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关于《流浪地球》 -- 本嘉明
只不过这个分裂是:一小撮西方价值观的俘虏或者传声筒与广大爱国的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分裂。
这两部分人中,前一部分人少声音大,占据着话语权,却缺乏行动力,大多属于有贼心没贼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声音大却翻不起大浪;后一部分是大多数爱国的普通老百姓,不会夸夸其谈、也不掌握话语权,但有血性,敢行动。
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就可以看到现在的怪相,网上一片骂声,实际票房却持续上升,网上骂人的也只会在网上骂。
西方价值观一直是单向输入,国内也是应者云集。但这个终究是个问题。
我们一直强调政治上多极,文化上多元,以前力量有限没有人理,现在环境有了变化稍好了点,还不到输出的时候。郭导也说过,什么时候全球有半数人会说中文,那时才谈得上输出。
我肯定去看,但是我不会再胡说八道,因为我很可能是带着偏见去看嘛。
我一开始就喜欢这个电影,但始终是作为一个视觉盛宴去喜欢,我甚至不希望看到有额外的惊喜。这就是一个消遣的东西。
这个故事,从源头就有荒谬性。《后天》也好,《2012》也好,《Armageddon》也好,它们先设置了一个荒谬的困境,但随后对应的解决之道不荒谬,以今天或者近未来的技术,可以这么办到。就像我说的小飞机和各种船,那些设计本身有可操作性,至于有没有必要这么搞,那是另一回事。
但《小破球》在给定一个困境后,提出的解决之道是荒谬的。既然这个解决方案是荒谬的,那么此后所有的努力都是瞎折腾,都是无用甚至有害功,越努力越有害。为什么没有很多观众质疑这个源头方案的荒谬,而汲汲于此后努力和牺牲的伟大?社会就是这么盲从是吧?
简单类比说,如果有人说,中国面对海上生命线困境,解决之道是造50艘航母,为此军工殚精竭虑,海军敬业奉献,人民节衣缩食,累死累瘫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把全社会的品德又带领到了新的高度。那么我们就不能质疑“造50艘航母远远超出了中国社会能承受的支出水平,什么样的困境都不应当带来这么荒谬的决策”,是这样吗?我今天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不需要看电影就可以面对的,谁能解答一下呢?
社会煽动对这部影片的狂热,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电影这么伟大?这么经典?这么打动人心?他们只是要你买票嘛。
这始终是一部正常意义上的电影,海外观众的口碑一般,院线也没有加排。至于字缝里的伟大意义,我还没看,当然没有发言权;就是看了,看来也已经没有发言权。
现在还认为网上的负面情绪都是有人刻意带节奏,是有些过分乐观了。
西西河到现在舆论导向都变过几次了,还认为靠几个美分能让互联网风生水起,太高估别人,也太低估自己了。
宣传价值观主要还是对内,不是对外。
全球半数都说中文,那还在意个毛的输出,直接覆盖了不就行了嘛。说到底,你有钱有势了,别人自然听你的,这很人性。
说其它的,就算了。
但他批评大刘民科,我就笑喷了。
西西河民科的扛把子,除了他还能是谁?
大刘说过的东西,哪一个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做出来的?智子还是球状闪电?
大刘有他的优势,但人无完人,他也必然有他的不足。这个世界上,人人超过你,同时也人人不如你。
尚书价值观都来了,大有炸平庐山地球停转之势。
我们先避避风头再说。
不远的将来能做出来的就是科幻。
不远的将来做不出来的就是民科。
有你这么分类吗?
