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毕福剑和政治正确 -- 天王子

共:💬231 🌺2801 🌵8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们是成长在改开后的,

大伙中间,对特权的反感,超越了上一代人。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上一代人所处的不是特权社会,而是因为贫穷限制了大伙的想象力,大伙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些特权;并不在于上一代人所处的社会特权现象不严重不恶劣,只是那个计划经济的配给体制,掩盖了很多特权的实质。

关键词(Tags): #还是新社会好一些
家园 红军时期,曾有士兵委员会禁止干部骑马,平等么!有道理没?

对于国家领导人,必要的工作、生活、安全、健康方面的保障是必须的,关键是这个度在哪里?

不能说有差别就是不平等。

不加区分地把所谓“特供”全都视作“权力腐败”,和“经济腐败”划等号。

我实在没法能夸您。

家园 这说明特供和权力腐败不能划等号

难道毛泽东抽点中央定制的香烟(还不是啥好烟,更不是所谓的毛泽东专供)有人在意?当时全国上下几亿人民,谁会在意这件事?成心把这件事跟腐化扯上关系,那才是有问题的。只有成天脑子里装着帝王思想等级思想的人才会认为这是什么所谓的毛泽东专用特供。

家园 同问,

您认为度在哪里?您认为那时的特供算过份么?

关键词(Tags): #呵呵
家园 第一代领导人的光环有影响。

武装斗争产生的领导人,不管是什么原因,甚至运气也罢,没有光环是不可能的。华盛顿没打几仗,还有人要推为皇帝。后来的领导人就越来越不那么神秘了。

家园 楼上的话有些道理,不然文革不会发生。

我认为时间节点在八届二中全会之后,就是毛主席开始强调阶级斗争那次。

我对很多描述领导人清廉如水的回忆录不太敢相信,并且海外的一些书籍所披露的也不能完全否定某部分史料的真实性。

家园 实话实说,度确实不好把握,尤其是很多所谓的特供,被特供者

并不知情,纯粹躺枪。

总的来看,我觉得改开前那些形成制度的特供,真不算过分,这不算过分的也包括北京132雪茄。

至于7501算不算过分,我倒觉得把这事也归结到特供,老汪躺枪了。另外,如果对建国后陶瓷产业发展有所了解的话,你可能会认同本穷的看法:7501是传统瓷业大省江西对瓷业新秀湖南醴陵的一次反击。仔细读读黄的回忆文章:他为啥会鄙薄湖南烧的瓷盘,红不红白不白?湖南瓷盘那么差?为啥江西也老是烧不出好的,需要折腾大半年?顺便说一句,汪主任也是江西人。

至于改开后,我就不评论了。

家园 哪里有真正的均贫富吗

前30年其实是特权等级的社会吗,其实也是一种变现的阶级社会,只不过底层大部分人都很平等而已。

至于信仰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内部矛盾的解救办法,崔进社会循环流动的意识,有意思的是有些宗教信仰遭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底层而已!

家园 7501毛瓷你能享受?
家园 用烟厂技术部夏立的话:这样的烟叶适合于自卷自吸的“土烟”

考察什邡烟厂的历史,所谓中式雪茄,其起点是内地烟农对潮水般涌入的洋纸烟绝望反击。

作为自卷自吸的“土烟”的升级版,什邡卷烟最初都是小作坊手工制作。旱烟辣口,口感比起洋烟差远了。一些对洋烟厂烟叶增湿、发酵、醇化等调制工艺有所见识的工匠,开始在简单晒烟基础自行试验改善口感,有用曲酒调制的,也有加茉莉花水、冬青果汁调制的,各家有各家的高招,至于这后面的生化过程、原理,没人知道。

所谓手工卷制,不是现在的高大上概念,而是没有标准、没有机器、没有资金、没有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的无奈,惟一的优势就是就是手工制作的低成本。

解放后,公私合营,几十家小作坊合成了现在的什邡烟厂,以当时的条件,不过是几十家小手工作坊变成一个大手工作坊而已。58年大跃进,想搞雪茄出口,这才有后来的故事。

家园 航天员套餐你也吃不到

满脑子享受的人才会想着享受。从公开报道来看,这个所谓的7501瓷从头到尾就没发现毛泽东用了,都是拿毛泽东的名义给某些人自己用了吧。毛泽东是对这些东西上心的人么?

家园 7501烧成已经是75年底的事儿了,主席应当没用过。

招待所的那几套,其他领导人用过没有,不知道。即使用过,无非是个漂亮点的碗而已,我相信没人会认为这是多了不得的享受。

用这碗吃顿饭,就觉得是无上享受、激动得夜不能寐,本穷只能喊一声:护士,加大药量!

江西陶研所作为福利给职工分了2000件7501,这些职工应当是享用过的,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觉得7501勺子舀的汤更鲜一些。

其他普通人,在80年代还是有机会享用一把的,当时流出的价格也就3、50元一件,不便宜,但对喜欢瓷器的人来讲,也不是高不可及。

至于以后炒到几万、几十万,那就不是普通人可以问津的了。也许,是在这时候,使用7501才成为有人心里的一种享受了吧!

说到现代瓷的艺术价值,湖南醴陵1964年为大会堂烧制的国庆15周年釉下五彩国宴用瓷绝不亚于7501,享用过这批国宴瓷的人就多了,上有中外领导人,下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不知道他们端着这承载中国博大精深瓷文化的精美艺术品时,是否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享用”的幸福?

家园 现在文革期间主席还有稿费的谣言满天飞,河里还有人骂吴连登

贪污,不要脸,说瞎话的。引用的东东是轮子的文章,真是用心良苦啊。

家园 送个草,西西河不是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呆的地方
家园 本狐怀疑这是有人刻意放纵这些谣言。

稿费的事儿,账目在那儿,公布就是。可有关部门就是不作为。

要说现任不好公开,主席已经去世快40年,有啥不可以公开的。不公开,就是要罩上一层迷雾,让你的辟谣变成个人行为。

吴连登等个人所知毕竟有局限,个人单枪匹马去辟谣和人有组织抹黑来PK,又没法核对档案、文献,难免有疏漏。

比如,所谓主席不吃肉,这事有,但吴的说法是有误的,吴当时还没到主席身边。主席确实有段时间没咋吃肉,这是60年6月的事儿,中央开会决定,不吃肉换机器,是整个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致决定。

商业部副部长牛佩琮给吉林省主管财贸的副书记栗又文的一个电话记录。电话记录如下:

栗又文同志:

先念同志通知,为了坚决保证完成今年猪肉出口计划,中央开会已决定不吃肉了,并且已从前天开始执行,中央对此决心很大,先念同志指示将以上情况转告各省财贸负责同志,现在中央财贸各部已从6月15日起,开始不吃肉了,特告,供参考。

牛佩琮 1960年6月15日 上午电话通知

还有就是主席工资,60年降薪后一直是404.8,降薪前呢?一直没资料。你要说主席一直都是三级啥的,难免会被有意摸黑的人找出茬来。

没有组织行为,只靠几个记忆衰退的老头老太孤身奋战,本穷不得不对某些机构表示怀疑。

补:牛佩琮不是商业副部长,是国务院财贸办副主任。60.7.5中央在北戴河出台了大抓出口的文件。

1949年5月,牛佩琮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7月任中南大区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10月调任国务院第五办公室(即后来的财贸办公室)副主任,1955年4月兼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财贸小组副组长

通宝推:唐斩非,东方白,阴霾信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