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百万庄大街 -- 白鹤梁

共:💬26 🌺1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展一小老楼是东西向的,朝向不好

点看全图

展一小,背景为午区,摄于1962年。

点看全图

展一小教学楼正面,摄于1964年。

这两张老照片是网上看来的,借用一下,对拍摄者、发布者表示感谢。

展一小西侧原来还有片校区,是平房,中间隔着条极窄的土路,后来中里盖楼时校区被挤占了。印象那时还有个国防工业出版社的排字车间,窗子就在路边,能看到工人拣铅字、排字。

百万庄中里平房区东北角靠近申区那里有个公共厕所,极味儿。

通宝推:桥上,
家园 那里的无轨电车站101、102、103、就叫商场

商场对面,三里河大街东,有个新建的约一约111中学。从西口往西看,可以看见一座塔,从车公庄大街西口看,也能看见。西边这段三里河大街对面是建工部,大楼很漂亮。森隆小时候去过一回。

原先百万庄路只有中间铺一条柏油,也没马路牙子,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

岁月是把杀猪刀,我也老了。

家园 111中(棍儿中)出了个神人

111中有个体育老师叫陈晓光,陈老师是复转军人,八十年代有首流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是词作者,作曲为施光南。改开后他调入文化单位,后来官至文化部副部长。他家好像是解放军报的。

那时,许多百万庄的孩子都在棍儿中上的中学。

家园 百万庄商业区建筑采用了拱门连廊,

很有特色,商业区主楼两侧偏后有两个单独的建筑,也是拱门进入,北面的那个楼上是家理发店,小时候就在那儿理发。

展一小的老楼,转过无数遍。

家园 是,小时候我也在那儿理发

点看全图

百万庄合作社老照片

点看全图

改造后叫百万庄百姓生活服务中心,2016年开业的。

以当年标准衡量,那时百万庄生活还是挺方便的,出行也便利,公交车、电车路线很多。就是挖防空洞忒吓人,净挖出骷髅。这里原先叫百万坟,是个乱葬之地。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刘长瑜

点看全图

京剧《红灯记》是当年八个样板戏之一,李铁梅的扮演者叫刘长瑜。她婆婆曾住在百万庄小学边上的平房区,与我一小学同学是邻居,那时她常回婆家看婆婆。说起来挺不幸,后来她老公得肝癌去世了。那时她人年轻,长得也漂亮,自然不乏追求者,后来她又结婚了。

据章诒和先生介绍,刘长瑜原名周长瑜,她父亲叫周大文,1930年代曾任过北平市长,日据时期好像也担任过文化界方面的职务。因有这个污点,抗战胜利后被一掳到底,但因没啥罪行,后来也没咋样他。因她老爹有这么档子事,她也改名刘长瑜了。对外介绍时,只说自己是无锡人。她祖籍确实是无锡,但她爹那辈已经到天津了。刘长瑜应该是在北京出生的,得算北京人。

周大文爱好京剧,也好吃,前个爱好多少影响了他闺女进了京剧圈。后个爱好则成了他后来的谋生手段,抗战胜利后,周大文到康乐菜馆做了厨子,而且手艺了得,食客都是些社会名流。

那时梅兰芳常常去康乐吃饭,吃完饭之后,一定到厨房去道谢,要跟周大文握手,还要寒喧、拉拉家常,相当给面子。

点看全图

得说《红灯记》捧红了两个人,一个是浩亮,一个就是刘长瑜。浩亮成了江青的红人,于是升了官,住进了百万庄申区高干小楼。刘长瑜虽然也红了,但没捞到官当,住房条件没啥改善。虽然都是这部戏红的,但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就那么大。

家园 疑问:现在的百万庄大街一直通到西二环

为何您的介绍只有西边一段?东边的外交学院、粮食科学研究院、新华书店总店和新华印刷厂也很有名啊

家园 习惯叫法,习惯叫法

这一带居民一般把百万庄东口-西口这段路称为百万庄大街,东边那段习惯称为马尾沟。那时马尾沟有个挺热闹的早市,周围熟人去买菜一般会说去马尾沟,而不会说去百万庄早市。大概各人的习惯与认知不同吧?周围熟人一般不把这里叫百万庄大街。

马尾沟虽然以前常路过,但不是太熟。粮食科学研究院以前叫粮食干校,上小学时学校曾借用粮食干校的礼堂举办过一些活动,文艺演出之类,但总体而言这一带比较生疏,只听说过空军大院的黑子(王冀豫)在这打死过人。

新华书店总店应该是九十年代对外开放的,巨大的库房,里面一排排书架,规模相当大,以前也常去。

新华印刷厂在其北面,南厂的东门虽开在北礼士路,但一般习惯把其视为车公庄大街的一部分。

家园 这地方住了好几十年,实在太熟悉了

,你说的那个锁厂一般人都不知道!原来也想考111中学的,看了那么多图片,觉得好亲切

家园 柴氏风味斋

柴氏风味斋(甘家口店)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小区21号楼(近三里河路)的一家清真菜餐

家园 看看这个帖子,熟悉不?

今昔展览路链接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