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f直名人(一):陆龟蒙 -- 糖醋兔子

共:💬49 🌺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也小人之心揣测一哈陆绩

恐怕他热爱名声是从小养成的。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就曾讥笑过陆绩小时候去见袁术袖子里藏橘子的糗事。

这个在三国志里也是明文记载的:

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六岁的孩子被主人这样疑问,有这样的答案真是很难得了。至于他到底是啥个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转过来说,陆绩这个人还是很有抱负的,史称其人“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和虞翻、庞统等人都有不错的交情。

只可惜个人遭遇波折,幼年丧父,还有脚疾,又逢乱世。后来年纪轻轻的就死掉了(32岁)(从三国志上看他好像死在郁林太守任上)。

陆绩预计到自己要死时说“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

还说六十年后天下统一,可惜我看不到了。

这么看来,陆绩也算是有志有才之士,有其显名也不为过了。

不知道“陆绩廉石”是不是后人追仰他的事迹,为他壮志不酬而缅怀的事了……

家园 写这些东西你也写的好

我会送花了

家园 商山四皓中有一位

?f里先生,就是这个字。

家园 回复的也好,送花。
家园 好文章,送花。
家园 谢谢,托兔子的福
家园 晚唐长江冲积扇比现在小

可能苏州离海也比较近吧,呵呵。

家园 也花一朵

陆绩幼年丧父倒不得知。六岁的时候见袁术偷桔子也是他爹带去的啊。你说的不会是陆逊吧?

三国志卷57,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

三国志卷58,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逊少孤, 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

从祖是祖父的弟弟,算起来陆绩还是陆逊的堂叔。不过这个侄儿比叔叔年长几岁。陆绩他爹陆康到底在他多大的时候死的俺真不知道。三脚猫就是三脚猫,三两下俺就露怯鸟。

家园 【原创】?f直名人(二):王韬

  第二号人物,姓王名韬。在纪念馆看其人生平介绍,先是巨汗,这么个牛人,俺咋就不知道呢?继尔越想越冒火:俺读的书是少了点,但是这么个大虾级人物,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维新第一人,被林语堂誉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咋说也有资格在启蒙教育时就被普及,写入小学、中学、大学历史课本吧?

  王韬筒子1828年生,原名叫王利宾。18岁考中秀才,就改成王瀚,字濑今,兰卿。呵呵,偶像都有换马甲瘾。陆龟蒙筒子对家乡子弟的影响太大啦,简直就是?f直的灵魂人物精神象征啊。所以,王韬筒子在某些方面很象陆筒子,比如说,在考中秀才以后,他也同样屡试不第:--)但是陆筒子家里还有四百亩地十头牛,可以搞搞绿色农业和畜牧养殖业,而同样清高孤傲无心仕途的王韬筒子家境就差了点。22岁那年,王筒子为谋生计,到大上海打工去啦。

  王筒子的Career Development证明,人的工作经历是相当重要的,一份有价值有教益的工作,相当于上了一所好大学。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墨海书馆,这是英国伦敦会在中国办的最早的编译、出版机构,呵呵,原来王筒子进了一家外资出版社。他的工作是协助传教士做翻译工作,如果你知道19世纪中期活跃在中国的传教士们,不仅仅是汉学家,而且很多都是拥有各方面专门知识的科学家时,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兔子对他找到的这份好工作眼红得滴出血来。用脚趾头想一想吧,一个只读过孔孟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值得钻研的文化,声光化电,各种动物、植物、矿物~~~~~~~我打5块钱的赌,如果那时候有BBS的话,王筒子的马甲一准叫我们爱科学:―)

  王筒子首先参与翻译了《圣经》,经他润色过的文字信达雅,完全达到了美文的标准,很快就在中国流行,不到十年再版了十一次,到了20世纪20年代还是最佳译本。然后他又主编了《六合丛书》,这本刊物宗教与西方科技并重,天文地理、历法商贸、格致西学无所不包。19世纪中叶啊,清朝咸丰年间,他的同胞们仍然扎在孔孟诗书八股文章里,而“我们爱科学”筒子已经孤独地走上了介绍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启蒙者的道路。

  1862年,出了件蹊跷的事。有个叫黄畹的人,给太平天国军队写了一封信,建议先别急着攻上海,应该先把长江中上游打下来,并阻断长江,以和清廷分庭抗礼。这封信给情报部门截获啦,经过研究,认定这个叫黄畹的人就是王筒子,同治皇帝下令以危害国家安全罪通缉,作为“圣朝之弃物,盛世之罪人”,他只好逃亡到英殖民地香港。

