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老外的口碑名校和华人圈追捧的好学校有什么差别 -- forger
某项运动全国第一,如果是篮球、田径,很不容易,如果是冷门运动,就要大打折扣了。
学习获得总统奖,这个更加可疑。事实上只要学习普通(并非超一流),就有可能获得总统奖。美国的 SAT ,华裔优秀生得满分不难(应该说很容易)。真正的各科顶尖,譬如各个学科的国际竞赛队伍,华裔还是占多数。这些人通常偏科,很难得到“总统奖”。
理性地说,学科也好,运动也好,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业余天才,和职业选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事实上所谓“总统奖”,评选标准从来不公开,刻薄点说,就是黑幕。你提到的那个优秀学生,得奖原因恐怕还是家庭背景居多。
这么多读书人,都是糊涂蛋,不如挥刀一割?
本科还是学点扎实的,数理化生计算机,工程技术也行。
不就是这个意思嘛,居然有网友羡慕这种生活,都是台湾的?
而且国家越是烂,人才越是往外跑
似乎不大可能吧。一个少年时期就喜欢去西湖边和外国游客搭话练英语口语,连着三年参加高考终于考上大学,然后在大学里是学生会主席的人,怎么会是二流子?
跟真正的好学生相比,实在相差太远。会玩,会管事,同时也学习努力的人,但始终成绩不好,这种人无论如何算不上多好吧?
Cote des Neiges
老兄在附近晃悠过的话,是否知道,福泰超市附近,有个很大的犹太公共厨房,各个小学的犹太学生,都由那里送免费午餐,(也有自称犹太人家不认,吃不到的。)
每天早上作带到学校的午餐,很多家长都头大的,人家犹太规矩多,公家学校的午餐不符合规矩,那就自己送呗。
从1967年以来就是免费的(以色列国家出资的,感谢本地犹太社区在中东战争中的牺牲,73年坐飞机去打仗,死那里的挺多的,一墙照片。)
逢到犹太节日,都有特色的节庆食品,(当然,结果犹太小孩看到逾越节的那玩意就恶心,偷偷和别人要吃的。)
所以,犹太人规矩那么多,吃的那么矫情,从来没有人抱怨这个,相反,穆斯林的halal问题,各国都在吵,你要吃你自己做了自己带来吃,没人管你,非要公家按照你的特殊要求来,纯粹找打。
东欧穷犹太,移民来了,就可以去那里登记,然后会有人给你安排义工的工作,钱不多,但肯定温饱无虞。然后认识人了,有人再根据你在这种低级工作中的表现,给你介绍其他的岗位,犹太雇主优先雇犹太是绝对的。一定是不能在家里蹲啥事不干的,否则你没了信用,被本地社区排斥,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人家弹丸小国以色列才多少人口多少钱?侨务上面,已经能让自己的外国侨民都吃免费午餐,所以这些犹太人对以色列的认同感不是中国二代可以比拟的。谁要是敢欺负犹太商人,是会被摩萨德出头,抓过来虐杀之后,把零件寄到各个地方的,专业特工,还有外交豁免权。
中国是不可能这么做的,照样学的话,本地人就完全没有活路了,也就犹太人少还行,否则,不是这边全面的社会经济改革,就要全面排华了(前者可能性太小,后者是政客的最爱。)
每天早上老婆做宝贝要带的午餐都不爽,为什么中国可以大撒币几百几千亿的,给咱们娃送给免费午餐怎么不行了!
每次我都教育他,这是中国大智慧的表现,你愿意孩子过节吃了几个月饼饺子,回头就要回去当炮灰上前线吗?
他在学业上把力道用到刚刚好,然后就去打游戏了。
我们夫妻在高中一度想禁止他玩游戏一段时间,等上了大学再说,结果遭遇抵抗,他的成绩没有下跌,所以我们让他玩了,作为交换他也去参加SAT的培训和考试。
他的学习效率还是高的,对自己也负责,那么我们就放手。
回过头看,他真的没怎么苦读过,这所大学宽进严出,现在二年级摆明了中纪委出马,隔一个双规一个,要斩掉1/3以上吧,考试多作业多,他这才晕菜。
极品犹太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知识不会趁钱的(爱因斯坦,马克思),一种是会趁钱的(罗斯柴尔德等等)。
马云是一种工具,有人用他实现了对社会经济的一些尝试和改造。改造的规划者是很有雄心的,而这件兵器没有在恶斗中破烂倒下,那也是一种坚强,《功守道》就是马云的自传,他打倒了一个又一个。
这样说吧,有人给了马云政策,让他当央视的台长,凭着央视的垄断性/绝对主导性地位去干活,但具体细务,各种节目怎么做,还是马云带一批人在弄,事实证明他弄得还可以。至于说央视不允许有黑幕烂事,那怎么可能?无非是看几个指头的关系嘛。
但是我认为BAT都应该考虑分拆了。当年克林顿试图分拆微软,现在看还是对的。央视也可以分拆成七八个频道嘛,春晚可以由两个综艺频道各自准备,投标,做得好的是春晚,竞标失败的是元宵晚,不就行了?
以前实验室有一日本小哥,吐槽说父亲让他从小开始上男校,一路到大学又是个没妹子的理工科学校,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都不知道如何跟女生交流,也没机会锻炼。。。
犹太人的午餐,我是第一次听闻。我以前是在山的另一边混的。
不过,犹太首先雇佣犹太,那倒是知道的。很多年前,就有犹太朋友告诉我,单凭他的姓,去花街面试就能加分。利益诱惑之下,当然也因此延伸出假犹太问题,尤其是东欧来的。
某程度上,老犹对老中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施小惠上。里面肯定有利益的算计和考量。我的态度一向是:没有即刻明显利益冲突时,他们都是好朋友。老犹都是活在当下的,他们的明天永远都是建立在今天之上的,这是千年来该民族颠沛流离的烙印。
至于老穆的问题,其实最该担心的是老穆。若欲取之,必先纵之。里面内在的逻辑和方法,老子和孙子俩早说透了。几百年来,白猫干了太多缺德的事,要战略撤退,必须有垫背的。
两三代后,中国人的后代一般都对中国看得很淡,毕竟中国本质上是以文化为联系的民族,离开母体久后,半融不融地融入当地,自然就疏远母体文化了。感情还在的,也就那些从小不出唐人街的,还有就马来西亚华人从小读华校那类的而已,其实也就是ingroup思维在起作用。君不见与马来西亚一海之隔的新加坡人早就不太鸟中国人了。
在社会主义到来之前,中国也不会有本事插只脚到北美。所以,馒头也是不用期待了。倒是没有佃农时代的加拿大,会是怎样的大家拿,那倒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