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洞朗事件,国际政治与龙旗飘飘的国家 -- 卢比扬卡

共:💬123 🌺1009 🌵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回复你;

问题1 俄罗斯的地缘或者说斯拉夫人的心里,东欧平原,例如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这一块就像朝鲜半岛北半部之于中国一样;威胁到核心生存区了;如果这个地方不在我们可控或随时可控的范围内;我相信我们也睡不好觉;这些国家有的入了欧盟,有的要加入北约,反正就是要离开俄罗斯的控制;而美国会为了和毛子搞好关系而牺牲这些国家么?好,就算美国能牺牲,欧盟能牺牲么这些入了欧盟的国家来讨好俄罗斯么?

问题 2 既然你德国要当欧盟的领头羊,你法德敢迈出靠出卖盟友来

换取跟俄罗斯的谅解么?

你最后说的那也就是正常的贸易投资;买卖而已;真的心贴心的事;还是算了吧;就说说前段时间欧盟各国驱逐你外交官;这么打战斗民族的脸;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能忍么?

家园 前半截说得很好

中国人干活,美国人享受。

可是后半截就很奇妙了。为啥我们要维持这种状态,当奴隶有瘾?把出口降低到刚刚维持进口资源的程度,其余的产品给国内老百姓不好么。

家园 中国多数进出口都是两头在外,赚点劳工钱

原材料,部件进来,成品出去。多数利润在品牌营销出售环节。内销政府会收掉15%增值税,出口反而会返税,直接造成同样品牌产品在国外比国内便宜的,折扣更大的现象,养活了一大批海外代购的人群。当然设计营销,贴牌生意容易赚钱,也是导致欧美劳工密集产业衰退的重要机制。基本就是中国赚点小钱,但同时把别国的中产阶级慢慢放血的小刀慢剐。中国体量太大,进入任何行业都只会把利润率拉下来,利润率下来,创新开发就只有靠赌,这才是关键。

家园 “斯拉夫人的心里”?

也就是说全是凭你想象的???

作为国家,除了买卖贸易,还有啥更贴心的事情?要说睡觉,德国八千万人口,睡得毛妹比十几亿人的中国要多出很多很多倍。还能咋个贴心。

北朝鲜说造核弹就造了,好像中国有一分钱控制力似的。

家园 大连离朝鲜极近,是作为朝鲜人的大半个主场与中国会见

这种安排,照顾互访的大礼节,也照顾大国之首不能轻易屈尊去小国的自尊心

我瞎猜的。有外交部内部消息的人请来爆料批驳

家园 老大不是来大连替航母试航剪彩的么?
家园 中美G2对中国当然有着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崛起为制造业强国

资本论里说的很清楚,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在生产环节中创造出来的,那么大部分生产环节集中到中国,实实在在的创造使用价值,也就是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是实实在在的强筋健骨。

但是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又要在流通环节实现,也就是,劳动产品不体现为交换价值就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交换价值是决定性的。资本主义的金钱拜物教不是说着玩的,是实实在在起支配作用,支配什么呢?支配生产组织和交换。

交换价值表现为货币,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换价值日益与作为价值承担者的使用价值相分离,这种分离是层层推远的,一开始用金银,还与使用价值合体,但随后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甚至金融衍生品、影子货币层层演进,逐一出现,这就使得资本拜物教发展到巅峰形式,仿佛资本可以自我生殖,M直接到M'。

这种交换价值就掌握在美国国际资本手里。美元霸权,联邦基准利率调控全世界资本市场,各种美国期货市场给全世界的大宗商品定价,于是,结果就是美国生产交换价值,中国生产使用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交换价值支配使用价值,没毛病,一点毛病没有。所谓的美国霸权,其实就是这个交换价值霸权。

但是,说到底,剩余价值又是在制造环节实际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物质源泉是在生产环节,那么这就意味,在两种条件下,依托独步天下的实体经济制造能力,中国可以逆转美国霸权:第一,依托自己的庞大市场,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交换价值体系,替换美国的体系,这也是目前中国抓紧在做的。至于是和平演变,还是腥风血雨中接班,那就要看具体情况了;目前来看,中国的统治阶级是希望和平演变的,成本低嘛。第二,修改自由贸易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全球冷战。战时,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使用价值,也就是实体财富的生产能力了。这种其实也就是第一个办法里腥风血雨的搞法,不论哪个办法,归根到底,就是要么取而代之,搞全球体系,世界重回1944;要么自成一系,搞人民币区,搞资本主义割据,世界重回1929;当然,回到1929归根到底是为了回到1944.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人看出了天朝的野望,要来掀桌子了,趁着他们自以为的优势尚存,用上述第二种办法破局,把天朝挤出自己的体系。天朝的反应是,美帝也不是铁块一块嘛,也分华尔街当权派和特朗普造反派嘛,当权派有中美G2这个大饼吃是可以搞统一战线的嘛,国际资本没有祖国,哪里利润高哪里就是自己的祖国,完全可以被我们统过来嘛,搞点高科技合资企业,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无非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嘛,完全就是把绞死他们的绞索卖给他们嘛,有什么不能搞的呢?我看完全可以搞。

