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俺不懂经济理工男感觉这是加入WTO后一个重要举动-亚投行 -- 田舍郎

共:💬22 🌺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怕竞争,但我不怕,而且不能只算经济账

中国制造不只是靠廉价劳动力和基建齐全,那是94-08之间的判断。中国制造目前最大的资本是齐全的产业链和高素质劳动力,其他国家(除了印度)根本没有这个潜力。

而且基建也不是那么容易提高的,没有个10年,20年,根本看不到大成。中国现在争的就是这10-20年的一口气,这一口气长出去,局面变活,就可以谈制定规则的问题了,而亚投行也正好是制定规则的一个实验和范例。

你看到马歇尔计划繁荣了欧洲,没看到美国一直拉着欧洲的狗链子到苏联解体,欧盟成立,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松开;你看到日本打开了中国大门,没看到日本乘机一路之上挑战美国,要不是军事政治先天不足,真搞成了雁行模式了。

中国需要伸开手脚,这是一个机会。在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亚洲其他国家继续引进低端制造业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搞亚投行,或许是加快了这个过程,但同时也把主动权掌握在手。

家园 关键是输出产品

高铁,给你贷款买中国的设备吧,中国高铁占世界高铁里程的一半

水坝,给你贷款买中国的设备吧,听过三峡吧

公路,给你贷款买中国的设备吧,中国高速里程世界第一

公共场馆设施,给你贷款买中国的设备吧,中国房子建得最多

。。。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用中国的设备建好了,以后维护升级还得找中国人,长期饭票啊

家园 我觉得输出基建必须与输入资源挂钩

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觉的还是有疑问。

你怕竞争,但我不怕,而且不能只算经济账

在西方,中国制造就是政治不正确。只要有替代者,西方分分钟就禁了中国制造。人家不算经济账,算的是政治账。没有中国,全世界人民都活的开心。

中国制造不只是靠廉价劳动力和基建齐全,那是94-08之间的判断。中国制造目前最大的资本是齐全的产业链和高素质劳动力,其他国家(除了印度)根本没有这个潜力。

这是幻觉。现实是,与东南亚相比,中国所谓齐全的产业链和高素质劳动力并没有带来成本优势。

而且基建也不是那么容易提高的,没有个10年,20年,根本看不到大成。中国现在争的就是这10-20年的一口气,这一口气长出去,局面变活,就可以谈制定规则的问题了,而亚投行也正好是制定规则的一个实验和范例。

把一堆资源输出国,变成资源输入国,这就是新的规则。国际市场上,commodity价格会持续大幅上涨。为此,中国要付出几万亿美元的代价。经济账瞬间变成政治账。

你看到马歇尔计划繁荣了欧洲,没看到美国一直拉着欧洲的狗链子到苏联解体,欧盟成立,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松开;你看到日本打开了中国大门,没看到日本乘机一路之上挑战美国,要不是军事政治先天不足,真搞成了雁行模式了。

美国帮助欧洲和日本,因为欧洲和日本是冷战的前线,顶在最前面。尽管如此,一有机会,欧洲日本仍然试图在经济上挑战美国。欧洲甚至搞出了欧元。

苏联帮助中国搞工程项目,中国帮助苏联掘墓。

中国帮助朝鲜越南,现在朝鲜越南一个劲向美国递投名状。

另外,80年代,日本挑战美国的时候,中国还不成气候。等90年代,中国逐步发展起来,马上开始反日。。。。。

国家之间不存在期货。

中国需要伸开手脚,这是一个机会。在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亚洲其他国家继续引进低端制造业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搞亚投行,或许是加快了这个过程,但同时也把主动权掌握在手。

为什么要转出去?说好的制造业黑洞呢?

家园 谁说不挂钩了?

