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共:💬140 🌺106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革命的人永远是年轻,史兄的文章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加油!
家园 10:硅,碗

“硅”这个字,现在到处能看见,新时代的科技革命,让这个本应生僻的化学元素字大出风头。其实,“硅”这个字是非常后起的,甚至东汉《说文解字》都没收入,只在北宋《广韵•陌韵》中有“硅,硅破。”,明代《正字通》说是“砉字之譌”,而《广韵》认为“砉”是“皮骨相離聲”。因此,这个“硅”是个譌来的象声字,音hè,不是现在音guī的那个“硅”。只是两个“硅”字字形相同而已。“硅”字图形我贴在了下面图10中,上面一排左边第二个。

现在的“硅”是作为化学元素字新造出来的,是属于碳族的第十四号元素的中文名称,本来读xī,与这个元素的拉丁文名称silicon第一个音节谐音。之所以用“圭”这个声符,是因为造字的先贤对古典文化很熟悉,有个田畦的“畦”(qí)字也是用“圭”作声符,在古代文学典籍很常见,例如:“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王维【春园即事】),“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杜甫【无家别】)。“畦”既与田园土地有关,“硅”元素又常出现在土壤成分中,于是造出了“硅”。

另外,在造字的先贤那里,“硅”(xī)和“畦”(qí)是同音的,但到了汉语普通话中,这两个字读音又有了差异,从这儿就看出x和q这两个声母实在是离得很近的,你说稀奇不稀奇。

不过,这个新造出来的“硅”字不仅和原来那个音hè的“硅”撞了车,而且这个“硅”本身当时的读音xī也和好几个化学元素字的读音撞了车。另外,那会儿还有很多不那么熟悉古典、同时在他们那里“硅”和“畦”也不是同音字的化学工作者,按读字读半边的法子,把“硅”读成了guī。于是,为避免把“硅”错读成guī,又改用“矽”代表这个元素,“矽”自然也读xī,可没了古典的联想。现在还有矽肺、矽钢片这些词,就是那时留下来的。

到1953年,因为还有个更常见的化学元素字“锡”以及另一化学元素字“硒”也读xī,为要尽量避免同音字,才由中国化学会提出,将这个化学元素的名称再从“矽”换回“硅”,索性改读guī。据我听说,其实在1953年之前,已经有些化学工作者索性采用读guī的“硅”取代“矽”以避免同音。这方面的各种说法可以看看邵靖宇先生《硅字的来历与变迁》《关于“硅”和“矽”来历的补充》、王力先生《废矽改硅:避免中译化学名词同音字的一次选择》

以“石”为部首的常用字里,除了“硅”,还有“硫”、“碘”、“硼”、“碳”、“磷”,也是化学元素字,都是其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的非金属化学元素,大都古已有之。注意,这里“石”作为化学元素字部首的分类意义倒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后来我们在化学方面的先贤规定的。非但如此,还有“矾”、“硝”和“碱”,也都是古已有之的化学字,也由先贤赋予了新意义。看来,古代的化学也大多和各种石头有关,才有那么多以“石”为部首的化学字。

下面再贴一遍化学元素周期表,其中还有另外几个不太常用的化学元素字,其中“砷”也是古已有之,不过作为化学元素字的义项却是后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

“硅”还有“碗”的部首都是“石”,“石”这个字,《说文》说是“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这里的“厂”并不是工厂的“厂”,而是“山石之厓巖,人可居。象形。”(《说文》),大意是突出的山崖,可以遮风挡雨,人能住在下面,读音是hǎn。“石”字和“厂”字的图形也在下面图10中,都在最左边。

以“石”为部首的常用字都和各种石头有关,首先是“石之靑美者”——“碧”和能吸铁的“磁”石;然后是出于石的“矿”和“碴”,“砂”和“砾”;又有石类制品如“碑”和“础”,“碾”和“磨”,以及“砖”和“砚”,“碗”和“碟”;还有与石头有关的动词如“码”和“砌”,“砍”和“砸”;“磕”和“碰”,“破”和“碎”;以及与石头有关的象声字“砰”、“磅”和“碌”;还得加上形容石头的“硕”和“硬”和“确”;等等。

再就是“碗”那个字,也是后起的,但不是“硅”那种后起,而是说“碗”是后起的异体字。“碗”字先前使用的异体字主要是“㼝[夗/瓦]”,《说文》,“㼝[夗/瓦],小盂也。从瓦,夗声。”;还有“盌”,《说文》,“盌,小盂也。从皿,夗声。”;都和“碗”是一个意思,就是吃饭的家伙,这可是真正古已有之的。

下面是新石器时期磁山文化红陶平底碗的图片,出自《故宫藏新石器时代陶瓷欣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新石器时期灰陶碗的图片,出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陶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上都是非常古老的“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碗”、“宛”、“夗”三字的图形占据了上图右半边。图中有些“碗”的字形中还包含“金”的图形,可以认为这些图形其实表现的是以“金”为部首的“鋺”字(或应隶定为[夗/金])。以金属制成的“鋺”现在很少见,因此这个以“金”为部首的“鋺”字现在也几乎没人会用。不过,古时候制“碗”的材料并不像现在这么单一,于是古人要把“碗”分类时也就犹豫不定:一会儿想把“碗”分到“金”那一类,就有了“鋺”;一会儿想把“碗”分到“瓦”(陶器)那一类,就有了“㼝[夗/瓦]”;一会儿又想把“碗”分到“石”(磁器)那一类,就有了“碗”;不仅如此,还出了个以“木”为部首的“椀”字;另外,也有人索性另辟蹊径,把“碗”归到器皿那一类,用“皿”作部首,就又有了“盌”。后来,我们最常用的碗变成了磁(瓷)碗,“碗”才成了最常用的“碗”。

“碗”的声符是复合声符“宛”,《说文》说“宛”是“从宀,夗声”,这里的基本声符“夗”读yuàn,徐灏注笺:“夗者,屈曲之义……”;“㼝[夗/瓦]”和“盌”的声符就只是“夗”,《说文》:“夗,转卧也。”,其图形由两个蜷着身子的侧卧人形组成。

“夗”作为声符,只发三个音:wan、wo、yuan,其中wo少见,主要是wan和yuan,还有个常见声符“元”,能发六个音:guan、huan、ruan、wan、yan、yuan,就包括了wan和yuan。看来wan和yuan这两个音还是很有缘份的。

“硅”的声符是“圭”,音guī,《说文》云:“圭,瑞玉也,上圜下方。从重土。”,“圭”字的图形同样在上图中,在“硅”下面,和现在的字形差不多。

下面是声符“圭”和“夗”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圭”的一些主要读音,蓝色的是“夗”的一些主要读音,图中可见,“圭”的主要读音相当分散,而“夗”的主要读音则集中在一处,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

下面是“圭”为声符的四个常用字(自上而下)“圭”、“卦”、“佳”、“蛙”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从中可见这四个字的读音一开始其实也相当接近,后来才慢慢分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

————————————————————

下面是“圭”字和15个以“圭”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圭”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2种不同的声音:

圭guī

卦guà佳jiā挂guà闺guī洼wā娃wá桂guì硅guī畦qí崖yá

蛙wā街jiē褂guà鞋xié涯yá

ai、gua、gui、hui、jia、jie、kui、qi、sui、wa,

xie、ya。

下面是“夗”和8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夗”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夗yuàn-wǎn-wān-yuān

宛wǎn怨yuàn鸳yuān腕wàn碗wǎn豌wān惋wǎn婉wǎn

wan、wo、yuan。

下面是40个以“石”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圭”和“夗”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6个常用字:

石矾矿码砖砂砚砌砍砸砰础砾破硅硕硬硝确硫

碘碑硼碉碎碰碗碌碟碴碱碳磁磕磅碾磨礁磷碧

卦闺畦街鞋豌

通宝推:mezhan,梓童,
家园 11:粘,粒

“粘”和“粒”两个字的部首是“米”,“米”现在的样子是一个十字加四个点,可当初“米”字甲骨文的形状,却是或横或斜的一画,再加六个点,那一画上下各三点。

下边请您先瞧瞧这一张河南省博物馆藏贾湖遗址出土石磨棒石磨盘的图片,出自《贾湖遗址出土石磨棒石磨盘,河南省博物馆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我看来,甲骨文“米”字图形里那一画,代表的就是石磨棒,您可以想象石磨盘上堆着些谷子、用这石磨棒碾压脱壳的情形。而甲骨文“米”字图形里那上下六个点不就代表了“米”吗?谷子脱壳后就是小米了啊。

这石磨棒,与石磨盘配套,是远古时就已出现的粮食加工工具,一度非常流行。我猜,古人那时是用石磨棒和石磨盘把谷子脱壳变成小米的。

“米”字的图形我贴在了下图左上角,一共四个,一画加六个点的是右边那两个图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

照《说文》的说法,“米”是“粟实”,“米”的字形是“象禾实之形”,可要从“米”字的图形看,“米”应该是指脱壳后的“粟实”或“禾实”。至于“粟”,也是谷子,是整棵谷子连同谷粒;还有“黍”,是另一种谷子,是另一种整棵的谷子连同谷粒;还有“禾”,首先也是整棵的谷子。上面图中有“禾”、“黍”、“粟”三字的图形,“禾”在“米”下边,“粟”在“禾”右边,“黍”在“米”右边。图中还贴出了“采”字的图形,在“粟”右边,里边有一种甲骨文字形与现在“米”的字形非常像。