以上。

通宝推:天白,删ID走人,
家园 从朝鲜这些年拥核进程中可看出国内某些精英视角的局限和短视

从朝鲜的弃核之路,我们将同样会面对许多精英以美帝视角的鼓噪异音,包括其从生意角度去纠缠于朝鲜同步于我国内的政经开放。

而完全忽略朝核一直是中国全球战略布局下应对美帝重返亚太战略包围的一个最重要抓手。

在朝鲜去核进程中,中朝如何利用朝鲜半岛上的统一意愿这股民族势力去消解影响美帝势力对其亚太几个战略支点(台海,半岛,日本)的实际控制力,是我们的主要策略点。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朝鲜去核之路会和他拥核之路一样漫长。朝韩,朝美,朝日甚至还会有俄加入的双边会谈将会轮番登场。希望这次中国能勇敢站到前台,利用这次半岛去核机会,统合日韩国内的民族主义一道把美帝势力驱逐于亚洲之外。不然中华崛起只是一个口号。

通宝推:卢比扬卡,
家园 错了错了。建议去查查前几年中国为啥不鸟G2这个茬的。
家园 “中美夫妻”、“救美国就是救中国”

朝廷不喜欢的G2,无非是不想为国际警察行动买单罢了

此G2,非彼G2

家园 这次会面由朝方提出

今天外交部发言人证实,这次会面由朝方提出。记得上次会面也是由朝方主动提出。如果不做过度推测,显然此时朝方更需要中国。

家园 中美搞不了G2,

平等的G2不行,上下级的G2也不行。

家园 韩国在乎的:朝鲜不把美国撤军纳入会谈
家园 【原创】贸易战休战,中美新冷战结束了吗?

只要看一眼协议文本,我们就知道,中国经济沙皇刘鹤在上个周末从华盛顿特区带回来的这份中美贸易谈判协议,只是一份休战协议,而非和平条约。

按照媒体公布的协议条款,两国不打关税战了,中国承诺扩大从美国进口能源和农产品,扩大从美国购买技术产品,还有媒体放出风来中国要通过扩大对美进口的方式削减200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顺差,但是立刻就有其他主流媒体出来辟谣称中国方面只是原则上承诺扩大对美进口,并未做出具体数字的承诺。那么最要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问题呢?翻遍协议,只字未提。美国制裁中兴问题呢?再翻下协议,还是只字未提。这也就是说,双方都摆出一幅世纪之战的架势,结果要害问题一个没有解决,就用一份含糊其辞的协议草草鸣金收兵了。

美国优势何在?

真的就这样鸣金收兵了吗?如果只是为了扩大贸易,根本就用不着摆出这幅性命相搏的架势;要知道2017年特朗普总统访华的时候,中国方面二话没说就给了对美采购1000亿美元的大礼包,结果现在特朗普废了半天劲,朋友圈得罪完了,使出了几乎把世界推向另一场冷战的洪荒之力,结果就是为了让中国人再多买1000亿美国货?那么如果是另有所图,又为什么在中国原则同意扩大对美进口后,就草草收兵了呢?

只要我们放大视野,将关注的焦点从北京和华府转向中东和华尔街,用普遍联系的大战略思维去看待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那么很多看似复杂矛盾的现象便会豁然开朗。由于中国在贸易战中表现强硬,特朗普步子太大踢到了铁板;而中国长期的对美巨额贸易顺差本身就证明中国在两国贸易领域居于优势地位。那么对于美国来说,在中国有优势的领域和中国叫板实属不智,因此灵活调整斗争策略,发挥自己的优势,打击对手的弱点,就显得很必要了。

那么美国的优势在哪里呢?在技术,在军事,在金融,在对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全盘控制力。美国正是要运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将贸易战升级成总体战。简单地说,特朗普在对华贸易战这个问题上大踏步后退,是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在中东问题和金融问题上大踏步地前进。

