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评钱颖一《计划经济为何没有希望》 -- hwd99

共:💬71 🌺817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最后那段的说法,其实意思是改开了我们就不研究了呗

袁、李确实都是在改开前开始研究,改开后取得了成果

那你有没有琢磨琢磨为啥就刚好不能在改开前取得硕果?

我父母1969年农大毕业,分配到了地方修羊圈修1年,这个该是普遍现象

有了新毕业大学生来一起支持配合袁、李的工作,我想工作能被更快推进该是大概率事件吧?

总说改开摘桃子,说吃了7个烧饼饱了不能说前3个没用,但一转眼就说最后3个没用,这样没啥意思

家园 那是你的演绎

改开前挖井,改开后出水,对这两个例子来说就是这样的。

哪句话说了改开后就不继续挖井了?

至于你说能不能更快研究出成果,这个我不知道。查了一下李振声研究小偃系列的资料,有这么一段:

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种中,只有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看不出当时课题组进度被什么技术以外的事情耽误了。实际上,小偃6号之前,还有小偃5号,4号,育种研究本来时间就长,李振声本人就说过,小麦育种,平均需要8年时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

不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有在文革中受过冲击的说法,所以你这么怀疑也不是没道理的。

家园 50多中年发福和10多岁正长身体对比?

这不公平?

若是等到您老人家100多岁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证明30年后的中国还不如现在呢?

家园 不小心点到送花了,说两句,你这个可是红果果的诡辩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了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湖南省试种20多亩,平均每亩产量超过650公斤,充分显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

杂交玉米是72年开始研究,79年研究出中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种——“掖单2号”。在中国推广了20年。在海南种子基地研究遇到过各种困难,被冰雹打了,被牛吃了。碰到这种情况,等于一年白干,只能从头开始培养。

杂交小麦,64年李振声选育的生选5号、6号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著名的“小偃6号”在1979年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真是不容易。

所以说这些成果主要是改开前的成果,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袁隆平,李登海,李振声他们都不是一个人工作,各地的农科研究机构、农场、生产队等单位都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比如杂交水稻,70年湖南就搞过由专业人员和农民相结合寻找不育系的活动。不久,这场运动遍及全国,各地农科研究机构、农场、良种场、生产队、大专院校都参与其中,各省都成立了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形成一个全国大范围的协作网。而瓶颈也因此突破:70年李必湖与三亚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在当地一个水沟边发现了一株野生的花粉败育不育株。正在北京查资料的袁隆平为了这一株水稻连夜赶回三亚。

还有,推广杂交水稻可是得到华国锋大力支持的。这个支持力度够大了吧。

李登海倒是接受采访时候说: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农科队解体,原来的实验田、同伴和科研条件统统没有了,我成了一只"孤雁"。那一年,山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我干脆放弃了吃皇粮的机会,还把母亲的户口办到农村,利用母亲的几亩口粮田和责任田继续钻研育种,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民营的玉米研究所,10多个人跟着我,去探索一条农业科技的新路。像他这样的坚持真令人钦佩。

没人说改开后的的饼没用哈。只看到有人把改开前的饼不当饼看。

通宝推:红军迷,三笑,jyzh,龙城,繁华事散,年青是福,二胖,飒勒青,迷途笨狼,花大熊,钟光,diamond,mezhan,西门飘飘,老调重弹,西安笨老虎,想象残酷,脊梁硬,老老狐狸,回旋镖,独立寒秋HK,hwd99,盲人摸象,caoban,
家园 发重了DEL.

del

家园 许多个头。原子弹这事上,老蒋一共就派了8个人去美国学习原

子弹。黄河故人的帖子里面早就说过这事。

这8个人是华罗庚、唐敖庆、王瑞駪、孙本旺、朱光亚和李政道,以及吴大猷夫人阮冠世以及已先行一步到了美国的曾昭抡。到了美国以后才知道,美国方面表示:学原子弹是不可能了,你们各奔前程吧。

李政道,王瑞駪留在美国了,这8个人里面好像就朱光亚回来搞的是原子弹。

至于老蒋的10来万美元,这个花费在原子弹研究过程中就是九牛一毛。

买设备,10万美元根本买不起啥设备。当年美国一台完整的二百万电子伏的静电加速器要四十万美金以上。赵忠尧没办法,只好自己设计一台,在美国完成主要部件,运回国再组装。他本人在回国途中在日本和其他几位中国学者一起被美军扣压。被新中国营救之后才得以回国。

再对比一下,中国从铀勘探到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按1957年的价格计算,约107亿元人民币,按1981年的价格计算,约128.6亿元人民币。

还有人员,现在就盯着两弹元勋说事,其他人都被华丽地无视了。靠这么几个专家,哪里搞得起原子弹,当时中国除了王淦昌、朱光亚、吴有训、钱三强、邓稼先等仅有的几个顶级物理学家之外,无论是核技术水平、核工业状况还是原子能人才,基本都出于空白状态。到1960年上半年,原子能所的职工队伍由1954年底原物理所的170人(科技人员不足100人),发展到4345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技人员1884人。光是罗布泊边上的马兰基地,就有4000多名新中国的大学生。为了建成了从铀矿勘探提纯,到核部件加工组装、核武器测试分析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全国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解放军各军兵种参加了攻关会战,动员人口达数十万人。整个队伍,都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和民国老蒋一点关系都没有。