其实,古人最先画出来的是“禾”,就是画了棵谷子,风姿绰约。到了“粟”,就在那棵谷子上加画些谷粒,那意思这“粟”是长出了谷粒的谷子。后来,“粟”的意思越来越偏向谷粒本身,“粟”图形中的谷粒也就越画越大,喧宾夺主,把“禾”那棵谷子都挤到了下方,又讹变成了“米”。至于“黍”,虽说也是谷子,却是另一种谷子,谷粒分散,所以古人就在“禾”那棵谷子上加画了些分散的谷粒。后来,这些谷粒又被从那棵谷子上采摘下来,到了“禾”下面,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再说“粘”,“粘”是个单纯的形声字,但是个多音字,读nián,也读zhān。大体上这两个读音的意思差不多,但读nián的主要是形容词——元-王祯《农书》卷七:“稻有粳秫之别,粳性疏而可炊饭,秫性粘而可酿酒。”;读zhān的主要是动词——南朝-释洪偃《游钟山之开善定林息心宴坐引笔赋诗》“石苔时滑屣,虫网乍粘衣”、唐-杜甫《独酌》“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

“粘”这个字也有以“黍”为部首的,写作“黏”,《说文》里说“黏,相著也”,而且是“从黍,占声”。之所以以“黍”为部首,则因为“黍”乃“禾属而黏者”。“粘”字包括“黏”字的图形在上图中“采”上面。

“粘”的声符“占”,能发九个音:chan、dian、nian、shan、tian、tie、zhan、zhen、zuan。有个常见声符“亶”,能发五个音,整整齐齐的都以an为韵母:chan、dan、shan、tan、zhan,而声母是两组:zh、ch、sh和d、t;还有个常见声符“展”,却是只发nian和zhan这两个音;再就是常见声符“典”和“真”,能发的音分别有三个和七个:chen、dian、tian和chen、dian、shen、tian、zhen、zhi、zhun,都包含了dian和tian;以上这些声符,都和“占”发的音有部分重合,但“占”都有些音这些声符发不了;看来,“占”这个声符发的音有点乱,这是使用非常广泛才具有的特征:念的人多了,又不在同一地方,不是同一个字,更容易念出不一样的声音来。

“占”字的图形在上图中“黍”右边,这个图形是由“卜”字的图形和“口”字的图形组合而成,还有的在“卜”和“口”外面再围一圈,代表卜骨或龟甲。包含“卜”和卜骨图形的还有“用”字,以及“冎”字、“咼”字和“禍”字。四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用”字在“占”右边,“冎”字、“咼”字和“禍”字在“用”右边,上数第二、第三和第四个。

至于“粒”,本义特指脱了壳后一颗一颗的谷物,也是个单纯的形声字。那时有个专门的词叫“粒食”,意思是食用谷物,当时可是文明的象征,因为会种地才能“粒食”。所以,不吃不喝我们古人说是“绝粒”;《尚书•益稷》里的“烝民乃粒”,意思是老百姓吃上了谷物;若爱惜谷物,会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粒”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在右上角。

“粒”的声符是“立”,“立”作为声符,能发la、li、qi、sa、wei、yi、yu七个音,也够乱的。能发li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里”,发音有:kui、li、mai、man;再有“厉”,发音有:lai、li、mai、mo、wan;有“历”,发音有:le、lei、li、pao;又有“离”,发音有:chi、li;还有个能发qi的常见声符“其”,能发的另一个音是ji。看下来,“立”这个声符也不和别的常见声符一路。

“立”字图形表现的是个正立人形,在上图“用”右边,上数第一个。早期“立”字的图形和“王”字的图形很像,但《字源》认为“王”字非人形而是“斧钺之形”,后来“王”字的图形逐渐改变,才有了现在和“玉”字很像的“王”字,从上图右下角“王”字的不同图形,可以看到“王”字图形的渐次演变(按竖排分先后)。

下面是四处甲骨文拓片的局部,其中主体部分上面都是很像“立”的“王”字、下面都是“占”字,图片采自《甲骨文合集在线检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1

以“米”为部首的常用字共有十八个,包括了“米”本身还有“粘”和“粒”。《王力古汉语字典》里说,“米部的字多与粮食有关”,在剩下那些常用字里,好几个都和“米”的意思差不多,有:“粱”和“糜”,“粮”和“籽”;再就是和“米”相关的物质,有:“糠”和“粉”,“糊”和“糕”,“糖”和“糟”;然后是对“米”状态的形容,有:“粗”和“糙”,“精”和“粹”,以及“糯”。

下面是声符“占”和“立”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占”的一些主要读音,蓝色的是“立”的一些主要读音。前面虽然提到这两个声符有很多不同读音,但包含这两个声符的常用形声字不多,能有一个以上常用形声字发同一个音的就也不太多了,而常用形声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1

————————————————————

下面是15个以“占”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占”这个声符能够发的9种不同的声音:

占zhān-zhàn苫shān-shàn帖tiē-tiě-tiè店diàn掂diān惦diàn沾zhān玷diàn战zhàn点diǎn

贴tiē毡zhān钻zuān-zuàn站zhàn粘nián-zhān

chan、dian、nian、shan、tian、tie、zhan、zhen、zuan。

下面是7个以“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立”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立lì位wèi垃lā拉lā-lá啦lá-la泣qì粒lì

la、li、qi、sa、wei、yi、yu。

下面是18个以“米”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占”和“立”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6个常用字:

米籽粉粮粱精粹糊糙糖糕糜糟糠糯粘粗粒

占帖战毡立站

通宝推:mezhan,
家园 12:莺,鸽

“莺”和“鸽”的部首都是“鳥”,一个“鳥”在下边,一个“鳥”在右边。“鳥”这个字,《说文》说是“长尾禽总名”,而前面介绍过的“隹”字,《说文》说是“短尾禽总名”,这两个字的图形都在下图中,左数第一和第二个,而且很像,不知您是否能从中分辨出长尾短尾,反正我是分不清。搞不好这是两种不同语言中的相似词汇呢。

“鳥”这个部首和“隹”那个部首覆盖的范围也大体相同,前面提到过,有很多以“鳥”字为部首的字也同时有以“隹”为部首的异体字,这里再举两例:“鸽”和“䧻”,“鸠”和“䧱”。“鳥”这个部首和“隹”那个部首另一个相似之处是这两个部首都主要位于字右侧,而不像一般部首那样常在字左侧。同时,部首“鳥”还有少量在字的下方,例如“莺”和鸳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2

《王力古汉语字典》认为“鸟部字基本上为鸟名”,考察以“鳥”——“鸟”作部首的二十个常用字,包括“鸟”字本身,“鸟”,“鸠”,“鸡”,“鸥”,“鸦”,“莺”,“鸭”,“鸯”,“鸵”,“鸳”,“鸽”,“鹃”,“鹅”,“鹉”,“鹊”,“鹏”,“鹤”,“鹦”,“鹰”,“鸿”。都是各种鸟的名称用字,似乎也未必都长尾。

不过,“鶯”——“莺”字可能是例外。《说文》倒是说,“鶯,鳥也”,又举例“《诗》曰:‘有鶯其羽。’”;可桂馥义证却说:“‘鳥也’者,疑有阙误。鶯非鳥名,《广韵》鶯,鳥羽文也。”;确实,《说文》举例的“交交桑扈,有莺其羽”,高亨先生解为“桑扈,鸟名,又名青雀。莺,鸟羽有文采。”(《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36)《小雅•甫田之什•桑扈》),显然高先生认为这里的“鶯”——“莺”不是“鳥名”,“桑扈”才是“鳥名”。但例如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著名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莺乱飞”,以及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中的“春风二三月,柳密莺正啼”,其中的“莺”就都是“鳥名”了,“鶯”——“莺”主要还是用为“鳥名”的吧。其实,“有莺其羽”还有可能意为鸟羽变得像“莺”一样有文采,“莺”字名词动用,与高亨先生的解释或可相合,则此处“莺”的原意还是鸟名。

还有常用字“岛”,这个字里也包含“鸟”字的一部分,但“岛”是用“鸟”来当声符的,部首其实是“山”。

“鶯”——“莺”的声符很特别,《说文》说是“荣省声”,《汉语大字典》按:段玉裁注……改“荣省声”为“熒省声”(p 4961)。无论如何,都是省。不过,“荣”《说文》也说是“熒省声”,省来省去,终归要省到“熒”那里,“熒”才是“莺”,以及“劳”、“荣”、“莹”、“营”、“萤”那些字的声符。“熒”这个声符简化后变成“艹”与“冖”的组合,容易误认“艹”是部首,忽视这里的“艹”其实是声符的一部分。

所以,“莺”的部首是“鸟”,“劳”的部首是“力”,“荣”的部首是“木”,“莹”的部首是“玉”,“萤”的部首是“虫”,都是常见部首,但所在位置都有点特别,不是这些部首最常在的地方。

