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弱弱地问三个“科学”问题 -- 哈哈儿
几个"神人"沿着时间隧道回到了过去,当然就是"神仙"啦,然后他们想让历史拐弯,可是总是在紧急关头,历史又重回轨道...
没有实验证明。
另外,干涉仪是测波长的?
第一个问题核心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起点问题.我的理解是如果认为宇宙是处在大爆炸-膨胀-对另一空间的压缩-变成奇点-大爆炸-膨胀-反压缩或者对新空间压缩-- 的不断振荡中,那么你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在我们所处的现在的宇宙里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了.也就可以认为时间是有正负,空间也是有正负的.如果假设我们处的宇宙是正的话,另一个即为负.
第二个问题涉及的光速的问题. 其实,光速应该包括群速和相速.理论上群速可以超过相速的.真空光速,指的是相速.如果你以相速远离地球,而信息是包含在群速中的话,你就有可能看到地球发生时间的慢镜头,反之,慢镜头回放历史事件.
第三个问题,如果你的光和事件的光发生干涉,就意味着你能影响历史,在影响历史中,原来的你,与原来的历史都消失.反之,你是历史片的观赏者.
举例来说吧:宇宙中有无数太阳这样的恒星,都在时刻发着光。想想太阳就知道了,那么一个庞大的火球,每秒要发射出多少光子呢?即便在一个天文单位距离以外的地球,即便只是接收了它全部辐射方向中的一个微小的截面上的光,也依然会被照亮形成所谓“白天”。从这个意义上讲,太阳辐射的光子总量是非常惊人的。
而如果离开太阳系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我们看到的太阳不会跟任何其他恒星有多大的区别,也无非就是一个亮点。实际上,宇宙中比太阳的光辐射规模大、亮度高的恒星简直多的无法计算,可在地球上的我们看来,也无非是一个个亮点而已。按说,即便是点光源,也一样可以很亮,比如直视聚焦良好的手电筒,会觉得头晕眼花;而那些恒星,为什么没有让我们感觉头晕眼花?就是因为它们辐射出的光子,绝大部分都在漫长的旅途中逐渐衰减掉了。
其实换个更简单的说法也许就不这么绕了:既然比太阳亮的恒星那么多,为什么地球的某些地方一自转到背向太阳的位置,这些地方就形成了黑夜?在黑夜里,在太阳照不到这些地方的同时,其它恒星可还照耀着呢。。
或许会说,那是因为太阳“近”,而其它恒星“太远了”――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光线在传播时毫不衰减,近一些和远一些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依然应该看见天上无数极亮的光点,如此一来,黑夜肯定被照得通亮,又哪里还会有黑夜呢,呵呵。
衰减的具体原因应该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被星际间的宇宙尘埃所吸收、散射;路上撞到了宇宙粒子;被所谓的暗物质遮挡、吸收;具体到地球上,还会被大气层所吸收。诸如此类等等,只要光线不是在连基本粒子都没有的绝对理想真空中传播,就必然会有所损失。而所谓绝对理想的真空,按说在现实的宇宙中是不存在的;现代物理学有个观点认为,即便在高度真空的宇宙深处,依然会有量子的随机涨落,还且不说在宇宙的任何方向上都无时无刻地普遍存在着的背景辐射问题。
说到底,能有多少光子成功穿透这些障碍,或许应该是个概率问题了――而这个概率的高低,我个人觉得应该与总的障碍程度成反比。总的来说,光线运行路径越长,从概率上说,它所剩余的亮度――也就是剩余的光子数量――就应该越低。
一言以蔽之,衰减的是光子的数量,而不是它的速度。
而在这整个的过程中,光运行的速度完全可以,也确实是不变的:)
就是:光要么被阻挡吸收,要么就一直以相同的速度传播...
那我们想要看见历史场景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啊,至少完整看见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对我们来说,历史场景也就是一些光子啊,而有一些光子已经被吸收了,就算还剩下一些,也一定会斑驳陆离,就像电视屏出了故障一样,而且历史越久远就越模糊...
第一步,先说说光线一直在衰减的意思。这句话说的是沿光线传播的方向,光的强度一直在减小,也就是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目一直在减小。如果这一点大家有共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下一步了。
第二步,再说为什么光的强度会沿光传播方向减小。如果光子数量不变的话,面积增大,光的强度就会减小,因为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目减少了。那么现实中有没有沿传播方向光束的横截面积不变的呢?有,放大镜就能改变光束的横截面积,能把太阳光汇聚于一点。这时,光是不是就变弱了呢?
(拼音打得太累了,歇一会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