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升值与贬值:货币战争的攻与退 -- 古城老农
自己把自己压死了。
需要的是一次脱胎换骨,能做到吗,哈哈哈哈哈
中国的对策和办法,这个话题在1月份来讨论,会有很多选择。那个时候讨论的越多越好。现在已经3月,很多选择已经随着时间湮灭掉了,实际的选择已经很少。看最近的新闻,估计顶上的选择就是死扛和其它国家比谁先趴下。既然顶上这样选择,也不想添乱了,只有随大流说: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百分之七的增长率,更象是百团大战,而不是横渡长江.
那是一种生产过剩式危机。
后来总结出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增加消费的办法了。
这样,黑市上10:1都有呀。
海关总署9日发布了2月进出口数据:据海关统计,2月进出口总值1.7万亿元,增长11.3%。其中,出口1.04万亿元,激增48.9%(这个数字超出了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期);进口6661亿元,下降20.1%;贸易顺差达到3705亿元,而在去年同期,则是贸易逆差1373亿元。
1月份的贸易顺差是3669亿元人民币,约585亿美元,如果照着1、2月份的势头下去,今年的贸易顺差超过5000亿美元不成问题! 金融核弹的当量在急速增加中!
周边的国家的货币都随日元贬值,人民币就是硬硬挺着,非要到不见棺材不下泪。现在出口很难做呀。手里的国货又没有日本马桶盖和电饭煲的质量和价格,观察一阶段看是否停工走人。
你还想人民币贬值,你是要逼死央行?
(一)
受季节性因素(今年春节在2月中,去年是1月底)和对欧盟、美国、东盟出口增长的带动,中国出口总额大增近50%,另一方面受到国内需求疲弱和大宗商品价格急跌的影响,进口全面下降。
内地-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693亿元人民币,下降6%,占内地外贸总值的7.1%。
出口:劳动密集型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21.5%和13.9%。机电产品出口里,IPhone和APPLE WATCH等产品出口已经形成规模。
进口:2015年前两个月进口澳洲铁矿石吨数同比基本持平,但总金额却下降了45.5%,主要是这一年来铁矿石价格大跌。同时,中国煤进口数量大降55.2%。粮食,原油进口增加。原油的进口金额尽管下降了43.9%,但进口数量却增长了4.5%。
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9.6,较1月回升1.0,结束连续四个月下滑走势,表明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有望好转。
我所了解的机电行业部分领域,实际情况是:去年12月起,钢材和(工厂用)能源价格下跌,带动产品出口价下跌。但到了春节后,钢材等材料价格开始反弹。欧洲/美国市场需求正常(不算旺盛,但令人满意),外国进口商希望延续年初的势头,成品(中国离岸价)继续下跌或持平;但由于材料成本回涨,工厂已不能维持旧价。目前双方普遍观望4月广交会上的价格。
要维持目前的出口势头,退税增加或人民币贬值,是不妨考虑的。即便调早了,助推了出口,仍然不吃亏。
(二)
机电产品为什么能达到2000亿美元,成为出口大头呢?
机电产品所代表的行业有几个特点:
1)资本密集,劳动力并不密集(比较制衣等行业)。
2)资源高消耗,比如能源和水。尤其是高能耗,在中国间接推高了煤电需求,也就推高了空气污染。
3)其他污染,如重金属排放,油渍污迹等。
4)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要求高。
5)对基建和产业配套的要求高。
以上几条决定了,这些产品,尤其是附加值较低的品种,发达国家不肯做,发展中小国(如印度,越南)做不了。中国打进的,就是这个空档。但机电产品,附加值再低,也比很多劳动力密集行业要高档,而且有进步潜力。
中国的机电出口能力,就是一种随联想电脑免费奉送的杀毒软件,凡是联想公司不喜欢的任何软件,不管你是不是病毒,一概杀之。久而久之,全世界就会只剩下联想认证过的软件了。
中国如果不想人民币贬值,还有个办法,或许可以帮到机电这个出口大头,就是在海运上改善。