而“营”——“營”的部首,据《说文》“从宮,熒省聲”则为“宮”。“营”——“營”大体上是周围垒土筑墙而居于其中的意思,其中不仅“熒”省了,“宮”显然也省了一部分,也不知是“熒”省得多还是“宮”省得多。而且,我猜测,恐怕“營”的部首当是“囗”(围),就是“營”字中两个口在下面的那个,“囗”(围)本身就是周围垒土筑墙的意思。上图右下角“合”字右侧有“熒”字的图形,我意“營”字的“囗”以上那部分,与“熒”字图形中最右边“榮子盉”上“熒”之金文字形非常相似,可以认为“營”字“囗”以上部分就是“熒”字的异体,就是说,“營”字中两个口在上面的那个“口”乃“火”之讹变。这么一来,“營”字中的声符“熒”和部首“囗”就都没简省。

“熒”,《说文》说是“屋下灯烛之光。从焱、冂”,和各种鸟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莺”是个单纯的形声字。我在上图中贴出了“焱”字和“冂”字的图形,“焱”在右上角“鸽”字图形左边,“冂”在“隹”右边偏下;上图中我也贴出了“熒”字的图形,在“冂”右边;还有“鶯”字的图形,在“隹”右边偏上。

因为以上那些用“熒”当声符的字用得很广,所以“熒”发的音也就很分散。于是“熒”,还有“熒”加上“力”产生出来的复合声符“劳”,一共能发七个音:lao、luo、qing、qiong、rong、xing、ying。而也能发ying这个音的两个常见声符“賏”(包括“婴”)和“央”,就不发这么多音。“賏”只发ying一个音,“央”也只发ang、yang、ying这三个音。

再说“鸽”——“鴿”,“鸽”这个字的声符是“合”,“合”字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说是“象器盖相合之形”,因此“鸽”是个单纯的形声字。前面(《06:邻,部》)介绍过“合”字,上图中也有其图形,在右下角,还有“鴿”字的图形,在右上角。

“合”是个非常常见的声符,能发十四个音:da、ge、gei、ha、he、ji、jia、kan、ke、qia、she、ta、xi、zha。前面介绍过的另一个常见声符“各”竟能发十六个音:e、ge、hao、he、ka、ke、la、lao、le、liao、lo、lou、lu、lüe、luo、qia。两相比较,这两个声符能发的音里面重合的只有四个音:ge、he、ke、qia,别的音虽有相近的,但毕竟各自不同,看来两个声符不是一路。不过这两个声符都能发ke和qia这一对音,也进一步表明以ke和qia为代表的两组音虽然听上去距离较远,但确实有内在联系。

“鸽”——“鴿”,《说文》说是“鸠属”,段玉裁注:“鸠之可畜于家者,状与勃姑同。”;到现在,我们接触的主要是家养的了。晚唐-徐夤有【白鸽】诗,其中的“举翼凌空碧,依人到大邦”、“粉翎栖画阁,雪影拂琼窗”,把鸽子写得很形象。下面是一张白鸽的图片,截自网上,不知表现出了几分“粉翎”、“雪影”、“举翼凌空碧”的风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下面是10个以“熒”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熒”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劳láo唠lào涝lào荣róng荧yíng捞lāo莹yíng莺yīng营yíng萤yíng

lao、luo、qing、qiong、rong、xing、ying。

下面是12个以“合”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4个原来以“合”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合”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4种不同的声音:

合ɡě-hé哈hā-hǎ-hà洽qià恰qià给gěi-jǐ盒hé鸽gē蛤gé答dā-dá搭dā

塔tǎ瘩dá-da

閤gé(阁)欱hē(喝)袷jiá(夹)劄zhā(扎)

da、ge、gei、ha、he、ji、jia、kan、ke、qia,

she、ta、xi、zha。

下面是20个以“鸟”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熒”和“合”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鸟鸠鸡鸥鸦莺鸭鸯鸵鸳鸽鹃鹅鹉鹊鹏鹤鹦鹰鸿

营合盒

通宝推:mezhan,听松,
家园 13:诽,诵

“言”,是“诽”和“诵”的部首,意思是说话。造字之初,古人已经明白,说话时得让舌头动起来,于是他们画“言”字时,就画了个“舌从口中伸出形”(《汉语大字典》)。其实,他们画“舌”字本身时,也是画了个“张口舌向前伸有所移动之形”(《汉语大字典》)。两个字都画了伸舌头。

还有些字的图形也很像是伸舌头,好比“訲”([立/中/口]yì),意思是快,古人是在“言”([立/丨/口])字图形上再多画了个“口”;好比“曰”,没画伸舌头,但《说文》认为“象(画的是)口气出也”;好比“音”,是古人在“言”字图形上多加了一个点;又好比“告”,虽然《说文》说是“从口,从牛”,但段玉裁认为“牛、口为文,未见告义”,看“告”的那些图形,有的像“舌”,有的不太像,可“口”上面未必是“牛”,更像是口沫四溅。

总而言之,在古人那里,三寸不烂之舌首先是用来说话的,然后才轮到尝味道。也对,人要不会说话,不能顺畅地交流,是不会变成人的。

“言”字的图形我贴在了下图左上角,“言”右边是“舌”,“舌”右边是“曰”,然后“言”字图形下面是“訲”([立/中/口]yì),再下面是“音”,再往右是“告”,右下角是用来和“告”对比的“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3言

“言”这个部首,在字左边的时候最多,现在简化字里给简化成了“讠”。用“言”当部首的常用字八十个,有七十五个在左边,都简化成了“讠”,还有个“辩”字,虽然“言”在中间,也简化成了“讠”;剩下四个字“言”在下边:“誊”、“誓”、“警”、“譬”,就都没简化。

“言”主要意思是说话,《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总结,“言部的字,多与言语有关”。作为部首,“言”所涉及的领域,首先是说话的各种方式,例如:“读”和“诵”,“讲”和“谈”;还有说话的各种形式,例如:“诗”和“词”,“谣”和“谚”,“诅”和“誓”;其次是与说话有关的各种行为,例如:“议”和“论”,“讥”和“讽”,“讹”和“诈”,“计”和“谋”;然后就是和说话关系不那么紧密、但还是和人有关的一些字了;例如关于人的行为:“认”和“识”,“谬”和“误”,“谅”和“让”;例如关于人的状态:“诚”、“诡”、“谦”、“谨”。再就是扩展到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有关的,例如:“记”、“订”、“誊”;以及“谁”这样的代词,“该”和“诸”这样的形容词,“谍”这样的名词;等等。

如此看来,我们的先人早已知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言”这个部首所覆盖的领域才扩展到涉及人的行为与状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3非

“非”,“诽”字的声符,图形在上图左上角,《说文》说是“从飛下翄”,就是“飛”字之中那对翅膀,那一对正向下扇的翅膀。但这说的可不是现在这样的“飛”,而是篆体的“飛”,在上图左下角。

篆体的“飛”,《说文》认为是“鸟翥”,就是鸟向上飞。王筠释例:“上为鸟头;三歧者,翁(颈毛——《说文》);左右分布者,羽(翅膀——正是“非”);中一直为身;不作足者,此背面形,直刺上飛之状,不见足也。……鸟字篆文以一笔象(画出)翁,此以三歧者,奋迅而开张也。”。

上图中就有“以一笔象翁”的“鸟”字和“隹”字的图形,在“非”和“飛”右边,还有古代“飛”的异体字“蜚”字的图形,在右上角,再就是“羽”字的图形,在“蜚”下面,也像是一对翅膀,但和“非”字图形角度不同。

因此,“非”就是“飛”——“飞”,分了“飛”的一部分意思,我想古人表现“非”时单画出这双翅膀,也许想表现的是更纯粹、更抽象的“飛”。但到了后来,因为同音的“是非”之“非”没办法用图形表现,于是抢占了“从飛下翄”之“非”的字形,就把单画出一双翅膀的“非”又赶回了“飛”那里。

“非”还是个常用声符,用“非”作声符的“誹”——“诽”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在右下角。“诽”这个字大体上是说人坏话的意思,应该是从是非之“非”孳乳而来:《吕氏春秋•自知》中说“舜有诽谤之木”,高诱注云“书其过失以表木也”;《战国策•东周策》云“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已,誉在上”;战国-乐毅《报燕惠王书》中有“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庄子•刻意第十五》中又有“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都是这个意思。

“非”作为声符可发六个音:bei、fei、pai、pei、zhuai、zui,其中前三个音更多见,也反映b、p、f三个声母容易互相混淆。

下面是“非”为声符、分别以b、p、f为声母的三个常用字(自上而下)“非”、“悲”、“排”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这三个字的读音一开始相当接近,后来离得也不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3

“誦”的声符是“甬”,这个字的图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说是“象(画的是)钟形,乃钟之初文”,还解释说“字形上象钟悬,下象钟体,中横画象钟带”;徐中舒先生又说是“甬象钟有甬可以悬系之形”;《汉语大字典》则认为“甬下体之钟形与用字形相似,故后期金文误从用”。这大概意思是说,“甬”字图形画的是个甬钟。

相似的,有个“今”字的图形,《汉语大字典》说是“甲、金文象铃有钮有舌之形”,意思是画了个“铃”。

“甬”字、“用”字、“今”字、以及“誦”字的图形都在下图中,“甬”在左面,“用”在右面,“今”在中间偏上,“誦”在中间偏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3甬

