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终于决定回国 -- stones210

共:💬362 🌺2737 🌵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刻薄点说

老关你这眼光即短又窄。

难道你到现在还觉得石头是在刷存在感?石头言辞的上的敏感与尖锐这与他的工作有关。每个人的说话方式和语气完全可以推测出工作性质。你自个不说你是从教育行业的,都没人信的。因为你的言词就是好好先生,四平八稳的那一套。这与社会对人的责任定位有关,

老师是“关爱,敦敦教诲,仁爱”而管理者是“强势,运筹帷幄,果决”

所以两者之间语境上透露出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分析是不能对等类推的。

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她)的思考模式,但是 这个模式会随着生活方式和质量而发生改变。就像小时候读书的时,放学之前的课时里想的更多的是放学后吃点啥玩点啥,而非老师说的是啥。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不是很单纯呢?

通宝推:马后炮,
家园 祝你成功,国内农村差异也巨大,我们哪儿

基层黑社会化,家族化严重。村里没有年青人,就算有农村医疗保险,大病还是得不得啊,留守的老人很可怜。主要是医院也创收,所以还是花费巨大。农村小学已经关闭,全镇就两所小学,然后大多人都不得不送孩子到县城上学。农民没有农业费,可是生活成本很高了。因为孩子上学是你不得不面对的事。工业发达的省可能好一些,农村养个鸡崽都有人买,因为消费大一些。农业为主的省或者工业差的,城市平民都不容易,农村就更难了。

我的邻居60岁了,前几年年年去新疆摘棉花挣钱,每次回来腰疼好久。这两年才没有再去了。同班同学是派出所所长了,这一阵给我聊了很多自己工作的事。农村还是艰难啊,很可能我老家本身就是欠发达地区。

我们这儿很多人讲爱国,我个人意见,都跑出来了,当逃兵了,就不要在说这个了。反倒是你这样计划做点实事的值得尊敬。天朝是我的根,我永远祝愿她越来越好。可是我做了逃兵,就不把所谓的爱国挂嘴上了,这样廉价的话语还不如一个国内清洁工对国家的贡献大。尽自己能里,帮助欠发达的高校指导一些老师,国内来的学生好好带。养好自己父母,少麻烦社会。尽力而已,你这样做实事的贡献更大。不要听别人的风言风语,自己站得直行得正,没有贪污没有讹诈,靠自己努力提高自己,还能帮助别人的话,那就是积德行善,比空口号好多了。

祝老弟一切顺利,心想事成!

通宝推:桥东棒棒,白玉老虎,从北苑到太古,王腾,jcdh836,迷途笨狼,鸾鸟轩翥,yiwensilan,崇文尚武,方恨少,普鲁托,胡一刀,贼不走空,桥上,乔治·奥威尔,hullo,
家园 恩,还真是这样,好为人师,难怪我转溜一圈,最后

还是选定这个职业。没办法了,如果罗嗦了,请大家海涵!一个简单的道理反过来反过去生怕人家没明白,原来是职业病楼。主要是我的学生笨的多,最后我就这么罗嗦了。好了,不罗嗦了,该好好干活了

家园 国内哪有这么惨?

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还能出国留学的,那是学习成绩特别是英语水平与家庭经济基础双双傲视一批人啊,那当时要找个北上广深的工作易如反掌啊,混的最差的都有一套房子吧,那就是五百万up了啊!你的师兄弟们是个啥情况?

家园 农村问题很复杂

如果仅仅是从生活角度来说,农村更容易过的安心。自从人民公社解散后,农民逐渐丧失了组织的力量,一方面受到基层干部的欺压,一方面就是民间黑势力抬头,这其实是根源。说实话,真正能改变农村现状,靠个人是很难的,只有重新将农民组织起来,这在中国政治上又不正确了。

现在城市里的务工的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住房,除了个别有眼光的,多数是没房的,但为了后代能突破阶级,多数选择的是城市里熬着。我们在国内的时候,请过好几个做家务的钟点工,出来比较早的,积累还不错,孩子也读了大学,逐渐在城市安家了;出来晚的,就难点。她们多数是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务工,在三四线城市买房安家。比如现在钟点工一线城市多在4000-5000/月,夫妻两人都出来的年收入10万是有的,确实是辛苦些,但没办法。这样一般做个10年左右,在三四线城市买个房并留下点做小生意的本钱还是做的到的。当然,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基本是不可能的。其实,在城市里,如果剔除了房子,生活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高档消费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

现在中国人性浮躁的根源是发展太快后,贫富分化速度加快的结果。人性是很容易和身边人比较的,看着身边人发达了,内心不急躁的不多。很多人就会选择投机取巧方式来做事,再加上网络的扩散效应,给人天下黑暗的感觉。事实上,如果你能回国待上3-4个月,静下来生活一段时间,可能会有另外的体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前半句象是近30年写照,后半句象是前30年写照,很有意思。