机电产品都是用钢材制造的,除部分是单纯的仪表外,多数产品整机都比较沉重,这跟白色家电很不同。而一个20英尺集装箱限载22吨,40英尺集装箱也不过25吨左右(这跟沿途公路/桥梁的限载有关),一般讲,很多机电产品一立方就近一吨,40尺集装箱的空间可以装55立方,实际只能装20多立方重量就到极限了。所以这些“重货”没有必要用40尺集装箱。
但今天的远洋集装箱船,是按“普适标准”设计的,既装重货,也装轻泡货(如服装鞋帽,小家电),所以不但不会优待机电产品,反而重货太多还嫌麻烦,因为会妨碍船舶的最大使用效益。这个例子的重灾区,就是台湾。台湾的主要出口产品,贵的(芯片)空运,便宜的(机电类)海运,没有其他轻工业品,所以凡海运基本是重货,结果令外国海运商头痛之余,还歧视台湾业务。总算有个不歧视的愿意上门揽货,中海运,因为是大陆央企,反而受到台湾当局刁难。
由于中国的机电出口量大而稳定,出口口岸主要是青岛/上海/宁波,我的建议,是开发一款“重货快船”,只装每立方重于750公斤的“重货”,不接载轻泡货------就是这个船,不吃杂食。
由于重货只吃载重而不吃体积,该船水下部分可以像军舰那样,设计得细长,舱内空间较小(但排水量不低)。这样航行阻力小,重心低(安全易操控),燃料使用效率高,环保。如果设计为普通慢速航船,运费可以稍低;如果设计为快船,渡过大洋的时间则可以缩短。
通过这个方式,中国机电出口的服务更加优良,即便产品价格不跌,海外客户还是乐意购买。而这批船又适合海军征用,藏兵于民。
能开发这款船的前提,是中国机电出口额大,足以细分航运市场。这一点,就连日本德国也做不到。这就像日本依仗汽车出口量大,能够挤入“面包船”的国际航运垄断市场一样,我们可以依托中国的机电出口,垄断“重货快船”航运市场。
据海关数据,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17万亿美元,其中出口1.31万亿美元,占全商品出口比重为56%;进口0.85万亿美元,占全商品进口比重为43.6%。
剔出机电类项下较轻泡的货物,重货的货值,一般在每吨2000--7000美元的范围(每吨2000美元,就是每公斤2美元,卖铁也值这个价吧?)。去年出口的1.3万亿美元,算他50%是重货,其中又50%可以单列出来,集约交给“重货快船”运输,那就是3300亿美元的货出口,2100亿美元的货进口。那么出口量3300亿美元,大概8000万吨重。如果“重货快船”的尺寸接近“081轻航母”,每船每次可载18000吨货,那也要4400艘次才能出口完。世界十大港口,中国占了7个,就算这7港里,每港口每周排二班“重货快船”启航(一欧一美),全年也只有730艘次,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样算来,专门设计一款“重货快船”,二十几艘的订单量是有保证的。当然,商业运营时国家要补贴一点;开战时征用1/3,铺上全通甲板就行了。
在二战中,就有把大型货轮改造为“护航航母”的先例(Merchant Aircraft Carrier)。现在的远洋集装箱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船型宽满,吨位大航速低,内部结构也不适合改装为新一代“护航航母”。所以要军民两用,必须顶层设计。
缅甸战斗机误炸中国境内后,中国空军紧急派驻中缅边境巡航的军用飞机,包括歼-7和“奖状”探测飞机。“奖状”是一种速度颇快的喷气式小型公务机,在这种场合非常合适。同样,小型螺旋桨军用飞机(小强)也会成为中国军队的一个重要补充力量。如果能有一种民用远洋运输船,船型横截面比071坞登窄小,比055大驱宽大(差不多就是轻航母081的船型),
平时运货,战时改装,应该不错。
08年时候我们最大错误就是高估危机,出口并不占我国经济主流,而是一部分。
结合到现在而言,我认为就是常态化发展而已,谈不上乐观悲观。
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人家币值升降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
石油进口第一,铁矿石第一,硫磺第一,数不清的大宗商品第一。。。这下可好,这些货物大部分价格腰斩。
欧美之间有货币互换,欧洲缺少美元,或美国缺少欧元,都能通过货币互换来解决。看看美联储发布的资产负债表,就能看到这一点。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欧洲严重缺少美元,美联储曾提供给5800多亿美元给其盟友,主要是西欧。
这帮家伙会变戏法么?
TG从改开开始虽走过些弯路,但一直走到今天还算成器,国家决策上还是让tg去放手干,至于咱群众本身,擦亮眼睛紧紧盯着柴大妈之流耍什么幺蛾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