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几天功夫,伊朗乱了 -- 老广
美国通胀高是油价高,而伊朗委内瑞拉通胀高是油价太低。
委内瑞拉的所有国家福利支出收买人心的财政预算是建立在石油国际价格106美元/桶的基础上的,伊朗估计至少在80美元/桶以上赤字才能扎平,俄罗斯财政开支建立在石油至少是100美元/桶。
这样一来国家补贴减少,食品医疗日用品等开销立马涨价,通货膨胀就来了。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西方制裁,石油价格开始从135美元/桶直线下降,结果俄罗斯流传一个冷笑话:石油60美元/桶,一个美元可以换60个卢布,普京60岁。到了年底,这三个60都到了。中国当时肯定不知道这个笑话,据说桶俄罗斯签了一个均价135美元/桶的长期协定,开头还以为捞了一个大便宜。
中国同时是国际油价上涨和下降的牺牲品,尽管中国进口大量石油,自产的石油占全部石油消费的一半,大庆油田的开采成本已经是60美元/桶,陕西油田50美元/桶。国际石油价格一旦跌破60美元/桶,大庆还是照样生产,怎么不亏损,一旦国家不补贴东北的国企,三桶油怎么不会汽油涨价?通货膨胀怎么不会高?国际油价涨,进口油价高,中国还是通货膨胀,就是这个一半兑一半的原因。
中国的南海战略完全是基于国际石油价格将突破200美元/桶的长远预测而进行的冒险,而深海钻油国际先进水平是成本80美元/桶,风险回报分析下来还是划算的。想不到美帝使坏,页岩油页岩气革命活活把油价砸到60美元/桶以下,天然气价格打到2-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10年以前是15美元)。目前美帝的页岩油开采成本已经压缩到30美元/桶,页岩气变成页岩油生产的副产品,相当于零成本,世界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加油站国家日子就不好过了。中国在南海的冒险就变成鸡肋。
共产党宣言早就坦白说明资产阶级把人际关系变成赤裸裸金钱关系,你的那种感情也不过是封建阶级的血淋淋人际关系的温情脉脉的面罩而已。
中国人信奉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是西方货,也带着赤裸裸的特色,中国人到底吃透了马教的精髓没有?
直线距离上,喀什到莫斯科也比到北京近。中亚地区实际不算太难走。过了葱岭以后,基本都是比较成熟路线。绿洲很多,也有几条河流。中亚西亚到中国内地,难的就是葱岭帕米尔山口和罗布泊以及河西走廊部分。当时汉朝完全控制帕米尔区域,当初李广利几万大军攻击前进都能出去,到BC 54的时候,机动和后勤难度要小的多了。
你为什么要把主语给丢了呢?
另外,长者再传授点人生经验:
老祖宗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和什么样的人就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你这种读了点马列就把一切关系都解读成赤裸裸金钱关系的算是读书不精还是缺乏社会经验呢?
苏联让金大胖打头阵栽了,不得不让老毛顶缸,老毛不是省油灯,要苏联出空军至少保能够保持鸭绿江供应线不至于被切断,这就有了米格走廊。后来的156个项目也就是对中国出兵朝鲜的犒赏或苏式马歇尔计划,同时划分势力范围亚洲事务归老毛托管。
后来毛子发现知道老毛要拉出队伍独立门户单干,就翻脸了。
其实亚洲的越南也不听老毛的,有奶便是娘呗,没有苏联的米格和萨姆,老毛那些高炮轻武器根本赢不了越南战争,所以越南同志也不买中国同志的帐。
世界格局是美苏争斗,因为两种宗教都有使命感,中国人没有宗教没有使命感,就老婆孩子热炕头算了,搞什么世界革命?去掺和干什么?现在到处办孔子学院,有什么进展?除了教歪果仁怎么包饺子还能干什么?
包子说我们不输出革命算是说对了,那么为什么去搅和朝鲜问题?朝鲜一直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什么时候该轮到中国接盘?接盘以后你怎么办?有系统的宗教理论基础体系吗?中国人到处吹嘘海军下饺子要突破第一岛链,出去干什么?
日本人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中国人要建立一带一路,有基督教普天下皆兄弟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那种大手笔吗?