下面是一张青铜甬钟的图片,出自《秦始皇的太爷辈、爷爷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看完展览,你准感慨不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用“甬”作声符的“誦”——“诵”字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信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所谓“以声节之”,约等于现在的朗诵;《襄十四年传》中有“公使歌之,遂诵之”((p 1010)(09140401))(085),《楚语上》中有“宴居有师工之诵”,宋-苏轼《前赤壁赋》中有“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大体都是这个意思。

“甬”作为声符,主要发tong和yong两个音,能发tong这个音的常用声符有“同”,只能发两个音dong和tong,还有常用声符“庸”,就只发yong这个音。看来都不和“甬”这个声符一路。

————————————————————

下面是10个以“非”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非”这个声符能够发的6种不同声音:

非fēi匪fěi诽fěi排pái-pǎi菲fēi-fěi啡fēi徘pái辈bèi悲bēi罪zuì

bei、fei、pai、pei、zhuai、zui。

下面是“甬”和9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甬”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甬”这个声符能够发的5种不同的声音:

甬yǒng-yōng-dòng

诵sòng勇yǒng捅tǒng涌yǒng通tōng-tòng桶tǒng痛tòng蛹yǒng踊yǒng

筩tǒng(筒)

rong、song、teng、tong、yong。

下面是80个以“言”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非”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言计订认讥讨让训议讯记讲讳讶许讹论讼讽设

访诀证诅识诈诉诊词译试诗诚诞诡询该详诫诬

语误诱诲说诵请诸读诺诽课谁调谆谅谈谊谢谣

谤谦谨谬谭谱谴辩谍谋谎谐谒谓谚谜

誊誓警譬

非匪罪

通宝推:mezhan,听松,
家园 14:悟,恭

“悟”和“恭”的部首都是“心”,当了部首的“心”,样子也会跟着变化。这变化有大有小,在不同的字里,部首“心”的样子也不同。

部首“心”变出的样子一共三种:第一种,大多是在字下方,变的不多,只是被压扁了,好比在“忘”和“忽”里;或是被挤变了形,好比在“闷”和“虑”里。第二种,“心”也在字下方,变成了一竖三点,好比“恭”下方。第三种,在字左侧,被挤掉了一点,变成一竖两点的“忄”,就是我们常说的“竖心旁”;“忄”是最常见的部首之一,都在字左边,“悟”左边就是这个竖心旁。

“心”这个部首因为非常常用,在常用字中就也出现了部首和声符相同、但读音和意义不同的两对所谓“同体字”:“愈”和“愉”,“恨”和“恳”。要我说,这是造字的失败,更是交流的失败。当然,由于汉字是由亿万口音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的人们逐渐塑造成形的,就像我们的人体,难免有瑕疵,有待我们今后去逐步改进。

以“心”为部首的常用字包括“心”共一百零二个。除了“心”本身,部首为在下方的“心”的有四十一个,部首为竖心旁“忄”的有五十七个,部首与“恭”相同的包括“恭”有两个,另一个是“慕”。

“心”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心部的字多与心的意义有关”。在我看来,用“心”当部首的常用字可以分成下面几种:

第一种是某种思想活动的名称,所谓“心之官则思”,好比“忧”和“惧”,“恼”和“恨”,“怜”和“悯”,“感”和“悟”,“惭”和“愧”,“愉”和“快”,“悲”和“愤”,“惊”和“慌”,“忿”和“怒”。

第二种是某种思想类型的名称,好比“思”、“想”、“情”、“志”。

第三种是思想某种状态的名称,好比“愚”和“惑”,“忠”和“恕”,“怯”和“懦”。

第四种是人某种状态的名称,“心”毕竟是人的中心,好比“慷”和“慨”,“怨”和“慕”,“憨”和“慧”,“憋”和“闷”。

第五种是人某种行为的名称,好比“惩”、“慰”、“惹”。

第六种是人某种行为结果的名称,好比“恩”和“惠”。

还有代表人本性的“性”字,代表人姿势的“态”字,表示人用心的“恰”字,形容不变的“恒”字,以及代词“怎”字和“您”字,等等。

下面图中贴出了“心”字的图形,在左上角,《说文》的说法是“心,人心”,还说是“象形”,虽然图中只有寥寥几笔,可古人知道画的是“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4

“悟”,《说文》说是“从心,吾声”。“吾”,《说文》又说是“从口,五声”;所以,“悟”的基本声符是“五”。“五”,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认为“当以交错为本义”。古代数字中的一、二、三、四(亖),就是画了一、二、三、四道杠,可“五”以上的数字总不好再用画杠解决,于是“五”就借了声音相近的这个“交错”的“五”来当数名。至于“交错”,就又拉了原意是木棒的“午”代班(《广韵》云“交也”),然后为木棒新造了形声字“杵”。

“悟”、“吾”、“五”三字的图形都在上图中,“悟”和“吾”在“心”右边,“悟”上“吾”下,“五”在“悟”和“吾”右边。从上图中可见,“五”字的图形就是一个交叉及上下各一横。

字形中包含交错之形的还有“爻”字、“交”字和“乂”字,其中“乂”还是“五”的异体字。“爻”、“交”、“乂”三字的图形都在上图右边,从上到下。

“悟”的意思是“觉也”(《说文》),东汉-王逸《九思》有句“吾志兮覺悟,懷我兮聖京”,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悟”其实是个后起的字,段玉裁云“古文多用寤为之”。“寤”本是睡醒了的意思,正是“觉也”。

“寤”这个“觉也”主要意思是“睡醒了”,所以用“宀”和“爿”(床)作部首,强调这个字的意思是和“睡觉”有关,但后来从“寤”孳乳出“悟”,代表“睡醒了”的引伸意思——“明白了”,于是就用了管思想的“心”当部首。

“悟”的声符“吾”是个复合声符,最终以“五”为基本声符。“五”这个声符发四个音:ng、wu、ya、yu。其中ng是嗯嗯的声音,可不论,发ya这个音的常用字只有“衙”,也可不论,那么主要就是wu和yu这两个音。有个常见声符“于”(包括异体的“亏”)就也能发这两个音,看来这两个音也是很容易相通的。

“恭”这个字,《说文》说是“从心,共声”,但《汉语大字典》按:“经典多以共为恭。龏,从廾(拱两手)拜龍,是恭的古字。恭,从心共声,是龏的后起形声字。”;所以上图左下角“恭”字图形中有好几个其实是“龏”的图形。

而“恭”字既然“从心,共声”,其声符就是“共”,“共”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在“五”下面。上图中还有“廾”字的图形,在“恭”右边偏下,“廾,共,古今字”(徐灏笺)。从图形上看,“共”字和“廾”字都是左右两只手相对,段玉裁说“此字谓竦其两手以有所奉也”,就是伸出两只手要捧东西。

但是“共”不仅是“恭”字的声符,应该说,“恭”是从“共”字分化出来的孳乳字。在先秦很多古籍上,“恭”的意思用的还是“共”字。“恭”从“共”两只手捧东西的意思出发,本是严谨、战战兢兢的意思,《说文》说“肃也”,《论语》里说“恭近于礼”(《学而第一》)。但后来,“恭”更多地引伸为和“敬”差不多的意思,孔老夫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第十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里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93)),“恭”都是和“敬”在一起。

“共”这个声符,发的音有六个:bu、fu、gong、hong、long、pu。其中发bu和long两个音的字很少,剩下四个音gong和hong是一组,fu和pu是一组,后一组两个音的声符其实不是“共”,而是“菐”,“菐”,《说文》说是“从丵,从廾,廾亦声”,所以菐是从“廾”——“共”衍生的复合声符。

“菐”字和“丵”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菐”在“共”下面,“丵”在“恭”右边偏上。在图中,“菐”的篆体字形还能分辨出“共”的影子,但在“菐”现在的字形中,“共”就完全和“丵”融为一体了。现代汉字中还是有一些这种变形和融合的现象的,但我觉得不是个事儿。

下面是以“五”和“共”为声符、读音有代表性的各两个常用字(自上而下)“五”、“语”和“共”、“洪”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这四个字的读音一开始的距离和后来的距离差不太多,也是因为容易互通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4

————————————————————

下面是8个以“五”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五”这个声符能够发的4种不同的声音:

五wǔ伍wǔ语yǔ-yù捂wǔ悟wù梧wú晤wù衙yá

ng、wu、ya、yu。

下面是“廾”和7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5个原来以“廾”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廾”这个声符能够发的6种不同的声音:

廾gǒng(拱)

共gòng供gōng-gòng拱gǒng哄hōng-hǒng-hòng洪hóng恭gōng烘hōng

襆fú(袱)衖lòng(弄)撲pū(扑)僕pú(仆)樸pǔ(朴)

bu、fu、gong、hong、long、pu。

下面是102个以“心”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五”和“廾”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忆忙怀忧忱快怔怯怖性怕怜恃恒恢恍恬恤恰恼

