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斯大林格勒》观后之一 -- 梦秋

共:💬68 🌺3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斯大林格勒》观后之一

一.疑惑和评论

因为有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要塞》在前,我对俄美合拍的《斯大林格勒》还是有一定期待的。不过后来豆瓣的介绍上有了这一句话:“具有戏剧性人性冲突的爱情故事。”这个期待也基本上打消了。只不过连续周末加班,好不容易有一天放松一下,想着去看一道吐槽一下也好——去了,结果果然是值得好好吐槽的电影。

战争场面问题都不算大。我作为伪军事迷,比较喜欢前面半个小时。德军引爆油库之后,苏军不顾一切穿越火海与德军肉搏,这一段是全剧的最精彩部分,战争的残酷和双方的仇恨表现得一览无余,让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另外一个喜欢的桥段是德军烧死犹太人引发苏军拼死冲锋。这一段使用了大量慢动作,镜头拍摄仿佛油画剪影,非常震撼人心。虽然这段情节的因果逻辑比较的生硬而且白痴,就场面来说也还算值得给一个高分。其余部分基本上就算了。至少那场大战当中最为经典的巷战几乎没有好好表现,比起超级恶心的《大敌当前》还有不如。

电影当中有一处情节我存有疑惑。德军躲在大楼后面使用曲射火炮攻击伏尔加河上的运输船。他们使用的是什么火炮?从电影上看到的火炮不像是迫击炮,倒可能是俗称“瓦纽沙”的六管150毫米火箭炮。但是电影中看到的弹道和发射方式都不太像。因为镜头跳跃太快,没来得及看清德国人的火炮,不过炮弹可真是傻大黑粗,可能150毫米口径还说小了。

苏军为了灭掉这处曲射火炮,使用了一个很有趣的战术。他们利用唯一的一门火炮45毫米的反坦克火炮发射了唯一一发炮弹,炮弹击中一辆废弃的德军坦克炮塔装甲,然后反弹到躲在死角里的德军曲射火炮处,引发了连锁爆炸,彻底端掉了德军的炮兵阵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是这种火炮。

这种炮弹击中炮塔装甲然后反弹爆炸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的炮弹应该是榴弹,还是榴霰弹,还是装有延时爆炸引信的什么炮弹?

最后总结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看在是苏俄战争电影的题材之上,就给个比斯皮尔伯格的《战马》高一点的分数。要是跟苏联解体后的战争题材电影相比,《第九连》和《风暴之门》完胜。同样是苏德战争背景的《布列斯特要塞》更是比之要高出几个数量级。要是跟德国人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比。拜托,德国人好歹讲故事的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这部片子就是俄罗斯的皮好莱坞的魂。无尽而且生硬的煽情,莫名其妙的爱情和苦大仇深的音乐。用豆瓣影迷的话来评论,就是在爱情戏里掺杂了一点战争戏。而这爱情戏还显得那么不伦不类。

关键词(Tags): #斯大林格勒#电影#火炮通宝推:leqian,
家园 网上看了下片花,就没勇气去看了

感觉忒假,估计跟张大导的后期影片类似:)

家园 这电影太坑爹,简而言之就是一娃五爸之历史探密

别教育我这么评价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士,老毛子能拍出这么一部极品来才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士。

玩不起大场面,或玩腻了大场面,那怕认认真真就拍一部巴甫洛夫大楼,或者是谷仓争夺战,或者是老鼠战争,都成。整出这么一玩意儿,儿子导演把老子导演的名声丢光了。

家园 【原创】二.关于电影情节的起源

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没错的话,应该取自瓦西里格罗斯曼的著名小说《生存与命运》。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期间苏德战场的宏观场面,从伏尔加河畔到克里姆林宫,再到纳粹的死亡集中营都有着笔,一度被认为可以与《战争与和平》比肩。小说当中谈及到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阵地坚守的一座大楼,被称为“61”大楼。坚守这座大楼的是格列科夫大尉——在电影版《斯大林格勒》当中,坚守大楼的是格罗莫夫大尉。因为长期坚守“61”大楼,与苏军主要部队隔绝,大楼的守军们军纪涣散。虽然依旧英勇作战,但只听从格列科夫一个人的指挥,拒绝按照上级指示每日做出必要的汇报和进行相关文字记录。上级向“61”大楼派出了政工人员和卫生队护士。结果政工人员被大楼守军戏弄,被有意引到德军的火力之下,最后负伤被迫脱离战场。卫生队的护士和大楼里的一位战士相爱,最后在格列科夫的严令之下两人撤出大楼“汇报情况”。撤出大楼后不久,“61”大楼即在德军的猛烈炮击之下毁灭,格列科夫和守军全部牺牲。格列科夫以命令的方式,暂时保全了一对前线产生的情侣。