近期中东局势的根本性演变,就是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紧跟着以色列军机侵入叙利亚领空对伊朗援助叙利亚部队进行了空中打击;随后美国使馆迁往了耶路撒冷,而国务卿蓬佩奥则向伊朗发出威胁,除非伊朗“不可逆、可核查”地放弃一切核计划,并且从叙利亚撤军并停止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府,那么就要重启并进一步加强对伊朗的全面制裁。分析家们和各种智库地缘政治专家们已经在预测美国和以色列方面何时向伊朗开战了。

伊朗问题、债务杠杆与中美新冷战

那么伊朗问题与中美新冷战何干?难道美国打击中国的路径要经由德黑兰吗?是的,没错,一场可能到来的伊朗危机,将对中国造成重创。制裁伊朗,只是将伊朗逐出世界原油市场;而一场伊朗危机,甚至战争,将严重打击市场信心,甚至会威胁霍尔木兹海峡的通航能力,而世界40%的石油供应必须要通过这个海峡走向世界。这一切将使油价轻而易举地回到160美元一桶的前期高点,甚至攀升至200美元也绝非天方夜谭。这就意味着中国将面临一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单单是通货膨胀,也许并不可怕;只要通过央行货币政策,就能有效遏制。但是通胀与资产价格泡沫结合起来,那么问题就非常严重了。遏制通胀就要加息,可是加息就有可能捅破资产价格泡沫;不加息呢?就等于放任通胀肆虐,最终还是会打爆资产价格泡沫。而中国这个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恰恰就是全社会过高的负债率,从政府到居民,财务杠杆都实在是太高,太高了。别的不说,且想想老百姓为了买房贷了多少款吧;为了扩大投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又发了多少债;还有各种银行理财和资管计划,每一个都是天文数字,每一个都是定时核炸弹。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债务目前占GDP比率大约为259%,民间债务相当于GDP的210%。到2022年,中国的整体债务将进一步上升到GDP的327%。包括德银等国际机构都在今年提出过警告,中国的债务风险是别国的三倍,假如中国爆发债务危机,会再一次直接引发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而且威力肯定会大于2008年那次。但这次与上次债务危机不同的是,2008年有中国政府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有中国政府购买大量美国国债支持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所谓“救美国就是救中国”;但这次出了问题,又有谁能来救中国呢?

那么如果伊朗危机没有发酵为一场战争呢?是不是就风平浪静了呢?肯定不是的,如果美国只有一套A计划,那么美国就不是美国了。美国的B计划,就是美联储操盘的加息和美元升值。

2015年时,美国联邦基准利率还仅有0.25%,而伴随着这一超低利率的,则是全世界的资产价格泡沫。看看悉尼和北京的房价从2008年到2015年的涨幅就知道了。但从2015年起,全球资产泡沫的狂欢就走到尽头了。从这一年起,美联储看是进入加息轨道,一路小步快跑,以每次加息0.25%的节奏,来到了2018年5月2日后的1.75%,三年累计加息了700%!而根据联储的计划,今年年内还要再加息3~4次,那么就是说,到今年能年底,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将要来到2.5%~2.75%的区间。这将毫无疑问地从全世界收走流动性。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现在就已经一泻千里了。

联储加息的另一面,时美元升值。就在这个周一的下午,美元指数上涨,突破了94这一重要关口,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了3.1%,十八年以来的首次高于德国、日本等其它主要七个发达经济体。这意味着,全世界的资金,接下来很可能会源源不断流向美国。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美元指数到了90以上,全球就会出现流动性紧张,而94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因为上到94就表明美元指数上升的势头已经确立,很可能会上到100;我们要牢牢盯住这个数字,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上,一旦美元指数上到100,世界其他地方无一例外就一定会发生金融危机。

更不要说除了加息,美联储还在收缩资产负债表呢。缩表的结果,就是全世界美元流动性枯竭,因此导致很多国家的货币汇率暴跌和美元债务危机。

特朗普总统的组合拳

我们必须要站在虚拟资本的高度来看待特朗普上台以来的一整套组合拳。是的,特朗普大约时最被低估的美国总统了,他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四面出击的执政风格,用传统思维看确实不着调;可是用虚拟资本主义全面刷新的政治经济学视野去看,所有这些不着四六的背后,却有着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大幅度下调美国的企业所得税,目标是为了吸引四万亿美元回流美国。

