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伟大的烂尾楼—大航海时代3的信息注释 -- 环宇7504
我记得一走近就会看见什么村庄之类,然后上去探索就会有发现,可能还是玩得太少了。大航海二代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黑市,圣骑士甲,圣骑士剑,威尼斯炮舰,混合式快船,“购入”任务,以及银行威尼斯总行的讨债任务。
记得好像是国王任务找某某宝藏,然后去酒馆找妹子?然后会得到有人有藏宝图的消息,然后找到他拿到藏宝图,如果认识地形就直接出发去,否则可以找地图商问经纬度。
史学类12部
1 《战国策》
2 司马迁的《史记》,含线索“秦始皇陵”
3 班固的《汉书》,含线索“万里长城”
4 范晔的《后汉书》
5 陈寿的《三国志》,为了显摆一下日本自己的历史,单独把《魏志-倭人传》列出来,含线索“倭国金印”,问题是魏志里本来没有单独的倭人传,只有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倭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6 沈约的《宋书》
7 房玄龄主编的《晋书》
8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
9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含线索“乾陵”
10 朱熹的《通鉴纲目》,朱熹与其门人赵师渊等,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举要历》和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本儒家纲常名教,简化内容,编为纲目。纲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叙事,模仿《左传》,用意在于用 《春秋》笔法,“辨名分,正纲常”,以巩固封建统治。全书五十九卷,序例一卷。
11 刘知几的《史通》,含线索“翡翠”
刘知几(661-721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后又致力文学。他20岁时中进士,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刘知几奉调长安,任王府仓曹,并参与编纂《三教珠英》的工作。不久任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又迁为左史,先后参与撰修起居注及唐史。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迁为秘书少监,又掌修史之事。当时,由于权贵控制史馆,史官无著述自由,凡事皆需仰承监修旨意,刘知几颇不得志。因此只好"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史通自叙》)并以一家独创之学,对于史馆垄断史学表示抗议。景龙四年(710年),《史通》撰成。
此后他的官职屡迁,但却一直兼任史职,先后参与《姓族系录》、《则天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玄宗实录》等撰修。
《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的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史通》共20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各为10卷,都是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写成的。内篇有39篇,外篇有13篇,合计52篇。其中,属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等3篇,大约在北宋时已亡佚,今存49篇。另有《序录》一篇,为全书的序文。
12 杜佑的《通典》
杜佑(735—812),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人,出身于名门大族,以门资入仕,历任高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杜佑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历顺宗、宪宗二朝,均以宰相兼度支使、盐铁使。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六月,以守太保致仕,十一月病卒。赠太傅,谥安简,其孙杜悰后来也做到宰相。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也是他的孙子。
杜佑生平好学,手不释卷。公事之余,除《通典》,还撰有《理道要诀》一书,系《通典》的要义,被朱熹称为“非古是今”之书,今已亡佚。
《通典》是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的百科全书,书成于贞元十七年(801)。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始于传说终于唐天宝末,间及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凡有一千五百八十四条,正文约一百七十万字,注文约二十万字。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著述等,皆按时间顺序分类纂次。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其中以食货、职官、边防各典较为精到。为中国典制文化专史的首创之作,对后世史书编纂影响甚巨。
在怛罗斯战役被俘后以旅行家身份旅行了阿拉伯世界和东非,有《经行记》著作。
佛典类,共5种
1 《大藏经》,这个明显是设定不当,因为《大藏经》是佛典的总汇,其实后面的几部都收入大藏经的......
