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往事并不如烟》有感 -- 温相
凡是读过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的人一般都会被作者哀婉的笔调和动情的叙述打动,由此不免对那段尘封的往事发出由衷的感叹。特别是一些身在海外的朋友们,更是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很大的欣赏之情,每逢有人说:“往事如烟”时,他们一定会说:“NO,往事并不如烟”。
×××× ×××× ××××
楔子-对一个生者的走访
2005年春节,我去天津看望了一位曾经亲身经历过反右扩大化并且被划定为“右派”的老人,他原任民盟中央常委。不意之中谈及《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老人的话竟然有些打不断了。
我问:您看这本书如何?
他说:你没看到??育之说这本书是“巧妙的剪裁”吗?你们这一代人或许知道文革,却未必全然了解反右,建议你们看这本书之前先看看其他有关章伯钧、罗隆基乃至储安平的书,免得先入为主。
他还说:苏共的列宁说不看回忆录,还是有些道理的,特别是一些人的亲属的回忆,几乎就是另类的赞歌,在这里你看不到历史,能够看到的就是追悼会以外的另一份悼词。
我让他谈谈对章罗二人的看法,他先是不说,后来经不住我的软磨,这才简单说了两句。
他说:章伯钧自私、罗隆基缺德,这是当时我们这些人中的总体看法。章伯钧1928年以前追随中共,1928年以后脱离中共,逢人就说中共是非,以后和蒋介石国民党闹翻,于是,再投中共。政治这东西本来就是翻云覆雨,无可厚非,但是,这本书里面把章打扮成一个那么坚定不阿的人,我以为不是全貌。罗隆基的刻薄、无行是有史可查的,就以他对储安平的事情,十足为人齿冷。千家驹晚年对章罗同盟一事做过道歉,说是千古奇冤,不过,他也说当时对于罗隆基成为右派,大家都是能够理解的,此为何解?
谈及那位以办《观察》起家的储安平,他不禁莞尔一笑。
他说:储这个人,对应章自私、罗缺德来说,也有两个字,那就是抠门。不过,这可不是贬义词,吝啬才是贬义,说储抠门是说储在经济上仔细,他不但对他自己的孩子抠门,对他自己本人也抠门,他的两任妻子都没办法管钱,男人结婚以后还独立理财,储也是一种特色。
他又说:储安平人不错,厚道,看问题尖锐。可惜有些质朴的过头,他去光明日报那里做总编,第一个不高兴的就是章伯钧,章伯钧介绍他时一共就用了三分钟,你要不信可以翻翻储自己的回忆。储到任建议光明那里设什么副社长之类的东西,你想章伯钧如何高兴?以后即便是中共不整储,章伯钧也未必容纳储。
老人后来对我说:“这本书把储安平和章家的关系描绘得惟妙惟肖,还把罗隆基和章伯钧的交往乃至和作者本人的交往说的神气活现,无非是给章伯钧本人脸上贴金罢了,在民盟谁都知道章伯钧和储安平的关系,也更知道章罗的关系,这本书与其说是大家看的,毋宁说是给民盟活着的人看的。”
×××× ×××× ××××
老人的话促使我读了这本书,还按照老人所说的找了不少相关书籍,借以全面了解章伯钧和罗隆基,等到工作之余时,想起自己对这本书的了解和看法,于是乎也就有了动笔的念头。
(未完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请继续。
我也很喜欢《往事并不如烟》。不过也感到其中的春秋笔法。
中国人行文注重气势磅礴,往往忽略真实。往往要把正反方的文章对比一下,才能感受一个大概。
感觉温相行文尽量做到冷静客观,十分佩服。
1.行政三级
章伯钧是政务委员、交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光明日报》社社长等,按照开国以后的定级,他是行政三级。
行政三级是什么概念呢?行政一级是毛泽东,以后毛泽东自己主动取消一级,把自己划入二级。行政二级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行政三级是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级别,也就是共和国元帅的级别。彭德怀等人拎着脑袋从江西一路杀到北京也才行政三级,章伯钧一出手也是行政三级。1985年,胡耀邦对香港的金庸、陆铿等人说过,他和赵紫阳都不是行政三级,还屈指数了几位行政三级的领导人,里面包括已经下台了的前“英明领袖”华国锋。