恨悟悄悍悔悯悦愤慌愕惶愧愉慨慎慢慷懂憔懊

憎懒憾懈懦情惜惭悼惧惕惊惦悴惋惨惯

心志忘闷忌忍态忠忿忽思怎怨怠怒恐恶虑恩恋

恳恕悬患悠您惹惠惑悲惩惫想感愚愁愈慈愿慧

憋憨慰

恭慕

五衙共

通宝推:mezhan,听松,
家园 15:庇,庭

“广”这个字,只有三笔,却像个间谍,有好几个不同身份,于是,就有了三个长得一样的“广”:第一个“广”读yán,徐灏注笺说是“因厂(hǎn,山崖)为屋,犹言傍岩架屋”,又说“此上古初有宫室之为也”。第二个“广”读ān,同“庵”。第三个“广”,就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读guǎng的“广”了。这个“广”是后起的,是“廣”的简化字,也只有这第三个“广”才是常用字。

上面提到的“广”(yán)字和“厂”(hǎn)字的图形在下图左上角,“广”上“厂”下。

而作为部首的“广”字,应该是读yán的第一个“广”,意思可能是所谓吊脚楼,无论如何是某种房屋,所以《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广部的字多与房屋有关……”。

“广”(yán)虽不是常用字,却是常用部首,以“广”为部首的常用字有十五个:其中首先是某种房屋如“店”、“府”、“庵”;其次是房屋的某一部分如“序”、“廉”、“廊”、“庭”、“底”、“座”;再次是对房屋的形容如“庞”、“廓”、“废”,以及“广”(guǎng),这个“广”不是作为部首的那个“广”(yán),而是“廣”;剩下的“庇”是对房屋性质的描述;还一个“庸”,“庸”的甲骨文和金文图形有两种:一种的图形是有两个城楼的一圈城墙,意思是“城”,后来还造出个形声字“墉”来表示这个意思;又一种的图形是一口大钟,外加声符“用”,意思就是“钟”,后来又造出个形声字“镛”来表示这个意思;这本是两个字,因为读音接近,后来就被合成了一个字,把那口钟塞进了“广”下面,既表示这个字与土木工程有关,也没落下“钟”和声符“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5

上面这张图,除了用简笔画画了各种各样的房屋,还画上了各种各样的“人”:既有正面的“人”(“大”、“立”),也有面朝左的“人”跟面朝右的“人”,这都和“庇”、“庭”两字的声符有关,这两个声符的图形中都有“人”的形象。

“庇”,既然用“广”作部首,也就和房屋覆庇人脱不了干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著名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说的是要让广大寒士都被覆庇在房屋之下。而《左传》中《襄三十一年传》有句“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p 1192)(09311201))(110)、《文七年传》中有句“葛藟犹能庇其本根”((p 0556)(06070302))(047),看来也都该是从房屋覆庇引申出来的。

“庇”,“从广,比声”(《说文》),“庇”的声符“比”原意是两个人挨着,和房屋覆庇不相干,所以“庇”是个单纯的形声字。“庇”字图形在上图“广”右侧。

“比”,《说文》说“密也”,说是“二人为从,反从为比”,还说“夶,古文比”,而段玉裁解释说“(夶)盖从二‘大’也”,接着说“二大者,二人也”;孙海波《甲骨文编》卷八又指出“卜辞比、从一字”。所以,“比”不是两个“匕”,而是两个“人”,可以是正立人形的“大”,也可以是侧立人形的“人”。

不过这个“匕”,其实也是“人”,《说文》说是“从反人”,《汉语大字典》还认为可以“同比”。至于用来盛饭的“匕”,不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反正从图形上看,这个“匕”一直都是侧立人形,和“人”相同,发音则和“比”相同,和盛饭家伙不沾边。

几个包含人形的字,“比”、“从”、“人”、“大”、“立”、“匕”,图形都在上图中:“比”在“庇”下方,“从”在“比”下方,“大”在右上角,“人”在“大”左侧,“立”在“大”下方,“匕”在“立”左侧。

比较“比”和“从”的图形,您会发现,其实不一定“反从为比”,而且“正从”也可以“为比”,有两个“从”的图形就和“比”的图形方向一致。

再比较“匕”和“人”的图形,您更会发现,“匕”不一定“从反人”,应该说“匕”和“人”图形中的那些侧立人形,都既有面朝左的,也有面朝右的,说不上谁正谁反。

作为声符的“比”可以认为是由“匕”衍生的复合声符,由“匕”衍生的常见复合声符还有个“尼”,“从尸,匕声”(《说文》),又有个“北”,当也是从“匕”得声,再就是“旨”,“从甘,匕声”(《说文》)。“比”、“匕”和“尼”、“北”、“旨”可以发十三个音:bei、bi、chen、ji、ne、ni、qi、shi、yi、you、zhi,很分散,但其实可分为四组,大体上互不干涉:

第一组以“匕”和“比”等复合声符为声符,发的音有:bi、chen、pi、pin、you;

第二组以复合声符“北”为声符,发的音只有bei;

第三组以复合声符“尼”为声符,发的音有ne和ni;

第四组以复合声符“旨”等为声符,发的音有ji、qi、shi、yi、zhi。

“庭”字的图形在上图左下角“挺”上方,《说文》说是“从广,廷声”,而“廷”,《说文》说是“从廴,𡈼声”,这“𡈼”也是个图形中有人形的字,《汉语大字典》指出“甲骨文象人挺立土上之形”,您会注意到,“𡈼”中的侧立人形,也是既有面朝左的,也有面朝右的。

所以,“𡈼”大体上是现在“挺”的意思,依我看,简化字应该把“挺”简化成“𡈼”,省的笔画那可就多了。

“𡈼”,不是“壬”。二字字形虽接近,但图形差别明显,“𡈼”字和“壬”字的图形同见上图,“𡈼”在最下边中部偏左,“壬”在最下边中部偏右,您可对比。“𡈼”是“庭”的基本声符,但中间还隔了个复合声符“廷”(图形在上图右下角)。除了“廷”,从“𡈼”衍生的较常见复合声符还有“呈”和“圣”(聖)。

而“𡈼”作为声符,可发十一个音:cheng、geng、guai、jiong、sheng、tie、ting、ying、zeng、zheng、zhi,不过其中主要的是两个音,cheng和ting。另有一个常见声符“丁”,能发七个音:cheng、da、deng、ding、sheng、ting、zheng,主要是ding,但发cheng和ting的也不少,而ding和ting只是送气与不送气的分别。所以,可以认为“𡈼”和“丁”是一路的吧。

再说回“庭”,《说文》说“庭,宫中也”;这儿说的“宫”,大体上是一圈围墙内的一组房屋及相应空地,而“庭”指的是其中在堂前的主要院落。古人提到“庭”的例子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第三》);“尝独立,鲤趋而过庭。”(《论语•季氏第十六》);“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55)《小雅•鸿雁之什•庭燎》);“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33)《大雅•荡之什•抑》);都说的是院子。

“庭”和“廷”的意思差不太多,“廷”指处理政事的地方,和挺立不相干,应该是个单纯的形声字。而“庭”应该是“廷”这个复合声符的孳乳字,“庭”是把“廷”处理政事地方的意思分出了一块,分出去的是处理政事的场所,也就是特定的院子,可以算是某种建筑,因此用“广”了当部首。

上面的“鲤趋而过庭”是个著名典故,“鲤”是孔子的儿子,他曾两次快步走过堂前被孔子叫住;一次孔子问:“学《诗》乎?”,他答:“未也。”,孔子告诉他:“不学《诗》,无以言。”;再一次孔子问:“学《礼》乎?”,他答:“未也。”,孔子告诉他:“不学《礼》,无以立。”。所以“过庭”就成了被父亲亲自教导的代名词。老话有句“诗礼传家”,也说的是这回事儿。

下面是表现“鲤趋而过庭”的《过庭诗礼图》局部。不过说实在的,这图中的“鲤”也太老了,居然长了胡子,我总觉得这里的“鲤”应该是个蹦蹦跳跳的小孩子。图片出自《李山:《诗经》是古人的二维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下面是19个以“匕”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匕”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3种不同的声音:

匕bǐ比bǐ毕bì批pī庇bì屁pì秕bǐ毙bì北běi背bēi-bèi

尼ní呢ne-ní泥nì旨zhǐ指zhǐ脂zhī嗜shì稽jī-qǐ鳍qí

bei、bi、chen、ji、ne、ni、pi、pin、qi、shi,

yi、you、zhi。

下面是11个以“𡈼”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7个原来以“𡈼”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𡈼”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1种不同的声音:

廷tíng挺tǐng庭tíng蜓tíng艇tǐng呈chéng逞chěng程chéng耿gěng圣shèng

怪guài

澂chéng(澄)鐵tiě(铁)聽tīng(听)廳tīng(厅)徵zhēng-zhǐ(征)懲chéng(惩)癥zhēng(症)

cheng、geng、guai、jiong、sheng、tie、ting、ying、zeng、zheng,

zhi。

下面是15个以“广”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匕”和“𡈼”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12个常用字:

广庇序店庞府底废庭座廓廉庵廊庸

匕毕屁毙北尼旨鳍廷艇耿圣

通宝推:mezhan,听松,
家园 16:募,勤

“募”和“勤”的部首都是“力”,关于“力”的图形,《汉语大字典》是这么说的:

古文字“力”象耒形。金文中从力之字,有时即从耒作。

《汉语大字典》的意思大概是说,在金文里头,有些用“力”作部首的字,也有用“耒”作部首的。不过到今天,部首覆盖的范围已和古代不同,“耒”和“力”有了明确分工,“耒”就不再跟“力”一块儿混了。

