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巴新外交小挫的教训 -- 夜如何其
那中国不买铁矿石,难道还不能导致赤字加剧吗?
外国资本之所以投资澳大利亚,没准儿也是因为这里有中国要买买买的东西,设若中国不从这里买买买了,单从巴西印度进货了,还有那么多投资往澳大利亚去?怕也未必
分析“澳洲经济是否依赖中国”这个,至少得拿着进出口总额、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比率来才好说到底影响多大,你这方面一点数据不给,单指着投资额数据说事儿,结论说没有啥影响,似乎不利于自己的数据就忽略掉的感觉
关于咱和澳大利亚贸易额这么多,澳大利亚还一心仇视我们,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咱是拿平等眼光来看人的:我对你这么好,买你东西给你送那么多钱了,你咋还恶狠狠看我呢?
人家是拿鼻孔眼来看咱的:给你卖东西,那是我可怜你。老子当年比你阔多啦~~~
归根到底还是这帮货没摆正自己的位置,眷恋当年白人至上的美好时光呢。
只能用事实的耳光来一点点教育
小二,再上十条航母~~~~
一号出动,需要调动的资源也多多了,成果一滴滴都木有。
无非告诉人家:贸易战,你说打,俺奉陪。
俺是来真的,没你们三十年战争边打边谈的习惯。
等几天后阿根廷峰会表演吧
主动去产能为东南沿海外企民企让出那么多市场了人家还不满意
实质让步空间根本没有,面子也不敢丢
拖下去就看红脖子有没有大打出手的勇气,如果它们有,那就早点开片,拖到2025欧洲象征性投入没什么用
之前可能会制造粮食危机
仅从安全角度,在中国控制菲律宾前,危急关头巴新表面只能站在美澳一方
平时多头讨好对中方就不错了
做外交官是有牺牲的,最大的牺牲是孩子教育。把孩子留着国内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带在身边就要接受外国教育,更不要提从一个国家换到另外一个国家孩子跟着转学了。
这个问题以前不是问题,因为以前国内太落后,派驻发达国家自然是美差,即便是派驻到落后国家,仅仅是各种津贴、福利、出国机会,就足以让国人羡慕。孩子长大后有语言优势、机会大把,就算不成器,在驻外系统做个普通工作人员收入也远高于国内的公务员。现在就不行了,一个外交官的孩子,在国外长大,接受国外教育(而且可能是破碎的),在国外不一定玩得转,回国也不一定玩得转。偏偏这帮孩子见过的世面还挺大,不一定能满足于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所以挺让父母操心(主要是父母见过的世面也比较大)。外交官本身,也有点位高权轻的意思。接触的人大多不是权贵就是大款,就算是开餐馆的“侨领”也都是有些身家的。然而自己手上的权限、经费有限,除了跟着混吃混喝,只有干看的份。
而且现在国家对做出过牺牲的人也就那么回事。举个例子,2014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退休商务参赞去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近20年,脑溢血倒在岗位上,当时有些宣传,看后续新闻组织也没有给他多余的照顾(当然他本身的待遇就不低)。认识一个顶级驻外专家,15年前有国际大公司出年薪50万美元没挖走的。当时国内报道了一阵子,当时的感觉他是要评院士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那儿原地踏步。
所以说,现在的驻外人员(包括央企驻外机构)想的东西,和他们的前辈是完全不同的,有些的确是对贵族范比较感兴趣(方便回国骗小姑娘)。
去年这个时候,我家老二第一次回国去领馆办签证,工作人员非让老婆证明自己是孩子的妈。问题是出生证上有孩子姓名和父母姓名,老婆带了护照和驾照,还能咋证明?工作人员非让老婆提供公民卡(资料留下,带着公民卡再去一趟)。最后老婆把申请资料留下,然后我给一个认识的领事打了个电话,几天后护照和签证就寄回家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抱希望吃吃瓜有益于身心健康。
去冬今春两次大会以后,各条战线都没几个人愿意认真负责地把事情做好了。无非是糊弄糊弄对付对付而已。又岂仅是外交战线而已。
好在对手也烂。生在这个比烂的时代,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这也是中国的行政体系亟待改革的地方。
我自己有类似的遭遇,身在海外,要办国内的无犯罪证明,委托家人去派出所,但人家说必须本人回来才能办。这意味着我要飞过半个地球去办那一纸证明。没办法了,找了家乡公安局的熟人,立刻就办好了。
作为对比,我在居住国续签证,当时还不是电子签,人工办有点拖进度,我当时正好要飞第三国商务会议,着急要护照和签证离境,于是给签证官写了封解释信,附上我已经订好的机票信息;签证官立刻回信道歉,并迅速为我办好了签证。我真的感觉这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而我甚至都不是他们本国人。
女王治下的政府机关对其人民提供服务的水平远远超过所谓的“人民政府”,规则透明科学,法制健全,又充分尊重人性和合理性,这难道不值得中国学习吗?
