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诗词学习笔记】悯农 -- 响水滩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太阳正午的时候在田地里用锄头给禾苗锄草,
汗水一滴滴地滴进禾苗下的土里。
谁知道我们碗中的米饭,
每一粒都来得非常辛苦呢?
这首诗是小学时候学的诗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小时候亲自下过地做过农活的人,读起来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作者李绅(772年-846年),终年74岁,在古代属于长寿了,籍贯安徽亳州,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乌程县。现在很多文章说他家境困苦,六岁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这个是真的。不过所谓的困苦绝对不是说他是劳苦大众。他的曾祖父是唐高宗时候的中书令李敬玄,位同宰相,李敬玄因为和吐蕃战斗失利被贬斥,死在扬州长史任上,也是68岁去世。李敬玄的儿子李思冲,因为追随中宗李显的太子要诛杀韦后失败,全家被抄家。李绅的父亲李梧在浙江湖州的乌程县做县令,在李绅六岁时就去世。所以李绅是属于祖上也阔过的大族子弟。
李绅一生的74年里面属于中唐时期,唐朝国力应该已经稳步地走在下坡路上。他出生的772年是唐代宗时期,肃宗李亨756年接受了玄宗的烂摊子,6年勉强收拾了山河后在太上皇玄宗之后762年同年去世。代宗李豫762年即位,在位18年,779年去世。之后的德宗李适在位25年,李绅806年中进士,已经是宪宗李纯的时候了。所以其实史书上说李绅27岁中进士是不准确的,应该是34岁。
李绅的悯农诗应该还有一首,最近被人民日报引用了前半句来歌功颂德,全诗为:
悯农 其二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春天只要种下一粒粟米,
秋天就可以收获万颗种子。
(而且)四海之内都没有空闲抛荒的田地,
(可是)辛苦耕作的农夫还是有饿死的。
李绅后来做到了做到了高位,生活非常奢靡,网传的吃鸡只吃“鸡舌宴”应该是附会的,但是他家养宠姬经常大开宴席应该没什么疑问,刘禹锡参加他的宴席,写了一首诗称赞陪侍他喝酒的宠姬,李绅就直接把宠姬赏赐给了他,足以做一个佐证了。
他当年英雄的行为还是需要称赞,他后来恶龙的行径要批判
不能一味说:他当年逞英雄的时候就是怀着做恶龙的私欲
林彪的军事家地位还是得肯定,一个道理
看到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说799年27岁的时候,比较符合常理,毕竟家境不算好,前途还未明,很容易心有共鸣,诗成抒发心声。
另有一种说法是掺杂着奸臣的故事演义,说李绅任职翰林学士回乡期间和同科进士李逢吉出游所作,李逢吉觉得李绅所作两首诗大逆不道,讽刺朝政,还拿着诗歌上奏武宗皇帝,结果皇帝觉得李绅写得好,专门召见李绅封为尚书右仆射,等同于宰相。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演义,是因为李绅担任翰林学士是在820年,已经48岁了,后来和韩愈还因为御史台的事情有过节,被双双外放。而武宗皇帝是841年才即位的,这个时候的李绅已经68岁了,各种情节根本对不上。
就没几个真正劳苦大众出身的,至少也是破产地主。所谓二十四史,不过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家史。真正苦出身的,估计也就一个朱元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洒落着明亮的月亮发出的月光,
让我怀疑地上积了一层淡淡的白霜。
抬起头来望着天上的明月,
低下头来思念着我的故乡。
这首诗有很多版本,上面的是明代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版本,另外从宋代《李太白全集》版到清代《全唐诗》都还持续着另一个版本:
静夜思
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整体而言,从朗朗上口语气通达的角度,还是第一个版本更好。
而其中的床也有不同的解释,有说是通“窗”的;有说是户外井栏的,因为古代井栏又叫银床;有说应该是坐的马扎,因为唐代的床还是指胡床,就是坐的马扎。而睡的叫榻,所谓卧榻。从追求原意的角度来说,有可能是在户外,坐在马扎上吟的诗。但整体读起来的意境,还是迷迷糊糊躺在床上,半夜醒来看见床前的月光,触景生情,不能自已这样比较优美。
李白出生于701年,武则天在四年后结束了她的统治,还政于李唐。长成后正是唐朝开元盛世的极盛时期,文采风流自成华章。去世于762年,肃宗李亨的最后一年,大唐王朝历经安史之乱江山残破,藩镇割据。李白一生61岁,以诗闻名。最得志的时候应该是41岁时被唐玄宗召见后,供奉翰林2年,作为词臣经常随侍作诗献与皇上。胸有大志的文人一般都不会满足于此,李白终日大醉,著名的让高力士脱靴就发生在这一段时间。于是两年后李白就彻底远离了权利中心,开始了之后的游玩逸士生活,直到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五十四岁的李白此后的七年颠沛流离,最终在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去世。
这首诗应该写于李白26岁,游历扬州时所做,这应该是李白第一次出蜀游历,病卧扬州,思乡之情完全可以理解。
习近平表示,斐济有句谚语:“一颗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中国也有句古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愿同各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共圆发展繁荣和谐之梦。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2/c_1113361879.htm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小时候就是老人大人老师都拿来说教的,同时还有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学好三年学坏三日”,“小时偷针大时偷针”之类。总之就是充满说教,是正面的。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个就真的没有什么说的了,小的时候我每天放学回去也放鹅,一直放到十岁左右。骆宾王人家七岁就能写出来这首诗了,神童就是神童。
骆宾王属于初唐四杰,出生在婺州义乌,婺州就是现在的浙江金华。所以现在大名鼎鼎的义乌市一直不服气上面挂着个地级市金华是没道理的,千年以来的郡治就没变过。骆宾王的详细生卒年没有明确的说法,一说638年-684年,活了46岁,出生于638年,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后期。死于684年,高宗李治去世之后的一年。因为武后废中宗,骆宾王追随徐敬业起兵讨伐,起了大名鼎鼎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奈何旋即兵败被杀。