  这宗疑案至今悬而未决。纪念馆的官方正史史料也认定黄畹就是“我们爱科学”,呵呵,农民起义总是革命地、进步地。但也有不少资料闪烁其词,字里行间认为这是宗冤案。到了香港,王筒子正式把马甲换成王韬。而被迫逃亡香港的生涯,使他的眼界、思想和成就都到达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王韬先是协助汉学家李雅各将中国的“五经”翻译成英文。1867年,李雅各回英国度假,也把他给捎上了,在英国,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一呆就是两年。旅英期间,“我们爱科学”筒子展现了旺盛的求知欲和精力,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军械馆、蜡像馆、现代印刷工厂和监狱,考察了电报、火车、铁路、轮船、城市交通、公用事业,还跑去英国国会旁听,以了解议会和君主立宪制。 当然,王筒子深知潜水是可耻的,他跑到牛津大学演讲,比较中西之道的异同;去苏格兰亨达利教堂讲学,朗诵白居易《琵琶行》。“我们爱科学”筒子出尽了风头,他的照片作为世界名人像,被伦敦照相馆挂出。

  1869年,“我们爱科学”海龟啦。他第一个向中国人介绍了哲学家培根、天文学家赫瑟尔,哈维的人体血液循环理论,亚立对太阳表面黑子的观察,牛顿的光学,哈雷慧星;他第一个将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介绍到中国,介绍了归纳、分析、比较、观察等科学方法; 他撰写了《法国志略》、《普法战记》、世界史地专著《四漠补乘》,叙述犹太国五千年兴衰史的《西古史》。对于还处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著作振聋发聩,煽情一点说,王筒子简直就是盗火地普罗米修斯啊。

  1873年,王韬创办了《循环日报》,十年间坚持宣传变法改良,“我们爱科学”又多了一个马甲:“我们爱维新”。而此时,距离中国在甲午海战中失利,举国掀起维新热尚有二十年。听听他的观点吧:他认为向西方学习,不能仅学其船坚炮利,“徒袭其皮毛”,而“我中国之政治,所谓本也”。他主张设立议院,“国家有事,下之议院,众以为可以则行,不可则止”。 想到这是130年前提出的主张,俺无语中。

  1884年,李鸿章默许,王韬终于结束了逃亡生涯,回到上海出任格致书院院长。他以现代教育的形式,传播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变法维新的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通晓西学、主张变革维新的知识人士。这批人士,日后参加了兴起的变法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894和1895年,就在他去世前两年,孙中山、康有为还相继到上海拜访他,畅谈中国变法图强的大业。

  在王韬纪念馆屏风的背面,镌着“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维新”筒子一句豪情万丈的预言:百年之内,中国必将变法图强,走上西方富国强民之路,并超越其上(未作笔记,原文记不清了,遍搜不着,汗),想想这句预言,再次无语中。

家园 嗯,咱说的还不是晚唐陆龟蒙的事

是三国陆绩的事,可能那时候苏州离海更近。不过你这么一说提醒我了,又去搜了一下,原来他全走的水路,从海道直接转长江,石头就一直这么压着。不过一直拖到家里,也的确刻意了。想起有个猪头说,可能他就是太廉洁拉,拉回家压咸菜缸子滴,哈哈。

家园 俺也无语啊

敢情那个什么直就在苏州附近啊。俺竟然不知道

俺姥姥家就在苏州郊县,俺常去啊。

家园 王韬参与翻译的圣经就是《和合本》吗?

文笔不错,至今无人超越,但译名与现在通用的相差太多了。

另外,你和云横居士都去过?f直,是老乡?亲戚?

家园 我是ArKrXe,也是爱科学,

可比人家王韬差得太远了,决定自暴自弃---今天午饭出去吃!

家园 很会写嘛

继续努力啊

家园 说起来还是很复杂的

陆康做庐江太守时,袁术要攻打徐州,没说具体时间,跟陆康借粮食被拒绝恼羞成怒,当时孙策还在袁术手下。

孙策当时急于表现自己,另外他和陆康也有一些小间隙。于是小霸王就被袁术派去攻打陆康,这个时间大概在194年之后,建安初之前196。

史书上并没有说陆康的结局,陆康得知孙策进攻,就派寄居在自己门下的同族陆逊率领宗族回吴郡老家。

辈分上,陆逊是陆康的族孙,但因为年少老成,并且年长陆绩数岁(大概陆康年老得子),所以成为这一支陆姓的“族长”。

陆康的结局就一句“策攻康,拔之”。也不知他死了没有。

不久,攻下庐江的孙策没有得到袁术的重用,离开袁术自己打天下。

有了吴郡以后,和张昭、张??、秦松等人“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

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陆绩这么喊,是不是因为他老爸的原因呢?我也不知道,这段小史事还挺复杂的。

陆逊是孙策死后,孙权继位才出仕的,孙权为了拉拢他,还把孙策的女儿嫁给他。是不是也有陆康的原因呢?

反正我是认为陆康就是因为孙策死的(或者说消失),细究起来也不好说。

我刚才说陆绩幼年丧父不准确,应该算年少才是。

不过他拿的那三个橘子的确是袁术家的,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