基建完成第一批货物肯定是资源性的,但是没有一个正常国家会允许自己永远停留在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上,升级产业,进入制造业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你把亚洲各国都视为潜在竞争者,一旦基建到位就可以刷刷地变成制造业基地,未免低估了工业化的难度,也鄙视了中国过去60几年的艰苦奋斗。何况这些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也是扩大市场的过程,包括可能和我们竞争的那些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也包括我们要和西方竞争的设备,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无疑把主动权操纵在手才是最好的竞争策略。

把亚洲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和中国的工业化视作一场零和游戏是根本性的错误,把市场做大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星球上不是只有西方才是买家,随着亚洲的发展,如果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市场如果能统一在中国的旗下(哪怕没有日本),共同发展合作,那才是中国世纪的真正底气,也是中国唯一的真正变成发达国家的道路。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是不是幻觉,有太多的文章分析了,请自己查吧。而且我说的是“不只是劳动力成本和基建”,事实上我国的内陆地区在这两方面仍然是优势,即使那些亚洲国家开始向制造业进军也一样。而我看不出来我国只能在供应内陆地区建设和亚洲其他国家建设之间选一头,实际上是我们的产能逼着我们要开双线。我国未来在我看来仍然会是一个地域差别较大的国家,内陆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仍然会是第三世界的,比那些欠发达的亚洲国家高不了多少。

我提到欧洲和中国和美日的关系,你只强调了后来他们努力摆脱的部分,而我看到的是努力摆脱但仍未尽全功的长期过程。

退一万步说,你前一个帖子的担心都实现了,我也觉得这是至少一代人时间之后的问题,而中国在这一代人的时间呢,难道还要盯着一个血汗工厂的饭碗不许别人来分一口?

通宝推:墨虎,
家园 嘘......小声点好伐?

瓜分,这个嘛.....就只可意会了

家园 这个“坑“恐怕是不得不“挖“

也不得不“跳“。应该“挖“,也应该“跳“。盖房子都需要先打地基,打地基就需要挖坑,房子越大地基越深坑越大,挖了还得跳下去布管线打桩子,所以只要是要盖房子就得挖坑跳坑。逃不掉。

中国要盖的房子就是共同发展、长期发展、和平发展。没有帝国的野心就只有走这条路。这涉及到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手段的问题。根本问题认识有偏差,其他一切都会有偏差。说白了,中国人绝大多数没有一统地球的野望,只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雄心。当然了有两个问题要澄清:1、挖坑不意味着当凯子,亏钱资敌的事情没人做。2、共同长期和平不搞帝国不意味着当缩头乌龟,谁惹我该暴走的时候还会暴走。

走出去不等于国内就放掉了或者说国内已经饱和了。这个认识估计上上下下是一样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走出去使用的这一部分也不会对国内的开发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扶持别人替代自己的问题,楼上有河友也提到了,类似亚投行这样的对外行为它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比如亚投行一下子现有500亿额度即使一次性全分掉(不可能的。比方一下),20个国家的项目,一家平均也才25亿,这和各国基建投资的总需求相比就是九牛一毛。算上建设周期和回报时间,它的作用是长期和缓慢的。很难可以马上起到改变一个国家基本建设的作用。

欧洲的复兴原因是多样而不是单纯的马歇尔计划扶持的结果。马歇尔计划总共才持续了4年时间,多数金额被用作输入美国商品(甚至用来重整军备),总的来说,马歇尔计划只是减轻了欧洲恢复过程中的负担(对很多接受国家来说是救济),而不是启动和扶持了欧洲的恢复。欧洲经济战后的主要恢复和发展靠的主要还是欧洲自己。马歇尔计划和亚投行还是截然不同的。

8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并不是全方位的,现在中日在制造领域仍然有相当部分存在相当的技术差距,说中国制造替代日本制造言之过早。一些日本企业的收缩现象并不完全是中国企业竞争的原因。

中国制造在早期是西方的技术、管理和中国的优质廉价劳动力的结合。中国的劳动力素质从教育水平到纪律性等多方面都不是廉价可以代表的。廉价劳动力是世界范围的存在,为什么只有在中国才初步形成了世界工厂的格局?显然廉价不是唯一原因。

中国制造现在依靠的也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现在的中国制造是依托一个庞大的市场,具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初步依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的结果。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其他地区就很难再仿效。

输出基建并不仅仅是输出基建。实际上输出的除了表面的金融、产品、技术以外,更多更内在的是逐步建立一个强国必备的声誉,建立品牌,创造和改变规则。前面也说了,现在输出的规模对其他国家的基建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中国多争一些订单,会促进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比消化过剩的生产力的意义还是要深一些。

通宝推:墨虎,
家园 闻英国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国有感

文明棍舞操诗语

米字旗飘现恶魔

可恨虎门烟盖地

更悲沽口血流河

缘何今岁贼来府

只为他年日落坡

狼性不移刀剑对

洗心革面酒方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