骆宾王父亲曾经为官青州博昌县令,这可能是说骆宾王出身寒门的原因,因为对比而言在山东青州有的是高门士族。他的父亲在他少年时死于任上。骆宾王年少成名,但是仕途一直没有大的成就。先是去长安应试不中,在旧唐书中留下了“然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的评价。长安混不下去了,跑到唐太宗的弟弟道王李元庆府上为府属,之后因为高宗封禅泰山献诗得了一个奉礼郎的九品小官。但是很快被贬谪,去过西域和蜀中从军,直到40岁时,678年左右陆续担任了武功和长安的主簿。最后做到侍御史的六品朝官,但很快下狱,坐了一年多的牢,《在狱咏蝉》就来自这段时间,可以看到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里起起落落。680年,遇赦出狱的骆宾王被贬到浙江台州下面的临海,担任临海县丞。呆了没多久,他就直接弃官跑到江苏泰州的广陵一带游玩,很快迎来了684年参与扬州起兵的生命最后高光时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原上草是多么的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天繁茂。野火也烧不尽,春风一吹又都会长出来。
离离原上草的离离,在小时候学习的时候就只是解释为草长得茂盛的样子。现在看来最早应该来自于诗经: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出生于772年,代宗还有最后几年。去世于846年武宗时期。这么一看才发现他和李绅同年生同年死,也是74岁高龄。官位比不过身登相位的李绅,诗文成就远远超过李绅了。提起唐诗,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小时候填空题好像都经常有考。他和李绅、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倡简明文风,描述社会现实。不过看起来他和元稹的关系应该更好一些。
白居易一生,前半段顺风顺水,志在兼济天下。四十三岁时被贬谪出外为现在江西九江的江州司马后开始享受生活。所以他的诗歌风格多种,有《长恨歌》,有《卖炭翁》,也有《忆江南》,以后慢慢学习。他虽然出生在藩镇割据的时代,但是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县令,应该不至于耽误他读书。他一生优渥,34岁中进士后一直没耽误做官,中间被贬谪江州司马大概三年时间,之后不是一方刺史大员也是朝官。光刺史就做过忠州刺史、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留下了西湖白堤的美名。842年,70岁的时候以刑部尚书致仕。
而这首诗,我们小时候学的其实不全,全文应该是: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原上野草是多么的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天繁茂。野火也烧不尽它们,春风一吹又都长了出来。远远看去蔓延开来有一些野花开在了古道上,艳丽阳光下绿草一直接近了荒废的城池。在这样的场景下为好朋友送行,芳草萋萋道不尽离别的情谊。
最后一句里的王孙解为行者,出游的人。整句其实是化用,来自于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原本的意思应该是出游的人因为看见春草茂盛流连忘返。白居易化用为在青草遍地的场景下送行友人,增添了很多离愁别绪。这既是功力的体现, 也是掉书袋的文人炫技了。
甚至可以超越王勃的滕王阁序。
骆宾王的诗倒是感觉没那么有趣,其实我觉得初唐的诗都差点意思,可能是被盛唐的李杜比的失去了光彩了吧。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ti)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里睡得都不知道天已亮到了早上,
能听到外面到处都是小鸟的啼叫。
想起夜里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
不知道花被吹落了多少。
代入到这首诗中,满满的春日意趣,闲适悠远,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所做。孟浩然一生未曾出仕,有在襄阳边上的鹿门山做隐士的经历。他也不是本性恬淡,曾经游历大江南北希望被举荐,交游广阔,四十岁时赴京赶考未中,还曾经碰巧面见玄宗可惜献上的诗歌中“不才明主弃”一句被嫌弃。他生于689年湖北襄阳,武则天在位中期。卒于740年开元盛世,终年52岁,家里应该是不缺地缺钱的,整体来说是一个命好的人。
虽然未曾出仕,但是孟浩然的文名是实打实的,和李白、王昌龄、张九龄、王维都是相交甚笃。李白生于701年,小他12岁,李白还有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流传于世。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山慢慢地落下,
黄河朝着大海滚滚流去。
想要看够千里之内的风景,
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所作,王之涣据估计出生在武则天早起,死于唐玄宗前期,是盛唐诗人,籍贯山西。鹳雀楼位于山西运城下面的永济市,蒲州古城边上的黄河东岸,大家看这个地图就知道大概的位置了。鹳雀楼面对着对面的中条山,下面是滔滔的黄河水。
真实的鹳雀楼应该早已毁于元初战火,现在的景点是在2002年在原址附近重建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可以让湮灭了近千年的楼阁长久地存在人们的心中,而后被复现。
王之涣的生平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仅有《全唐诗》收录了6首。他的生平,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因为洛阳考古有批出土的墓志铭,由章太炎鉴定认定其中一片为他的墓志铭才初步明确。大致结论为出生山西太原,后来迁居运城,父亲担任过河南开封附近的浚仪县令。之后在河北衡水通过做差役升为衡水主薄,这个时候的衡水县令把18岁的女儿嫁给了35岁的他。但4年之后他就离职了,纵情山水游历塞外15年,55岁的时候做了一个陕西文安县尉的小官,不过当年就病逝了,归葬于洛阳。这个生平比较能够解释为什么史书上没有任何记录。不过也有存疑的地方,比如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归葬到洛阳,然后在洛阳发掘出来墓志铭。
沉下来看这首诗,可以说他是平铺直叙,仅仅说了登楼赏远的过程。不过越抽离开来诵读,越会重心来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面来,精神层面的积极向上和深远哲理直接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