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不归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 -- 种植园土

共:💬350 🌺1720 🌵1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低烈度边境冲突?真打起来,你能控制冲突的规模吗?
家园 还是那句话,地形问题

青藏高原和越南前线海拔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个地方打持久战对白兔的后勤压力也是不小的考验。西藏军区有那么多炮弹和飞机么?就算用青藏公路铁路运也不是短时间能运够的,用太祖的话来说,慎重初战。更重要的是白兔的亚投行才刚刚起步,现在就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那些小弟会怎么考虑?

家园 小打能控制局面已经是最好的可能了。

大打,且不说印度好不好打,就我们自己的发展是不利的。不打也是不行的。不打,一带一路就别想了;周围蠢蠢欲动的可能就有动作了。打还是要打的。能较好的控制局面和规模比较难,也是我们该争取的。

家园 本来是这个理

但是,前提是能打赢。你看日本北方四岛明确的争议领土,它敢派自卫队去拦俄军修路么?印军入侵中国快几个月了没啥动静,我很怀疑现在是真的打不过印度,所以要缩的意思。先是大棋论,战争需要准备论,然后租售同权,北京人假装生活什么的一转移注意,慢慢老百姓就忘了这事了。

当然,打架打不过有很多种,可能是真的没力气,可能是没勇气,可能是自己朋友少敌人朋友多,甚至可能是家里不和睦等等。但是国际社会不管这些,印度侵略中国了,几个月中国没有实质反应,大家就会慢慢默认那已经是印度实际占有领土了。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吞并锡金整个国家都办得到,占中国几块地也不算啥。只是这块地是小事,丧失威信以后,国际交往会大受影响,一带一路就成了岁币和亲之路,花钱买和平。肉长在狮子身上让人恐惧,长在猪身上让人贪婪。中国的经济成果反而成了今后国际交往的负面因素。中国的阅兵也就跟朝鲜一样,成了笑柄,将军士兵走路走得挺齐整,就是那些导弹车里不定装的什么。

可叹当年和美军争雄的解放军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通宝推:甘丹,学菩提,透明,龙眼,
家园 作为中国人,看了没啥意思

以前鲁迅嘲笑国民党抗日,说:雄兵解甲而密斯托枪。

倘若被狗咬了一口,不敢还手却嘲笑说,这狗连病猫都打不过,岂不是衬托得自己更加丢人?!当初中国被美帝炸了大使馆,打不过人家,忍了。今天被印度占了领土,打不过,又忍了。该做的是发奋图强,而不是幻想靠外国干爹替自己出气。当初蒋介石靠国联最后屁都没捞着。

家园 被阿3忽悠,忘记中国首先是陆权国家,领土最大威胁来自阿3

南海的争霸可松可紧,可进可守,因为谁也不可能长期呆在海面上不走。但陆地领土就完全不同了。当年晚清那么腐败衰弱对新疆都是寸土必争,中国现在要是还有海防和陆防之争,那么陆防始终还应该是更加重要的,特别是中国还有一带一路的进取战略要实现。所以西南边疆的陆防必须重新定位、考虑和建设。对阿三的任何妥协和退让都会换来918那样的恶劣后果,庆丰这派不抵抗的帽子就戴定了,前途如何自思自量吧。

家园 印度的确是对手,但不是当前的主要对手

这个判断,我是赞同的。眼下局面印度还只是骚扰为主,尚未直接构成实质性侵害,印度的战略目的是什么,谁也不好说现在就看得透透的。打当然好,但总的感觉是条件还不太成熟,准备不充分。不管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心等方面来讲,还是欠缺不少的条件。

现在看,在中国周围群狼环伺的局面已经是初露端倪,往后几年,这趋势可能会更加的明显。如果真是这样?那时又该如何?只是个人感觉真到那时,必是民族存亡之战,谁都无法逃避!那惨烈想必比上世纪经历的那次更甚。葡萄说过全面备战,我想大概指得就是这个吧。。。

所以,打印度不是打一头狼的事情,是打了一头,其余一涌而上的事情。既然打是大概率的事情,不妨再准备准备,争取一打,就一定撼动全球的政治格局,一打就不死不休,一打就打出个中华文明时代的来临!

当然了,咱是键盘党嘛,说的对还是不对,各位就多担待了

家园 几点想法

1. TG不太可能借道攻击印度,历来的国家和军队政策都不允许这么做;不过也用不着

2. 印度的2.5线是假话大话,新德里战略纵深这么浅,几个突击就到了,仅凭附近的部队不够用,调兵遣将来不及

3. 克什米尔方向巴铁主攻,TG佯攻,就足够牵制印军主力拱卫新德里了;东面把墨脱地区的公路铁路修好,如果重载列车能够直达附近,无论后勤还是增兵都够打东北邦了,战后也利于重建和发展经济

4. 战术上,前沿印军人数虽然多于我军,但不足为患。抽空或者佯败后撤我前线部队一些,居高临下一个炮火覆盖对面就清零了;而对面火力想打得到我后方可得费劲了。这样几个来回下来,印军那几个山地师可就不够用咯

5. 战略上TG不准备吞并印度,所以用不着借道孟加拉攻击印度本土,相反,孟加拉的不利地形反而是印军驰援东北邦的噩梦,同时如果印借道孟加拉,TG又占了道义的制高点。