特朗普四面出击,对欧洲、中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等国家几乎是同时发起了贸易战。这看似犯了兵家大忌,可是仔细看去,也是为了美元回流美国这个最高战略目标。

贸易战的结果就是各国被迫降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一个国家货币汇率最重要的支撑就是贸易顺差,那么其它国家的贸易顺差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减少,美元自然会有走强的基础。

好了,现在回头再来审视中美关系的大棋局,你会发现,一边是中国的超高负债率和超级资产泡沫;另外一边是美国加息、美联储收缩资产负债表、美元升值、伊朗危机、石油价格上涨、通胀危机幽灵……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国贸易那几千亿美元的盘子,压根就不叫事儿。贸易问题,只是大棋局中的一支偏师,一个次要战场。中美新冷战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多年以后,面对一个前所未见的新世界,人们会回想起刘鹤从华盛顿带回一纸贸易协议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新世界刚刚开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注:本文原载于澳洲SBS广播电台,有删节)

通宝推:柴门夜归,天白,寂灭,脊梁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破裂的背后

上个周末美国人又去北京了,这次去的不是财政部长姆努钦,也不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而是更加老成持重的商务部长罗斯。在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序列中,商务部并不像财政部那样具有影响力,也不像贸易代表那样专司美国对外贸易磋商,商务部长罗斯先生本人也不是特朗普核心决策圈的成员,此时特朗普政府派出这样一位圈外人去主持第三轮中美贸易磋商,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这轮谈判能结出什么果实,而谈判结果也正如世界主流媒体所公认的那样,结结实实的破裂了。

实际上会议的具体内容并没有透露出来,但是当罗斯先生回国的时候,并没有从北京带回任何联合宣言或者协议,他只是对媒体说会谈是“友好而坦诚”的;而据多家媒体披露,美国政府的主要诉求是希望与中国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希望中国加大对美各种采购,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缩减到2000亿美元的规模;而中国政府对此的反应是消极而冷淡的,在原则同意加大对美采购、缩减顺差之余,绵里藏针的补了一句如果特朗普政府后头继续采用关税战的办法对华施压,则所有中美已达成的协议通通作废。好吧,会谈果然是“友好、坦诚”的,但就是破裂了。

接下来的风向标,就要看美国政府到底会不会像特朗普总统在上周二所威胁的那样,对500亿美元中国输美高科技产品加征25%的关税。而在那之前,6月6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在青岛举行峰会,随后6月12日特朗普与金正恩在新加坡开会,这两个峰会的结局会撬动中美贸易战随后的走势。显然,贸易战本身已经成为中美新冷战格局下,双方从地缘政治到虚拟资本领域一系列大博弈中所形成的总体战中的一个组成环节。不谋全局则不足谋一域,只有从总体战的大格局出发才能认识到贸易战的真实内涵和意义。

这个总体战的物质基础就是双方的实体贸易往来,地缘政治上的斗争则构成总体战的最尖锐形态,而总体战的最高形态,则是双方在虚拟资本领域的斗争。双方在金融货币这个虚拟资本领域的斗争,总管和支配着总体战的全局,包括地缘政治斗争和贸易战。

交换价值总管和支配使用价值和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推动资本自我增值和资本积累的过程无限循环下去,这就是资本炼金术最核心的秘密;产业资本在空间上的分布构成了地缘政治斗争的基本内核,金融资本在时间上的资源配置则决定了斗争的基本方向。这个表述换成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就是拿破仑的那句名言:战争的结果取决于谁拥有最后一枚金币。

拿破仑这个朴素的结论,是从滑铁卢的尸山血海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拿破仑很清楚,自己并不是被威灵顿公爵击败的,而是被伦敦金融城的金融炼金术所创造出来的近乎是无限的融资能力所击败的。同样的,在甲午战争中,中国也并不是被日本联合舰队击败的,中国战败的命运早在战前伦敦金融城选择购买日本战争公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眼下的中国,选择了修炼自己的金融炼金术,以此来为这场前无古人的、看不见硝烟的总体战融资。今天的“金融炼金术”,基本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一切会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然后拿去抵押再融资。信用,货币,钱,就这样被“金融炼金术”的魔法召唤出来,形成庞大的现实支配力。中美两个巨人的命运,眼下这场“贸易战”的方向,完全地是由两国的信用创造能力所支配的。就在罗斯先生带着商务部一团人马来到北京的前一天夜里,中国央行使用所谓“中期借款便利”(MLF)这个金融工具,悄悄启动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量化宽松进程。

