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最近发现我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 -- 香何沉
婚姻是向对方毫无保留的开始,无论之前被动与否,如果一方无法做到,就不再是真正的婚姻.
觉得自己的感情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世界上没有什么无法理解的感情,大家的感情都是类似的。
你混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呢?就图个断子绝孙、一事无成的一生?
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叫青春;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叫爱情;
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叫婚姻;
还有一种情况是,
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这个叫什么,电影里没提。
把人类两性之间的情爱归结为上床那样的动物原始欲望,不过想想,这还真是一切的基础,不上床的情侣似乎还没听说过,柏那个啥图不能算情侣。
社会自己会自我修复
人口不够,社会自然会对策
到时候搞个像汉武帝时代的政策一样,来个男女多少岁未婚加多少多少重税,饮食男女瞅瞅自己钱包还不得屁颠屁颠去结婚。
所以什么都不用担心,想干嘛就干嘛去
无法理解就不要理解了。
这个定义本身就不可理喻,不用努力去理解。
想当年,30年前,计划生育刚开始的时候,宣传的铺天盖地,我们这里的滑稽剧团排演了一出滑稽戏,宣传计划生育的,里面有个笑点,批判重男轻女的,说如果都要男孩,那几十年以后,女孩不够了,难道进口女孩来结婚吗?男主角说这话的时候是很得意的,等着笑声在剧场里回荡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下面的台词。
30年过去了,现在中国男人娶外国老婆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那个男主角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是不是会为自己的杞人忧天和孤陋寡闻而感到羞愧呢?
以前宣传计划生育,为丁克和独生子女叫好,现在呢,又来谴责丁克,说什么不为社会贡献劳动力以使养老金能持续,那那些生了多胎的农民朋友该得到称赞和扶助才是,可现实是多胎家庭普遍比较贫困,也得不到任何褒扬。
你的成长是快乐的,家庭是幸福的,我能想象,因为我的同学中有这样的家庭,家庭生活很温馨,我们也喜欢去玩,跟同学的父母聊天,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代沟是什么,现在也还愿意去,因为老人家尽管年纪大了,但是精神很好,没有暮气沉沉的感觉,依然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但是,你要知道,你家的快乐,有相当一部分是你带来的,你家因为有了你这个孩子,才有了很多的快乐。
中国人总喜欢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了孩子牺牲是多么多么的大,怎么怎么地,可是父母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快乐,这个似乎就很少有人来强调了。
如果你想使快乐持续,那你最好是有个孩子,老公倒是无所谓,至于怎么有孩子,方法很多的。
尽管说“养儿防老”很俗,但是养儿防老不单单是指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照顾、看护。
残酷的现实摆在那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现在需要一千万养老护理人员,而现实是只有十万受过专业训练的养老护理人员,缺口非常大。医院、养老院里的那些护工,敷衍的是大多数,少数尽责认真又善良的护工很难请到,因为都在抢。前阵子有个新闻说,深圳一家庭为了留住保姆,不被别家撬走,一次性付了十年的工资,保姆尚且如此,护工更是可想而知。
既然舍不得死,说明还是活着好啊,凭什么去抱怨给了他们生命的父母。
既不能努力工作在现实中实现理想,又舍不得去死而苟延残喘的活着,连骂骂ZF和社会都不行,反而把责任推给养育自己的爹妈,这种人不是人渣是什么?
我是坚决认同为自己而活的。我父母生我下来也不是为了养老的。
自然资源不足以支持如此多的人类时,社会有自己的方法来控制人口数量,战争、疾病 、丁克、同性,如是而己。
我们家人都很重感情,所以,我接受不了“交易”式的婚姻,不过,正如我女友说的,金婚那种感情是时代产物,不可复制。
现在绝大多数婚姻都是交易啊。
肯定很多人反驳我,我只能说,每个人对交易啊,感情啊,对很多同一表达的词汇理解定义都不同。一看他们的思维方式,我就知道,他们说的有感情重精神的婚姻,跟我说的肯定不是一回事。度量衡不统一啊。
我和姥姥感情也特别亲。我姥姥也最喜欢我。姥姥是特别聪明强干的人,但是,她现在老了,大家渐渐不再重视她的话和意见,我每次回家,都花很多时间陪她看她喜欢的节目,听她说她年轻时的精彩。我觉得看她开心,我就特别享受。
我和我父母之间也是这样,我爸爸对爷爷也是这样,不过,我妈妈对爷爷奶奶就很淡,没什么矛盾就是淡,我也不会觉得我妈大逆不道不孝顺之类的。我觉得人的感情贵在自然,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出于本心的付出本身就是快乐,也就不会要求回报。这种感情关系中,双方才是真正幸福,自由和轻松的。夫妻,亲子都是这样,至少这是我的理解。
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生活的体验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