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错位的比赛----评央视版中国诗词大赛 -- 删ID走人
成语比较简单,自由度也大,可以做出比较好的节目效果
诗词么,还是老老实实背吧。其实以大多数参赛选手的水平,熟记唐诗三百,肯定也能随便吟几首。不过这种即兴的产物,稍微回过来慢慢看看,就会发现水平不行,必然比那些传统经典差远了。到时候,估计会有不少人骂,节目的艺术美感也会低不少。节目现在的样子,应该是经过考虑的
写诗的天才古代也不多,今天更是少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好诗还是要慢慢磨出来的。慢慢磨得东西么,就不好做节目
拍张照片发上来吧
人家这是一种能力, 或者也是兴趣所在. 你这样说有点杞人忧天的感觉~~
这和16岁的编程厉害, 体育厉害, 演讲厉害, 唱歌厉害,不是一样的嘛. 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不管是哪个领域,记忆都是基本功之一,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进行创新,连地基都没有哪来的高楼大厦。
先秦古诗古文啊,唐诗宋词啊,元曲啊,清代小说啊。。。这都是古代汉语语言艺术的精粹,仅仅那一篇关雎就够鉴赏了,而且不是玄虚的,是接地气儿的,有历史氛围的。。。。
诗词,有语言形式和意境上的双重审美价值。。。搞一个大赛,则增加了竞技的成分,我个人认为这挺新鲜的,增加了审美乐趣。。。。
否则,奥运会里面,跳水,跳马,竞走,所有的项目,都没意思,不成道理。。。跳水就跳呗,空中耍那么多花样,干嘛? 。。还有,印象派画的啥玩意儿,毕加索画的什么东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用审美和竞技的眼光去看诗词大赛,可能收获会更多一些。。。。
我也觉得这位老兄走极端了,这是大众化的节目,难免有些煽情的部分,但这种节目如果能持久下去,应该能起到对那些快餐文化反潮流的作用。另外,也想提一下所谓创造力的问题,创造力和读背其实不矛盾。
第一,很少有天赋的人不是博闻强记的人。读和背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很多人读得慢、背不下来,为了找借口、找捷径,就直接去发展创造力了,多半不会有什么结果。
第二,大部分人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造力,就以诗词做个比方,能写的人还是少数。但读的人、背的人多了,才会出现更多的写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欣赏。对于读的人来说,能欣赏也是一种乐趣。
考试思维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科举文化,是年轻人用自己的记忆力来换取老年人的认可的文化。这个节目只看到机械的记忆,和短时间内的现场抖机灵,除此之外,没看到任何东西。我们这个民族,被禁锢在这种科举思维里太久太久了。这种科举思维扼杀灵性扼杀创造力,皓首穷经,只为故纸堆,不是没落腐朽,又是什么呢?我这篇文章直指央视,对武同学本人只是觉得可惜。
怎么就扯到科举了。这节目最多也就是以文会友,名字也不过叫“大会”,连“大赛”都不是。
不要跟风乱扯什么扼杀灵性创造力,创造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能写好文章的人,没有不是博闻强记的;所有的大牛都是记忆力超强的,没有听说过一问三不知的人学问特别好的。
什么没落腐朽,恐怕是你自己心里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没有自信。其实也不稀奇,几十年前写河殇的那帮人也就是这个水平。应该搞“莎士比亚大会”那就一点不腐朽了,对吧
创造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建立在知识储备上的。
诗词大会上,不仅有背诵,还有理解,还有意境的领悟。没有悟性的人欣赏不了诗词之美。说什么机械记忆的恐怕正是自己领悟不了,才会酸溜溜。
另外创造性的节目也很多,比如有个节目叫“我爱发明”,看了吗?其实诗词大会本身的形式,已经是创新了。创新无处不在,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
至于用这么严重的话语吗?怎么能这么上纲上线?!
更何况作为中文汉字的优美表现,虽然爱好者现在不多了,但还是代表了中华文明语言文字的美,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个人绝对不同意楼主这种侮辱性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