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孔家班-1:孔家班的武装力量 -- 东学西读岛主
这个故事里分明是孔丘太急躁了,第二步他就上琴了,那少女拒绝了他。按套路,难道不是下车一起坐下来泡杯茶喝喝吗?可见孔丘这个贵族当的不怎么样,没有随身带烧水的炊具。
就是故意把琴弦松了,请那女的重新调音,满满的套路而已。只是孔丘这会太急了,你前面说讨水喝,立马就把琴取出来了,这不是贵族做派。贵族做派取了水,你得烧开吧,你得泡茶吧,这都一整套程序的。人家一女子,取水都这么讲究,你孔丘怎么急吼吼就上琴了呢?
孔丘这一取琴,人家贵族女子立马知道你孔丘不是真正的贵族,而是暴发户,离懂礼仪远着呢。所以女的后面才会骂“差迟乖人”,意思是不懂礼数的野蛮人。可笑的是孔丘被后世号称礼仪专家,却被人家真正的贵族骂不懂礼仪,孔丘政治暴发户的形象跃然纸上。
且多是平民布衣,甚至鸡鸣狗盗之人,他这三千人,好象都不算平民布衣吧,颜回不知有没有爵位,但大商人不是白当的。我看不是他兵车少,不给他大官,是他带的人太多了,基本能把全国的位子都顶了,这个史书上我记得是有记载的,他去了国王想用,重臣问,控制的了,这整个集团么,国王就送客了。所以,最后他只有一些弟子被零用。
三千人,有些人可能还有仆人,他能机动到满世界转,就已经算军队了。一群没当上客的贵族士人,和商人,巡回要官的军官团。
在我的理解中,他不太可能把全国的位子都顶了,因为那时是家族政治,如果接纳他也是把他作为家族之一接纳。
另外我不觉得他带了三千人,大概几百人吧,当然是估计。
理由是在后来鲁国在家门口迎战齐国,也不过出动七千人。他要能带三千人甚至以上流亡,就不会流亡了,完全可以在鲁国站住脚。
而且他的人,有武生,但很多是文官或想当文官的人,又或是商人。那是纳士之时,不少人只身得相,他带着这么一大队文武官,就没人敢重用他了,对他弟子,也只敢零星用几个,事实上,他的弟子也没出什么鬼谷之才,就是作战的,都叫他教成了,为正帽子叫人砍了,也不想脑袋掉了,那帽子在也不好看吧。
别说三千人,一千人,机动着走,一天一公斤粟米得要吧,马粮一般是人吃的十倍,一个一千人的队伍,月用粮就要三十吨,马如果有一百匹也是三十吨。他一转十三年,这个后勤问题很有趣.
如果是三千人,三百马(一百五十车而且运输车,一马拉车不到一吨,算车重,),这个月用粮草,就是一百八十吨(到这个情况,可用于它用的车,实际只有五十辆.).
他这么多人,又不能就地生产,又不能就地抢,又不是流民,多有诸国背景,这个后勤背景很有意思,这不是重耳那几十人,
都想治他,因为他有武装,但又怕担害贤的名称,我就想,他十三年这个队伍的后勤是怎么保的,子贡是个大商人,先后也推出去几个弟子,但也不怎么得势.
http://www.managershare.com/post/391051
孔子在楚国与昭王一度关系融洽,楚昭王想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土地封赠给孔子,使他能留在楚国辅佐政事。但子西向昭王进谏说:“子西闻听大王想以七百里土地封给孔丘,可有此事?”
昭王说:“寡人已有这个想法,正想与你们商议,你有何看法?”
子西说:“请问大王,您派往诸侯国的使臣中有像子贡这样的人吗?”
