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古诗中级水平试题之二 -- 李寒秋

共:💬25 🌺8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后一首标题改错了

后一首固然有些萧瑟落寞的情调,但是标题可谓是烂大街。第一首原作的主旨虽然简介地透露了出来,但是不如直接用那个标题点题来的爽利。

所以标题还要尽量保持第一首的标题。一定要改,也不要花哨太多。

就宣传来说,你得有自己的特色,才有自己的生命。四美吟这样的标题相似相同的都太多,再用这样的标题,就失去了自我。

原标题可以直接用,也可以修饰一下。

家园 再发几句谬论

再就标题发几句谬论,见笑。

感觉两首大作俱有金陵怀古体意,物非人逝,怀而感,感兴叹。故而窃以为“叹”字比“空”字较为贴切一些,此为其一。

其二,四美者,非唯有色,各有美德,色已逝而美名常存。所以对我等凡人来讲,感怀四美,即使修练到红粉骷髅的境界,仍然做不到个“空”字,还是“叹”容易些。

不太喜欢直接把“色”字放在标题里,所以可否“叹红颜”? “红颜叹”? 或者“叹红”? 好像比较俗啊,呵呵,不过感觉平和一些。

家园 江山一笼统

水井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第一首虽然题目玄奥,水平也就和这首《咏雪》差不多。

诗或言志或抒情,总要带点作者自己的感情才好。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才是好诗,借景抒情,还能带动读者思考。

第二首比第一首好太多了。首先是婉转含蓄,有点诗的味道了。

通过“遥望”,“鸿归”,“伤心月”,“空坟”等词汇,带出了作者的心情,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前两句写虚情,唤起读者的想象。后两句貌似写实景,其实是把两张照片PS到一起,却得到了1+1〉2的好效果。

通宝推:李寒秋,
家园 第二首好得多

两首都有用典,但是感觉第二首用典更显出四美的悲剧。

西子遁形五湖烟

也可以是逃出生天的幸运,

明妃挑断琵琶弦

昭君出塞,那是求仁得仁。

拜月台前无蝉影,昭阳宫里少玉环。

这两个地方都不够惨。

第一首是完全平行的结构,呆板的客观描述,强调美人们如今都不在了,但是不在又如何呢?是个人都会有不在的时候的。而第二首从四美的角度写其感受,代入感比较强。

还有色空二字虽然总结得很好,但嫌太直,开题就把话说完了,没有了回味。诗作宁可无题,也不能在题目里面把中心思想都总结完了,那不是诗,是命题作文。

关键词(Tags): #西子遁形五湖烟通宝推:李寒秋,
家园 无感技术诗...为写而写...

四大美人的命运和当时国家或政权命运息息相关...这个...叫作者写成说书的腔调了...

俺改一下...

西子化作五湖烟,明妃琵琶未断弦。

拜月台前似蝉影,昭阳宫里有玉环。

改的不错吧...

以后就照这个路子改...保管你诗格提升...

家园 我小时候写过一首《一美吟》

其实没有标题,只是看到这儿有一首《四美吟》,就瞎诌了一个标题。

当年途经神农架,拜访了香溪岸边昭君故居。当时看到墙上贴着杜甫的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为昭君颇感不忿,所以身为学理工的屌丝,还是忍不住想和老杜争论一下:

巴山万仞碧水柔

崖畔清风女儿楼

安边岂独倚良将

锋矢尽销青冢留

跑到这儿来献丑,是因为看到即使这《四美吟》也没说出来昭君流芳千古的历史贡献。西施的故事太久远,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了。昭君的历史功绩,不是传说中的貂蝉和玉环可比的: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与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被封为“宁胡阏氏”。据《汉书·匈奴传》等史书记载,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所生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被封为右日逐王。婚后三年,呼韩邪去世,嫡子雕提模皋继位。依照匈奴汗国的风俗和律法,嫡子有跟庶母结婚的义务,于是王昭君再嫁给新皇帝。二人年龄相当,新单于更加爱慕王昭君。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昭君继续当皇后,跟新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匈奴贵族。由于王昭君的原因,匈奴和汉族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通宝推:李寒秋,
家园 你醉鸟,新贵妃醉酒……
家园 好诗!

好一个“锋矢尽销青冢留”。

历代嫁女和边的事情做过不少,可是总觉得很没面子,不过是权宜之计,以后有实力了总要想办法找回来。

家园 敢和诗圣叫板,不得了啊。
家园 向秋夫子交作业

epimetheus:第二部分

也请同学们说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