把原子弹研究归功给老蒋,真是无稽之谈。还真是红果果的历史虚无主义者。

通宝推:回旋镖,三笑,曾自洲,梓童,TKwang,故乡在喀什,红军迷,独立寒秋HK,纹石,光头佬,二胖,繁华事散,夏级核潜艇,叶入林,年青是福,心远地自偏,坐言起行,唐斩非,西门飘飘,天堂,mezhan,七天,樊逖,钟光,何求,hwd99,想象残酷,盲人摸象,李根,柏林墙,河江河,西安笨老虎,老老狐狸,崇山彩云,
家园 我可没说过归功于老蒋

我只是说,有过这么一回事。民国也是有过这个意识的,好歹也派过几个人去,这点不能否认。就像我也有过创业的意识一样,做过一些前期的准备(我离创业成功还差多远?)。

像你这么喜欢张冠李戴、误读别人的帖子,可不是毛主席所主张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啊。

家园 夏虫不可以语冰,草之。

就像我也有过创业的意识一样,做过一些前期的准备(我离创业成功还差多远?)。

你这个比喻还是蛮贴切的。不过,你太自以为是了,以至于不知道其中的差别不可以道理计。

家园 真是好资料!读来令人唏嘘,为了科研,一个人回农村坚持!

李登海倒是接受采访时候说: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农科队解体,原来的实验田、同伴和科研条件统统没有了,我成了一只"孤雁"。那一年,山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我干脆放弃了吃皇粮的机会,还把母亲的户口办到农村,利用母亲的几亩口粮田和责任田继续钻研育种,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民营的玉米研究所,10多个人跟着我,去探索一条农业科技的新路。像他这样的坚持真令人钦佩。

这样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

集体的力量,组织起来的力量,是很伟大的,当然,在某些人看来,也是很可怕的。

想想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俄罗斯的现状,我们应该庆幸有前人指路,穿越者保佑,在一个很急的弯道上,没翻车。

现在,前面怕是又有急弯了。

家园 我给的都是统计局资料,可没拿自己来代表中国
家园 妹子的父亲 6X年中国农大毕业,分到锡林浩特XX军马场

妹子的父亲 6X年中国农大毕业,分到锡林浩特XX军马场。在东乌珠穆沁旗待了十几年。

8X年回城里当老师。

真正的草原,真正的边疆,夏天去旅游还行,很难想象待一个冬天是什么情况。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你压根没看懂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如果不是前面有耽搁,这些成果完全可以收获得更早,啥耽搁的你也晓得

你批判的观点是:这些成果都是改开前取得的

完全是自己立靶子自己打,神枪手哪!!

你写1972年能说明啥,难道1970年才建国?

1972年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1974年开始试种,为啥不是1966年列入,1970年试种,那样是不是就可以像你以为的那样8亿农民全部富得流油,不用包产到户了?天真!

我父母1969年农大刚毕业,就顶着臭知识分子的帽子被人歧视,还指望当时农业科研出成果?笑话!!

家园 家父作为基层农技员,十几年就在杂交稻的推广上了。

其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第一次从海南引种杂交稻 7X年。 全部绝收。好像是中间有个环节没控制好。

光是引种,到全面推广,就花了十年。

这种事情,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做到。

更别说,全县农民动员,人力修起来的大坝了。没有大坝,灌溉就是不可能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想象残酷,
家园 科研好像不要时间似的

没有海南9000多亩农场发现的野生不败株,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注定失败, 他之前的所有学者都失败了。

那个9000亩的农场从哪儿来的呢? 是国家批的。

哪些种田的农民从哪儿来的呢? 是来自全国的1000多民农技员。还有的不愿意落户海南,是做几年就要走的。

袁隆平1965年开始搞杂交水稻, 到1974年试种, 已经是进展飞快的了。没有TG的举国体制, 就不会有杂交稻出现, 至少要推后几十年。退一万步讲, 即使有杂交稻项目,也轮不到一个中专农校的老师来做项目总负责。

你可以指责文革妨碍了杂交稻的改革,就好像你走路被绊了一下,也会骂一句他妈的,但没有路你走什么走呢?

我们乡下就有农技员,他们顶着什么帽子我不知道,但是每次到我们村,都是享受最好的招待,农民对老九自有他们的处世之道。

今天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高吧,但是70%的科研人员坑蒙拐骗,混吃等死。河里在国内搞科研的多了,不信你问问吧。

通宝推:棋人鲁大耍,
家园 问下

以前是中国封闭,像这种育种技术,现在可以全球选择原种进行优化组合不?

不知道现在农业部、畜牧部、渔业部对原生种苗是怎么保护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