2 禅书《直指心经》
作者:高丽白云和尚,法名景闲,号白云。高丽忠烈王24年(1289年)出生于全罗道古阜,恭愍王23年(1374年)逝于骊州鹫岩寺,享年77岁。白云和尚自小出家,精通佛学,一心修禅。后来,白云和尚获中国湖州霞雾山天湖庵石屋清珙和尚传授心法,并直接问道印度指空和尚,从此彻悟。归国后,与太古普愚国师(1301年1382年)和惠勤懒翁和尙(1320年1376年)并称大禅师。他还在黄海海州安国寺致力于禅林精业长达11年。之后,在海州神光寺启导后学。
《佛祖直指心体要节》(简称为直指心经)是白云在翻阅《景德传灯录》、《禅门拈颂集》等史传部的多部佛书后,在历代诸佛祖师的偈、颂、赞、铭、书、法语、问答中,只抄录了领悟禅学要谛所必需的部分并加以阐述而成,书成于高丽恭愍王21年(1372年)。《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中的“直指心体”取自“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句修身悟道的名言,意思是“只要参禅并直视人心,就一定能领悟佛心”。此书是韩国学僧完成大教科在随意科学习中使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教科书。
其弟子释璨和达湛得到尼姑妙德资助,于1377年7月在兴德寺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术将此书付梓刊行,197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图书之年”参展图书,被公认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200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录遗产名录。
(这也是高丽人最自豪的成果之一,凭这个他们自认为是现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
3、4、5 分别是中国三大西行佛学大师的作品
法显的《佛国记》,含线索白檀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含线索云冈石窟
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含线索黄金象、阿瑜陀耶的佛像头
(大城府的帕玛哈泰寺,最有名的遗迹之一的榕树中佛像头,其时间一定晚于义净大师,不过大航海时代3里面设计有误的太多了)
这三部,就不抄百度百科啦
就是逐个停在岸边,一个一个挖。。。这个玩法比较变态吧。
当时把所有的宝物都拿到了。所有的事件都经历了。
在特定的坐标挖,就有宝物。
水手
太极图说——太极图即阴阳黑白,配熊猫正好。这其实与正文无关,只是个跳跃性联想,脑筋急转弯……
曾经探索北方航线,没水没食物水手最后也死光了。快死光的时候搞了一次探索,每次都死水手,当时感觉真的很绝望阿。
那时玩这个游戏真的有地理大发现时的感觉啊。感觉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科技经济类 10部
(看看鬼子眼中古代中国的理工男吧,以时间排序)
1 桓宽的《盐铁论》,含线索 “蚕”
桓宽,字次公。西汉汝南人。汉宣帝时举为郎,后曾任庐江太守丞。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下诏将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人士聚集京城,调查民间疾苦。这次聚会上,贤良文学们请求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并取消均输官。这次会议,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一方,与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民间一方,互相辩论得非常激烈,它实际上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
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相关文献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六十篇。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2 张仲景著,后经王叔和改编的《伤寒论》,含线索“药材”(游戏中做王叔和编,因为张仲景的原著是《伤寒杂病论》,经王叔和整理的只是《伤寒论》)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约公元215年),本名张机,南阳郡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 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等,这些方剂配伍精炼,主治明确,被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很多仍在中医临床上使用,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
《伤寒杂病论》在东汉末年到晋代初年的战乱中散失。东晋太医令王叔和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
其余部分在北宋时期,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发现,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
我们今天看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中医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不论在现实中还是游戏设定里,中医的药方都被称为“汉方”
3 葛洪的《抱朴子》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
《抱朴子》东晋葛洪所撰,分为内、外篇。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文行》等篇中还涉及有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全书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并继承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抱朴子》在道教经典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
4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含线索“紫貂”
贾思勰(xié),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时期益都人,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北魏末年)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 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宗懔(499—563),字元懔,江陵人。南朝梁时,湘东王萧绎镇荆州,任宗懔为别驾兼江陵令。承圣元年(552年),湘东王即帝位(梁元帝),任宗懔为尚书侍郎,封信安县侯,累迁至吏部尚书。西魏军破江陵,宗懔被俘到关中。
北周明帝(宇文毓)时,懔与王褒在麟趾殿勘定群书。宗懔原有文集20卷,今存诗4首及《荆楚岁时记》辑本。
