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加坡完了 -- 笑看风雨
共:💬221 🌺1020 🌵20
复 这个解释逻辑不通
下的生存和传染能力,用得出的数据模型验证纽约地区近50年每年流感的数据模型。
当年听过一个西雅图来的U Wash教授讲他的这些研究,并给出了这些解释。
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借鉴使用一个特别的湿度参数,成功调整卫星遥感数据,用来监测国内的雾霾。
当年听过一个西雅图来的U Wash教授讲他的这些研究,并给出了这些解释。
那只能说明这个教授懂流行病学却不懂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现象可能是对的(湿热不利于流感病毒),解释完全是错的。
大规模人群数据和实验室数据相互验证,这么高质量的研究不多见。
这个病家庭隔离是不行的,必须得在其他地方隔离。
新加坡是国际航空港,位于热带,是很好的一个风向标。
如果新加坡大爆发,基本说明湿热的气候不能阻碍这个病毒传播。
航空港的地位会使得疫情迅速扩散。
英国的那个病例就是在新加坡开会后感染上的,然后把这个病毒传播到了欧洲。
实际上你打喷嚏时,就有一部分是以气溶胶的方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微粒愈小,漂浮在空中时间越长,及其小时,就可以在空气中一直漂浮,其实就是一个小气泡。病毒附着在气泡的内壁或者外壁,碰到人体内部表面时,就会传染给人。如果这时,空气中的灰尘大,这些气溶胶就会降落在地面。另外夏天湿度高,气溶胶也容易聚焦,飘落在地面。放鞭炮,大量汽车,尤其是柴油车,排放碳的微粒, 工业建筑粉尘,都可以把空气中的病毒带到地面。所以人类活动也是阻止传染的一个有利的f方法。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英国这边看病必须要去社区诊所, 社区诊所里的医生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唉,这是老寿星吃砒霜。
中国人白给他们趟路了。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沾染在各种物体表面,这些地方的物理、化学特性,构成了病毒的生存微环境。空气中保留水分多,在病毒微环境中产生微量有机溶剂的几率增高,溶解病毒包膜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不利于病毒生存。
这个很好理解。但和湿度的关系没那么好说吧。病毒被水分子包裹,总比裸露在空气中要好。