用你这种分类来看待科幻,只能说即使就科幻这种文学作品而言,你也是民科。
大刘肯定有他的不足,但绝不是你说的民科,这个标签还是贴在你身上比较合适。
我其实在刚才一个回帖里也回答你了。
一个灾难片的故事,分十几步,第一步是给出灾难;第二步是提出应对的点子;接下来就是历经艰辛,把点子实施成功,各种桥段和煽情。
《小破球》跟1937年的大日本帝国是一样的,问题出在了第二步。第二步的野心太大,太浪漫,太动感情,弄出不切实际的方案,后面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可以说NO ZUO NO DIE。你如果不把地球弄出来,只是造几万艘方舟,蚂蚁搬家地跑路,后面也没有这么多不必要的苦难,什么弹弓啊,泊入啊,都好弄得多。
但是,这么愚昧/不科学的决策,居然被抬高到“中国人民的独有情怀,中国智慧的深沉积淀,让全世界眼前一亮”,非要去唠叨给全世界的电影观众。你怎么没想到,在电影里,强推这个方案,是绑架了全世界人民一起去送死呢?中国观众的思维能力,哪里出了一点问题吗?
世界各国的观众是傻的吗,他们看不出这个梗吗?华春莹推这部电影,我觉得是不妥的。
但是一边享受找茬的乐趣一边还要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就,不咋滴了。人民群众喜欢大刘(部分外国群众还给大刘颁奖)本大能说说为什么不?——因为本届国内外人民群众不行?非著名书迷奥巴马是食物链的底端,没人权。前几天我还看了个意大利女天文学家的点评,嗯,她也没人权,只比奥巴马好的有限。
本大找的那些茬都不知道多少人找过好几遍了。上面那篇他打不开的“锅”里就写了蛮多,而且文图搭配,整得挺好看,阅读也不用什么理工基础。
我虽然理工废,可找茬找的很开心。有时忍不住推演,带球跑这主意,换我来搞,怎么弄?如果地球人在星舰上生活,什么时候会放弃重力?多久之后人会变得比八爪章鱼还八爪章鱼?……
一个作品,本身不错,还让人有各种各样的乐趣,激发人的想象和行动,很多对科幻不感兴趣的人,也找书看了。多棒呀!
总统先生太过敏感了
这片子火成这样,只是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首次拿得出的高质量硬科幻电影;其次是片中的设定大部分都能让人接受、理解和感动;最关键的是刘慈欣的小说写的确实宏大,格局是真的比国外的绝大多数科幻小说高,这点在科幻迷圈子中是公认的,这一点特别对中国人的胃口,因为我们的文化本来就很看重那个。以前看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大家一看特效,哇好牛逼好震撼,但是看多了就发现那种打不死的个人超级英雄+莫名其妙的外星大神来拯救世界的主题也就那样,当刺激的大片看没问题,但是要真正在片子中让人出现感情上的共鸣是很难的。直到流浪地球这部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电影出现,大家才在电影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那种格局和情怀,这一下就高下立判了。
所以这个根本跟贸易战没有什么关系。
贴一个关网上的高赞回复,这个回复就说的很到位了:
为什么要吹爆破球?
因为我等了二十年了。从1998年开始看科幻世界到如今,整整二十年了。
二十年里,我厌倦了不知所谓的太空贵族武侠巨制,厌倦了华丽场景下政治正确的跨种族星际主义,厌倦了强行拯救世界的非正常英雄。毫不客气的说,部分美式科幻片这些年是越做越渣,完全违背了科幻作品思考与探索未来的主题,仅仅只有视觉奇观。
还好,在这个春节,小破球给了我们另一种叙事,另一种情怀,另一种思路,告诉我们可以这样拯救家园,能够这样拯救家园,这是中国家国故土情怀在科幻世界中的体现,这样很好。
同时小破球也在中国电影技术层面和票房上证明了中国科幻电影有能力也有市场。虽然作品仍有不足,但毕竟发芽了,它在中国电影史与中国科幻史上理应占据开拓者这样的地位。
感谢大刘和流浪地球团队。人生没有几个二十年,流浪地球,是你们给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9916&s=fwsyfwrpbt
人也不坏,只不过喜欢蹭热点,喜欢故作大话,博人眼球而已,但这次真的选错的靶子;大刘在国内75、80、90后理工男心中的地位不亚于老金、老古的,甚至老吴的;和黄冈密卷、三五一起陪伴了那段成长、青春。谈合理,老金的武侠合理吗?就像人家小孩出生大家都恭喜恭喜,大有前途,你却说人都是要死的,你是找抽呢还是找抽呢?所以你还是闭嘴吧!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