《荆楚岁时记》是宗懔的笔记,记述荆楚之地自正月初一至除夕一年中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保存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后世著作多所引用。全书凡37篇。《荆楚岁时记》有注,传为隋代杜公瞻作。注中引用经典俗传计68部80余条,说明各种风俗的来源,偶尔也记载北方的节令时俗。
《荆楚岁时记》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
《荆楚岁时记》较早传到国外,对泛中国文化圈的民俗有较大影响,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门前系苇索立松柏枝驱邪,如今日本正月挂在门上的“门松”与“注连绳”据说就是由其演变而来。《荆楚岁时记》所载元日饮屠苏酒俗,自平安时代流行于日本宫廷,后扩散到民间,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韩国,端午节像《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那样,挂艾蒿、吃粽子、赛龙舟,他们把宗懔的家乡视作中国岁时文化的故乡,上世纪90年代,曾特意派人到中国湖北江陵来考察端午习俗。(后来以端午江陵祭为名义申请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那个地方居然也叫江陵)
古代日本和古代朝鲜,都出现过仿效《荆楚岁时记》体例撰写的岁时著作《日本岁时记》、《东国岁时记》,并引述《荆楚岁时记》来说明本国一些岁时习俗与中国岁时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6 郦道元的《水经注》,含线索“黄山”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人,北朝地理学家。
生于仕官家庭,父亲郦范作过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郦道元为官“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孝昌三年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在阴盘驿为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全书共40卷 30多万字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游戏中做和劑惠民局編。
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太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
8 曾公亮、丁度等编著的《武经总要》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泉州晋江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累官至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封鲁国公,卒赠太师,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
丁度(990-1053):开封人,字公雅。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登科,授大理寺评事,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升任枢密副使,庆历七年(1047)官拜参知政事(副相),皇祐五年(1053)去世后赠“吏部尚书”、谥“文简”。
宋仁宗时期。为防止武备松懈,将帅“鲜古今之学”,不知古今战史及兵法,所以下令时任天章阁待制的曾公亮和参知政事丁度等,编纂一部内容广泛的军事教科书。曾公亮等以5年的时间编成《武经总要》,全书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
前集
前半部分介绍古今战例,将军事制度、军事组织、选将用兵、阵法、山川地理等军事理论和规则。其中前集的二十卷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这些精致的图像使得当时各种兵器装备具体形象地层现在我们面前,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极宝贵资料。
后集
后集20卷辑录有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
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对古代汉族军事史,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也很重要。
9 沈括的《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县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各卷依次为“故事(一、二)、辩证(一、二)、乐律(一、二)、象数(一、二)、人事(一、二)、官政(一、二)、机智、艺文(一、二、三)、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一、二、三)、药议”。
《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
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之记载而得以传世。如记载喻皓《木经》及其建筑成就、水工高超的三节合龙巧封龙门的堵缺方法、淮南布衣卫朴的精通历法、登州人孙思恭解释虹及龙卷风、河北“团钢”“灌钢”技术,羌人冷作冶炼中对“瘊子”的应用、“浸铜”的生产等,均属科技史上珍贵史料。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该书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这里可以设计多少条发现线索啊,但实际上一条也没设,足见大航海时代3的烂尾程度)
10 郭守敬等编的《授时历》,含线索“地动仪”
这里设定的相当准确,因为《授时历》的名义主编是当时“领太史院事”的名儒许衡(许衡也对天文历法有研究),具体负责人是数学家王恂和郭守敬,其中王恂的功劳也非常大,但因为去世的早,所以名头较郭守敬差了很多。
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邢州龙岗人。郭守敬任官之初,主要是以水利专家著称,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后来又到西夏故地治理河道。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并正式迁都到大都,同时决定修订、颁行元朝自己的历法。
1277年起,郭守敬等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由十四名天文学家,到国内二十六处地点进行了几项重要的天文观测,历史上把这项活动称为“四海测验”,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时间的长度,为修订历法提供了很多精确的数据。
为了编历,郭守敬等还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
公元1280年,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这部历法确定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通行了360多年(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和《授时历》几乎全同,一直用到明末)。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粮食和发现物仅在村庄获得,普通陆地登陆只有水。