例子举不胜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远站在维持现状的一边。
土耳其在开倒车,很快会出问题。
中国引进马教后,中国变成了一个政教不分离的国家。原来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现在变成不伦不类,不是一个好现象。
赵充国初期率领一万骑兵渡河,又有“驰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史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这些人每月需要:
“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月用粮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藁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
如果“罢骑兵,留驰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史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
"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
“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又有衣装兵器”
del
首先解释一下魏玛宪法中的国会与总统二元制。
魏玛宪法规定,总统可以解散国会,但国会也可以罢免总统并且向国家法院控告他违宪与违法;总统有权任命总理与部长,但国会可以罢免总理与部长;国会享有立法权,但总统可以安排人民公决推翻国会立法;总统可以颁布紧急法令,但国会也可以取消其紧急法令。总之,魏玛宪法对国会或总统都没有明显的偏袒,它要确立的是一种势均力敌、难分难解的二元制。
其次希特勒上台过程。
总统:1925年兴登堡当选德国总统,这是唯一直选产生的德国总统。1932总统选举兴登堡获得1939万张选票留任,希特勒获得1341万张输了。
国会:1929年大危机之后,纳粹与共产党崛起,赫尔曼·穆勒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阁在预算问题遭到纳粹和共产党的抵制,不能形成多数而在1930年3月27日这天辞职。之后德国再也没有一个党具备议会多数。
根据魏玛宪法,此情况下总统可以指定总理,但国会可以干掉总理,形成总统与国会的制衡。结果兴登堡与国会连斗三个回合,难解难分:
第一回合。兴登堡总统指定原中央党议团主席布吕宁任总理组阁,在国会只拥有由中央党、巴伐利亚人民党与部分德意志民族人民党议员组成的少数派的支持。在如何对付国会多数的问题上,总统派是胸有成竹的:一旦国会多数拒绝总统内阁的重要法案,总统便依仗宪法第48条以紧急令方式颁布被国会拒绝的法案。如果国会取消总统的紧急令,总统便再依据第25条解散国会并举行新的大选。7月16日,总统内阁成立不到4个月,双方就因1930年预算补救问题发生了第一场决斗。由社民党、德国共产党、纳粹党、德意志民族人民党胡根堡派组成的国会多数拒绝了布吕宁内阁的预算补救法案。兴登堡便行使第48条第2款所规定的总统权力,以两道紧急令的方式颁布了被国会拒绝的财政补救措施。国会则依据第48条第3款取消了总统紧急令。兴登堡又宣布解散国会,并定于9月14日举行新国会大选。几日后,兴登堡再次以紧急令的方式颁布了被国会取消的紧急令。这次国会已经不存在,不能再次反击,总统派似乎胜利了。
总统派以为可以在9月14日举行的大选中获得选民的广泛支持。但是大选结果不仅使这一希望落空,而且打开了魏玛共和国的潘多拉之盒。纳粹党在这次大选中获得了德国选举史上空前的成绩,它的选票从1928年大选的2.6%一举上升到18.3%,国会议席从12个增加到107个,成为仅次于社民党的第二大党。一日之间,在总统派与国会派的权力斗争中出现了一个名义上还属于国会派的第三者。为了不让布吕宁内阁倒向纳粹党,并且保住社民党与中央党在普鲁士的执政联盟,社民党不得不容忍布吕宁内阁。国会与总统之间的对抗由此暂停。在1932年春的总统大选中,为了阻止希特勒占据总统权位,社民党又与中右翼势力一起促成了兴登堡的连选连任。
总统派实行总统内阁制的目的本在于消除社民党对政府的影响,因此不能容忍社民党对政府的牵制作用。总统大选后,兴登堡以及总统派核心人物施莱歇尔又试图摆脱社民党。同时兴登堡与布吕宁之间又发生分裂。布吕宁推行通货紧缩政策,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加剧了德国经济危机。另外他又拒绝了兴登堡向右翼政党靠拢、偏袒大农庄主利益的要求,反而逼迫兴登堡禁止纳粹党武装组织。而摆脱社民党与布吕宁则意味着失去现有国会多数的容忍与支持。总统派必须在国会中找到新的支柱。拥有107个议席的纳粹党成为了总统派的希望。5月,施莱歇尔以辞退布吕宁、解禁纳粹武装组织、解散国会并举行新选的代价,换取了希特勒在大选后容忍新总统内阁,即巴本内阁的承诺。