APEC宣言是什么?就是一张纸。
阿根廷高峰会是什么?就是一饭局。
不能实切解决问题,一张纸就是废纸,一个局就是残局。
任你掀起万丈红尘,不过是一个响屁。
------------------ 佛说:纸,纸,纸老虎,当作如是观。
那天老婆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突然决定dress up,把自己最值钱的行头(尤其是首饰)穿上了,那身行头领馆前台的小助理的收入肯定买不起(但肯定是识货的)。当时我不在场,据老婆说,原因是收材料的小助理心理不平衡,语气酸的不得了。我和驻外人员接触不少,可以理解这种情况。他们的收入不算高,多数人前途有限,论身家,还不如在国内炒了几套房子的小百姓,也比不上有份比较稳定的工作的海外华人,但是自我定位又比较高。孩子大的还在操心孩子:接触的人非富(如商务考察团)即贵(如政府考察团),希望也孩子能抄捷径、发财,手上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帮孩子。
------
西西河现在的风气是眼睛朝上看,比如说,有个帖子讨论60后、70后的境遇,话题的核心竟然是厅级有多少60后、多少70后。拜托,一个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的60后,毕业去县一中做老师,升到校长(科级、撑死副处)的概率有多少?一个工科院校60后本科生,毕业后到央企一线生产单位位工作,能升到副处级的有多少?99.99%的60后本科生到不了厅级吧。
一帮小老百姓,讨论问题都是千年大计,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不屑一顾,也挺奇葩的。
谁愿意总谈自己家柴米油盐那点事?只有仁兄你这样的老婆都穿金挂银,自己又心怀百姓的成功人士才会伏下身段,体察民情。
哈哈,开玩笑
东宫娘娘烙煎饼,西贡娘娘拨大葱。
御驾亲征起码得三个月打来回吧。
可看这首歌的准备架势,也就是出村下地干活的意思。
别发牢骚了,你再厉害,不也在这里嘛,换了你唱歌,也就是多啃个大闸蟹再出征。
忽然想起九十年代初,甲肝大流行了。
哎吆,不堪回首啊。
西西河现在的问题,解甲先生说得一针见血:
还有这段:
“中间阶层”,一方面社会地位实际处于底层,被法律所限制;另一方面自我认同却往上层靠,给自己套上道德枷锁。苦屄不苦屄?苦屄。
然而怪谁呢?怪“中间阶层”自己。做为底层绝不可耻,做为上层也不可耻,但明明是底层还自居上层,这就有点可耻了。不仅有忘本的嫌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也很值得怀疑。
对照一下楼下的一些河友,像不像?
鲁迅先生文章写的小资产阶级:到了年底,又亏了!
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可能反思。
很多人的世界观是很奇特地将:
社会主义主人翁,
封建主义王侯将相,
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
糅合在了一起。
只能事实来教育,不过个人以为,还是保持住更好。
这些人如果改变了,那说明社会巨变动荡了。
忍着吧!
del,没你有钱,不问了,省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