进城以后,李银桥等人曾经对柳亚子、梁漱溟等人的蜂拥而至表示异议,认为这些“长衫老”们如何会是革命的同道者,而优待这些人又何能有助于革命。毛泽东却不以为然,小小的开导了他们一番。其实,和李银桥等人有着共同困惑的人比比皆是,包括这些所谓“长衫老”的亲属。比如章含之本人,就曾经因为以革命自道对老迈的章士钊很不感冒。
有一次,章含之和毛泽东谈及章士钊时,毛泽东见她比较不屑,说她老爹是“代表剥削阶级的爱国民主人士”,毛泽东就问章含之是哪一年入党的?章回答是1957年,毛泽东随后不无揶揄的说看来你是我党的老党员了。『注1』接着,毛泽东就给章含之讲了章士钊的贡献,从《苏报》一案说起一直到国共和谈,毛泽东告诉章含之:“共产党不要你盲目的六亲不认,看一个人要看全面。”『注2』
不过,也不怪有些工农出身的干部看不惯这些民主人士的某些时候的作风,柳亚子因为一根黄瓜的事打了管理员一个耳光,而打门卫、骂哨兵也间有发生,这种“泼辣”的作风出现在建国伊始,以致于惊动了周恩来。周恩来对柳亚子说:“我们的朱总司令,可谓影响大、职位高,可是他从来没有打过任何一个战士,没有动过战士一指头。”『注3』
章诒和说“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该书自序)她大概是把她的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早期生活算作天堂,实不为过。根据章诒和自己的介绍,“父亲官场得意,我家住的是座有79间房的大四合院。”(该书第3页)直到章伯钧因为右派问题降为行政七级时,仍旧保留了汽车、司机、警卫、秘书、勤杂,中央统战部还特意把章伯钧的每月50元的保姆费给加进去。即便是三年困难时期,章伯钧还跻身“肉弹干部”之列。(指的是配有每月两斤鸡蛋、一斤猪肉)(该书294页)像章诒和的老师潘素这样的熟人来到章家也要照例填写“会客单”(该书135页)。
而对于这些待遇,民主人士们也并非真的如同儒家的祖宗教诲的那样视作“身外之物”,罗隆基就曾经同章诒和半开玩笑的说他后悔没有早点检讨,否则就会保住部长的位置也就有车代步了。(该书316页)。
1966年春节的章诒和已经同领导闹翻,从朋友那里借了80元,“偷偷买了机票,悄悄溜回了北京”。(该书324页)直到1988年,中国才陆续取消购买机票需要同时开具介绍信的规定,而1966年的章诒和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一下子就“偷偷买了机票”。
我父亲和荣××曾经是大学同窗,当年每逢春节,一些家庭困难的同学索性就留在学校里面借以节省一点费用,而荣××则早就有上海家人送来购买好的机票等在那里。由此可见,章诒和的机票想必也不是“偷偷”那么简单。当章诒和回到北京机场时,“父亲高兴的亲自去机场迎接”。文革前,党内风气重在朴素,贺鹏飞高考落榜一样重读复习,周恩来的侄子暑假请家里派车来接,邓颖超自己花钱雇了一辆三轮车去。『注4』相比之下还是章伯钧的气魄大一些。而因为和领导不和就自己买了机票回北京,章诒和的气魄在那个年代也不小,一时竟有些“虎父虎妞”的感觉。
其实,章伯钧自己也不是熟视无睹,他对家人说:“把我的车从苏联老大哥的新车吉姆换成美国的老货别克”(该书295页)言语之间透露出耿耿。
从行政三级到行政七级再到无人问津,章诒和试图通过从她们家的“宽阔的庭院”中感受到“晨风拂来”所“透着凉意”中的悲叹告诉我们他的父亲和她是怎样“熬”过一个经历世态寒暑的过程。
『注1』:《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章含之著,文汇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337页
『注2』:同上,该书338页。
『注3』:《炎黄春秋》2004年第六期,孙有光著《周恩来为何批评柳亚子“牢骚太盛”》
『注4』:《我的伯父周恩来》,周秉德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几点想法:
1.温相今后是否注意一下用词的效果.如:"彭德怀等人拎着脑袋从江西一路杀到北京也才行政三级"...一路杀来? 这给人的印象好象是不太费力,不必流太多的血,只是费点时间的意思,专门杀人,没被人杀...也不是一路吧?而是,爬雪山,还过了草地,还差点过不了草地...我觉得有修改的必要...