第二回合。
总统派估计新的大选只会给纳粹党增加少许选票与议席。但是7月31日举行的国会大选结果再次出乎总统派的预料。纳粹党的选票在1930年大选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达到37.3%, 议席从107个增加到230个,第一次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戈林也因此当选为议长。在获得如此巨大的选举成就后,希特勒已经不屑一个容忍总统内阁的角色,而是提出了出任总理的要求,但遭到了兴登堡断然拒绝。这使得总统内阁在国会陷入绝对孤立。9月12日,国会上演了国会与总统派的第二次、更为激烈的大决斗。国会以超过90%(512比42票)的压倒多数撤销了兴登堡9月4日关于复活经济与增加就业的两道紧急令,并且通过了针对巴本内阁的不信任案。提案由德共提出,但受到了社民党、中央党、纳粹党等党派的一致支持。魏玛宪法设计的二元对抗制造出了非常离奇的政治战线,原本势不两立的政党却在国会派的旗帜下共同抗击总统派,而议会民主制的死敌纳粹党居然成为了国会派的主力军。在国会举行表决的同时,巴本向议长戈林递交了总统的国会解散令,总统内阁与国会就此同归于尽。
第三回合。
1933年1月,兴登堡回避再次与国会决斗,向国会派与希特勒交出政权
在11月6日举行的又一次国会大选中,纳粹党的选票虽然从37.3% 跌落到33.1%,但仍然是国会第一大党。对于总统派来说,局面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在国会中它仍然面临着占90%多数的反对派。17日,巴本内阁辞职。在如何应对国会派反击的问题上,总统派以及兴登堡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
在总统派中,兴登堡是最不愿意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的人。7月31日大选后希特勒提出出任总理的要求,巴本与施莱歇尔已经同意,但遭到了兴登堡的断然拒绝。兴登堡的拒绝理由表现出了惊人的民主意识与对希特勒独裁倾向的警觉: 如果把全部政权交给一个政党,而且是一个片面对待不同思想者的政党,他不能向上帝、自己的良知以及祖国负责。11月6日国会大选后,兴登堡表示不反对希特勒出任依靠国会多数执政的总理,但是他不能任命他为总统内阁总理。他这次的拒绝理由更是令人震撼。兴登堡认为,纳粹党一再强调其独一性,一个由希特勒领导的总统内阁必然会导致一个政党独裁,会大大加剧德意志民族内部的对立,因此他必须拒绝,否则他不能为其就职誓言以及良心负责。
兴登堡对希特勒的拒绝意味着总统派与国会派斗争的继续。在反对派占有国会90%多数的情况下,总统派根本不能指望通过再一次大选来削弱与摆脱国会反对派。唯一的出路是在又一次解散国会后不在宪法规定的60天内举行新的大选,而是将大选推迟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如此小小的一步也是触犯宪法的,触犯宪法则性质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很可能引发内战以及国会对总统的罢免与控告。早在7月31日大选以后,总统派便准备走这条违宪道路,但是经历了9月12日的大决斗以后,还是失去了自信,不得不如期举行新的大选。到11月底,当兴登堡在坚信不能任命希特勒为总统内阁总理,感到走投无路时,他还是决定与巴本一起铤而走险。
但是,施莱歇尔阻止了他们。他让一位国防部中尉给内阁在图纸上演示了一个内战可能场景。演示表明,如果因非法推迟大选而爆发内战,国防军将无力在对付极左与极右翼武装组织的同时,抵抗来自波兰的入侵。施莱歇尔认为,还存在一条合法的出路,他可以把纳粹党内以施特拉瑟为首的左翼争取过来,另外还可以争取到工会的支持。兴登堡不得不退缩,给施莱歇尔一个机会。12月2日,施莱歇尔被任命为总理。但是,他的幻想很快破灭,施特拉瑟在与希特勒的权力斗争中迅速败北。1933年1月23日,当施莱歇尔再要求兴登堡解散国会并推迟大选时,兴登堡以他上任时的理由拒绝了其要求。
从1933年1月初开始,兴登堡默许巴本与希特勒秘密谈判,谈判在22日晚获得了突破。但是,即使到了26日,兴登堡还在考虑不任命希特勒,而是解散国会与推迟大选的可行性。他的设想是,如果国会的多个党派支持推迟大选,并不向国家法院控告总统触犯宪法,那么他就可以走这条路。但他没有受到足够的支持。中央党主席卡斯警告,这种上面的非法行为将引发下面的非法行为。社民党人布劳恩虽然在1月初向施莱歇尔提出过同样的合作建议,在1月底却又威胁施莱歇尔,推迟大选是犯叛国罪。 而他们却不反对任命希特勒。易北河以东的大农庄主们与一部分工业家也联名致信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内阁部长们表示愿意加入希特勒内阁。兴登堡最终动摇了。1月30日,他任命了希特勒。这是新选国会行将罢免施莱歇尔内阁的前一天。通过对希特勒的任命,兴登堡回避了与国会的第三次决斗。
