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沪港对比,老邓管治下生活水平的相对倒退 -- 陈王奋起
我有四个样本,三家是四个,一家有六个。村里有八个的,太少了。
五十多到六十多这段增长快,全世界都一样,因为这阶段是靠新药物/改善公共卫生/吃饱饭等等。
六十多岁之后速度放缓,而且越到高位增长会越来越缓慢.
中国这个变化不太符合常规,看了那篇文章,我认为很可能是前十几年的数据有某种系统性的偏差。然后00年后的数据进行过处理造成的
他说的那个村子应当是在城市近郊,这种生产队,如果副业搞得好,收入比纯农业生产队高很多。
我前贴提到的江汉平原,是本狐老家。我80年夏天回去,感觉武汉比成都大,湖北比四川好。
70年代最后一年距今也快40年了,前前后后几年的事儿记在一块,也是很正常的。
关于电视机普及时间,各地差异太大。我看好些书里,70年代中后期,北京上海的不少家庭已经有9寸黑白了。本狐第一次看电视,应当是70年代后期在老爹厂里食堂(成都),装在靠墙柜子里,吃饭时间打开,饭后锁柜子。尺寸不记得了,印象是很大,现在想想,最多就是14寸,黑白的。川东小城,地区行署所在地,记得在76年播主席追悼会,是军分区派了辆解放货车把电视摆在大街上,一般单位,肯定是没有的,至于普通家庭买电视,城里是80年代初,农村可能已经是中后期了。
一个劳动日12个工分,男壮劳力一天是一个劳动日,女劳力一天10个工分。小孩子干活也有工分,比如割草、拾粪、摘棉花、拾麦穗等,农忙时小孩一天也能挣6、7个工分。
年底按劳动日核算,农业队少点,一个劳动日几毛钱,但大队的副业队挣的钱也要分的,合下来将近一块钱吧。我们那儿的两个生产队是菜农,专门种菜的,一个劳动日一块五、两块的。过年走亲戚时他们总给发1块的压岁钱,印象比较深。
生产队的长款户(没借过队里钱)每年分3、400的较为常见,家父是民办老师,记全劳动日,村里每年另给300块,就比较可观了。半导体收音机是76年买的,主席逝世的当天,30块钱吧。
雷霆雨露皆他们赐予似的。当然是哪里便利便宜从哪里过,谁跟钱过不去。
正在和一个在安徽阜阳下放过的,现在的大老板吃饭,他的说法
他当时是知青,没有结婚,没有结婚的,当地的方言叫半拉子——大概是这么个发音——干活强度和结过婚的大叔一模一样,但是一天只有8个工分,这是当地的游戏规则。
你们那里是
当时的普遍现象是一个城镇户口要接济一帮子农村穷亲戚。私底下城镇户口的买卖非常盛行,要是农村能达到你说的这种普遍生活水准,谁吃饱了撑的还向城镇挤,工农剪刀差也可以不存在了,老百姓可不傻。
介绍对象问家里有几个会要饭的,这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