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信佛到辟佛的历程 -- 飞羽

共:💬180 🌺879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大家都不装逼,那么世界就少了许多乐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好不容易碰到个大家伙儿都能扯几句的话题,而且主观程度这么高的东西,压根就没有唯一结果的事儿,还不让人扯个淡,装个逼。那么嘻嘻呵就太无趣了。

家园 啥时候佛教不收信徒供奉,才值得信

其它俩教好歹什一税收的公开,不像佛教一边扯淡四大皆空一边往自家兜里划拉银子

家园 好象古人早说过读佛经宜对美人

,以免堕空。当然不是真的要你对美女,而是直面社会与人性中轻松美好的一面。

记得以前看过河里的一篇文章讲过作者打完反击战,估计是战场综合症还是什么一直闷闷不乐心里不正常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回家他当过兵的老爸经验丰富地让他表妹还是同龄的亲友们陪他到处逛街旅游了好几周,才让他缓过气来,他老爸告诉他那叫去火。

我的理解是,像战场这种极端环境是脱离正常社会环境的,生死间的大恐怖压过了人的社会关系属性,人与人间的一切关系在死亡面前不堪一击,对个体而言战场上只有生死。呆久了适应了就脱离了正常人的社会性,类似于佛法中的出世,出离红尘了。而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无非红尘,人性本质即社会性。

因此所谓出离红尘某种程度上是反即有人性的,如果不能在一个新的社会体系(或宗教虚构出来的体系)中找到自已的位置,那结果就只能是人性的分裂或逐渐的丧失了。我觉得这中间的问题不在于认识自已,而更多地是在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间关系的本质。这点上入世的儒家要做得好得多,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无非说的是摆正自我,外界,社会规则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罢了,这需要时间与实践,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通宝推:宇卿,
家园 有点意思,。
家园 《西游记》是无辜的

我的孩子,绝不让他看西游记。

我不懂佛法,只是《西游记》里面充满了对和尚道士的高级黑和低级黑,很难说是在宣扬佛法。

我常在想,如果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不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吗,不就是另外一个人了吗?

这也很难说,没准接触了别的什么法,还不如现在呢?关键是自已要有判断力

家园 总结的太好了,其实世上哪有真理

只要自己对自己能够“逻辑”自洽就好,而大多数人除非经过长期科学逻辑训练兼有强大的意志力,基本那个“逻辑”就是一种感觉,也就是自认得真理了。正确与否不要紧,但是心理可以保持正常。

逻辑思维是反人类天性的,没有人天生喜欢并自然的进入逻辑思维方式。而且聪明人不论是记忆力好还是思维活跃,总之在缺乏长期逻辑思维训练下,思路进入死胡同是很容易的。如果个性上还比较执着,长期这样状态下产生心理疾病是一定的。

因此个性很有关系,但是恰当的教育也有很大关系。昨天看到这篇文章《每个学校都应该教的5种能力》其中就有逻辑与因果(reasoning不知道这样翻译对不对),另外一个及其重要的是自我感知(selfawareness),这两者的缺乏是人世间大多数苦难的源泉,但都不是天生就可以获得的,虽然与成长环境很有关系,但是学校里应该当成育人的重点。

尤其第五个能力:Skepticism也很重要,摘其中一段说的非常好,对楼主很有针对性:

Pretty much anything bad in life comes from certainty: complacency, arrogance, bigotry and unfair prejudice. People don’t get together and form religious cults and then drink cyanide-laced Kool-Aid because they’re uncertain about something. They do it because they’re certain. Governments don’t starve and murder millions of their own citizens because of uncertainty. They do it because of certainty. People don’t fall into deep depression, obsessively stalk their ex, or shoot up a school because they’re uncertain about themselves. They do it because they’re certain.