中国的问题不少,甚至很严重。但在国运上升期,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比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必要时,政府集中解决并不贵(就是建安成本而已,平均3000一平米最多了,按照人均20平方的标准做保障房,正常三口之家60平方的房子18万,按照1亿家庭总量也不过是18万亿,政府贴一部分,老百姓拿一部分不难,融资靠银行解决,分个30年的平均周期,每年6000亿而已,这对中国还真不是多大的事情,关键政府要愿意做)。所以,我对中国不悲观。

以中国政府的特性,只要影响到稳定的事情,解决起来都很快。

海内海外都是同胞,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只要别象前期死掉那个骗志愿军别开枪的人那样,中国人还是认中国人的。

祝兄台万事如意!

通宝推:马后炮,普鲁托,红茶冰,脊梁硬,
家园 我是要回到上海的,回去多联系
家园 参与讨论

其实吧 当年出国的那一帮子都是精英,或者说是太聪明了。但是它们与留在国内的同学相比成就上有比较大的差距。就拿石头哥你所在金融圈来说,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有多少重点高校的高材生到华尔街淘金的,但是基本都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这个圈里混。因为 金融业的核心是交易,而交易的核心是风险识别和对冲技术。白人不可能轻易教给你,这是信任问题。

与此印证的是,当年N多苏联解体的斯拉夫人也跑到华尔街搵食,不过 都是和华人一样,都从事数据处理和分析。只不过后来做高频交易模型才上位多了些。华尔街的“外国人”离核心其实很遥远。

话说 当共产主义中国人和前共产主义斯拉夫人在办公司碰面,心头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吧O(∩_∩)O

有一点我想请教下,石头哥没考虑下生物方面非股票类的投资?

家园 是的,在历史面前,个人很渺小

当初选择出国,也没错。如果没有发展迅速的天朝做对比,应该也没那么纠结,印度人可能就没这个问题。

非我族类,岂可全信,很正常。很多人非要否认这个,很奇怪。金融圈,唯有真正交易员可以出头,其他都需要大量平台资源配合,华人怎么可能有优势?

我现在主要做交易,包括股票,期货,外汇。暂未涉及pe类投资,若有可能,可以找找专门做pe的,至少国内目前资金很多。若有好项目,我可以免费推荐,联系下。我是真不懂这方面。

家园 不能更同意了。

作为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更大成长空间,

家园 关于你说的那个故事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有个人跟着他父亲去国外拜访父亲的老友,那些人在唐人街请他们吃饭,上了一点包子,一人吃了一两个,然后就长时间闲聊。这个人饿得受不了,他的父亲也饿得受不了,他父亲就问:聊得差不多了,可以上菜吃饭了吧?然后一座皆惊:刚才不是已经吃过了么?这个人整个人都不好了。他评论父亲的这些老友的结论是,自我压抑太多了,由于正常的自我需求已经被严重压抑,所以才能在极低的供给水平下实现自我满足。

当然,这是说的个别的一群人,而且故事是不是真的还不知道呢。

真假倒在其次,主要是讲故事的人自己的解读有点意思。连吃包子的“正常自我需求”都需要被“严重压抑”,才能在“极低的供给水平下实现自我满足”,这解读似乎太夸张了吧?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华人,比较节俭是普遍现象,但我还从来没见过吃不饱的,需要在温饱上压抑自己的。

家园 一个细节问题

感觉兄台的18万亿这个数字低估了,主要是地价没有包含进去,虽说地权属于国家,但有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比如卖地的钱原本可以用来建医院,如果地块免费拿来建保障房,但医院也是刚需,钱要另外找,还是要有人买单的。。。

医院的投资或者算少的,如果地段是用来做商业投资的,机会成本或者会更高。

另外一个问题是地段的问题,不同地段的保障房,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地段好的,需求高,反之需求低,一样存在一个患不均的问题。。。。。

家园 保障房,政府不该收地价的

这是政府真正成本

家园 继续做大房地产增量不现实,先消化库存吧。
家园 s兄假设的致富案例我也建议过一个农民远亲,甚至还规划了电

商。他断然拒绝了,他说,"不行,有专门偷鸡的团伙,开着摩托车来。"估计村支书可以做这个生意,不过支书可能不屑于做。

通宝推:广宽,hullo,
家园 试着谈一下

也许你们之间论点不同,实质上是对中国文化背景的感受。

当然二位都对自己的中华文化背景自豪,但石兄可能无法接受中国文化渐离自己和在美成长的孩子的现实状况。简单说,就是完全没办法接受中国变故国。 诚实讲,这也是我的想法。楼上转帖的张朝阳的文章,实际上也是反映出了这种焦虑感和不踏实感。

心安之处是故乡。走和留,完全个人取舍。再说,世界越来越小,自由来去,越来越容易。随心所欲,也是能力的表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