在这里重点说一下《生存与命运》。这本书在1960年完成上交审查。因为它是在“解冻”时期完成的作品,该书不像其余的战争文学作品那样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息。它着眼于对战争责任的追问,对官僚体制的置疑,对小人物命运的同情——简而言之,就是对二战时期斯大林体制的揭露,以及苏联人民作为个人所付出的惨重牺牲,或者用一句老生常谈来说,苏联人民作为个体的不屈不挠的个性。因为这种原因,这本书读起来其实相当憋气。在集中营当中,充满着传统意义上的共产党人、正教徒、社会革命党人等反对派之间的对话、交流、出卖以及共同死亡的命运,在战场上,则是军事首长和由地方官僚出任的政工人员之间为了军事原则和维护克里姆林宫命令而引起的勾心斗角。赫鲁晓夫由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党委第一书记摇身一变成为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格罗斯曼在《生存与命运》当中描述了一位州委书记格特马诺夫担任坦克军政委,处处掣肘军长诺维科夫的指挥。这一点恐怕不见容于赫鲁晓夫。加上格罗斯曼对于斯大林体制的负面描写已经超越了“解冻”时期的容忍程度,这本书就给禁了。

1980年,《生存与命运》流传到国外,在瑞士先出了一本俄文版,后来翻译成为德文和英文,在美国出版。1988年,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与新思维”的春风下,《生存与命运》在苏联出版。和大部分苏联非主流文学作品一样,《生存与命运》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不过,格罗斯曼没有等到出版的这一天就阖然长逝。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生存与命运》之所以受到西方吹捧是必然的,因为它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体制的批判。它不是一部战争小说,而是一部战争社会小说。战争只在其中占据一小部分,其余大多是在描述以战争为背景的社会生活。说这部小说可以与《战争与和平》比肩,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的吹捧。格罗斯曼试图全景式地反映战争期间的生活,但是他把局面写得太大,既写苏联劳改营,又写纳粹集中营,林林总总,没有掌握好故事结构,导致整篇文字支离破碎,情节十分不连贯,空间和时间错乱。要读懂这本书需要下极大的力气。我在早几年生活节奏没那么紧张的时候尚可勉强读懂,但是近一两年来数次重读,每次都是一头雾水。而《战争与和平》的阅读就轻松很多了。就此而言,格罗斯曼决不能跟托尔斯泰相提并论。

即使相对于同样对苏联体制进行反思的小说《日瓦戈医生》,《生存与命运》在文学价值上也有所不如。《日瓦戈医生》写得非常唯美,有音乐般的韵律,有哲学的思考,有诗歌的流畅。格罗斯曼的文字功夫其实也不错,但是对故事的驾驭、节奏的把握以及语言的精炼上就差得太远了。俄罗斯文学如果不好好读,有些逻辑太绕会看不懂。有趣的是《战争与和平》和《日瓦戈医生》的文字很好懂。《生存与命运》里大段的哲学式的对话却非常让读者伤脑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瓦西里格罗斯曼1945年在德国什未林。从他的名字看,好像是个犹太人。

很显然,格罗斯曼在《生存与命运》当中这个“61”大楼的爱情故事更加容易被西方人认定为具有“人性色彩”,因此才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改编出《斯大林格勒》的剧本。然而编剧显然觉得一个苏联女人与士兵的爱情还不够支撑整个故事,非要画蛇添足地增加一个苏联女人和德军军官的故事,这是彻头彻尾的败笔。太多的内容交给了苏联女人和德军军官,结果苏联那一方的爱情故事没法充分展示。五个苏军士兵的各自经历居然需要通过旁白说出来,而不是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样的闪回,实在编导水平差到了极致。

格罗斯曼另外一部作品是《人民是不朽的》,没有读过,不敢评论。我读过的苏俄作品当中,大概可以把《生存与命运》放在稍微高于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之上。后者几乎没有文学价值,只是创造了一个符号而已。《生存与命运》之所以得到重视,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它得到了西方的认可。

这就是我从《斯大林格勒》这部电影做出来的一点引申联想。

关键词(Tags): #斯大林格勒#生存与命运#格罗斯曼通宝推:all4fun,衣笠山麓,上古神兵,constant,
家园 唉,我正满世界找这片儿的蓝光原盘种子呢

太打击我了,一直忍着没看渣画质版啊

-------

德国佬使用的火炮应该是卡尔臼炮的固定版,那东西在攻坚部队里加强了不少,尤其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的二流部队。

苏军那么个反射打法理论上是可行的,45炮标配带延时引信的穿甲弹,起爆时间是可以调整的,给炮兵瓦西里去打,赶巧了真能出这效果。

家园 谢谢解释

不过电影当中的那些火炮应该不是卡尔臼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移动版卡尔臼炮。电影里的场面跳得太快了实在,除了炮弹看清了,炮身我没看清。而且卡尔臼炮就几门,电影里显示的弹道太密集……算了,不去猜测了。

这片子去电影院里看有点不值得,在家弄个蓝光看看也就差不多了。武器的精致程度还是做得不错的,居然把四号坦克改装得有点那么回事。

家园 这片子在编剧上的确是极品了

其实《布列斯特要塞》就是这样一部“巴甫洛夫大楼”的故事。拍摄很朴实,没有耍花招,依照的历史事实都有根据。电影这样拍就很好,非要学好莱坞掉花枪玩人性,结果整出来个四不像。

家园 呵呵,没看片花

看了个简介猜出了是什么货色,但是还是去看了。我老婆倒是给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家园 我不是说当真是卡尔臼炮本尊

意思是说像卡尔一样的臼炮,但不是自行版的,尺寸小了很多,接近小炮台的效果。我印象里第六集团军是装备了这玩意用于巷战攻坚的。好久不关注这些了一时找不到图片,不然可以发上来请您鉴定一下。

我被您这贴打击得太厉害了,有点蒙,所以没有组织好语言,见谅!