强烈建议万年看客应该把此文翻译发表。

家园 我心即我佛

考上了大学,人整个轻松起来,学习压力小了,但是看书的习惯改不了,于是天南海北地乱看一起。

哲学,宗教,历史,小说,尽是一些与考试无关的文科书。自嘲是误入工科的文科生。

道,佛,基督都有涉猎,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到现在细节都忘了,只记得大概。

各类宗教都是教义繁杂,门派众多,可要是认真深究下去,非把自己绕糊涂不可,原因很简单,所有教义都是沙上建塔,没有根基的,追到最后都是要问基督是谁?佛祖在哪里?天师会干什么?没办法,理工科的思维,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实验或假设作根基,所有理论都是空的。

总结下来,各类教义门派都不约而同地劝人行善,与世无争,来世必有好生活。因为这是人类自身的精神需要。

生活苦,行路难,为了一日三餐必须不停地压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为了给自己一个安慰,所以只能幻想一个神,在自己撑不住的时候能帮自己一把。幻想一个极乐世界,让自己经历了所有的苦难之后,能有一个彻底的放松。

所以,要看穿宗教,不要纠缠于那些华丽繁杂的教义教规,只吸取其有用的哲学思辨为我所用。

我心即我佛,以自己的实践,自己的生活为中心,思考人生,利己利人。

佛祖可以割肉饲鹰,为什么我要吃素?

家园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家园 蔡志忠漫画害的

之后就去找原文,之后就越陷越深,此外当时又正值“人体科学”热,我还自己打坐来着,妄图耳朵听字,也没啥嘛,连钱老当时不都上过贼船么,呵呵

家园 谈自己的体验怎么就成了装逼了,你说话注意点
家园 老兄他没恶意吧。。。。
家园 好吧我比较脆弱……
家园 参见我的签名:)

http://www.douban.com/people/rainclear/

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不可知论了。

家园 生活经历非常非常重要

你看佛祖也是从太子大位、娶妻生子、繁华生活、云游四海、面壁/树下思索等多种生活体验后才大彻大悟成佛的。

西游记里的三个徒弟也是从天庭到人间、几经波折,好的时候和玉帝、菩萨打交道聊天,差的时候被人间的小怪物欺负,还得经历多少难,才成佛。当然这是故事里的,但是也能反应现实生活。说的是人要多经事,多思考多种具体的现象,才能不迷惑。

当然这都是打个比方,但是想说的是,佛这个东西呢,不要一味的追求参透、大彻大悟,试问世间哪有没有死角的理论呢?从哲学、佛学、物理化学,大到相对论这样高深的学问还是有可能在将来被证实有不适用的地方。

我也读点佛经,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人也躁的很。大多数时候不求甚解,在经历了一些事后会明白,噢,佛经说的这个道理可能来自这种生活经历,嗳,就有点悟了。

和佛经有那么点像的我觉得是 道德经,当然内容千差万别,但是从思辨方面看很像。就像大家读时,很多人说写的什么玩意嘛,空洞无物。我大学刚读的时候也这感觉,步入社会,接触的人多了、处的事情多了、看到的各种现象多了、思考的多了,再读,就会发现,啊,有理,归纳的真好,这么多情况都没出这老头几千年前划的这个圈圈。

就像30岁的时候跟奶奶说话,自己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啥都知道的差不多把。但是老人家会说,你这个年龄的人心眼还没长齐,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要多听、多看、多学习。当时可能不服气,但是再过一些年,发现老人家看的真准,很多挫折就是因为阅历不够,也就是老家话里说的心眼没长齐。

所以呢,劝楼主放下执念,积极拥抱生活,终究会悟透的。

家园 我对佛教的认识

1、小时候看李连杰演的少林寺,非常羡慕当和尚;

2、不喜欢看佛经,喜欢看一些佛教故事,也觉着佛教很有智慧

3、再后来,看到信教的国家和地区都很穷,落后。典型的是泰国,还有印度,包括我国西藏。

结论:佛教不是个好宗教,信佛教民族都很悲催,弱小,容易被人欺侮。我认为人的本质应该是种的繁衍和文化传播,佛教在这一点上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也不喜欢佛。

我来自农村,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很多事不能做的,很多东西都没有判断标准,现在我初步有了一个判断标准。只要为大家服务,怎么做都是对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