如果兴登堡可以合法解散国会并推迟大选,由此在较长时间内摆脱国会的攻击,那么他就可以回避任命希特勒。1930年3月总统内阁制建立时无人能够预料,总统派针对国会的最重要武器不是解散国会权以及紧急令权,而是似乎微不足道的推迟大选权,到最后,总统派竟然因为缺少推迟大选权而不得不向国会最大党妥协。 可惜最后接受总统派投降的不是当年国会主力军社民党,而是决意颠覆共和国的纳粹党。
总之,纳粹虽然不是国会多数党,但是第一大党。它的上台过程是完全符合魏玛宪法的,虽然纳粹上台后最终干掉了魏玛宪法。希特勒和纳粹的崛起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挫折,就连右翼的兴登堡也不支持纳粹,但离了纳粹确实搞不定国会,不得不选择希特勒组阁。这个过程不存在侥幸,法律程序上也是没有瑕疵的。所谓收买国防军是无稽之谈,国防军是看到了希特勒为维护国家秩序,自剪羽翼,除掉冲锋队的罗姆之后,才献身投靠的。此时希特勒早已获得政权了。
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总思路,就是谈判解决问题,然后用力量挤压谈判,你对此不满?我看不出你是军国主义分子。中国在东海、南海、中印边境都怂了?
日本人觉得在东海,他们欺负中国了,面有得色?好像日本新闻不是这么说的么。
越南人好像在抗议,我们的渔船、油船开到人家家门口去了。
印度觉得我们卡了他们的脖子,东北快丢了。
美国挥舞着国际舆论的大旗,说中国南海填岛,大家都吓坏了。
你要比大义?新闻管制就是大义。如果哪个发展中国家学中国,防火长城,那同样也能发展起来。做得到么?新闻管制是现代国家的核心能力,美国最强,中俄其次,欧洲一堆渣,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从家里前出,也就是把头伸出玉门关,身子(后勤)还在家里。
从西域前出,到巴格达,如果上百年时间”蚕食“过去,倒也可以,后来阿拉伯人就是这么一路反过来。可是大军千里出击,前面谁接应啊。说得不好听,万一迷路了,岂非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你的推理考证,都很有趣,可为一家之言,但是太过违反常识。我打个比方,哪怕史料确凿,说秦始皇的军队无敌,蒙恬一路打到东欧,我也不敢相信。秦军踏平中亚、西亚当然可以,可是后勤怎么办?军事将领也不会如此冒进吧?霍去病的千里突击,也就是轻骑兵跑个来回,你让他到西亚去,只怕也要晕。
朝鲜是中国在东北亚的门户,那是不得不救的地方,否则也不会在建国不久,就硬着头皮和当时的超级大国刚正面,即使知道是被人算计了,也不得不为之。
从历史上看,隋唐两朝,都为解决高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到了清朝这般软弱腐败无能,都还支援朝鲜,才有后来袁世凯的崛起,到了现代,又有抗美援朝,和美帝刚正面,都只因那个位置太重要的,丢不得。
朝鲜问题不是中国要去接盘的问题,而是说,不允许有威胁的敌对势力染指,保证大国之间有缓冲区,所以说,不管美帝怎么折腾朝鲜,中国是不会松口的。
我想不是这个安息兵弱的传说先入为主,也不会有这个脑洞。安息兵弱,突然能干掉罗马7个军团,很多人觉得不好解释。所以嘛,就找理由呗。有的人通过安息兵弱和卡莱之战,总结出的两个不等式,就是汉朝认为安息兵弱,所以汉朝武力大于安息,卡莱之战,安息干掉罗马7个军团,安息武力强于罗马。两个不等式推导下,就是汉朝武力强于罗马。这方面意淫文无数,卡莱之战在当今最大的文献引述应该就是中文的各类互联网论文。泉兄则是直接让汉兵去帮安息打仗,为此泉兄不惜把第二个不等式废除,就是认为罗马武力大于安息,不过是安息借兵于汉,汉兵武力大于罗马军团。
总结下, 在其他人眼里,武力歧视链是:汉》安息》罗马。在泉兄这里是汉》罗马》安息。我对哪个不等式都没意见,给力。
那么汉朝认为安息兵弱是咋回事呐?这来自于史记,大宛列传。里面有这么句话:“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本文就这句话解释下背景。
1,断句。
目前大家一般使用的断句是这样的:“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
但要是这么断呐:“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