“耒”那个部首,现在已经专门用到了与耕作本身有关的字上头。而“力”这个部首,也脱离了耕作,转向人在各个方面用力的行为等等,于是照《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说法,“凡与力气、力量有关的事物多从力”。而且作为部首的“力”,大多在字的右侧或下方,避免和作为部首主要在字左侧的“耒”站一块儿。

以“力”作部首的常用字包括“力”共十九个,大致可分为,首先是人用力的行为:“劳”和“动”,“勉”和“励”,“努”和“力”,以及“募”、“勘”、“助”、“劫”、“虏”;然后是人出了力带来的结果:“功”和“勋”,以及力量的状态:“势”;再就是扩大到了对人状态的形容:“勤”、“勇”、“劲”、“勃”、“劣”。

“耒”是古代的耕作工具,用来翻土,下面图中就有“耒”字、“力”字和“方”字的图形。“耒”在左下角,“力”在左上角,“方”在“力”右边。这三个字的图形其实都表现的是“耒”,图中别的字图形中也都有“耒”,可以说这图中是一片到处都在耕作的繁忙景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6力

上图中就还有画出三个“耒”并排的“劦”字的图形(在“方”下边),以及同样画出多个“耒”的“協”字的图形(在“方”右边),其中一个“協”的图形表现了热闹的场面,有三条狗、两张耒。

另外,表现“男用力于田”(《说文》)的“男”字的图形,“从力从口”(《说文》)的“加”字的图形,也都在上图中,“男”在右上角,“加”在右下角。

再说回“募”和“勤”。

“募”这个字,主要意思是对人的招募。古人用到这个“募”,往往都是有故事的,好比:

郑定公大惧,乃令国中曰:“有能还吴军者,吾与分国而治。”渔者之子应募曰:“臣能还之。不用尺兵斗粮,得一桡而行歌道中,即还矣。”(《吴越春秋》)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秦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称之。”(《华阳国志》)

尔时始应募,来投霍冠军。(南朝-梁-吴均【边城将诗四首】)

千金募恶少,一麾擒骨都。(南朝-梁-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

“募”的声符也很特别。“募”《说文》说是“从力,莫声”,所以,“募”的声符是“莫”。而“莫”,《说文》说是“从日在茻中”,惠栋《读说文记》中又说“当作茻亦声”。因此,其实“莫”是由“茻”(mǎng,mǔ)产生的复合声符。无论是“莫”还是“茻”,都和招募不相干,“募”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下面图中贴出了“募”、“莫”、“茻”三字的图形,“募”在左上角“莫”在“募”下边,“茻”在“莫”下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6莫

“茻”,由四根“草”——四个“屮”组成,古人很喜欢四根“草”这个意象,所以包含四根“草”图形的字还有不少,好比“春”、“葬”、“莽”、“豐”、“𦬕”、“芳”、“草”,这些字的图形中也都在上图中,“春”在“募”右边,“葬”在“春”下边,“莽”在“葬”下边,“豐”在“春”右边,“𦬕”在“豐”下边,“芳”在“𦬕”下边,“草”在右上角。上图中还有“艸”和“屮”的图形,“艸”在“草”下边,“屮”在“艸”下边。

照商承祚的说法,“屮、艸本一字,初生为屮,蔓延为艸”(《〈说文〉中之古文考》),如此说来,“茻”就是一大片草。而上面那张图,可以说是碧草连天。

“茻”,以及由“茻”产生的复合声符“莫”,可发五个音:ma、mang、mao、mo、mu,都非常接近,其中ma和mao少见,主要是mang、mo、mu三个音。

然后说“勤”,《说文》的说法是“勤,劳也”。“勤”古代曾是个很常用的字,似乎比现在还常用,《左传》中就有多处提到。

好比《僖二十五年传》:“求诸侯,莫如勤王。”((p 0431)(05250201))(044);

好比《宣十一年传》:“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p 0713)(07110402))(051);

好比《宣十二年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p 0730)(07120204))(066);

好比《成十三年传》:“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p 0860)(08130202))(078);

好比《成十八年传》:“欲求得人,必先勤之。”((p 0913)(08181201))(073、083)。

以上各个“勤”的词性不一,用得比现在灵活。古人用“勤”字的例子还有不少,这“勤”是中国的传统吧。

“勤”《说文》又说是“从力,堇声”,那么“勤”的声符就是“堇”。“堇”《汉语大字典》认为“甲骨文、金文象人在火上之形”,但现在这个“堇”的字形中可看不出有火形。不过在汉字中,火形经常被变得面目全非,例如,把火形变没了的常用字就还有个“者”,徐中舒先生指出,“金文者从口或日乃火形之譌”。所以,“者”里的火形变化成了“者”字下方的“日”,而“堇”里的火形变化成了“堇”字最下面的“土”。

“堇”、“者”、“勤”、“火”四字的图形都在下图中,“堇”在最左侧,“者”在“堇”右边,“勤”在“者”右边,“火”在“勤”下边。在这些字的各个图形里,火形也是各不相同,就像“火”本身那样变幻莫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6堇

“勤”这个字,虽然现在是以“力”作部首,但当初孔老夫子曾说过“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所以君子的努力——君子的“勤”是表现在“心”那一方面的,和“力”相反。于是,古人还曾把“勤”这个字又加上“心”当部首,造出了新的异体字“懄”和“懃”,好让“君子劳心”的努力也能包括在“勤”里头。您观察“勤”字的图形,也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勤”的图形就没画上“力”,只画了个“心”当部首,表现的大概就是“君子劳心”。

至于“堇”字图形中在“火”上方的那个人形(有时甚至没有“火”,见上图),其实是头上戴了个面具的人形。记得有人提到,这个戴面具的人形应该是所谓“方相氏”,《周禮•夏官》中就有“方相氏”这个职官,说这个“方相氏”是“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敺疫。大喪,先柩,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敺方良”。

如此说来,这个“堇”应该是现在所谓的“傩”——“儺”。“儺”《说文》段玉裁注里又提过,“其敺疫字本作難”。“難”本是某种鸟的名称,大概这种鸟比较少见,“難”也就用得不多,结果后来从“堇”孳乳出“不容易”的意思,就占用了发音相近的“難”这种鸟的名字。再后来,又把“難”——“难”加上“人”——“亻”这个部首,新造出“儺”——“傩”来代替“堇”,“堇”的本意被人淡忘,“傩”和“堇”的读音也渐行渐远,“堇”只好专心去当声符了。

也就是说,“儺”是“堇”的后辈,“堇”是“傩”的祖师爷,“堇”字图形表现的正是在火上跳大神的“傩”。其实,还有个“𩴴”字,与“儺”同音,是“儺”的古字,也是从“堇”孳乳而来。“儺”用“人”当部首,意思是“儺”也是“人”,“𩴴”用“鬼”当部首,意思是“儺”要和“鬼”打交道。虽然人鬼殊途,但两个部首也有勾肩搭背的时候。“難”、“𩴴”二字的图形亦见上图,“難”在右上角,“𩴴”在右下角。

因此,“勤”应该是“堇”的孳乳字,“勤”的主要意思是非常努力,应该是从“堇”——“傩”跳大神十分卖力引申出来的。

下面是戴着面具的傩在火旁卖力舞蹈的图片,出自云南网,已被删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难”——“難”这个字,是“堇”这个声符产生的复合声符,“堇”这个声符能发七个音:han、jin、nan、nuo、qin、tan、yin,其中读nan和tan的有很多都是以“難”作声符的。有个常见声符“今”,能发十四个音:an、cen、chen、guan、han、jin、nian、qian、qin、ren、shen、tan、yan、yin,和“堇”能发的音重合的就有五个:han、jin、qin、tan、yin,看来二者基本上是一路的。

“堇”在“難”字中的字形有些不一样,下面是分叉的,就是把最下面的“土”形变成了“大”形。这也是常形,好比下面的“嘆”、“漢”等字,都是如此。这种下面分叉的字形更接近“堇”底部“火”该有的样子。

另外,有好几个非常常用的形声字,在人们书写时其中的声符“堇”老早就都被简化成了“又”,好比“僅”被简化成了“仅”,好比“嘆”被简化成了“叹”,好比“漢”被简化成了“汉”,好比“歡”被简化成了“欢”,好比“難”被简化成了“难”。这也是因为常用,所以简化吧,简化字方案只是把这些已经约定俗成的简化字确定为正字而已。

————————————————————

下面是15个以“茻”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茻”这个声符能够发的5种不同的声音:

莫mò-mù募mù摸mō墓mù幕mù馍mó漠mò寞mò慕mù摹mó

暮mù模mó-mú膜mó蟆ma莽mǎng

ma、mang、mao、mo、mu。

下面是“堇”和8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堇”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堇qín-jǐn-jìn

仅jǐn-jìn叹tàn汉hàn勤qín谨jǐn难nán-nàn摊tān滩tān

han、jin、nan、nuo、qin、tan、yin。

下面是19个以“力”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茻”和“堇”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4个常用字:

力功动劣劳劫励助努劲势虏勃勋勉勇勘募勤

莫幕莽难

通宝推:mezhan,听松,
家园 17:狗,狸

“狗”和“狸”的部首都是“犬”,孔子曰,“释犬之字如画狗也”。但“犬”现在的字形可不大看得出是在“画狗”,只有“犬”在字的左侧当部首时,变形成了“犭”,才像是在“画狗”,不过画出来的是转了九十度的狗。也有“犬”作部首时在右侧,例如“状”,就没变形成“犭”。