中期借贷便利(MLF),本质是央行与商业银行特别约定的一种再贷款: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为抵押,从央行换出基础货币。中国央行从2014年起引入MLF工具,作为定向增发货币的基础管道。中国人民银行6月1日晚间宣布,扩大所谓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所有这些债务凭证,因为在理论上可以产生未来的现金收益,都被纳入了MLF的担保品池子。这实际就是央行以债务为抵押创造信用,就是量化宽松(QE)。

实际上这已经是中国央行操作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了。早在2015年,中国央行将地方政府债纳入货币创造担保品池子,就此开启了第一轮量化宽松(QE1),QE1的战绩就是,人民币发行基础,从2014年以前超过80%来自外汇占款,转向2017年时将近50%来自各种债券;而根据中国央行在2018年3月份公布的数据,人民币发行量M2达到惊人的27.67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同期美元加欧元的M2总量才是27.66万亿元。至此,中国不仅在实物生产能力上碾压欧美列强(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贸易顺差国就是这种庞大生产能力的一个镜像),在虚拟资本的信用创造上也拔得头筹。

只有读懂了这个大格局,才能理解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的3月份开启对华贸易战的真实涵义。现代信用创造的基础是债务,除了债务以外,人民币的发行基础还保留着相当规模的外汇占款;所谓外汇占款就是贸易顺差在银行体系中形成的留存;特朗普政府立意削减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实际上就是要部分消灭人民币信用创造的基础。倘若这事真搞成了,约等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一把火烧了袁绍在乌巢储备的粮草。而中国政府对此的反应就是,一方面各种套路顶着贸易战不放,另一方面就是启动QE2,继续稀释人民币信用创造的外汇占款部分,釜底抽薪。

贸易战、金融战如此惨烈的情势,必然要在地缘政治斗争中反映出来。接下来,战场要暂时转到青岛的上合组织峰会和新加坡的美朝两国领导人峰会上,中国要在“一带一路”上寻求地缘政治上的整合,夯实对美总体战的地缘政治基本盘;特朗普则在新加坡会见金正恩,力图撬动东亚地缘政治板块。这种地缘政治上胡别苗头的结果,又将对特朗普政府后续操作对华关税战撬动中国削减贸易顺差的战术形成难以预料的反馈效果。而这,将是我们下一步要跟踪观察和分析的重点。

补:以下为发展过程

2014年以前,80%以上的货币发行基础是外汇占款;

2014年搞了一堆OMO工具,包括MLF,SLF等等,准备腾笼换鸟;

2015年PBOC将地方政府债纳入MLF抵押品池子,开始QE1;

2018年3月份PBOC数据,2017年中国M2总量26.67万亿美元,超过美元+欧元总和;同时将外汇占款人民币发行打到50%~60%的区间;2015~2018的QE1放了上百万亿人民币流动性,房市大涨;

2018年6月1日,PBOC公告将AA级债券纳入MLF抵押品池子,开始QE2;AA级债券市值多少呢?新浪财经估算是5~9万亿人民币,再用货币乘数加持,大约可以释放的流动性潜力是4~8万亿美元。那么QE2会流入房地产市场吗?这个要看,MCI接纳A股,有可能股市行情会来;汇市承压会很重;我脚着,大概率还是会按照老套路进房地产;除非中央一夕之间放出地产税的黑天鹅。但是会吗?不,不会。因为地租收入是天朝信用扩张的根基。

PBOC的股东权益只有200多亿元人民币,但PBOC释放的流动性是将近300万亿人民币,10000倍的杠杆,一万倍!也就是说,党国只是初始注资了200多亿人民币,然后就用国家信用加杠杆,一加加到1万倍,党国就是用这1万倍的杠杆来撬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旦人民币发行基础从外汇占款到各种债券的过渡完成,那么人民币就会从美元信用变为中国本土的地租信用,因为所有这些用来释放流动性的抵押品资本池,各种债券,绝大多数都是房地产相关债券,从城投债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到各种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信托……几乎全是地产唱戏,可以说都是MBS。所以,你可以称今后的人民币为地租人民币。

这个格局一旦做成,那么房地产就成为全部信用大厦的基石。

通宝推:疯雨后,青青的蓝,一介书生,XemK,从北苑到太古,夜雨行歌,伏波将军,吃土的蚯蚓,万年看客,beech,领班军机,脊梁硬,ErgoSum,删ID走人,寂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