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孔家班-1:孔家班的武装力量 -- 东学西读岛主
当时的贵族已经太多,未必受重视,也有贫困的,管仲就曾经是,少正卯也是贵族,还是他自己杀的,慕虚名而处实祸就不好了。
是想煽动革命,贵族们都想杀了他,但为了不让他被视为殉道者,需要借用孔子的手,如果不是这样,孔子也会有危险。
中华文化的一体两面。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到了七十岁,终于一举一动都做到了贵族的标准,随心所欲都是周礼规定的贵族范了。
宋明那帮儒生除了个别优秀分子以外,其他人普遍只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说白了就是没卵用。
清朝末年的儒家如曾、左、李等人就实干的多了。不仅会打仗,思想上也很开明,发起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中国之所以比印度强,根本就在于儒家比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更开明、更实干,更追求进步。
这个例子对我很有帮助,扩大了我的阅读。我在另外一楼中稍稍展开了一下东学西读岛主:【原创】奂然而弃之,奂然而溢之
意思是说多。再有此处”颜回“应该是“子贡”。颜回穷得很。
就当时来说,诸国的王和重臣,普遍是不待见他的。让为他是野心家。后来他死后倒是子贡花钱给他出的书,结果后来这套时兴了,首先看不起商人。
《列女传》颂曰:
孔子出游,阿谷之南, 异其处子,欲观其风, 子贡三反,女辞辨深, 子曰达情,知礼不淫。
周朝的封建制是逐级效忠,有资格效忠周朝的是各个诸侯,比如齐秦鲁宋郑等诸侯国。齐秦鲁宋郑等国的大夫只效忠各诸侯国国君。孔子作为鲁国贵族是没有资格,或者说没有义务效忠周朝。孔子对于鲁国国君是非常效忠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然有郡县制度各个层级,但是所有的层级都必须效忠皇帝。你拿着皇权时代的要求去要求孔子以及儒家是不合适的。
他是殷商后裔,封地在宋国,不在鲁国。
周公制礼作乐,相当于确立了西周时期的法律,包括天子之国和诸侯的国内法和国际法。前者相当于今天的各种地方法律,后者相当于宪法。这是人大和政协的职权。此外周公长期辅政,这是总理的职权。孔子悲叹礼崩乐坏,就是说周朝的法律不灵了,他想当新时代的立法者和执政者。他又没什么把握,就说道不行,沉柭浮于海。
到了孔子这里已经很多代了,按照封建制度的规矩,侍奉一个国家经过三代人之后就需要把这个国家当作自己的国家了。
类似美国的劳工部长赵小兰的情形,你能拉着她效忠中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