和装备没关。
荣西 的《吃茶养生记》,含线索 茶
日本临济宗的初祖 荣西禅师(1141~1215),字明庵,号千光、叶上。生于永治元年(1141年),为备中(冈山县)吉备津宫世袭神职贺阳氏之子。14岁落发为僧,在比睿山修天台密教,后两次入宋留学,将禅传入日本。此外,他从中国带回茶树种子,鼓励在日本栽培(种植于筑前背振山及博多圣福寺,又赠送高辨三粒种子栽植于母尾,不久分植于宇治,为宇治茶园之始),并普及饮茶之法,故以“茶祖”闻名。
中国宋朝时期禅法已甚流行,而茶具有遣困、消食、快意等功效,故禅林逐渐有吃茶的风气;吃茶的礼仪、行法更成为禅门中重要的一环,于是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荣西将宋朝禅院的茶风引进日本,归国后首度于鎌仓寿福寺、博多圣福寺、京都建仁寺等寺院,设立每日修行中吃茶的风习。
建历元年(公元一二一一年),荣西撰《吃茶养生记》一书,为其晚年最后的著作,传禅心与茶德。建保二年(公元一二一五),荣西献上二月茶,治愈了源实朝将军的热病,自此,茶风更为盛行。
全书二卷。日本第一部茶的著作。收在《大藏经补编》第三十二册。上卷为〈五脏利合门〉,叙述肝肺心脾肾五脏与酸辛甘苦碱五味的关系,说明寺之效用。又引《尔雅》、《广州记》、《茶经》、《本草拾遗》等书,解说茶名字、茶树形花叶形、茶功能、采茶时节等。下卷为〈遣除鬼魅门〉,列出饮水病、中风手足不从心病、不食病、疮病、脚气病等五种病相,说明以桑汤治疗的方法,并详述桑粥法、桑煎法、服桑木法、含桑木法、桑木枕法、服桑叶法、服桑椹法,以及服高良姜法、吃茶法、服五香煎法等。
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所想阐明的是茶对人体生理上的药用效能。表明茶在传入日本初期,日本人只重视药用功效,不注重思想性,更无完整的茶道中点茶的规矩和思想体系。(此书下卷讲 桑 的药用功效,更与茶道无关)
李吉甫 的 元和郡县图志, 含线索 老虎
李吉甫(758―814),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宪宗时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父李栖筠,唐代宗朝为御史大夫;子李德裕,唐朝名相。
李吉甫撰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
志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唐中叶以后,陇右道被吐蕃占去,但为了表示有志于“收复故土”,仍列于最后。)又按照当时的情况,分为47个节镇,将所属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山川、古迹以至贡赋等依次作了叙述。每镇篇首有图,所以称为《元和郡县图志》。但到南宋以后图已亡佚,书名也就略称为《元和郡县志》了。
贾耽 的 海内华夷图, 含线索 南方大陆人(这个倒是很贴切,因为贾耽是中国最早对南海部分岛屿作记述的人物。贾耽在书籍中的地理记述是中国对外宣示领土和海权的重要依据。)
贾耽(730年—805年),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唐代著名地理学家、宰相。曾居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十三年宰相。
贾耽一生为官四十七年,其中居相位十三年,事务繁忙,政绩茂异。与此同时,他根据国家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结合政治、军事研究地理,考察地理。
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至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他经过17年的充分准备,终于绘成《海内华夷图》,并撰写了《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献给朝廷。他在表文中简要记述了绘图的目的、经过、内容及用途:“臣闻地以博厚载物,万国棋布;海以委输环外,百蛮绣错。中夏则五服、九州,殊俗则七戎、六狄,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昔毋丘出师,东铭不耐;甘英奉使,西抵条支(今伊朗、伊拉克境);奄蔡(在咸海、里海北面)乃大泽无涯,宾(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则悬度作险。或道里回远,或名号改移,古来通儒,罕遍详究。臣弱冠之岁,好闻方言,筮仕之辰,注意地理,究观研考,垂三十年。……去兴元元年,伏奉进止,令臣修撰国图。旋即充使魏州、汴州,出镇东洛、东郡,间以众务,不遂专门,绩用尚亏,忧愧弥切。近乃力竭衰病,思殚所闻见,丛于丹青。谨令工人画‘海内华夷图’一轴,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别章甫在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
《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40卷,形式上是“海内华夷图”的文字说明,但其图、说各自独立成篇,视它为总地志性质的地理著述亦不为过。“中国以《禹贡》为首,外夷以《班史》(即班固《汉书·地理志》)发源,郡县记其增减,蕃落叙其衰盛”,“凡诸疏舛,悉从厘正”。如“前地理书以黔州属西阳,今则改入巴郡;前西戎志以安国为安息,今则改入康居”,可见他对历代地理沿革,边防及城镇都会的变迁、各地人口增减的考订,大大超过前人。对当时政治地理、物产、经济状况的叙述,也比较完备。此书已初具方志规模,对后世地方志的编纂有深刻的影响。它以详于考订古今地理见长。原书佚。
贾耽还著有《皇华四达记》十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六卷,《吐蕃黄河录》四卷。这些著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海内华夷图》在1137年时被缩成《华夷图》和《禹迹图》刻于石上,现保存在西安碑林。
海内华夷图 按照晋代裴秀六体方法编绘,比例是一寸折百里,用不同的颜色注记地名:“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图的中国部分本于《禹贡》,外国部分本与班固的《汉书》,是一幅中国及邻近地区的中外大地图。《海内华夷图》幅面约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图》大10倍,可见工程之浩大,亦可见唐代制图事业之规模。
该图 注重外国部分,虽然是采访材料,但注重实际,修正了不少错误。时间跨度自传说时代中的夏朝至唐朝,地域范围不限于唐朝本土,包括了作者所了解的唐朝以外的全部地理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亚洲。
过洋牵星图,标称为航海地图,含线索最遥远的海峡(白令海峡)
过洋牵星是中国古代航海所用的天文观察导航技术。是指用牵星板测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后计算出该处的地理纬度,以此测定船只的具体航向。牵星术的主要工具是牵星板。牵星板是测量星体距水平线高度的仪器,其原理相当于当今的六分仪。通过牵星板测量星体高度,可以找到船舶在海上的位置。明代过洋牵星术常用的星座包括北辰星、织女星、布司星、水平星(船底星座α星)、北斗星、华盖星、灯笼骨星等。
明代茅元仪《武备志·郑和航海图》附有四幅《过洋牵星图》(古里往忽鲁谟斯过洋牵星图;锡兰山回苏门答腊过洋牵星图;龙涎屿往锡兰山过洋牵星图,忽鲁谟斯回古里过洋牵星图),可让我们重新目睹航海者站在甲板上观察到的天象。每图绘有一艘三桅三帆的海船,其四周标注舟师所使用的诸星象位置。
(大航海时代3开始的时代,郑和航海图肯定是已经有的,但茅元仪的书是很久以后的明末才编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