斯应该说还是同一个系列的导弹。苏联时期公路机动发射的白杨主要是做为固定井、铁路机动发射巨型洲际弹的补充,并没有肩负重任。俄罗斯复国后无力维护庞大的核武库,再加上要以撒旦换美援,决定只保留白杨其他全灭。而白杨只是生存能力强,精度、突防都不足以肩扛重任。于是俄国缓过来一些后就开发了白杨M,核心是把白杨从车上取下塞进撒旦销毁后留下的空洞里,变公路机动为固定井,从而大幅提高命中精度,同时依托星光、格拉纳斯保证中段机动变轨后的精度不大幅下降;使得精度、突防双丰收。等俄国又缓过来一些,并确立以核武为中心捍卫国土安全后,又开始觉得白杨M只待在井里并不托底,即便撒旦巨大的空洞塞进细细的白杨M后可以放置无数缓冲材料减轻核爆冲击,俄军还是怀念白杨在公路上随意机动的时光。于是,再改改,有变轨、有分导,整出个亚而斯,还放在发射车上,替换白杨。这样看俄军其实只用了一个系列的导弹就完成了国家核战略在陆基的部署(本来是打算连海基也一并用这个系列搞,可惜彻底悲剧了),涵盖了公路机动发射和固定井式发射,还是挺高效的。
二,SS-20这个充满邪恶美感的上面级完全是实用至上的终极体现。在苏联人看来,能在尽可能远的地方把3个分导弹头扔到鹿特丹等大港口就行了,外型是否好看没人在意,反正开筒盖前谁也看不见。即便没有整流罩,这3个裸露在外的头依然能实现良好的气动外形,航空业强入苏联者实现这一目标轻而易举;本来就是为高速再入设计的外形,3个聚在一起又凑成了锥形,分导头后面用整流罩收个尾,实现大气层内顺利加速飞行完全没有问题。退一步说即便不考虑气动外形又能怎样,平头火箭照样起飞;实际上还真有弹道导弹完全采用平头设计,依靠蛮横的发动机推力克服初始段阻力,以便再入后平头的高阻帮助弹头减速。再说回SS-20,增加个整体型整流罩样子能好看一点,初始段阻力更小一点,射程可以稍大一点点;但这样做就平白多增加了一个分离过程,在大气层外要执行抛罩动作,不用问肯定要靠爆炸螺栓加预先蓄力的弹性器件实现;新器件产生两个新问题,一是多出的两个动作器件必然降低整体可靠性,二是在太空这俩玩意动静都不算很小肯定影响精度。稍加权衡就可得知,这个整流罩不加也罢,裸着其实挺好。
核攻击和卫星攻击同时展开即可。对方想核报复的话,没卫星制导了。
我倒是觉得,不依靠卫星的惯性制导更可怕点。无法干扰嘛。
毛子的蛋蛋上那些个密码锁一样的圈圈和上面的数字都是些啥啊,别的国家没见有过啊?
本来做为固定井发射的MX依靠纯惯性就能达到这个精度,和MX同样技术水平的D5吃亏在潜射平台自身定位精度不高和出水姿态不确定,只依赖纯惯性必然精度大受影响;所以在出了大气层后加入了星光制导,修正了射前标定和大姿态误差,精度基本回到了固定发射应有水平。再加上D5再入后的变质心机动即便不依赖GPS也能靠惯性器件修正时间误差和方位误差,精度达到MX同等水平是完全没问题的。美军的洲际弹为了追求高度的可靠性连安全自毁系统都舍不得加,自然知道GPS闭合进控制回路会有多少负面影响;所以主要还是依靠纯惯性制导,GPS数据属于多多益善、没有拉倒型的。
那些圈和数字是标注适配器安装位置用的。
只要是筒射弹道导弹必然要使用适配器,不然弹体直接和筒壁摩擦比较容易让人肝颤。
使用数字编号是便于不同摩擦系数(适配器与弹体)的适配器安装,这样弹射时不同适配器之间挤来挤去就不会和弹体发生位移了,出筒后没有了筒壁的约束,适配器自然纷纷飞落。俄国的筒射弹一惯使用这种方法安装适配器。
还有另一种方式安装适配器,多见于潜射导弹,就是采用更大一些的整块适配器,通过定位销安装在弹体上,出筒后靠一级发动机点火的巨大震动直接将其震飞。
作为很多年的军事爱好者,我是蜻蜓点水,没有你对弹道导弹这么深入的了解。
多发帖子哈,很多河友喜欢的。没通宝了,献花!
不过肯定是过奖了,我就是喜欢胡侃而已,很多内容让专业人士看到会笑掉大牙的。
老兄对弹道导弹非常懂行,还希望能多看到你的帖子。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用反舰弹道导弹类似的思路,也就是所谓钱学森弹道,但把有效载荷换成主动雷达制导的中程空空导弹,用来反预警机或者加油机这样的大型飞机,会有效吗?这些大型飞机的轨迹比较固定,也主动发射信号,容易在远距离上锁定。但超远程地空导弹或者空空导弹的飞行时间太长,中继制导问题多多。用弹道导弹作为载具,运到目标空域,然后减速释放,后面的就是空空导弹本身的截获、锁定、追击了。当然,在中途、再入和释放的时候,最好再远程更新目标数据,便于空空导弹截获目标和锁定。这样可以大大缩短飞行时间。另外,预警机向高高空的“视界”并不出色,因为常规而言,很少有能飞到预警机头顶而不早早被发现的敌人战斗机。限制雷达的搜索空间有利于提高雷达的效率,否则要做很多无用功。弹道导弹正是利用这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盲区。
美国是世界航空航天技术的顶峰,博物馆里尽是里程碑式的展品,军迷津津乐道的teen series战斗机只有一架F-14,F-15、F-16、F-18都没有位子。
SS-20和潘兴转过弯去,后面就是一个导弹区。我对弹道导弹不懂(其实对航空航天也就是一个军迷),什么名堂也没有看出来。要是你去,就能看出很多名堂了。
以前写过一段关于这个博物馆的东西,很想有机会再去
不停手花推,入不敷出啊
TG的大型弹道导弹种类齐全、数量繁多,堪称弹道导弹界的百科全书。可惜我身在铁幕下不好乱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