通宝推:拿不准,龙眼,
家园 详细说说?亚投行就好像美国在1930年就要搞马歇尔计划。

这个可是习近平王沪宁的一大政绩啊。但是明显感觉过了。就好像美国在1930年就要搞马歇尔计划。

家园 这种一战定生死的思维过时了,要学会拉拉扯扯的现代冲突模式

现在大国都有核武器,谁也不可能把冲突无限升级,更不可能一战定生死,必须学会现代社会的冲突方式,就是桌子上面谈笑风声,桌子下面拉拉扯扯,踢踢绊绊,但动作要迅速,反应要敏捷,底线要清晰。

如果现在还看不清印度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只能说明中国高层没智囊了。中国的崛起必然伴随西方对自身衰落的恐惧和阿三感到压力的紧张,熊猫再说自己爱和平,要分享利益,但只要有牙齿,人家就必然害怕,只有被瓜分的中国才最符合西方的利益和阿三的利益。中国要做的只能是证明自己拳头够硬,牙齿够厉,而底线够清,谁突破底线就让他立刻吃拳头吃牙齿,而且是不记代价,这样西方和阿三才能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才能跟你坐下来好好谈。

通宝推:bluestarry,
家园 我倒是觉得内地经济生活依旧是TG高层有信心打赢的表现

从军事上说,缺乏制空制天权的印军把15万部队投入到狭长的区域防守,这事本身就说明印军指挥思维还停留在二战甚至更早的时间。上面有网友提到了曹操和马超的故事就很说明问题。15万部队一个个单挑是有点难度,但是一个战略轰炸波次泼下来的弹药量,可是能够让这个区域寸草不生,有多少人就清零多少人。以TG的生产能力,不可能说打着打着炸弹不够用了让战士们拼刺刀吧

从战略上来说,目前越南菲律宾都服软,东南地区暂时缓和;日本目前来看也不愿意替美国冲在前面,就剩台湾还咋呼一下,不足为患。中美在东边直接对抗的可能性极低,TG在战略上留有后手即可,完全不需要因为顾虑东部和东南部冲突,而不敢放手打击印度

从国内安全来说,现在信息透明度高得多,很多人也意识到所谓意识形态之争其实是中美利益之争,空喊皿煮纸油最多也就是落个类似于印度台湾这样的画猫不成反类虎,而TG很聪明的一手提高民生质量,一手反腐,使得大部分人对目前的生活还算满意。CIA再想挑起28年前的事件让家里不和睦,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从媒体来看,高层完全没有逐渐淡化这次冲突的意思,每次放风都是非常高调,一丝一毫的余地都没有留给印度和自己,这说明军事打击仍然是TG可选项;而内地完全没有备战气氛,搞什么租售同权和其他的该干嘛干嘛,你把这解读成转移注意力,我倒是认为这说明TG高层不认为这次冲突会打乱内地的经济节奏,有信心在继续内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打赢这次对印冲突。

家园 三个代表,再加1个代表三哥?!

这个可是习近平王沪宁的一大政绩啊。但是明显感觉过了。就好像美国在1930年就要搞马歇尔计划。

过/不过,这个不太懂?王沪宁的“三个代表”是搞“阶级调和”,好象不是没有来头的?

(有点OT了,打住

家园 王沪宁出溲主意还让领导听从的本事天下第一。
家园 不是借道,而是驱逐印度驻不丹的侵略军

解放不丹人民,实现不丹的真正独立。

整个藏南都是高山深谷密林,很难打,装甲部队注定难有作为,连普通炮兵的发挥都会受限制。

但地形复杂对于制导炸弹、炮弹、火箭弹是无影响的。对于二炮和空军有人、无人飞行器也是无影响的。中国的制导火箭弹可以打穿好几米深、位于反斜面的实心钢筋水泥块,且误差可能不到5米。

印度的大问题在于印度重兵驻守,补给线只有几条。这些兵无进攻能力,无战时机动能力,也无远程还手能力。以印军装备的瑞典博福斯公司FH77B式155mm火炮为例,该炮有短距离移动的简易机动装置、半自动装弹机等技术,对付巴基斯坦很占上风。但是面对中国这样的对手(自行火炮和卡车炮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第一颗炮弹出膛,就会被侦测定位,中国的反击炮弹可能就打出来了,FH77B重达19吨,简易机动装置解决不了逃生问题,除非不开火,否则生存率会极低。

重要桥梁一炸,解放军空中机动加地面穿插,截断若干重要公路,同时对重要节点持续炮兵封锁和空中打击,印军几十万大军进退不得,很容易饿垮。1962年俘虏大多数不是抓到的,是饿出来的。这次也一样。

通宝推:墨虎,
家园 这可不是邓公对越战争而是邓公策划1979入侵苏联

1979年邓公南线调动了50万大军,北线新疆内蒙和东北全部一级战备,接近于全国动员。

你设想一下,邓公1979年在美帝支持下,调动3个步兵军,一部分渡江入侵苏联,其余部分和苏军隔着黑龙江对峙,出于某种原因,苏联的大量机械化部队停留在距离前线1天车程位置,按兵不动,压倒优势火箭军、空军也偃旗息鼓,外交部天天和你打嘴炮。

然后邓公在军委会议上大肆吹嘘,说苏联软了,伟大的美国盟邦会领导我们胜利的,中国要取代苏联成为第二极的。

你是替苏联捏把汗呢还是替邓公捏把汗?

通宝推:qianji,笑不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