昭王道:“没有。”
“大王的辅佐丞相有像颜回这样的人吗?”子西又问。
昭王道:“没有。”
“大王的将帅中有像子路这样的人吗?”“没有。”
“那么,大王的行政官员中有像宰予那样的人吗?”“也没有。”
子西接着说:“楚国始祖从周天子受封时,封号只是个子男爵位,土地只有五十里,直到现在统治数千里土地。当初周文王在丰、周武王在镐,从统辖百里的诸侯,最终称王于天下,现在孔丘如果有七百里土地,又有众多贤能弟子辅助,我看这不是楚国的福音,甚至还将会给楚国带来灾难。”
但有争议,除了让他学习那些只有贵族才能学的知识,实际上没人真拿他当贵族,所以他才会去教那些平民,而且当时没有争议的贵族都已经太多,鲁国都不是真的重用他,他哪儿敢去见周天子呢。
春秋的矛盾正是因氏族人口的繁衍、中产阶级的膨胀, 使得 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氏族之间争强引起的,霸道越来越无法维持。
孔门在理论上反对陪臣执命, 要求重建封建树形结构社会,而在孔家班自身团队建设上和行为上却是比陪臣执命更加激进的优士执命, 几乎接近于浪人集团执命, 可以说是一个极右同极左结合的奇妙模式.
所以他的危险是非常现实的, 请看晏婴的现场观察报道:
孔家班开浪人之先河,变社会之规则,最终的结果是战国时代策士们的纵横俾阖。但这仅仅是尝试和开始,由于老人家自身的中士地位,使得他的浪人集团难以在本已不可开交的氏族群中作为一个氏族再增加一支新股。后来的四大公子可以说是孔家班的加强版本,四大公子自身的高贵出身,自带先天平台,将浪人容纳成氏族的成员,给传统的氏族带来了活力,但是这种模式仍不能改变氏族集团的争斗,只能是火上浇油。四大公子版本最终将过渡到张仪苏秦式的黄埔同学朋友圈互撕模式。黄埔同学朋友圈互撕模式之后则是大家都已烂熟悉于心的皇帝模式。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东学西读岛主
伏處村塾,不盡覩遺文祕籍之傳,不盡聞老師宿儒之論。師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
****************************************************************
试翻译如下:
大款和马仔:小姐你真美,我们谈谈诗和远方——
女神:先生是现实派,小女子是理想派。
大款和马仔:那我们谈谈艺术?
女神:我不懂艺术。
大款和马仔:那我们直接谈钱好了!
女神:再不滚老娘叫人砍死你个板板!!!!!!
现代感十足十啊。
这件事情古史不见,在他的学生和敌人的传记文集里面似乎也没有见过,而且与孔夫子习惯性的潦倒狼狈形象极不协调,如果他老人家有这样的风流潇洒和务实执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一定很不一样。
我曾经读过一部中世纪小说,大意是某位古代英雄35岁英年早逝,留有妻儿各一,后人为了吹嘘和纪念这位英雄,几百年后以他为男主角创作了八十多部不同女主角的浪漫小说。。。。。。
孔学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各诸侯国都不用,孔儒仍然周游列国,贩卖学说?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摆在这里供大家当靶子讨论。
再说汉武之后,孔学正式登上大雅之堂,并盘踞千年。
这里面的原因不在孔学之中,而是统治者需要利用其中的麻醉思想,钳制权贵,控制百姓。
历朝历代对于儒学进行的诠释,都是朝着这个目标来做的。儒学逐渐偏离其初衷。
理学是个分界线,代表儒学发展到巅峰,随后开始走下坡路,但正向作用还是存在。
------分界------
直到清儒时代,儒家被满清彻底阉割,直接塑造今日中国的国民性,
柏杨这个满清余孽,带着仇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自以为用嘴巴帮主子复仇,但其实说的就是满清的国民性。
这些国民性,可不是中国之人所天然具有的。
------分界------
瑞典辱华事件,那个华人的唯一错误,就是潜意识上仍然保留这些满清余孽的清儒本性。
这个不改,不彻底的改,中国是走不出世界的。
------分界------
我相信孔丘他本人是不理解后世儒学的,更不会主张。
他贩卖他的学说是为了赤裸裸的现实目的——做一个真正的贵族。
极左派打倒右派,自己就会变成极右派,再去打压其他的派系
孔子诛少正卯就是明证
怎么还不能宝推
算了人肉宝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