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十月战争中以军的苏伊士运河渡河作战 -- 晨枫

共:💬57 🌺17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确有其事

十月二十二日(星期一)十八时四十分许,埃军向德维斯瓦以军渡口发射了三枚R-17E“飞毛腿”导弹,战果不详。

苏军的PMP舟桥,这是他们的网站:

http://vikst.com/ponton_pmp_en.htm

家园 所有被包围歼灭的军队都是这调调

如果怎样,那就怎样。。。

家园 恰恰相反,吃了败仗的埃军没有反思,光会内斗

战后也没有检讨"如果这样如果那样".

十月十七日,埃国防部长伊斯梅尔将军在萨达特总统支持下力排众议下令发起了如你所愿的省事的东岸反击,否决了总参谋长沙兹利以一个装甲师加一个步兵旅从西岸对德维斯瓦进行反击的方案.结果东岸装甲25旅在以军的反复猛烈空袭下被三个装甲旅围歼,从中国农场向南反击的第21师处在自己防空网边缘,虽在防空群的竭力支援下打得很顽强,几度打成胶着,但终在以军地空协同下伤亡惨重被挡住,这一幕被美军战后的讲评多次提到(如"Air Operations During The 1973 Arab-Israeli War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arine Aviation" - P52-53).

反击失败后,伊斯梅尔将军干脆当起了驼鸟,在战场上无所作为并对己方封锁消息,战后,伊斯梅尔将军和萨达特总统顺手把屎盆子扣到沙兹利头上,在媒体上把责任推给沙兹利,将他解职了事.忿忿不平的沙兹利在伊斯梅尔患癌症死后写了《跨过苏伊士运河》一书为自己辩解.

《跨过苏伊士运河》第六章,萨阿德·沙兹利:

我军防线的弱点是两个军团桥头阵地之间二十至二十五英里的间隙(大体上与苦湖东岸相当)。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让两个军团相互靠拢,弥合间隙,使两个军团桥头阵地联成一片。这一间隙大部分处在我方萨姆导弹的防护范围之外。

家园 若是真的,那悲催了

飞毛腿误差精度好像是800-1000M对于浮桥这样的小目标是不是勉强了?从费效比上看,用飞机炸、炮轰、不行抗炸药包上也还好吧!若什么武器都乱用,那说明埃军战争规划也太差了,不败才怪!

家园 这人难道不是事后诸葛?

埃及误判以军动向,以为过河的不过骚扰,一师一旅进攻骚扰部队?不可能吧。

对东岸以军也是低估,要真觉察以军规模,能那么点反击兵力?反击失败后才发现以军意图。。。

家园 沙兹利十月十六日的情报和判断基本上是准确的

到十月十六日上午,以方渡河部队也只有预备役伞兵旅的750+人,27辆坦克和7辆半履带运兵车.十月十七日1600时以军工兵在埃军的空袭和炮击下开始架设第一条浮桥.(The Yom Kippur War 1973 - The Sinai, Simon Dunstan, 2003)

家园 估计这点人用一师一旅去攻?

不太合理吧。。。

家园 似乎都没打中

埃及人应该是在用尽了空袭和地面进攻都没得逞后才想到用飞毛腿的。看过一本关于沙龙传记,提到埃及人直升机挂着汽油弹赶来轰炸,很快被以军飞机击落。

家园 感觉大家各打半场好球

埃及人上半场打得不错,以色列人下半场打得精彩,结局平局收场。

埃及人上半场有备而来,对计划的执行比较到位,但应变能力稍差;

以色列人正好相反,因为轻敌而陷入被动,而下半场应变能力好的优点显示出来,能够根据情况修改既定计划。

家园 16日半个晚上能过来这么多,再过一天一夜能过多少?
家园 地面反击三心二意

北面的装21师和南边的装4师本来就是布置在西岸的战役预备队,沙兹利不过是要求把它们调回来在防空群掩护下堵住决口,但伊斯梅尔和萨达特把它们变成了过河卒,许进不许退,莫名其妙.

家园 从战斗进程看,埃及完全低估以军力量和意图

在河东进攻的不过也两师一旅,但两师也是严重削弱的,这可是在14日埃及主动进攻大败的前提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