家园 我一直以为是那两被打坏的三突呢

另外,那会转弯的炮弹,中文版里说是榴弹,听起来有点不科学啊

家园 【原创】三.巴甫洛夫大楼和“塔拉库利碉堡”

三.巴甫洛夫大楼和“塔拉库利碉堡”

《斯大林格勒》的故事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真实存在的故事,那就是“巴甫洛夫大楼”。关于“巴甫洛夫大楼”的故事,我就借用百度大神的说法引用了:

位于俄罗斯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之间列宁大街和苏维埃路之间的一座4层楼红砖建筑,为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方的一个重要据点.1942年9月26日-1942年11月25日,近卫步兵42团团长叶林上校命令3营营长茹可夫大尉占领“1月9日”广场(后来改称列宁广场)上的一座4层楼,此任务交给7连连长瑙英夫上尉。这座楼房是附近的一个制高点,对于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9月底一个夜晚,巴甫洛夫中士(原书翻作帕夫洛夫)、列兵亚历山德洛夫、格卢先科、和切尔诺戈洛夫执行任务,在实施侦察后占领此楼,并坚守两昼夜击退多次德军突击。有少数居民留在地下室,约30-35人,帮助苏军挖交通壕,有时还作战。

后来增援部队来到,有阿法纳西耶夫中尉的机枪排(7人带1重机枪),索布加伊达上士和3名自动枪手为首的反坦克枪小组(6人带3反坦克枪),几天后,少尉切尔努申科带迫击炮组来到(4人带2门50毫米迫击炮)。苏军从该楼到汽油库和面粉厂大楼挖了交通壕,并在大楼周围设置了不少火力点,由地道和大楼相连。7连连长瑙英夫几乎每天都从面粉厂大楼到此楼指挥。

在地下室里,苏军设置了列宁室,备有跳棋、骨牌和各类书籍。政治活动也在此进行。

大楼后来被炮火摧毁,但主体结构仍然完整(混凝土结构),直到反攻将德军赶出周边区域之前,此楼一直为近卫42团的重要支撑点。

在鲍里斯波列伏依的作品《我们是苏维埃人》当中,也曾经有过描写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固守大楼的故事。波列伏依和格罗斯曼一样,都是战地记者,都采访过斯大林格勒战场。他笔下的作品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更像是中国的报告文学,真实性需要打个折扣,但是确实有着非常强烈的英雄主义感染力。波列伏依笔下得到固守的大楼叫做“塔拉库利碉堡”(书不在手边,大致记得是这个名字),由两名苏军战士坚守,没有军官指挥,与后方完全断绝了联系。为首的战士叫做塔拉库利。在这栋大楼里,两名战士无法说清楚坚守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德军飞机炸平了整栋大楼,将大量砖瓦埋在坚实的地下室上面,反而让两位战士得到了非常好的避弹工事。他们利用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通风口作为枪眼继续射击,终于坚守到了援军到来。后来两人的战友们在地下室里刻下了一行字:“他们守住了阵地,赢得了胜利!”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想起了河里黄河故人的帖子“中国人在此”。英雄主义都是相通的,和所谓的战争加爱情的所谓“人性”相比,这才是普世价值。

相比格罗斯曼的61大楼,波列伏依的这个“塔拉库利碉堡”让人感到钦佩和尊重。不过这种战斗英雄的故事,并不会进入西方的法眼。更何况波列伏依以《真正的人》这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于苏联东欧和中国。现在么,当然是没有那么与时俱进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波列伏依。他的战争报道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精神色彩昂扬向上,具有史诗一般的气质。

关键词(Tags): #斯大林格勒#波列伏依#塔拉库利碉堡通宝推:constant,
家园 德国人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国人也拍这个题材?倒要去查一下。。。

家园 还是白俄罗斯的片子能看

毛子的片子很怪,应该和他们的意识形态有关

家园 毛子片其实就是所谓的“反思”呗

《第九连》也有这个毛病,要“反思”。好像也是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怪不得。但是《第九连》的俄罗斯味道还是很正宗的,不像这个,从音乐到情节全部好莱坞化了。

白俄罗斯的东西,保持了当年苏联的理直气壮。打仗是吃了败仗不假,但是输了也是英雄,更何况后来打赢了。

家园 这部片子我只看了一遍

不想看第二遍了,太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