意思就不一样了吧。这句话是张骞向皇帝汇报后,皇帝的印象,但张骞终生没有去过安息,但去过大宛。所以他向天子介绍大宛更有可能,而且本句本来就来自大宛列传,本就是介绍大宛的。大宛为安息属国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2,如果断句有问题,那就不用说了,张骞的评价根本不涉及安息。退N步说,断句没错,那么张骞这个评价也是道听途说,因为他从来没去过安息。而且听说的时间应该在BC130年左右。张骞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去过匈奴、大宛、大月氏、大夏,但没去过安息。公元前128年从大月氏动身返国,公元前126年回到汉地。张骞回国后,向皇帝报告了出访见闻。这段话就是安息兵弱的整段文字。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冉,出徙,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巂、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馀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於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
可见事情发展就是公元前126年张骞还汉,汇报见闻,根据张骞的汇报,身毒(也就是印度)有四川货物,所以推测身毒离四川不远,因此准备取道四川和身毒、大夏这些国家打通联系,让张骞去四川犍为郡亲自主持其事。这应该是公元前123年的事情。后来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派出四支探索队伍,分别从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最后的目的地都是身毒,但都没走通。
因此就算断句无误,从没到过安息的张骞在公元前123年左右对武帝说了安息兵弱。而卡莱之战发生在70年后的公元前53年。70年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发生很多事,抗战能打八个了。
而且这个听说,语境如何很难说。安息算是半游牧国家,张骞去的这几国都算游牧国家吧。游牧的去半游牧那里抢点东西,回来吹牛说半游牧的弱,这个不奇怪吧。
大月氏被乌孙挤兑得南下,抢了赛克人的地盘,赛克就向西去了安息,当时正好安息内战,也可以说是抢了安息的地盘。这个辗转一下,说安息兵弱,也可以。但安息十几年后就把赛克人占的地盘又都抢回来了。所以即使有这话,也就是个空窗期。
3,汉使什么时候到的安息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这次也没去安息,而是到了乌孙,张骞的副使去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诸国。汉使第一次到安息是十几年后的汉武帝元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05年。
这段历史也记载在史记里: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後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
这里汉使吹个小牛。其实是汉使到了安息境内,正遇上安息国王和赛克人作战,就是这时候安息夺回了赛克夺走的土地。两人见了面,汉使献上丝绸,安息国王也很高兴,回赠鸵鸟蛋和一个魔术表演团。据说这标志着连接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
不过大家要理解,当时通商不是现在这样,签署个贸易协定后,两国才能做生意。民间贸易,官方很难控制。典型例子就是印度都用上蜀物很久了,汉朝还不知道印度的存在。要张骞回来说:“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就是张骞在大夏看见有四川的产品在超市里,一问是从印度进的货。印度在大夏东南。所以君臣推测从四川有路去身毒,到了身毒可以去大夏。武帝才批了编制预算让张骞去四川找去印度的路,结果能干如张骞也没找到路。所以很多事别神话。
4,大致时间线是这样的: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返国,期间从未去过安息。在断句无误的前提下,在西域期间听说安息兵弱,并在公元前123年左右报告安息。
公元前105年,汉使第一次抵达安息,遇到国王率领两万人出征。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此后,再无记载安息。
公元前54年秋天,克拉苏到达叙利亚
公元前53年5月,卡莱之战。此时已是安息兵弱的说法出来70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