下图中有“犬”字的图形,在左上角,画了各种简笔画的狗,其中右上角那个甲骨文字形的简笔画,和现在“犭”的字形非常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7

古人在文字中表现动物图形时,常常将它们顺时针转九十度。上图中又有“馬”字、“尨”字、“豕”字和“豭”字的图形,大都是顺时针转了九十度的图形。上图中还有“豖”字的篆体字形,从中也可看出这转了九十度的痕迹。“豖”在上图右上角,“豖”下边是“豕”,这两字左边是“馬”,“馬”下方左边是“尨”,右边是“豭”。

还有些字包含不止一个“犬”,如“㹜[犬犬](犾)”、“㺇[犭(颐-页)犬]”、“獄”、“猋”,这些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㹜[犬犬](犾)”在“犬”下面,“猋”在“㹜[犬犬](犾)”下面,“㺇[犭(颐-页)犬]”在右下角,“㺇[犭(颐-页)犬]”上面是“獄”。您细瞧,其中不仅有顺时针转九十度的“犬”,更有逆时针转九十度的“犬”。

关于“犬”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

犬部的字,其本义大多与兽类(特别是犬)有关。有的是兽(犬)的名称,如“猿”、“㺜[犭農]”;有的是兽(犬)的性情,如“猛”、“狂”;或人对兽施加的动作,如“狩”、“获”。还有一些字是对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因而作犬旁。有些字《说文》归“㹜[犬犬](犾)”部和“豸”部,这两个部都与犬或兽有关。(p 689《犬部总论》)

以“犬”为部首的常用字,不算“犬”,共二十五个,首先是一些在古人看来和“犬”同类的野兽的名称:有“狐”和“狸”,“狼”和“狈”,“猩”和“猿”,还有“狮”、“猫”、“猪”、“猬”;再就是对“犬”及同类野兽状态的形容:当然首先是“状”,再有“狰”和“狞”,“狡”和“猾”,“猖”和“狂”,以及“犯”、“犹”、“狭”、“独”、“狠”、“猜”、“猎”、“猛”,后来逐渐逐渐,这些词大都也用到了人身上;然后还有“狗”字,就是“犬”本身。

“狗”这个字,孔子曰“叩也,叩气吠以守”。这么看来,这“狗”是象声词,模拟某种狗叫的声音,再由此转化为“狗”的名称,和“猫”类似。因此,《说文》说“狗”是“从犬,句声”,“句”的作用应该只是模拟狗的叫声,“狗”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但是,和“犬”类似,古人其实是画过另一种简笔画来代表“狗”的,也可以说是另一种“犬”的图形,不是那种顺时针转九十度的、行走的“犬”,而是竖着两只耳朵警戒的、蹲着的“犬”。这种“犬”的简笔画出现在“苟”字和“敬”字的图形中,也都贴在了上图中,“苟”在“犬”右边,“敬”在“苟”下边。

徐中舒先生在《汉语古文字字形表》中介绍,“(“苟”字之图形)象狗蹲踞警惕之形,引申为敬”(页三六二),大意就是“苟”的图形表现了一只蹲在那儿警戒的狗。从这儿又引申出“敬”,从“敬”再孳乳出“警”。

因此,我感觉,这“狗”字恐怕是“苟”字的替代品,就是说,“苟”字才是最初代表“狗”这个意思的字,我估计这个字是因为隶变才变成现在“苟”字的样子,而且和另一个“苟”字的字形撞了车。那个《说文》说“艸也”、代表了某种草乃至某种菜的“苟”字,也是个单纯的形声字,用“艹”当部首,表示这是某种草,而且同样用“句”当声符。

当然这是两个不同的“苟”:代表某种草的“苟”和象“狗”形的“苟”,后一个“苟”象的是个竖起耳朵蹲在那儿的狗,字形中的“艹”其实是从图形中的两只耳朵变来的。

后来,因为“苟”字被抽象的意思占据,才另造出单纯的形声字“狗”来代替“苟”字表示“狗”的意思。至于代表某种草的“苟”,因为用处不大,就被忽视了。

从图形上看,“狗”——“苟”与“犬”身姿不同,似乎品种也未必相同。至于读音不同,则可能是由不同族群的不同叫法产生的。

因此,虽然身姿不一,但“狗”早就是“犬”的同义词。例如《闵二年传》“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p 0266)(04020502)),又例如《曲礼上第一》“尊客之前不叱狗”,而三国-魏-贾岱宗还作过《大狗赋》,“论百代之名狗,敢余犬之能俱”,“狗”和“犬”在这儿是互通的。

“狗”的声符是“句”。而“句”《说文》说是“从口,丩声”,就是说“句”是个复合声符。以“丩”为声符的不论,以“句”为声符的字可发六个音:chu、gou、hou、ju、qu、xu,其中发音为gou的字最多,发音为ju 的字次之,发音为qu、xu的字又次之,发音为chu和hou的字很少,而且发qu、xu、hou三个音的没有常用字,发chu那个音的只有一个“齣”,在简化字里已经被“出”取代了。

我看了看那些以“句”为声符的字,这里边发gou那个音的,声符大多并非“句”,而是“句”后起的变形“勾”。段玉裁注《说文》云:“古音总如钩。后人句曲音钩,章句音屦。又改句曲字为勾。”,就是说古人专为了发音为“钩”的那些字把声符“句”改写成了“勾”。

现在见到较早的“勾”有晋祀后土残碑中的隶书字形,在下图左下角,“勾”上面是“句”的图形,再上面是“狗”的图形。

虽然发gou这个音的“勾”后起,但gou这个音却是在先的,我据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揣摩,先秦“句”这个字有两读,一个音标是[gɔ],还一个音标是[gi̪ɔ],后者大概就是ju这一读音的开端了,虽然离ju还有些距离。

发ju 这个音的常见声符有“巨”、有“且”、还有从“古”得声的“居”,都不发gou这个音,但“巨”能发gui这个音,有点接近gou,“居”又是从“古”得声,可能印证了ju和gou有转化的可能。

而发gou这个音的常见声符有个“冓”,发gou、jiang、jiao三个音,虽不发ju那个音,也表明声母g和j有转化的可能。另外,“冓”这个声符,在简化字里有好几个被“勾”取代,有“溝”和“沟”、“構”和“构”、“購和“购”等,二者也算有些渊源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7-1

下面说“狸”。“狸”这个字,不见于《说文》,《汉语大字典》认为这个字指的是“豹猫”或“黄鼠狼”,《广韵•之韵》则提到:“貍,野猫。狸,俗。”,就是说,“狸”和“貍”有时还是异体字,指野猫。这也正常,上面王力先生已说到:(犬部)有些字《说文》归……“豸”部。

“狸”、“貍”、“豸”的图形都在上图中,“狸”在“狗”右边,“貍”在“勾”右边,“豸”在“貍”右边。

“豸”这个字,读zhì,《说文》说是“獸長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这意思是说这“豸”是猛兽,像是现在的猫科动物。因此,恐怕“貍”才是代表野猫的“狸”的正字,“狸”本来应该代表的是黄鼠狼。但很不幸,“犭”和“豸”长得有点像,而且我们那些常写字的古人大都不是动物学家,而是美术家。于是写着写着,“豸”就大都被写成了“犭”,连“猫”都未能幸免,本应是写作“貓”的。只有“豹”,因为笔画少,才没被简化成“犳”,因为这么写不好看。又有“犲”,被错写成“豺”,也是为了好看,还有,“㹦”被写成“貂”,“狢”被写成“貉”,也类似。可这么一来,“犭”和“豸”原来分类的意义就被混淆了,可惜。

“狸”这个字,有多种古籍中用到,所指也不尽相同,其中应该是既有“狸”也有“貍”,例如: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99)《豳风•七月》);

有先登者,臣从之,皙幘而衣狸製。(《定九年传》(p 1575)(11090403));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礼记•檀弓下第四》):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见则其国有大兵。(《山海经•中山经第五•中次十一经》);

夫虎之卑势,将以有击也;狸之卑身,将求所取也。(《吴越春秋》);

子独不见狸生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九歌•山鬼》)。

“狸”和“貍”的声符是“里”,《说文》说是“从田,从土”,“里”、“田”、“土”三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里”在“狸”下边,“田”在最右端,“土”在“田”左侧。

“里”这个声符能发四个音:kui、li、mai、man,但kui、mai、man少见,大多数以“里”为声符的字都发li这个音。

————————————————————

下面是11个以“句”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句”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句”这个声符能够发的6种不同的声音:

勾gōu-gòu句gōu-jù拘jū苟gǒu狗gǒu驹jū沟gōu构gòu购gòu钩gōu

夠gòu

齣chū(出)

chu、gou、hou、ju、qu、xu。

下面是7个以“里”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里”这个声符能够发的4种不同的声音:

里lǐ厘lí埋mái-mán哩lǐ-li狸lí理lǐ鲤lǐ

kui、li、mai、man。

下面是27个以“犬”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句”和“里”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6个常用字:

犬犯狂犹狈狐狞狗狭狮独狰狡狠狸狼猜猪猎猫

猩猬猾猿猖猛

勾句夠里厘鲤

通宝推:mezhan,澹泊敬诚,听松,
家园 我觉得有一点挺奇怪。牛,马,羊这些吃草的,都自成一家。

其他飞禽走兽,在文字上都聚群。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我觉得可能是对于造字之初造字的族群来说

能单独给出特写的动物都是对于他们最常见的动物。

家园 18:阻,陕

“阻”和“陕”两字的部首都是“阝”。前面已经提过,长成“阝”这样的部首有两个,是不同的字变的,我原来也搞不清楚。其实分辨这两个不同的部首,有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个“阝”站在声符哪边:如果是站在声符右边的,就全是“邑”变的;要是站在声符左边的,那就是“阜”了。现在“阻”和“陕”的部首“阝”都站在声符左边,也都是“阜”。

关于“阜”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阜字)隶定作阜,作为偏旁隶定作阝。阜部的字多与土山、丘陵、登降、高下有关;也有的字与建筑物有关,如陛、除、階等。”。

以“阜”——“阝”为部首的常用字共二十六个:可用为动词的约有“防”、“阻”、“附”、“降”、“限”、“陨”、“陪”、“隐”、“隔”、“障”,看起来可能都和人为改变地形有关;还有名词,“阱”、“阶”、“际”、“阿”、“陌”、“除”、“院”、“陵”、“陶”、“隙”、“隘”、“隧”、“隅”,看来也全和动土有关,再就是形容词,“陕”、“陡”、“险”,都是形容地势的。

结合上面“阜”本身的含义及其作为部首覆盖的意义范围,观察下下图中左上角“阜”字的图形,我觉得那图形表现的是夯土的夯层。也就是说,“阜”的原意可能是一层层垒土起高,《说文》也说是“象垒高”,所以后来“阜”才引伸到一般的动土、以及土包(“包”与“阜”可同音)、高下等等。至于部首“阝”的覆盖范围涵盖了建筑,也是因为中国古代建筑离不开夯土。

下面是阿房宫前殿台基遗址断面的图片,从中可见一道道垂直裂缝和一层层水平夯层的痕迹。图片出自《(历史遗址)秦阿房宫遗址:令人感慨不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8

“阻”这个字,《说文》说“险也”,所以有常用词组“险阻”,在《商颂•殷武》中则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33));在《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还有:“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其中的“阻”大体都是“险阻”的意思。但《尚书•虞书•尧典》中有:“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秦风•蒹葭》中又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8));其中的“阻”可能就引伸得更接近我们现在常用的“阻挡”、“阻碍”了。“阻”字的图形在上图左下角。

而“阻”《说文》还说是“且声”,因此“且”是“阻”的声符。“且”这个字,《汉语大字典》提到:“甲骨文、金文用为祖先的祖,后加示旁。”。而上图中中间偏左的“且”字的图形,看着像是所谓“石祖”之形。

“且”这个声符以及由其产生的复合声符“查”、“査”、“助”、“虘”、“沮”,能发十一个音:cha、chu、cu、jie、ju、qie、qu、zang、zha、zhu、zu,其中四个比较多见:zu、cha、zha、ju。这里声母z和j接近,韵母u和ü接近,所以从zu变到ju有迹可寻。而cha和zha就离zu和ju稍远了点,这是因为发这两个音的主要是从“且”产生的一个比较特别的复合声符“查”。因为“查”这个字很常用,样子也离“且”比较远,读音也就变得和“且”不那么一致了。

而且这个“查”实际上是个错别字,本该是“査”,由“木”和“且”组合而成,结果却被错写成了“查”,变成由“木”和“旦”组合而成,看着和“且”没关系。

“査”现在算是“查”的异体字,在《说文》中“查”还有个异体字“柤”,也是由“木”和“且”组合而成。互相对照,很明显,“查”就是“査”写错了,“木”下面本该写成“且”,错写成了“旦”。“旦”与“且”现在的字形,笔顺完全一致,很容易写错。

不过,从早先的图形看,“旦”与“且”这两个字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上图中也有“旦”、“且”二字的图形,您可按查。上图中还贴了“柤”字的图形,在“阻”右边,“柤”上边是“旦”的图形,两个字再往右就是“且”字的图形了。

再说“陝”——“陕”这个字,这个字其实有两个读音:

第一个读音是xiá。读xiá的“陝”,《说文》说“隘也”,段玉裁解释说“俗作峡、狭”。《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有“马陵道陝(xiá),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孙子•(始)计第一》里有一句“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李零先生注云:(银雀山)简本作“高下、广陝(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孙子译注》(p 002)李零(010200)),这两处出现的都是这个 “陝”。后来这个“陝”的意思被“峡”和“狭”瓜分,读xiá的“陝”就被忘记了。

第二个读音是shǎn。这个读shǎn的“陝”,才是常用字。读shǎn的常用字“陝”只用为地名,《说文》说“弘农-陝也,古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此“陝”在今三门峡市,东经111.21,北纬34.76(李家窑-虢国故城遗址)。而且这个“陝”是有故事的:

话说西周初年,天下未定,殷商初平,一代英主周武王就死了,留下个没几岁的儿子周成王,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和召公辅佐。于是周公和召公把当时华夏族分布的地域一分为二,划分了治理范围,以“陝”为界,“自陝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公羊传》)。然后,召公专心看好了“自陝而西”的周人的老家,而由周公治理“自陝而东”的那一大片地方。于是周公平定了周武王另外一些弟弟勾结殷商遗民发动的三监之乱,还在天下之中“雒”修建成周,定九鼎于此。

上面所说“自陝而东”、“自陝而西”的“陝”,就是这个读shǎn的“陝”。现在的常见地名陕西,就指的是这个“陝”之西,大体上曾是召公所主的范围。

由上面周公和召公划分治理范围这事儿还产生了成语“分陝”,大意是被委以封疆之任,《汉书•杜邺传》中有“分职于陝,并为弼疑”,南朝-梁-萧绎【别荆州吏民】中有“玉节居分陝。金貂总上流”,隋-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诗】中有“封唐昔敷锡,分陝被荆吴”,都用的是这个成语。

下面是原立于陝塬的分陝石柱的图片,出自《姓氏略考-陕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陝”——“陕”这个字,无论是读xiá的“陝”。还是读shǎn的“陝”,《说文》都说是“从𨸏(阜),夾声”。因此,“陝”的声符是“夾”,而“夾”《说文》说“持也。从大,夾二人”;王筠句读解释:“大,受持者也。二人,持之者也。”;林义光《文源》进一步解释说“象二人相向夾一人”。

上上图中有“陝”、“夾”以及与“夾”看起来有些相似的“亦”和“來”两字的图形,可对比。“來”在最右侧,往左是“亦”,再往左上边是“陝”,下边是“夾”。

“夾”作为声符,可发八个音:ce、ga、jia、qie、shan、xia、xie、yi,其中主要是xia和jia两个音,声母x和j很容易读串了,好比“校”字,就是既读xiao也读jiao,又有“欣”和“近”,都是用“斤”作声符的,还有“歇”和“揭”,都是用“曷”作声符的。

读shan的常用字只有“陕”字。作为地名的“陕”之读音,在先秦似已与“峡”或“狭”的读音分开,大概是当时当地之读音如此吧,名从主人。

虽然“陕”和“峡”与“狭”连读音都早已不同,但我觉得在更早时“陕”这个地名还是和狭窄之类的意思相关联的。“陕”那个地方,北面是秦岭余脉,南面是滔滔黄河,西面是后来的函谷关和潼关,东面是殽之战的战场,二者之间的道路经常行经狭窄的黄土深沟,因此很可能用“陕”(xiá)来命名,后来读音才逐渐有了变化。

另外,“陕”可以分化成“峡”和“狭”,也说明这个词的意义正是三个部首“阜”、“山”、“犬”覆盖范围的一个交汇点。

————————————————————

下面是16个以“且”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且”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且”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1种不同的声音:

且jū-qiě助zhù锄chú诅zǔ阻zǔ沮jǔ-jù姐jiě组zǔ祖zǔ租zū

蛆qū粗cū查chá-zhā喳chā-zhā渣zhā碴chá

楂chá(茬)zhā(樝)

cha、chu、cu、jie、ju、qie、qu、zang、zha、zhu,

zu。

下面是8个以“夹”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夹”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夹”这个声符能够发的8种不同的声音:

夹gā-jiā-jiá侠xiá陕shǎn挟xié荚jiá峡xiá狭xiá颊jiá

筴cè(策)

ce、ga、jia、qie、shan、xia、xie、yi。

下面是26个以“阝(阜)”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且”和“夹”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阱阶防际阿阻附陌陕降限陡陨除险院陵陶陪隔

隙隘障隧隅隐

且查夹

通宝推:本嘉明,尚儒,mezhan,澹泊敬诚,青颍路,听松,
家园 涨知识,谢谢!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原来阿房宫还有遗址存在

现在的陕西是召公管理的周人老家之地,现在的陕东是在哪一块?

看了你的贴才知道自己的语文真实水平-大半的字是不认识的。

家园 古人有意思,为了体现君子劳心专门造了另外的勤字

不与劳动人民为伍。这两个带心的勤字觉得很眼熟,好像在故宫的匾中见过,勤政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