可否说: 东征西杀,死人无数,历尽艰难,才杀到北京...哈哈...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写文章,不容易啊..
2.从现在国标.焦,小波.刘等文人墨客的表现来看,当时的反右绝对是必要的...当时某些右派分子的的言论是很嚣张的,如要轮流持政的,要某某下台等等,极端的还有,共产党搞不好,要被人民杀光的,,云云...当时,蒋介石还很健康呢...
3.那时,有些右派分子的大言不惭,到了欺人太甚的地步...如,罗某人说要"轮流坐庄",就算广大的人民解放军和党员都听你的,你行吗?你打过战? 又来次朝鲜战争,你来下决心?连主席都要想好几天,抽无数烟,你行? 说不定,到时候见了美国人就草鸡了,跪下了...还说不定,你老罗上台了,却招来美国人(来搞事)(人家看你好欺负嘛...它敢欺主席?)主席那时要是真让了位给他,那是真的对人民不负责任...
有意识地,适当地,适时地打击右派分子和他们的嚣张气焰,是对国家负责任的表现...特别是在1957年...现在也是...
"伤痕文学"嘛,也就是文学而已,肯定要为亲者讳的,不奇怪...
而是他自己的,呵呵
1. "东征西杀,死人无数,历尽艰难,才杀到北京"
靠,敢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也就跟一流寇一样,以杀人为业呀? 这也忒混淆概念了, 不是为了革命为了自己的理念, 靠, 饿为嘛要东跑西颠呢?
低级趣闻化, 要是周星星的电影里这么解构猪头还可以, 可在河里这么明目张胆的恶搞, 哈哈, 吃偶一蛋![em07
2. "从现在国标.焦,小波.刘等文人墨客的表现来看,当时的反右绝对是必要的"
这也忒高抬小焦了, 不知道小焦知道了, 会不会用他本月的薪水给你卖包糖呀. 建议重新回炉, 再看看当时的历史,再看看小焦的优美诗文, 不要侮辱先人的说.
综上所述, (铁手老大要求只对违反河规的丢蛋蛋, 想一想, 哦, 反对不开心的过日子呀, 哈哈,有理由了),偶认为,幅将的贴子,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偶的早餐质量和效果, 所以, 偶决定, 丢他一蛋蛋,望核准为盼.
新朝勋戚,莫不如此。
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对自己的境遇不满、对政府对内对外的角色扮演不满,这些不满造就了一代代的革命者,造就了中华数千年王朝更替的历史。
某人,在长沙大街拉洋包车,坐车的爷用文明棍戳他的背催他快跑,结果他反倒来了脾气把坐车人打了个半死,惹了的这位正好不好惹,长沙呆不下去,湖南也呆不下去,上山正好,九死一生下来,现在人家的儿子皆是坐车的了。
又某人,家贫为地主放牛,牛丢失,主人索赔,他赔不起竟然就杀了主人,后也革命,以上将终一生。
怎么样?真实地事实永远很残忍!
1.拉洋车的.他天生就是要拉洋车的吗? 不是吧,生而平等吗. 而且在那年头,拉车的文化是低,可拿文明棍的人应该文化高呀,可居然拿棍子戳人,厚厚,可杀不可侮.
2.放牛的. 还是套上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放牛的一无所有,又是什么原因(黄世仁的故事听说过吧?)逼的他不惜杀人上梁山呢?
脱离了历史的大舞台,瞎子摸象的解构历史,把一个个历史剧变成刑事或民事案件,是不是更能得出点伟大结论呢? 哈哈,这种游戏,还是让周星星玩吧,大话西游就不错.
人家把牛给他放总不是罪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